多措并举 建设适应需求的高中师资队伍

来源 :山西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00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年强则国强。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青少年的素质,教师的发展又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建设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势在必行。学校管理者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树立人本主义管理理念,为每位教师营造更为和谐的工作环境,让每位老师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更好地肩负起为国育人的使命。

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目前,多数高中教师的工作是异常辛苦的。调查显示:高中教师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为56.03小时。除了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常规的教学任务外,还有很多其它任务要完成,所以教师只能利用休息时间自学。而随着高中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推进,除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外,高中教师队伍亟待弥补自己在理念、知识、方法、动手能力、自主研发和建设校本课程等方面的不足,教师亟待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无暇学习又急需学习,长期在这样的困境下,教师能力难以大幅提升,视野不能进一步拓宽,不仅容易产生职业生涯的“高原现象”,而且也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教育。针对这些现状,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学校管理者,笔者就近年来的管理经验,结合我校所取得的成效,对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出三点思路。
  第一,教师培养要有梯队目标。
  第一梯队的目标是教学专家。教龄较长的高级职称教师,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学成绩突出,熟知学科教学的趋势,具备引领学科教学发展的能力。这部分教师在学校往往担任着组织教学、指导教学的工作,同时也是青年教师的“结对”导师。针对这一梯队,我们制定的发展目标是要求他们有自己的研究专长,努力成为课程研究专家,除了为本学科教学质量把关外,还要承担校本课程的设置和开发,能够在校内外举办高水准的学科知识讲座。
  第二梯队的目标是教学名师。已成为省、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的教师,年富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是学校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针对这一梯队,我校建立了符合教师成长规律的激励机制,鼓励他们做好职业规划,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具体做法是:适时安排外出培训学习,拓宽知识视野;定时进行校级示范课展示,参加各种教学大赛;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每学期撰写一定数量的教学叙事随笔;支持学校“师徒结对”建设,培养、指导2名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向青年教师传授丰富教学经验的同时,也汲取青年教师更新的知识结构,做到优势互补,最终达到双赢目的,以尽快成长为本学科的教学专家。
  第三梯队的目标是成熟教师。这部分教师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教龄十年左右,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和老教师相比还缺少一定的教学阅历和资历,是最需要关注的群体,需要外界的鼓励来帮助他们突破职业生涯中的瓶颈。针对这一梯队,学校要求他们大量阅读教学理论书籍,发表和教学有关的论文,积极参加市中研班组织的活动,每年进行一到两次的校内“同题异构”展示课,每学期撰写一定数量的教育案例,促使他们多方学习、提升综合能力。
  第四梯队的目标是骨干教师。这部分教师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教龄三年以内,他们都有硕士学历,且毕业于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个人素质高、能力强,热爱教学工作,思想活跃,教法新颖,设想大胆,富有闯劲,为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是未来的接班人。针对其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学校实施“青蓝工程”,制定新老教师“师徒结对”制度,要求青年教师每天深入课堂,听老教师讲课,师傅手把手地指导他们深入钻研新课标,研究三年以内的高考试题,并写出一定数量的教育反思,一学期至少接受一次备课组内教学诊断和教研组内教学诊断,组内教师要向他们提出诊断意见,多管齐下,辅助其尽快成长。
  第二,专业提升要关注时代前沿。
  只有时刻关注国家的最新政策、教育的最新信息、本专业的前沿知识,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中国梦”“文化自信”“一带一路战略”“两学一做”“五位一体”“新课标”“四有教师”“核心素养”,这些耳熟能详的词,在笔者的调查中,一线教师不一定能真正说出对这些概念的准确理解。因为教师每天盯着课本课堂,思想僵化了,视野狭隘了,范围局限了,所以学校管理者要引导教师关注社会的发展、关心教育的动态,从而更好地从事教学实践。
  当今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革新步伐在加快。这是人类生存方式的一个巨大转变,当然对教育带来的改变也非常明显。南方发达地区早已实施的“选课走班”、移动终端课堂、智慧课堂等等新模式让他们的课堂越来越现代化,每个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查找相关信息,而每个学生的答题情况,直接通过电脑就可以统计分析出来(类似于《中华诗词大会》的场景)。随着教育的人工智能化,孩子们对信息的获取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多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学内容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而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能力、一种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与学生情感互动、创新互动以及其他综合互动之中,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一位协助者。
