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川音乐工作室:民族音乐的孵化器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85858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川音乐工作室位于成都桐梓林,是著名民族音乐家陈川和他的弟子们的音乐家园。近年来,工作室培养了一大批民族歌手及民族组合,创作了多部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工作室业务内容包括:创作、改编不同风格的歌曲及舞蹈音乐;打造顶级民族组合和独唱歌手;为企业、旅游景点策划形象歌曲以及配套录音和MTV拍摄制作;组织策划各类音乐会演出。
  前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就为我国未来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即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根本上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同时要努力做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实现文化复兴梦,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拥有的文化资源丰富,艺术形式多样。据考古发掘和史书记载,早在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用禽骨和陶土制作出骨笛和陶埙这样的吹奏乐器。到伏羲时代,已经能发明丝弦乐器、古琴和瑟,黄帝时代已有笙簧创制和音律理论出现。这些发现足以说明中国音乐是人类历史上起源最早的音乐之一。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而早在约五千年前,黄河、长江等大河流域汇成的华夏音乐文化,便体现出多元起源混合发展的态势,之后更是不断吸收周边少数民族音乐的精粹,互相渗透融合,逐渐形成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这是民族音乐发展的结晶,更是每一位华夏儿女的音乐宝藏。因此,作为一代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和传承民族音乐的艺术之光。
  在成都桐梓林的路上安静地座落着一个音乐工作室,它的主人便是具有“中国民族音乐创作策划大师”称号和获得“中国民族音乐伯乐奖”的艺术家,陈川。最初,他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四川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开始了自己的民族音乐发展之路。现在,成立工作室后,他带领着他的弟子们一起为民族音乐的发展而努力,不断让四川的民族音乐传遍巴蜀大地,走出国门,让世界与四川同歌。
  陈川的民族音乐之旅
  今年70多岁的著名民族音乐人、作曲家陈川,一直在民族音乐的道路上潜心修炼。20岁在部队文工团服役时,他就情系于音乐创作。复转到地方后,先是在四川音乐学院工作,后来调至出版社做编辑。一段时间下来,在重新思考了人生定位后,他做出了重大抉择,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舒适的工作环境,重拾音乐创作的“老本行”。为此,他远赴北京中国音乐学院深造。3年后,学成归来。陈川经过反复思考和分析,决定特立独行,另辟蹊径,走出一条与众不同、属于自己的民族音乐之路。
  此后,陈川长期从事民族音乐的研究、收集、发掘和整理工作。四川,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大省,其民族生活中蕴藏的音乐宝藏十分丰富,其中藏族、羌族、彝族这三大民族的音乐“富矿”尤其突出。实现对“藏、羌、彝”音乐素材的收集、挖掘、整理、创作和人才培养,成为陈川给自己定的战略任务和事业目标。尤其是发现和培养散落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原生态歌手、艺人,让他们从“老少边”的落后地区走出来,走上中国和世界的大舞台,以此改变他们的生活环境和人生道路,成为了陈川的历史担当。
