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毁集束炸弹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595166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许多战争影片和纪录片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从战斗机上抛撒下来的密密匝匝的小炸弹。这种场景看上去十分恐怖,让人有一种难逃“弹网”的窒息感。荧屏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小炸弹就是集束炸弹的子炸弹。国际社会一直十分谴责对集束炸弹的使用。2008年5月28日,111个国家同意全面禁止生产、储存和使用集束炸弹,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通过了有关公约的最后草案,并承诺在8年内销毁库存的集束炸弹。
  
  平民花园中的炸弹
  
  2006年,黎巴嫩和以色列发生了战争,以色列向黎巴嫩投放了大量集束炸弹。从2006年年中开始,黎巴嫩南部的广大区域仍受到大量未爆炸集束炸弹子炸弹的威胁。它们持续对平民造成威胁。70岁的平民侯赛因就是被致残的一例,他被一枚从树上坠落的集束炸弹的子炸弹炸伤了头部。
  在黎巴嫩和以色列的战争期间,侯赛因和他的妻子穆斯米娜逃往山里。这的确是明智的抉择,因为他们的房子在轰炸中着火了,小花园也遭到200枚集束子炸弹的袭击,这些弹药未能爆炸。当战争结束后,侯赛因和穆斯米娜返回家园察看损毁程度,并重建他们的房子,重新开始生活。在排雷人员清除掉建筑废墟和花园中的未爆炸弹药后,这对夫妇就开始建房子了。
  2006年9月9日清早,侯赛因和他的妻子在房子前面喝咖啡。这时,他站起来对穆斯米娜说,该给柠檬树剪枝了。他走到树下,手刚握到要修剪的树枝,一枚集束小炸弹从树上坠落到他的头上,将他整个人都炸飞到了园子对面,落到妻子面前。他奇迹般地幸存下来,但是他的左侧身体瘫痪了,没法说话。
  这是黎巴嫩南部受害者中的一个普通故事。尽管排雷的工作仍在进行,黎巴嫩南部约大片地区却散布着数不清的集束弹药。排雷人员未曾去过的地方,农民不能侍弄橄榄树,也不能到牧场放牧牛羊。联合国排雷行动协调中心估计,在黎巴嫩南部仍有100万枚未爆炸的集束弹药。
  
  什么是集束炸弹
  
  集束炸弹是把许多小型炸弹装在一起同时投放或连续投放的炸弹,又称子母炸弹。用于攻击集群坦克装甲战斗车辆、部队集结地等集群目标,或机场跑道等大面积目标,具有较强的毁伤能力。当这种炸弹降至预定的高度或到达设定的时间时会自动打开,射出数十甚至数百个小炸弹。小炸弹在碰击地面目标时爆炸。较先进的双用途集束炸弹,其小炸弹不仅有击穿125毫米装甲的破坏力,而且爆炸后形成的碎片可以在足球场大小的范围内产生巨大的杀伤力。此外,有的集束炸弹还具有燃烧功能。
  对炸弹进行集束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捆扎式的,把多颗小炸弹按一定排列捆在一起,挂在机翼或机身下。另一种是弹箱式的,即把许多小炸弹装在一个弹箱内。弹箱又分一次性弹箱和可重复使用的弹箱两种。一次性弹箱从飞机上投下后,降至一定高度,在空爆装药作用下解体,抛撤出子炸弹;可重复使用的弹箱不从飞机上投下,而是将小炸弹从弹箱抛出,飞机返航后可于弹箱中重新装弹。还有一种是内装许多小炸弹的霰弹筒,这些小炸弹可以碎裂成有时多达数千个碎片。重1000磅的CBU-87/B型集束炸弹是美军有代表性的一种,它携带202个小炸弹,每个小炸弹可以碎裂成300个金属碎片。
  构成集束炸弹的小炸弹又称子炸弹,根据作战任务的目标,有杀伤子炸弹、反装甲子炸弹、反跑道子炸弹、撒布式地雷等多种。一颗集束炸弹的子炸弹数,少的几颗,多的几百颗。集束炸弹的型号很多,许多国家的航空兵都有装备,如美国的“石眼2”、法国的“贝卢加”、英国的BL755型、德国的“MW1多用途武器”等。美、英、法等国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都曾使用集束炸弹,攻击大面积目标。
  
