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教学浅谈

来源 :今日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对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很多农村老师都为之头痛、困惑,认为农村学生的视野比城市学生的视野窄、见识少、信息贫乏,所写起来的文章题材单一、内容空洞、语言贫乏,不及城市学生作文的丰富多彩。因此只有通过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系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实际情况,探求新教法,让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写出创意,写出自己的特色。
  一、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现状
  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相比,语文素养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习作水平上就更为明显,虽然教师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指导得有板有眼,但学生一写作文就叫苦连天,即使是勉强写出来的作文,也是内容空洞,思想贫乏,语言干瘪,缺乏真情实感,假话、空话连篇,虚浮不实,矫揉造作,令人着实担忧。
  1、注重作文,忽视育人
  学生学作文的过程就是学做人的过程。但是,一直以来,“人”、“文”错位的现象广泛存在于小学作文教学机制的各要素中。由于教育评估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对人文素质忽视,眼睛盯的是分数;导致作文教学广泛存在着“一头重,一头轻”的现象,即重视教学生作文,忽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及行为品质的培养。
  2、注重范文,忽视生活
  在写作指导中,很多教师对范文奉若神灵,一个题目给学生,简单提示几句,下面的工作就只是读几篇范文。教师只读不写,只讲不作,导致学生思路狭隘,落入范文模式,写起文章来不是绕范文转圈圈,就是空洞无话,毫无灵性。这种与世隔绝的封闭式作文训练,导致小学生作文无话可说,假话连篇,东拼西凑。原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的童心,由于缺乏了生活之水的灌溉,缺乏了感受与体验,造成学生对生活中很多写作素材都不熟悉,写出来的东西往往苍白无力,毫无生趣可言。
  二、为农村学生寻找写作素材
  1.体验自然风光,谈家乡之秀
  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会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发我们的思考。农村的学生所熟知的是农村的事物。如美丽的田园之景有:连绵的群山、葱绿的庄稼、广阔的田野、弯弯的河流、清澈的小溪……还有那种类繁多的动物:如天上自由飞翔的小鸟、山间奔跑的飞禽走兽、水中嬉戏的鱼虾、家中的鸡狗牛猪……这一切就是我们农村学生的“源头活水”,皆可成为我们教学之题材,学生写作之素材。例如学生描写秋天的景色:绿中带黄飘洒下的落叶、枯黄的包谷苗、悠闲的牛群、清澈见底的小河、丛中惊飞的鸟儿。
  2.体验农活艰辛,说劳动之美
  “农活”也是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在家学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苦与甜,劳动的体验是刻骨铭心地,有了这刻骨铭心的体验,学生就会更加珍惜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当然,在这刻骨铭心的体验中同学们的习作不再“干瘪”,而变得很“饱满”。如,曾有一位同学在作用《寒假记事喂羊》这一篇习作中写道:“……我那羊儿吃草时总是津津有味地反复咀嚼,就像我嚼口香糖那样……前天,我参加了运动会,放学回家感觉累死了,倒床便睡,直到吃夜饭时才被妈妈喊醒。当我捧起饭碗时,我突然想起来:羊儿还没吃晚饭呢!它这时一定像我一样,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呢!这羊儿可是我一手养大的呀,从来没有挨饿过,要是今天饿坏了咋办?想到这儿,我就放下饭碗……”
  三、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好日记
  身处农村的学生,大多热爱劳动,对生产实践活动有真切的体验,且农村天地广阔,大自然万物千姿百态,风景优美,民俗风情富有特色,这为他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如何挖掘这笔财富?要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写好日记。老师要指导引导学生详细观察人物事件、搜集积累写作素材、观点和材料,同时融入自己的感受看法,于平凡的人事中发现闪光点,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身边的一景一物,人情世事,都将是很好的写作材料,同时,要引导学生及时抓住自己的心灵感应,或褒贬,或喜悲,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既积累写作材料,又锻炼了书面的言语表达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学生在习作中不再有行文枯涩之感,思维灵活,选材广阔,且大多能表达出真情实感。
  四、讲评作文时要多用激励评语,激发写作兴趣和写作热情
  激励性评语就是对学生的作文用激励、鼓励性的语言描述其写作的优点和成绩,对其努力的结果充分地肯定和赞许。。农村学生性格大多比较内向,自尊心极强,受到老师的鼓励时,对自己的影响比较强烈。农村小学生的作文质量总体不高,但他们在没有网络所得来的资料,也几乎没有课外书籍的情况下,却是自己冥思苦想的结果,来之不易,理应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因此老师在批改时首先做到的就是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一个精当的词,一个优美的句子,一次小小的进步都应给予鼓励和肯定的。在习作中难免存在许多毛病,老师要从文中寻找一些可褒奖的地方加以肯定,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面对毛病处采用委婉的口气,带有鼓励性、启发性地指出。这样,使学生既体验成功的喜悦,又从老师亲切的批语中恍然大悟,进而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在反复的跌倒爬起、跌倒又爬起的训练历程中,学生感到有老师这位可信赖的大朋友的亲切关怀,逐渐克服了对作文的恐惧感,在内心深处真正喜欢上作文,在每次作文训练来临时,都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同时,要对优秀作文组织大家共同评议,说出好在哪里,有哪些不足,提高认识水平,使他们心中憋着一股劲,产生写作欲望。
  总之,作为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利用现有的条件,把握住有利的时机,认真琢磨科学的指导方法,给学生营造起适合其乐于表达的作文平台,让他们以正常的心态,愉悦的情感,足够的勇气与信心,步入人生书面作文表达的第一道门槛,为其今后健康成长,进一步学习各种知识,与社会各类人群、媒体进行广泛交流打好坚实的语文基础。