  多年来,在国家没有任何资助和支持的情况下,陈川全靠自己和人脉关系的力量,苦苦坚守着自己挚爱的民族音乐。20多年间,他跑遍了甘孜、阿坝、凉山和云贵川藏等少数民族聚集地,采风创作出大量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曲。陈川始终秉持自力更生、自我发展、自主经营、自我完善的精神,不改初心、坚韧执着、全身心地投入藏、羌、彝民族音乐的收集发掘和整理工作中,同时还在不断创作和培养民族音乐人才。80多位不同民族的优秀歌手和艺人,在他的发掘和精心培养下,脱颖而出;20多个民族音乐才子组合也孵化成长起来,为国内的民族音乐发展培养出了一批可圈可点的优秀艺术人才。这些人中不乏获得全国青歌赛、音乐“金钟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的杰出歌手。他们有的考上了研究生继续在高校深造;有的被中央民族歌舞团相中调至北京发展;有的被安排到各地文化部门工作;更多的则留在旅游景区,扎根在民族音乐的土壤里。在培养上,陈川不但给他们亲授演唱技能和表演形式,还为他们量身创作歌曲。
  除了挖掘培养民族音乐人才之外,陈川对民族音乐的研究、收集、挖掘和整理工作也有了成果。2017年初,一部《中国传统民歌歌典》正式出版了。这是陈川20多年来全部心血的结晶。为了编撰好这个大部头书,他的足迹遍及全国56个民族。2017年6月,他还专门去了一趟贵州省荔波县,完成了对最后一个民族“水族”音乐的收集整理工作,实现了他编撰《歌典》时立下的“56个民族全覆盖,一个都不少”的心愿。到目前为止,除了陈川,尚无哪个音乐人能走完全国56个民族,而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音乐路上的温情故事
  (一)村寨“陈队长”
  多年来,陈川先后获誉“藏地音乐家”、“民族组合之父”、“民族音乐策划大师”、“康定县荣誉市民”等称号,而雅安市石棉县的民族同胞们却送了陈川一个雅名——“陈队长”!,这个此称谓的来源还得从陈川在石棉收集整理民族音乐之事说起。
  陈川痴迷于石棉县藏汉彝多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创新。在县委、政府及文化部门的支持下,他将该县蟹螺乡“尔苏藏族环山鸡节”独特的“尔苏音乐”搜集整理,创新打造为原生态与新民歌独立且共融的歌曲、舞蹈。他不仅为当地藏族歌手尼玛、洛绒等量身定创歌曲,还打造了尔苏藏族“喜雅勒”男子组合与彝族“孜莫给妮”女子组合,并推向省、市级演出。在2010年策划推出了“情系大渡河——张黎玲慰问演出专场音乐会”;2012年5月,推出当地尔苏、木雅、彝族风情的大型歌舞《石魂》,获得巨大成功。为此,雅安市特为陈川颁发了“弘扬民族文化贡献奖”。
  在以上多年的采风、创作过程中,陈川与各族同胞同吃、同住、同劳作,互教、互學、互研究。他衣着朴素、态度亲和、谦虚求问、尊重同胞、恪守习俗、严谨学术、珍视遗产、注重创新。因此,他广受民族同胞和山寨村民的互助与尊敬。蟹螺乡同胞评价他说:“你这么大的音乐家,莫得架子,看得起我们,你就是我们的陈队长!”“你陈队长经常和我们在一起,还祭我们的先祖,说我们的话,唱我们的歌,跳我们的舞,你就是我们寨子里的人。”陈川认为,“陈队长”这个称呼,平实亲和,信任感强,感情度深,较其他称谓而言,这个称呼更接地气,更多鼓舞!   (二)作品“变”民歌
  2012年8月18日,陈川应“藏地回响——2012中国藏地音乐高峰论坛”主办方邀请,作为宣讲嘉宾之一赴拉萨市为论坛作主题发言。当天,在与会人员步入会场大厅时,乐队高奏的迎宾曲让陈川为之一振,因为歌曲正是由倮伍拉且作词,由他作曲的藏族歌曲《木里在哪里》。陈川不经意地问及当场歌唱人员,他们回答竟然是:“这是我们藏族的民歌《拉萨在哪里》”。无独有偶,陈川应邀赴云南香格里拉参加音乐活动时,又遇见了类似境况,只不过当地歌手和群众演唱《木里在哪里》时,仅将“木里”改唱为“本地名头”了。
  “无巧不成歌”,在攀西地区与川滇民族地区,由陈川谱曲的《美丽的哈拉玛》(卢军、安常作词)、《弦子的传说》(扎登作词)、《手弯弯》(张季次、茂盛作词)等歌曲,早已“变”为民歌,在民间广为流传。对此现象,陈川甚感欣慰。他认为 ,所创作品能被歌手和民众视为“民歌”传唱,正是对创作者的最佳肯定与最高奖赏!
