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zhide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使理性的数学课深受小朋友的喜欢,那得看老师有多高的教学艺术。在教学路上,有时还真得像导演一样,既要导好教学过程,又要选好演员。如果对那些不进戏的演员,还得使出浑身解数才行。有时还得采取一定的战略战术:明知故问、欲擒故纵、软硬兼施、连哄带骗、举例子、打比方……也就是说首先老师得让孩子们喜欢上你,孩子喜欢上哪个老师了,才能喜欢你所教的学科,从而你所教的学科才可能产生高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教学实践;感悟
  在这十几年的教学经历中,我经过探索、总结、反思,与学生及家长的相互学习、成长,收获颇多!下面我将自己的一些经验与同仁们分享!
  一、打比方——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
  在教学《因数和倍数》一课时,学生经常爱犯的错误就是:6是因数,12是倍数;或者说6是因数,18是倍数。往往掌握不了重难点“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问题。为了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就能记住、掌握这一重难点,我先让学生与我玩一个“文字”游戏——出示三个词语:
  老王(爷爷)
  大王(爸爸)
  小王(儿子)。
  我的问题来了,请同学们判断下面三句话有没有问题?并说明理由。
  1.大王是儿子。( )
  2.小王是孙子。( )
  3.老王是爸爸。( )
  学生A:第一句“大王是儿子”是对的!他就是老王的儿子。
  学生B:不对!因为这句话里没有说清楚他是老王的儿子,万一说的是小王的儿子呢?那就是错的。
  学生C:同意学生B的意见。
  学生D:第二句“小王是孙子”也不对,应该说“小王是老王的孙子”才对,他也没说清楚。
  学生E、F、G……争先恐后地脱口而出:第三句“老王是爸爸”也不对,应该说成“老王是大王的爸爸”才对,那要看老王面对的是谁了。不能单独说谁是爸爸,谁是儿子。最终总结出:三句话都错!只要没说明“谁是谁的……”都是错的!
  二、巧借“东风”——让自己增强战斗力
  众人拾柴火焰高!当我们个人的精力和能力不够时,要学会借力!
  作为教师,我们的事业特点是:(教师)孤军奋战(学生)人流大军!胜利者永远是学生!要想收服学生,就得讲方法、耍手段、讲技巧,还要学会借力。
  1.向学生家长借力
  大家都知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长的话对孩子的影响力是无穷的,教师如果利用好了家长这一强大的资源,那在教学效果上将是事半功倍的大好事!教了十几年的小学高段,突然回头来教一年级,真有些害怕教不了。上学期,我们班里有好几个聪明的孩子,但是却让我头疼至极!
  例如,我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之前,发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制作钟表,第三天上交作品评比,将获奖学生与家长通过校讯通平台提出表扬,先提高家长参与学习的热情。
  2.向信息技术平台借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利用它来为教学服务。我将学生家长的优秀作品,用手机拍下来,发到班级QQ群和微信群里,让家长孩子都来围观评价,我当然要大力表扬家长的优秀,心灵手巧,关心孩子,孩子才会更优秀!提高了孩子和家长学习数学的兴趣。上完这一课后,又让家长配合孩子在家一起动手拨钟表,认识整时、整时半,有条件的可以用手机拍视频,传给班级微信群,供大家一起学习!这一活动,掀起了家长门互相学习的高潮!以前有些对孩子漠不关心的家长也怕落后别人,也积极参与,因此,我们班這一单元的《认识钟表》内容效果极佳!我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坚持在别的授课中,将好的作业、好的板书,学生的现场表现,用手机拍成照片或视频,传到班级家长微信群里,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与赞赏。
  阿基米德有一句豪言壮语:“给我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学生的可塑性和潜力也是无穷的,如果老师也能为他们提供“一个杠杆和支点”,他们也有开启知识大门的能力!奇迹往往就在不经意间产生,不可预设!
  例如,在教学《跳绳》一课时,问一共有几个学生?根据画面信息,我让大家列出算式,要求:必须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
  大多数列式:2 6=8(人)2个摇绳的和6个跳绳的一共是8个人。
  也有人说:1 7=8(人)右边1个人,左边7个人,一共也是8个人。
  某学困生:3 5=8(人)3个男生加5个女生,一共是8个人。
  ……
  我当时就表扬了后两位同学:你是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好孩子!李老师为你骄傲!并让全班学生给以热烈的掌声!