其他文献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倡导对话、合作与探究,力图超越传统的记忆型教学方式,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所需求的思维型教学文化。课堂教学不应只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要关注学生人生的发展。而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面对这样的现状,大家都试图获取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力求寻找到更加切合实际、准确有效的教育途径。于是,“有效教学”的理念破冰而出,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在借鉴同行的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人的兴趣是形成能力的前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老师不能洞察学生的细微表情,以命令的口气让学生去做不感兴趣的事,效果往往很差。相反,如果老师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即使不要求学生去做,他们也会全力去做。在我们的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把快乐引进课堂,调动孩子们的识字兴趣,让孩子们在兴趣中学习。  一、丰富学生识字形式   在教学当
期刊
在现实生活中,情感体验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对人的行为活动产生强化作用;消极的情感体验就会对人的行为产生抑制作用。当儿童在某一活动中获得愉快的体验,他就会产生反复参加这种活动的行为表现;而他在该活动中得到的是不愉快的体验,他便会退出活动,并对以后参加这类活动产生拒绝、抵制的表现。后进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他们往往处于被遗忘的角落,情感的心田始终是干涸的、黯淡的,消极的情感体验成了主流。教
期刊
数学知识本身是抽象、枯燥的,而小学生的思维一般还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以初步逻辑思维为主过渡阶段,因此,如何使小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内趋力去主动探索数学的奥秘、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成功的喜悦,是新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崭新问题,也是为我们的教育研究指出的努力方向。  一、提问的原则性   1.具体性原则。小学生的思维活动一般是从直观和表象开始的,是由直观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
期刊
修订后的语文新大纲把语文学科性质明确界定为“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修改后的语文新教材为实施新大纲、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极好的施教媒介。新大纲、新教材都昭示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施教中要转变教学观念,抛弃陈旧的教学套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做足“读”字这篇大文章。   一、朗读在教学上的重要作用   现行各级考试,只有笔试而无口试,故不少教师便
期刊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伦理、道德的传授人,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努力学习,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到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内容和意义,并通过自身的修养,将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不断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和习惯,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 
期刊
探索性实验是相对于验证性实验而言的,主要通过“问题实验事实科学抽象结论问题实验事实”的循环探究过程来体现。  从表现形式上划分,探索性实验可以分为多种。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实例,分别予以阐述:   一、对比实验。  即将实验条件细化分析,有针对性地设置渐次有差异的条件,同时开展一组实验,从实验条件、实验现象到实验结果都可以相互对比、参照,能非常直观地帮助学生进行求同求异分析,搞清问题的实
期刊
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要教育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在“中学体育目的和任务”一章中明确指出:“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不能理解为仅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然而,长期以来,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一个哨子,几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或教师只注重教授技术动作,学生单纯模仿技术动作,不注重基本理论和技术理论的教育,
期刊
定语从句向来就是九年级语法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把复杂的语法转化为浅显的知识,让学生一学就会,本文集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具体教法。   一、明确概念   定语从句是修饰某一名词或代词的从句、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叫做定语从句的先行词。我用a big table, a young boy, hard wall等短语中的big ,young, hard分别作为名词table, boy, wall的定
期刊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学生对于感兴趣的事情,会有无限的热情和巨大的干劲,会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去做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是非常必要的,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外,更重要的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做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特别是面对数学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才能对学习有兴趣,只要有兴趣,才能学好数学。笔者在充分发挥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