  (三)“情歌故里”情
  陈川改编创新的《康定溜溜城》获大众喜爱,传扬中外,尤其获“世界情歌故里”康定民族同胞的认可与欢迎。在2005年的“中国康定国际情歌节”上,祥云笼罩跑马山,瑞气萦绕溜溜城,中外人士蜂拥而至,藏区同胞倾情迎宾。大街上“热烈欢迎《康定溜溜城》词曲作者著名音乐人陈川先生应邀光临康定”的横幅引人注目;山城里,《溜溜城》的歌声四处飞扬。在节庆期间的一次大型文艺演出现场,观众如潮,群情亢奋。孰料,正在热演时却突然停电,且将持续40余分钟,这可急坏了主办方……就在这时,奇迹陡现,停电不一会儿,观众群中竟然响起了《康定情歌》与《康定溜溜城》的轮翻群唱。阵阵声浪,此起彼伏,群情激扬,让现场的观众亲历了一场“李家大姐”与“张家大哥”的“月亮约会”和“跑马山盟”,真所谓情歌民意,动地感天,令主办方庆幸望外,让陈川心热眼湿,终身难忘!
  工作室的音乐硕果
  对陈川和他的弟子们来说,工作室是他們的音乐天堂。到目前为止,陈川工作室培养打造了大批民族歌手及民族组合,如哈拉玛组合、高原红组合、天弦组合、白马人组合、南彝组合、藏羌组合、马尔康姑娘组合等,独唱歌手扎西尼玛、兰卡措、桑娜央金、宋阿依姆、張黎玲、泽仁央金、阿斯满、曲尔甲、达尔吉、劲松等。
  此外,工作室还出版了系列专著及论文,如《中国传统民歌歌典》(大型音乐工具书)、《论音乐色彩及其表现形式》《琴弦上的梦》(陈川创作歌曲选)、《井冈山颂》(大型合唱乐谱本)、《藏族人民庆丰收》(民乐合奏总谱)、《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大观》、大型歌画集《追梦》等;为大型歌剧、话剧、实景剧作曲,如大型歌剧《天涯歌女》《惹刹神殿》、大型话剧《十月风云》、大型实景剧《乌濛沐歌》;为电影、电视剧创作主题歌及作曲,如电影《康定情歌》、电影《北纬30度之爱》、电视连续剧《铁血》、电视音乐片《风光宝石九寨沟》《玫瑰乡情》、电视专题片《峨眉山》《九寨黄龙》《青城山》等;创作了1000多首不同风格的歌曲,如《美丽的哈拉玛》《茶马古道》《弦子传说》《花的草原》《情深意更长》《歌从雪山来》等;改编民歌《康定溜溜城》《采花》《洗衣歌》《共产党来了苦变甜》《阿克香巴》等近百首。其中,130多首歌曲在全国、省、市比赛中获奖,并在中央电视台和省市电视台播放。尤其创作的舞蹈音乐《溜溜康定溜溜情》《阳光踢踏》《洗衣舞》《酒醉山寨》《麻棘幺妹》等获得全国及省市舞蹈比赛的金奖和银奖,响誉国内外。
  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在未来,陈川和他的弟子们一定会在民族音乐的道路上绽放更多光芒!
