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离子辐照对YBa2Cu3O7-δ的微观结构和载流特性的影响

来源 :科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cangl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温超导YBa2Cu3O7-δ(YBCO)涂层导体也称为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2G-HTS带材),在能源、交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在强磁场下临界电流密度较低的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应用,因此提升其磁通钉扎和在场载流能力是YBCO涂层导体的研究热点.本文利用1.9GeV的Ta离子对YBCO带材进行辐照,研究了不同剂量的Ta离子辐照后YBCO带材的微观结构和载流特性变化.样品的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field emiss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FETEM)图像显示,辐照过程中高能181Ta32+离子在薄膜中形成了~10 nm尺寸的柱状缺陷,说明辐照后样品中产生了有效的钉扎中心.通过磁学测量系统(magnetic property measurement system,MPMS)对辐照样品的载流特性进行研究,发现当Ta离子剂量低于5.0×1010 ions/cm2时,样品的临界转变温度Tc,on并无明显变化,但当剂量达到5.0×1010 ions/cm2时,Tc,on减小了约0.6 K;当剂量高于1.0×108 ions/cm2时,由零场冷磁化强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可知,辐照样品的超导抗磁相明显多于无辐照样品.同时,较高辐照剂量如5.0×1010 ions/cm2YBCO样品的Jc较高,不同磁场下的Jc均得到了明显提升,30 K、1 T时的提升因子达到了 3.8(提升因子定义为不同温度、外场下的Jc与77K自场下Jc的比值),为同温度同场下无辐照样品的3倍.将临界电流密度Jc与磁场强度H的关系采用Jc∝H-β进行拟合,发现高剂量样品的磁通匹配场H*和表征随磁场衰减参数β增大了.此外,约化钉扎力密度标度关系显示,在低场下,样品中的钉扎类型在低辐照剂量下主要是面钉扎,当辐照剂量达到5.0×1010 ions/cm2时开始向点缺陷钉扎类型转变,高场下则是所有样品都更符合面钉扎类型.
其他文献
寨卡病毒起初一直被看作传统的虫媒病毒,在其发现后的60年时间里仅导致零星散发病例而一直未受重视.但在2015年南美洲暴发的寨卡疫情中发现,该病毒也能经性传播.更令人震惊的是,其感染孕妇后可导致大量的以新生儿小头畸形、脑膜炎和视力障碍为特征的先天性寨卡综合征病例,引发全球高度关注.世界卫生组织也因此宣布此次寨卡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暴发以来,全球科学家通力合作,对先天性寨卡综合征的临床表型、动物模型和致病机制等开展了系统研究,不仅极大加深了我们对该疾病的认识,同时为研发有效的抗病毒手段提供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是一种由COVID-19引起的感染性呼吸道疾病.炎性风暴(也称为细胞因子风暴)在COVID-19诱导的肺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并且是导致NCP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核心病理因素.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和释放将导致组织损伤.研究表明,对炎性损伤的干预可能是中医药治疗NCP的重要机制之一.临床研究发现,对NCP患者进行中医药早期干预可以显著缓解体征和症状,缩短病程,降低患者进入严重期的可能性,并降低病死率.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及已发表文献的分析发现,中医药对
半导体光催化剂是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石墨相氮化碳(g-C3N4)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效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光催化技术中展现出巨大的工程应用潜力.然而,未经改性的g-C3N4可见光响应范围有限,并且光激发电荷载流子复合速率高,从而导致光催化活性较低.通过向g-C3N4中引入缺陷,可以扩展光响应区域,并作为电子空穴激发的活性中心,提高光催化性能.本文在实验和理论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系统地综述了缺陷g-C3N4的合成方法、缺陷位点对g-C3N4的影响以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如抗生素、有机农药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代表的计算新时代的到来,以构建人工神经网络为基础的神经拟态计算因具有低能耗、自适应学习和高并行计算等优点成为研究热点.生物分子计算伴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兴起而不断发展,DNA等纳米材料不但可用于逻辑运算,还可以构造神经网络,并从训练数据中进行学习,为在分子层面实现神经拟态计算提供了可能.本文概述了神经拟态计算的基本原理,总结了DNA计算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基于DNA计算的神经拟态计算,讨论了其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基于生物材料构造人工神经网络是神经拟态计算迈向分子计算层面的重要一
