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刀尖下的民间艺术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化着大众的生活,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内涵。其历史悠久,能够追溯到南北朝,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对生活的艺术表达方式。
  作为学校的美术老师,从毕业到学校已过了整整19个年头,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继承传统、创新文化。当时来学校,学校配置的教学器材很简单,在学校门口也没法买到学生创作的消耗材料,几乎是原始状态,近年来学校十分重视美术教育的发展,多方面提升美术教学质量,通过组织画展、赛课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取得了长足进步,获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同时,学校还以剪纸为美术教育的突破口,大力提倡剪纸文化,让传统文化在校园内得以传承。目前学校的学生已不再是单纯的模仿剪纸,已经能獨立创作剪纸作品。
  剪纸的工具材料简单,一张纸,一把剪刀就能创作,还能培养孩子专注、坚持、细致、创新等多种品格。因此,每一次展出,每一次外出学习,我都不会落下一张作品。高慧兰老师的《剪蝴蝶》实在太美,我拍下了每一张作品,供我和孩子们一同学习成长。此后,我又拜了成都市非遗剪纸传承人陈世云为师,开始了我的真正剪纸创作,也为我开发剪纸课程内容提供了养分。
  如今,涌现出了很多专门从事剪纸推广和展示的平台,如《美在民间剪纸艺术》《当代剪纸家微刊》《曹文峰剪纸》《剪纸团花图案大全》,在这些公众号上,定期可以欣赏到全国优秀剪纸艺术家们的优秀作品,不管是表现内容,还是表现形式,时常会给我们一次一次的心灵洗礼,促进我的创作和教学。
  剪纸不仅是一种技艺,也是一种文化,通常是用剪刀和刻刀在纸上剪、刻而成的。独有的“刀剪味”具有“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特色。传统剪纸的技艺美体现在:“圆如秋月,饱满圆润;尖如麦芒,尖而挺拔;方如青砖,齐整有力;缺如锯齿,排列有序;线如胡须,均匀精细”,这些都需要长期的实践练习,最终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而作为小学生,年龄差异比较大,技艺的要求就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来进行学习和训练。因此,我在教学中通常先以剪练为主,再练、创结合,最后教他们创作。
  在学校的门厅、过道、教学楼的外墙上,都会看到与剪纸相关的文化建设,有剪纸的悠久历史、学生的优秀剪纸作品、剪纸老师的成长过程、孩子们参加的各种活动掠影……浓浓的剪纸味弥漫着整个校园,许多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体会剪纸的艺术之美。“把剪纸用起来”,我们每年从元旦开始,就会剪窗花贴教室玻璃,做剪纸镂空的灯笼,剪纸装饰的手提袋或者贺卡,让节日更具中国味。
  虽然在形式的丰富性和作品的创新上都还值得进一步加强和学习,但因为爱上了剪纸,爱上了这刀尖下的民间艺术,我与孩子们都在学习的路上,乐此不疲。
其他文献
当代艺坛画熊猫的人不少,但四川画家吴长江却独辟蹊径,以厚重的人文关怀将熊猫主题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在上一届北京艺博会现场为吴长江亲笔题写了“国宝工匠”,鼓励吴长江以“匠人之心”担当“文化使者”。  吴长江的工作室离春熙路只有两百米,于闹市中取幽静。一进屋,墙上一幅栩栩如生的熊猫工笔画立即吸引了记者的目光,画中每只熊猫的形态、神态、肌理、皮毛均不相同,却彼此相
画家是种树的人,乘凉的是后人,画家应该多创作一些优秀作品,然后把这些作品推向社会,服务人民。他始终在在努力践行和坚守他的“种树精神”。  国画,在我心中一直都是诗意与禅道的蕴体,而国画的创作者就是那云上深山处的道人。寄情自然山水间,洞察明理世间事。  初见陈刚,与我想象中研习国画的画家一样,举手投足之间都透露着一种儒雅淡然、随和安宁。刚一见面,他就迫不及待地向我们介绍起他研习国画的经历,我想应该正