其他文献
姜强《潘天寿诗》草书 190cm×77cm 2019年  姜强  1988年10月生,师从马骏华、凌灿印等先生。神墨教育集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达州市神墨教育执行校长,达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通川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書法家协会会员。
连绵起伏的山路上,车窗外闪过一行行整齐的茶树,已过了采摘茶叶的季节,偶尔有三两个农妇在茶地里剪枝、施肥……公路两旁,人工种下的小菊花正在怒放,金黄色的色调为茶乡的深秋增添一抹亮色。翠竹山路间一座座新建的粉墙青瓦民舍格外醒目,靠茶吃茶,以茶为业,茶乡人民的生活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蒙顶山茶神殿前,精致的彩瓷盖碗茶摆在面前桌上,小木板拼成的小茶桌简单质朴。轻轻揭起茶碗盖子,热气沸腾的茶香四溢,闭
在我的世界里,书法、画画就是用无声的语言来表达我的情感,而弹琴、唱歌就是用有声的语言来表达我的情感,它们相辅相成,交织在我生命中,与我共存。未来,我不想强迫自己专攻某一门艺术,我希望自己能360度全方位接触艺术,让艺术成为一个每天陪伴我的存在。特别是对于我这样一个理工科学生来说,艺术也是我专业学习的润滑剂、调节剂及助燃器。学习艺术让我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宇宙,让我觉得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很多美好的
索尔是个不自由的男孩。每天,他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做父母额外布置的作业。有几次他提早做完了作业,爸妈也不让他出去,只让他待在家里玩。  这天,他无聊地把闹钟往后拨了几圈,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小了点儿,高兴地想:“这下好了,身体变小了,妈妈肯定找不到,这下可以不用写作业喽!”想着,他又飞快地把指针往后拨了几圈。  很快,索尔的身高只剩下两厘米了,就不敢再拨了。这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索尔知道,肯定
那一晚,被月亮一路追杀  从寨西到老核桃树下  麻绳冰凉,咬住他的喉咙  想起去年泥石流冲垮的老碉房  树桠断了  想起地震中倒下的新房  星星落泪,麻绳断了  他像一滩纠结的绳索,坐在自己的影子里  和自己打了一夜的哑谜  灰褐的群山开始拍打翅膀,他站了起来  今夜,月亮在簇新的寨门散步  风歇息草尖  他双手合十,核桃树高高在上  星河高高在上  他说,3650夜  原来我也  可以天高地阔 
当代艺坛画熊猫的人不少,但四川画家吴长江却独辟蹊径,以厚重的人文关怀将熊猫主题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在上一届北京艺博会现场为吴长江亲笔题写了“国宝工匠”,鼓励吴长江以“匠人之心”担当“文化使者”。  吴长江的工作室离春熙路只有两百米,于闹市中取幽静。一进屋,墙上一幅栩栩如生的熊猫工笔画立即吸引了记者的目光,画中每只熊猫的形态、神态、肌理、皮毛均不相同,却彼此相
画家是种树的人,乘凉的是后人,画家应该多创作一些优秀作品,然后把这些作品推向社会,服务人民。他始终在在努力践行和坚守他的“种树精神”。  国画,在我心中一直都是诗意与禅道的蕴体,而国画的创作者就是那云上深山处的道人。寄情自然山水间,洞察明理世间事。  初见陈刚,与我想象中研习国画的画家一样,举手投足之间都透露着一种儒雅淡然、随和安宁。刚一见面,他就迫不及待地向我们介绍起他研习国画的经历,我想应该正
【天姿国乐】品牌创始人、艺术总监,国家艺术一级职称,获首届四川省政府“金熊猫”个人奖,四川交响乐团副团长,四川二胡协会理事,四川音乐家协会理事。创意设计了【天姿国乐】独具一格的演绎风格和乐团品质。她创编导排的系列器乐音画《情歌中国》荣获四川省两项文华奖,《国乐丹青》《上善蜀水》等新颖视听的舞台作品赢得观众热情赞誉,开辟了民族器乐的演绎新模式、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专项资助。  个人多次被宣传部,省文化厅
2019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快到了。《现代艺术》约稿,要我写些文字说说四川曲苑的女艺术家。四川曲苑中老一辈、与我同辈的女艺术家很多,我更想说年轻一辈的,因为那是曲艺的希望和未来。于是,脑子里使浮现出几朵花——田临平、任平、钟燕平、林萍……她们有个共同特点,都是亲近传统文化的时尚女性,都是在四川曲苑中有所作为的女艺术家。更重要的是,我与她们都有过长时间交往,有过多次合作。我熟悉她们,写起来会比较得心应手
陈亮《东坡题跋》隶书 287cm×154cm 2019年  陈 亮  笔名陈修竹。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旅部全国青年拔尖人才,中国书协首届国学高研班成员,中国书坛兰亭42人展成员,中国书法家论坛特约评论员,四川省书协理事,四川省正书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西蜀印社理事,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书画师,刘海粟艺术馆特聘书法研究員,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张大千书画院秘书长,内江市书协副主席,内江市书学会会长,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