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字人”陈晓蕾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NetS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所认识的同行中,陈晓蕾是极有趣的一个,很有可能也是精力最充沛的一个。不夸张地说,她甚至更新了我对“精力充沛”这个词的理解。其中一个例子是:2010年,她一口气出了5本书,同时还开着4个专栏。
  作为从业近二十年的“老人”,她的好奇心似乎完全没有流失。在她嘴里,一切都是那么“好玩”、“amazing”。
  以前在报社工作时,只要她感兴趣的选题,无论是台湾风起云涌的教育改革,还是内地备受争议的国家大剧院,马不停蹄就飞过去采访,仿佛只是在尖沙咀、铜锣湾游荡。
  当年她在香港理工大学念的是翻译专业,却鬼使神差当上时政记者。工作4年之后,跑到英国读文化研究。1999年回港,去《明报周刊》做记者,惦记着写每篇一万字的专题报道。幸运的是,很快获得报社信任,大部分选题由自己决定。
  教育是陈晓蕾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当时香港正在推行教改,她跑去台湾看早已如火如荼的实验。那里的新理念学校一家比一家生猛:“全人”向培育会提问的学生;“雅歌”相信劳动和音乐是教育的基础,每天早上,一半学生下地种菜,一半学生上课学小提琴;“种子”的校规和课程都是由学生民主决定……比较两地的教育改革,她写成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教育改革由一个梦想开始》。
  两年之后,陈晓蕾写了另一本书《寻找香格里拉》。现在想来,大陆对香港记者来说是一个太大的存在,所以她觉得那本书“有点烂”。只是有些场景至今历历在目。在中甸骑马上山,跟牵马的藏族女孩闲聊,说这里真漂亮,应该好好保护。女孩却说还是香港漂亮。她想起香港有孩子因为生活压力大跳楼自杀,说在香港生活辛苦,还是你们这里生活舒服。“你知道那个女孩子跟我说什么?——她说,‘可是你可以来这里玩,我不可以去香港旅游哦。’我马上就shut up了。”
  2004年,经历了SARS期间无休无止的工作之后,陈晓蕾决定放松一下。所谓“放松”,就是去《壹周刊》做旅游专栏记者,一年跑17个国家。“哇,真的好爽,拿公司的钱去旅游!结果整个人都差点累死。”可的确大开眼界。到了华盛顿就写权力地图;到了芝加哥就去聆听爵士乐;到了罗马尼亚就去寻访吸血僵尸;到了印度,被老鼠吓得跳到桌子上;到了荷兰,听说当地有个风俗,如果一幢房子空关上一年,每个人都有权利去住,“开了他的锁,弄坏他的门,冲进去!住进去!”
  回到香港,全身都起了红点,也许因为去了太多地方,感觉身体的不同部位还在不同状态!
  陈晓蕾终于消停了,找朋友开书单,专心读了一年书。一年后再去《明报周刊》,感觉自己的采访很自然就有了深度。但两年后她又离开那里,开始“单干”。
  她有过一次失败的经验。那是在2008年,她想写一本关于教育改革的书,跑去香港兆基创意书院“体验生活”。“然后超白痴,早上8点就要到学校,跟学生们一起做操。他们都不肯做,我要跑来跑去叫。我上课要站在桌子上,因为他们都不听我嘛,结果他们拍照,发上Facebook。我本身就是菜鸟老师,不懂教,又很迷信学生的权利,想尊重他们,每天累得要死,感觉每个孩子都是无底深潭,教了一年我就逃跑了,书也没写成。”她也由此知道做记者写文章太容易,好像一写出来问题就解决了,实则未必。“学生不听,难道你写一篇文章叫他看?不可能对不对?”
  好在之后一切都顺利起来。就在那年她跟人合写了讲光污染的《够照》。2010年,《听大树唱歌》《一家人 好天气》《香港正菜》《低碳有前途》排队进入香港书店(还有一本《生命里的家常便饭》是香港著名烹饪节目主持人“方太”传记)。这些书或多或少有别人参与,但她自己到底殚精竭虑,“很害怕写不出东西,就拼死去写。”
  她原是好动不好静的人,到写稿时偏偏坐得住。清晨起来后吃过早饭,对着电脑敲上一天,完成了一个章节,晚上一点左右再睡下。“我觉得我真的很喜欢写稿。所以其实我住什么地方都没分别,反正都是对着电脑写写写。”
  最近两年,她又各有一本书出手。聚焦于香港厨余垃圾问题的《剩食》收获诸多赞赏奖誉;以城市绿色生活实践为主题的《有米》今年5月出版,仿佛是从水泥森林中穿过来的一阵风,带来田野的清新气息。她接下来的计划,是明年写出第二本长篇报道来,关于“水”。
  为何《剩食》
  2004年在《壹周刊》工作时,对面就是将军澳堆填区(垃圾掩埋场)。每天上班陈晓蕾都要经过“环保大道”,身旁同行的却是一辆辆垃圾车。一年之间更眼看着对面多出了一个山头:哇,原来香港有那么多垃圾!