  集束炸弹有什么危害
  
  近年来,集束炸弹问题愈来愈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禁止使用集束炸弹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集束炸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开始发展的一种杀伤力极强的武器,并迅速用于实战。美军曾在越南、柬埔寨和老挝使用过,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也使用过。虽然集束炸弹在作战时威力很大,但是它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储藏或投放时操作不当,或是炸弹着陆点的地面较松软,许多子炸弹有可能不会爆炸。
  集束炸弹的子炸弹可以在空中碎裂成多达数千的碎片,对地面人员进行大面积杀伤,且无法区分武装分子和平民,因此有着“死亡地毯”的恶称。而部分遗留未爆炸的子炸弹也和地雷一样,在战争结束后的很长时间内继续对平民构成威胁。
  1991年海湾战争中,有数万个子炸弹没有爆炸。在战争结束后的几个月时间里,伊拉克和科威特时常发生因子炸弹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美国政府自己对“沙漠风暴”行动所做的评估报告也表明,包括集束炸弹在内的一些非制导炸弹常常会无法击中目标,并造成连带破坏。有大量的集束炸弹插到地下,有的深达半米,给清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1999年,北约军队在南联盟科索沃共投放了1392枚集束炸弹。北约认为,有8%~12%的炸弹没有爆炸,而且地面上还留有34744个没有爆炸的小型子炸弹。未爆炸的子炸弹给当地的安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禁用集束炸弹
  
  早在19世纪,就有一些国家研制集束炸弹,并在一些战争中展示了超越常规武器的杀伤力。因此,1899年《海牙第三宣言》中明文禁止使用此种“极度残酷”的武器。鉴于集束炸弹的危害性,2000年9月,国际红十字会发出呼吁:禁止对人口稠密地区的军事目标使用集束炸弹及其他形式的子母弹;在投弹后立即向有关地区的平民发出警告;集束炸弹必须安装自毁装置,以减少平民伤亡。国际红十字会还建议,在未达成有关集束炸弹的使用和清除的国际协议之前,应暂停使用集束炸弹。2007年,奥地利、爱尔兰、墨西哥、新西兰、挪威、秘鲁6国发起了有关禁止使用集束炸弹的国际会议,并于当年2月在奥斯陆开始了缔约进程。此后的一年多里,有关会议相继在秘鲁、奥地利和新西兰召开,从而逐步形成了2008年5月会议草案的主要内容。
  然而,就目前各国在这一问题上所持的不同立场来看,要签署一份真正全面禁止集束炸弹的条约绝非易事。集束炸弹成本较低,但战场上杀伤力很强,是许多国家出于不同的利益考虑,不愿轻易放弃这种武器的重要原因。根据目前的条约草案,签约国必须保证永不使用、发展、制造、储备和交易集束炸弹,并在6年内销毁其现有的集束炸弹储备。此外,签约国还要承诺补偿集束炸弹受害者,并帮助受集束炸弹影响的地区排除炸弹。会议希望各国能就条约草案达成一致,从而敲定条约的最终文本,以便于今年12月在挪威首都奥斯陆正式签订这一条约。
  一些军事分析专家说,草案获得通过,表明禁用集束炸弹谈判取得进展,但草案本身存在明显纰漏。美国和其他一些北约成员国在幕后向大会施加压力,将一条“例外规则”塞进条约草案文本。这条规则规定,条约签署国可以与美国等使用集束炸弹的国家继续军事合作,包括共同开展军事行动。这意味着,美国可能获准在条约签署国存放集束炸弹。同时,草案文本对集束炸弹的定义也为研发新一代集束炸弹打开方便之门。草案规定,如果集束炸弹符合一定条件,可以继续使用。这些条件包括:每个“母炸弹”包含的“子炸弹”不超过10个;子炸弹重量超过4公斤,子炸弹可自行确定单个攻击目标;子炸弹内装备有自毁系统。军事分析专家担心,一些国家可能利用这项规定做掩护,继续生产杀伤力大的集束炸弹。
  