【天姿国乐】品牌创始人、艺术总监,国家艺术一级职称,获首届四川省政府“金熊猫”个人奖,四川交响乐团副团长,四川二胡协会理事,四川音乐家协会理事。创意设计了【天姿国乐】独具一格的演绎风格和乐团品质。她创编导排的系列器乐音画《情歌中国》荣获四川省两项文华奖,《国乐丹青》《上善蜀水》等新颖视听的舞台作品赢得观众热情赞誉,开辟了民族器乐的演绎新模式、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专项资助。  个人多次被宣传部,省文化厅
2019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快到了。《现代艺术》约稿,要我写些文字说说四川曲苑的女艺术家。四川曲苑中老一辈、与我同辈的女艺术家很多,我更想说年轻一辈的,因为那是曲艺的希望和未来。于是,脑子里使浮现出几朵花——田临平、任平、钟燕平、林萍……她们有个共同特点,都是亲近传统文化的时尚女性,都是在四川曲苑中有所作为的女艺术家。更重要的是,我与她们都有过长时间交往,有过多次合作。我熟悉她们,写起来会比较得心应手
陈亮《东坡题跋》隶书 287cm×154cm 2019年  陈 亮  笔名陈修竹。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旅部全国青年拔尖人才,中国书协首届国学高研班成员,中国书坛兰亭42人展成员,中国书法家论坛特约评论员,四川省书协理事,四川省正书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西蜀印社理事,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书画师,刘海粟艺术馆特聘书法研究員,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张大千书画院秘书长,内江市书协副主席,内江市书学会会长,东林
陈川音乐工作室位于成都桐梓林,是著名民族音乐家陈川和他的弟子们的音乐家园。近年来,工作室培养了一大批民族歌手及民族组合,创作了多部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工作室业务内容包括:创作、改编不同风格的歌曲及舞蹈音乐;打造顶级民族组合和独唱歌手;为企业、旅游景点策划形象歌曲以及配套录音和MTV拍摄制作;组织策划各类音乐会演出。  前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
1945年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进修学者中国画专业导师。  在国内外举办30次个展,作品为中国美术馆、美国旧金山文化中心、图鲁兹联合国教科文中心、法国拉比特亚洲艺术博物馆、南方比利亚牛斯大区议会、图卢兹市议会、法国宇航文化中心、欧洲宇航中心、欧洲空中客车公司、泰国宣律实皇家师范学院、澳大利亚新西南威尔斯艺术博物馆、世界银行、俄罗斯联邦
杨建《震后重建——九寨沟》组照  杨 建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资深摄影师。专业从事摄影创作达40余年,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摄影大赛并获奖。8·8地震发生后,一直坚守在九寨沟景区从事灾后重建工作,用相机和航拍器拍摄了大量九寨沟震后图片,其中“九寨溝震后实地航拍”组图,创《四川日报》微博单篇文章阅读纪录,24小时突破5000万 ,引起巨大反响。
简介  四川省三国漆艺传习社,2015年在郫都古镇三道堰正式成立。中国漆艺历史有八千多年,成都漆艺历史有三千多年,古蜀时期,成都的漆器工艺就已经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三国漆艺传习社作品选用天然大漆,也叫土漆、国漆。从栽种8年以上的漆树上用刀割出口子,等树内汁液一点一滴慢慢渗出,再汇聚起来加工制成漆,纯天然、对人体有益、还可人药,被业界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涂料。创作一件漆艺作品,需要70多道工序,最简单的
今天下午,妈妈带我来到了美丽的绮园游玩,它虽然在我们海盐这个小县城里,但它是我国十大私家园林之一呢!  我们从南门穿过了冯氏老宅,往北走来到了冯家花园——绮园。一走进绮园的拱门就让我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鹅卵石路伸向园内,一棵棵粗壮有力、高大茂盛的树木直插云霄,似乎天空是由它们撑起来的,一片生机勃勃。  忽然东南角传来了哗哗的流水声,我们闻声走近,原来是“潭影九曲”中喷泉流动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