  我觉得应该没有答案了,但是出于习惯,接着又问了一句:“还有不同算法吗?”好家伙!已经发过言的王××小帅哥急不可耐地站起来就说:3 5=8(人)!我当即打断了他,反问:相同的问题就不要说第二遍了!刚才没听老师的问题吗?“不一样的,我的就是和他们的不同的!”王××急红了脸顶撞了我,我有点挑衅的责问:“那你讲讲有啥不一样呢?”“我的3 5=8,是3个穿裙子的和5个穿裤子的,一共是8个人。”我为他响起了掌声!同学们也有鼓掌的,也有点头同意的!是啊,真没想到孩子的潜力有多大啊,同样的算式,可表示的意义完全不同!这需要老师给他们说话的机会,才有奇迹的诞生!
  总之,教育是改造人、塑造人的工程,我们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去学习、去研究、去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教学方法,了解被教育主体的需要,才能使课堂更高效。
  参考文献:
  [1]刘溪坤.运用微课程“翻转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J].亚太教育,2016(21).
  [2]王善辉.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初探[J].亚太教育,2016(21).
  编辑 王团兰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小学数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了,如何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成了老师共同思考的重要问题,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出发,以《角的度量》这节内容为例,提出了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够对以后的数学教学提供有用的教学启发和教学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角的度量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老师只是一味地讲解课本的知识内容,很少顾及学
摘 要:聋哑生由于生理的缺陷,学习语文知识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让知识以契合他们生成和发展的方式呈现出来。结合一线教学实践对如何做好聋哑生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聋哑学生;小学语文;自身特点;表达;手语  语文是系统地学习汉语交流知识的学科,聋哑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也需要学习和交流。新课改生本理论指导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实情,有针对性地激发兴趣
摘 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要靠教师的培养和引导。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感兴趣的事就会全神贯注,不感兴趣的事就会心不在焉。  关键词:兴趣;小学生;数学  如果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对孩子们来说,将受益终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好各科知识的关键。浓厚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的高级心理活动。创造性思维是政治家、教育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各种出类拔萃的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心理学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而美术教育正是培养学生这一素质的主要阵地,美术教育主要遵循的是观察—理解—思维—创造,和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师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构建开放式教学体系,升华小学生的实践意识、应用能力。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教学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学过程中,大胆改革、创新教法,于资源整合、多元结合、引情入境几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纵横捭阖,让开放式教学拨动了古诗“新韵”,为课程改革作出了全新
摘 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基于这样的体认,当下的阅读教学渐渐走出了“一言堂”的格局,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所营造的对话场,让课堂变得丰盈灵动。然而,我们的课堂有“我”吗?小学阅读关键在于培育学生愿意阅读、喜欢阅读的种子。引导学生意识到阅读也是一项生活技能,是生命的需要。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应该围绕这颗种子来建构。  关键词:阅读教学
摘 要:课前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它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新课的内容,了解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上课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解决,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发挥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习效率事半功倍。以《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为例,阐述了作者是如何设计预习提纲,指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做好合作研讨及展示的。  关键词:预习;小组;有效  一、案例描述  在小学语文
摘 要:通过具体课例阐述如何将合作学习运用于试卷讲评教学中,以改变该课不容乐观的现状。通过实践,表明合作讲评能使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关键词:合作学习;主体意识;分层教育;过程性评价  学习—练习—考试,学生在校常重复着的三个环节在新课程改革中已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作为评价手段之一的考试是最令他们望而生畏的。考试之后的试卷讲评课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却常因为课时紧、任
摘 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明。科技进步飞快,但道德品质的进步似乎却是进步甚微。“道德品质”这个词不能只出现在课本里,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  关键词:文道结合;有机渗透;教文育人  蔡元培说:“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我积极利用语文学科之优势渗透德育,孩子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能在不知不觉中将美德内化于自身的修养。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家校沟通的形式和工具也日益丰富,如班级博客、家校通、家校论坛、成长微博、家长QQ群、家长微信群等,但是不管技术怎样改进,家校沟通的载体如何创新,都要努力使得技术成为不断提升家校沟通效率、服务班级和学生成长的有效工具。  在众多的家校沟通新形式中,班级家长QQ群是使用较为普遍的工具之一,如果能加强管理,深化这一工具的正面作用,那么就会很好地优化家校沟通的局面,提升和推动优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