  责任编辑 林 京
其他文献
我们今天能用上塑料袋得归功于一位名叫汉斯·冯·佩克曼的德国科学家。1899年,他在一次实验中发现试管底部附着一种蜡状物质,当时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这种物质就是早期形态的聚乙烯。它的问世纯属意外,也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直到34年后的1933年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的埃里克·福西特和雷金纳德·吉布森在进行高压气体的实验中又一次发现了这种固态蜡状物质,这就是人们所认识的聚乙烯的目前形态,这才让人们想起了佩克曼
红山文化的陶器中有一种形制特异的器物,人称“斜口器”。它敞口、斜壁、小平底,有的斜口呈“心”形,有的斜口呈“门”形,总体为箕状,也有人称其为“斜口缸”,还有学者称其为“簸箕形器”或“异形器”等。这种器形先后在新乐遗址、富河沟门遗址、兴隆洼遗址、左家山遗址、敖汉旗四棱山、赤峰西水泉等红山文化遗址中都有发现,其中四棱山遗址的6座陶窑中发现有很多这种器物的口沿。    斜口器的形制构造与用途    有关
当人们问起物质有几种状态时,绝大多数的人会回答:“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这是我们在小学就知道的知识。实际上,这个回答是不正确的。物体至少有6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玻色一爱因斯坦冷凝态以及近年来由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的一种神秘的新状态——费米子冷凝态。    玻色子和费米子    在介绍费米子冷凝态之前,必须了解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关于玻色子和费米子的区别,另一个是什么是玻色一爱因
继续紧盯关键节点  春节临近,纠正“四风”又迎来新的重节点。2018年12月27日,中央纪委印发《关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确保2019年元旦春节风清气正的通知》;12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推出了“元旦春节期间‘四风’问题监督举报曝光专区”。自2013年始,每逢重大节日专门推出监督举报曝光专区,点名道姓公开通报曝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已是中央纪委纠治“四风”的“标配”,向全党全社会释
七叶树为七叶树科七叶树属落叶乔木,别名桫椤树、娑罗树、莎罗树、天师栗、开心果、猴板栗。根据一些古老传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是在尼泊尔蓝毗尼花园的一棵菩提树下诞生的;他长大悟道后用贝叶棕的叶片刻写佛经,传播天下,普渡众生;后于80岁高龄时在印度城外小河边一片茂盛的娑罗林涅槃。所以,娑罗树与菩提树、贝叶棕被佛家合称为“佛国三宝树”。可见七叶树与佛教有不解之缘。  七叶树为高大的落叶乔木,树干挺直,树高
唐绍仪,又名唐绍怡,字少川,1862年1月2日出生于广东省珠海市唐家镇唐家村。唐绍仪自幼随父到上海读书,较早就学习外语并接触洋务知识。1874年官派留学美国,留美7年,深受西方文明熏陶,对西方民主共和制度崇仰备至。唐绍仪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外交家,以担任过清廷巡抚、尚书和民国总理而蜚声政坛,又以就任民国广东省中山县长而被毛泽东引为“能上能下”的例子。    三次荣得“大臣头衔”    唐绍
1945年4月16日,一艘2000吨级的运输船趁着夜幕悄然驶入江西的鄱阳湖水域。这艘名叫“神户五号”的运输船,装载着侵华日军从中国南方搜刮而来的金银珠宝与古玩字画等珍贵宝物,仓惶地沿鄱阳湖北上,准备取道长江,返回日本。运输船行至鄱阳湖一段名叫“老爷庙”的水域,突遇飓风,原本静如明镜的湖面,即刻浊浪排空,大雾弥漫,船体随之倾覆,船上200余人连同那些无价珍宝与船一同沉入湖底。老爷庙水域,被世人称为“
低碳生活首先源自碳足迹,它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的碳足迹都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
艾滋病的治疗在2009年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来表达。一是疫苗,二是药物。前者有了一点希望,后者缺口仍然很大。    疫苗:从绝望到曙光    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于1997年提出,要在8到10年内研制出有效的艾滋病疫苗。此后,尽管美国和世界各国都在争分夺秒争相研制艾滋病疫苗,但一直收效不大。在一次次失败之后,失望悲观的情绪笼罩人间。诺贝尔奖得主、世界著名艾滋病研究专家戴维·巴尔的摩甚至绝望地表示,鉴
有人说英格兰起伏连绵的田野是最具有神奇力量的地方,因为那里有很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神秘现象,其中较著名的就是麦田怪圈。由于怪圈都是以完美的圆形为基调,而且多数都出现在麦田里,所以被人称为麦田怪圈。加之怪圈大多是一夜之间形成的,面积很大,起初很多人都认为它们是外星人的杰作。  今年6月初,新的麦田怪圈出现了——英国威尔特郡劳顿村巴布里堡附近的大麦地里在一夜之间出现了一个直径46米的怪圈,里面是一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