  在这个新坐标中,教师要有新作为,就必须以未来为导向,牢牢抓住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增强青年人的责任感,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核心所在。教师必须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从未来整个社会发展转型的角度思考教育、设计学校课堂、规划课程,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关注前沿,才能转变教育理念、促使教育创新,我们每个教师就是教育的一个基因,基因的总和就决定了教育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领导者要引导教师选择一些与教育改革相关的前瞻性课题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引领教学实践。
  第三,形式多样出实效。
  对教师的培训,既要请进来,也要走出去。我们学校现在推出了“百人学习计划”,每年派出一百位教师进行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学习,让老师们走出学校,学习、参观、考察,使广大教师開阔视野、更新观念、学习经验、提升能力,学习他人,为我所用。每次学习除了专业的提升外,还极大地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大大增加。   另外,由于各种各样的集体备课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仅仅是共享信息,很少交流各自的经验和感受,教研形式流于过程,学校为此专门搭建网络平台,通过各种方法,奖励、促进老师们写反思、写随笔,既要自己感悟,也要学会分享。同时除了申报国家级、省级课题外,学校也创建了校级课题,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除此之外,我们还发挥第三方专业团队(高校、社会等)在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方面的作用,请高校教师和社会专业人士对教师和教学进行专业指导和可持续引领。比如我校借助太原师范学院的高校平台,与生物系、数学系等建立合作机制。再者,成立一些非正式组织,以小组的形式围绕主题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既有利于教学,也有利于凝心聚力,比如“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青年教师论坛”“班主任工作研究协会”“语文教学沙龙”等,这种非正式组织往往会产生深度会谈的效果,让每个人收获颇丰。我校的“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承担着教学指导等工作,成员由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代表组成,委员个人除了参加委员会组织的常规工作外,每年都要进行个性化的课题研究并形成成果,委员会每年要向学校提供年度教学蓝皮书。“青年教师论坛”每周一次,针对具体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可以更好地解决青年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困惑。

树立人本管理理念


  短短一个月之内,教师遭殴打、致伤残事件连续曝光。四川乐至中学高三班主任杜某,高考刚刚结束,还没来得及喘一口气、喝一杯水,就被家长、孩子带着打手狠狠殴打了一番;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张老师,只因回复家长信息慢了一点,就被某家长在群里各种辱骂,后又被该家长追到学校暴打;6月29号,刚刚准备布置暑假作业的淮北第二实验小学女教师张某,又被一个原某医院院长的儿媳带着亲属暴打,浑身是伤的张老师正在医院里呻吟;山西省某学校的班主任,看见学生上课玩手机予以没收,晚上孩子跳楼,无法确定这其中的关联,但家长找到学校打老师,致使老师带着女儿远走躲避……
  教师误伤致残的事件频发,不得不让教育管理者深思。一方面,是国家、社会、学生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却很少提及高中教师们的合理需求。另一方面,是教师在面对着成绩的压力、教学任务的压力、教师评价的压力之外,还会担心自己的某一句话、某一句批评、某一个行为是不是会有不好的影响和后果。笔者认为,国家和学校在要求教师的同时,应该制定出相应的措施,让教师在用心教书的同时,还能够放心教书。
  学者杜雪兴认为,人本管理强调在管理过程中必须以人为主体,重视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一切活动在本質上都是为了人的思想,它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能作为管理者的主要职责。人本管理是要通过对员工的尊重、理解、信任、赏识来激发员工的潜力,使教师目标和学校目标同时实现。具体有以下几点:
  对教师要有宽容之心。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需要宽容,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对逆耳之言要大度思考,对有过错的教师要给予改正的机会,对教学水平弱的教师要帮扶。
  对教师少些形式上的要求。对于教师的管理应该少一些量化、少一些考核、少一些模式,避免教师疲于应付教学以外的各种工作,而没有了真正思考和进步的时间。给教师更多自由思考、彰显个性的时间和空间,让教师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要关注教师的心理。目前大多数高中学校都有心理健康咨询室,服务对象可以从学生拓展到教师,可以适时地组织一些活动,释放教师的工作压力,使教师的身心得到充分放松,从而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
  提高教师待遇。教师福利待遇,既是对教师劳动的回报,也是教师价值的体现。教师只有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近年来,我校坚持“同工同酬,多劳多得,政策允许,形式多样”的分配原则,努力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教师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总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发展是学校最主要、最基本、最持久的工作,即第一要务。每个学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多措并举促进展全体教师发展,培养优秀教师,鼓励教师成名成家,全面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湛、业绩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