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大分子,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执行者.植物在受到外界信号干扰时其主要反应是通过调节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降解来恢复稳态.因而,蛋白质的定量分析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揭示植物细胞中蛋白质的动态变化及其分子功能.随着高分辨质谱技术的发展,使用质谱方法对蛋白质进行高通量定量和定性分析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已经成为研究蛋白质功能的重要分析手段,同时也是植物生物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结合本课题组取得的研究成果,本文总结和概述了植物蛋白质组学定量方法的最新进展,包括非标记定量和稳定同位素标记分析方法,比较不同方
从手征有效场论的N3LO两体和N2LO三体核力出发,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开壳原子核多体微扰理论)计算了28F和29Ne的低激发能谱,并以此研究手征三体力对反转岛区域原子核性质的影响.通过对比采用纯两体与两体加三体力计算的28F和29Ne的低激发能谱,发现手征三体力对反转岛内原子核基态宇称反转现象有着重要的贡献.为了进一步探究三体力的影响,系统计算了丰中子Ne同位素的偶偶核基态波函数中的组态成分.结果 显示,三体力显著地加强了跨壳激发效应,使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更加符合.
本文从测量、危害、抑制方法、应用、仿真等研究角度出发,概括介绍了固体绝缘介质中空间电荷研究的发展历史及进展.目前广泛使用的测量空间电荷分布的技术大体上分为声学效应方法和热学效应方法,这两类方法的空间分辨率和应用范围均有所差异.对于空间电荷能量陷阱的分布测量,目前还缺乏切实可靠的方法与技术,常用的热刺激放电电流法和光刺激放电电流法的结果无法进行对比.近年来出现了压激电流法的研究,但这一方法仍在试验中.针对空间电荷引起的电场畸变和放电破坏等危害,已出现了诸如绝缘介质表面改性、原料添加剂改性等多种有效的方法.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目前已有疫苗问世,但仍没有可靠的治愈办法.中医药的临床应用在国内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已涌现出若干临床研究,其中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文献信息、治疗现状及规律值得系统归纳与解读,为未来的临床与科研提供基础.检索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1日期间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medRxiv、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中医药治疗COVID-
软舌螺是一类寒武纪出现并于二叠纪末灭绝的古生代海生无脊椎动物,具有重要的地层划分与对比意义.但是对于该动物本身生物属性等问题一直莫衷一是,近年中国寒武纪早期的特异型埋藏化石库中发现了大量保存软躯体的珍稀软舌螺动物化石.结合华南、华北同期碳酸盐岩沉积地层中的壳体化石,系列报道将软舌螺的化石生物学、壳体矿化和分类系统学研究推到新的高度,为探讨寒武纪大爆发壳体动物的演化,尤其是冠轮动物的系统学提供新的化石证据.澄江动物群的直管螺目三槽螺属化石发现保存有粗大的扇状触手器官,其基部可以在壳体内自由伸缩,与触手基部固
电极的结构设计是影响其反应动力学与离子传质能力,进而影响电化学储能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追求较好的电极动力学以及传质速率,三维有序石墨烯基电极已吸引越来越多的研究兴趣.与其他类型的三维石墨烯结构不同,通过定向冷冻法、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KOH辅助水热法等制备的三维垂直定向石墨烯(3DVAG)具有垂直开放通道以及低孔隙弯曲度,可以有效增强离子的输运和电子的传导,提高活性物质的负载,从而实现电极材料的高能量密度及倍率性能.本文对三维垂直定向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