  (作者系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长/教科室主任)
其他文献
1.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将教育信息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的整体规划,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加快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实现教师和学生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2.强力推进信息化技术应用。教育领域应加快推进智能化的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进一步落实政府购买服务、鼓励企业根据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和师生
期刊
1.教师的育人目标要与时俱进。人工智能时代中,教师的育人目标不再是单一的为习得从事某种职业的知识与技能,而是要培养学生正确而又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一种自觉。总之一句话,教师要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2.教师的因材施教作用要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人工智能的教育往往是千篇一律的程序设计,所以,附着人工智能色彩的教
期刊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在人生的重要发展时期,既具备了一定的选择能力,也到了全面进行人生规划的时刻,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自己未来的专业方向和职业领域做出初步的定位,而且能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设计中突出了课程的选择性,以此强化学生自主选择能力的培养。  选课走班:坚定的起步与艰难的探索  早在1997年,山西、江
期刊
2017年暑假,我因为参加实验说课比赛有幸在晋城十一中体验了希沃教仪的数据采集功能。该功能可以采集学生通过控制面板发出的信号,然后对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汇总和反馈,每个学生的回答情况和相关大数据分析变得一目了然。虽然只是人工智能设备的冰山一角,但是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无法真正做到的监控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人工智能做到了。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教育迫切需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当机器实现了海量存储记忆
期刊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发展农村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2015年12月,国务院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教育扶贫被赋予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使命。近几年,我们深入太原市多所农村学校,进行实地采访,开展专题调研,初步了解了太原市部分农村学校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未来发展的期望。  我们不仅看到了农村教师的教育信念和无悔坚守,看到了农村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而广大少年儿童是科技人才的后备军。近年来,晋城市城区凤鸣小学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取得初步成效。  一、理念先行,打造一支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为进一步转变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让所有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我校十分重视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学
期刊
“身为一校之长,造福一所校园。”这是郑向平校长深藏心底的教育情结。他的一切所做所为实实在在印证了鲁迅的那句话:俯首甘为孺子牛。  灵丘县独峪中心校地理位置偏僻,生活条件艰苦,多数人不愿意来这里工作。郑校长却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生为大山的儿子,办好山区人民满意的教育,那就算是成就了一番事业。调任独峪中心校校长,他没有高压施政,更没有独断专行,而是主动深入师生中间,与他们亲切交谈,不时地走进课堂了解
期刊
我是一所农村小学的校长。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普通农民,我从小就知道农村人的日子艰难,更清楚他们心中的希冀是什么。  在农村,尤其是我们灵丘这样的贫困县,人们将改变命运的希望全寄托在求学这条路上,望子成龙是每个农村家庭的心愿。  上世纪90年代我就读于山西省浑源师范,属于最后一批国家派遣分配的毕业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农村小学。望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感到肩上担子沉重、责任重大。我暗下决心,一定
期刊
五月樱桃红古绛,笑迎教育筑梦人。5月18日至20日,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暨山西省“小学名师在线工作室”现场会在绛县召开,来自省、市、县的教育专家、学者、本地教师共计800余人齐聚绛县会堂,聚焦核心素养、把握课改方向、突出问题研究、共话教学质量,共同交流探讨新形势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  山西省教育学会副会长、省政府督学、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原书记兼副院长李文锦,全国著名特级教
期刊
如何利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手段解决教育督导中的难题,事关建立“管、办、评”相對分离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关乎教育督导的权威性,是值得每位教育督导人深入思考的大问题。在教育督导过程中,包括教育质量监测、教育教学水平评估等督导信息的采集基本是靠人工来完成的,难免会或多或少地掺杂一些评估者主观因素,结果很难保证绝对的客观、公正,而人工智能中的专家系统恰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灵丹妙药。  第一,让机器充当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