  这样的题目当然不可能在《壹周刊》写。等两年后回到《明报周刊》,她走访了全港7个堆填区,扎扎实实写了篇十来页的报道《堆填纪事》。用不着疾言厉色,只那些鲜为人知的事实便足够震撼人心。其中最令她震惊的,是堆填区的大部分垃圾可能永远不会分解。
  香港的堆填区工程声势浩大、造价高昂,目的无非制造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眼不见为净。就像包云吞一样,用两厘米厚的巨大黑橡胶把含汁液的垃圾包起来。为防止被垃圾刺穿,橡胶上下都有保护性的垫子。“云吞皮”由地面连到周边的山坡,包住垃圾后封顶,盖上厚厚泥土,在上面植草、种树,并留下抽取气体的管道,以免垃圾所产生的沼气发生爆炸。
  在报道中,陈晓蕾感叹:“如果你吃一盒叉烧饭,10块叉烧只吃完7块。你死了,7年后已经化为白骨,可是你吃剩的3块叉烧,埋在堆填区几十年都不化!”
  在堆填区,她看见过大货车停下来,司机从车厢里拉出一棵棵圣诞树;也看见过无数新鞋扔在地上,因为前一天有鞋厂来倾倒样品。她是小巫见大巫,环保署的人见过整套的中式古董家私,还见过海关充公的高等级鲍鱼。
  对人来说,上厕所,和吃东西一样重要。人所聚居的城市,不断生产消费,其间制造的废物要怎么处理?如果处理不好,这座城市能不能活下来?陈晓蕾觉得,垃圾问题关乎香港的生死。可是,从什么角度入手报道?
  2010年的夏天和冬天,她跑去调查垃圾的类别。香港地球之友的义工拆开5个住宅区的120袋随意挑选的家居垃圾,她在旁边拍照片,吃惊地发现食物垃圾在其中竟占到四成。一年多时间里,她实地拍摄饮食店的厨余,访问一线的工作人员、商界机构、环保团体和学者,终于写成八万五千余字的调查报道《剩食》。   酒店的自助餐,随时会有一半食物剩下,被认为不再适合食用;一家超市扔掉的食品,可以装满十多个垃圾箱。一位清洁工告诉她,他的一位同事负责尖沙咀某间商场,那里每天都要丢掉寿司、刺身、牛扒等,有时还有五六百元一盒的螃蟹,结果那人家里基本不用再买食物,面包、牛奶、巧克力,应有尽有。因为货源充足,嘴也刁了,寿司吃完上面那片鱼便扔了。
  大部分垃圾都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至少陈晓蕾这么坚定认为。资源变成垃圾,不光是因为香港人不懂珍惜,更根本的是香港整个商业体系都不介意生产过剩。而香港政府应对垃圾的策略,一直偏重于垃圾产生后如何处理臭味和污水,没有做足功夫,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和充分进行回收。结果香港人均每日制造垃圾2.5公斤,不但多过日本和英国,也远超韩国的1.02公斤和台湾的0.95公斤。
  间或,《剩食》也落墨于内地客人。一位酒楼经理提到,“同样是谈生意,同样是公费支付,香港人不会点太多菜,吃剩了会尝试打包带走;但内地人,吃剩九成的食物很平常。”还有被访者说,“和内地客户谈生意,香港同事最后打包食物时,对方带着笑说:‘你们香港人,真是省啊。’场面好不尴尬。”
  陈晓蕾并非只重批评。她也写了20名受访者,示范如何减少厨余:有人把吃剩的面包做成布丁,有人化剩菜为高汤,有人理直气壮去捡别人吃剩的薯条……
  如何《有米》
  假如你听说,在香港这个食物几乎完全依靠外来供应的都市,有人正在尝试重新种水稻,你会不会视之为一种怀旧梦呓?
  2011年初,陈晓蕾还想着做一本介于书和杂志之间的读物。结果,《6 ISSUE》只做了一期,7月《剩食》出版,反响大好,心想:不做杂志了,就去写书吧。一年不到她又拿出来一本《有米》。
  严格说来,这不是她计划中的“书”,因为没有像《剩食》那样做深度调查,而是从她在雅虎、《信报》、《饮食男女》等一年多的专栏里挑选文章,重新编排。“我就觉得,我在报纸杂志,每个礼拜一直写一直写,可是它很可能没有分量,因为在报刊上看的东西你心里不会留下印象。”
  陈晓蕾希望读者留下这样的印象:其实香港比想象中的大,而且有丰富的资源。在香港生活,也比想象中有更多的选择。香港天文台前台长林超英(担任台长时,他曾在天文台种水稻)为《有米》写的序言中提到,直到1980年代香港经济进入高增长期,本地农田出产的蔬菜仍占港人需求的1/3。随后30年,内地农产品涌入,香港农业逐渐走向了式微。
  而今,在香港的边缘角落,一些致力于自足生活的人,已试着复耕水稻好几年了。2010年,长春社、菜园村生活馆、另一些私人农场,有几吨稻米的收成。虽然相比香港人每年消耗的大约33万吨米,这些收获太微不足道。然而从城市迁入农村,使荒地重获生机的尝试背后,对生活的不落俗套的想象也同时复苏。
  有人在工厂大厦的天台搭建自己的菜园。有人在沙田山上的铁皮屋开私房菜馆。有人办绿色婚礼,礼服都是自己做。有人在护士帮助下,于家中自然分娩。有人从大房搬去不到一百平方尺(约十平米)的小屋。更多的人尝试着各种有机农业。目前在香港,领得有机认证的农场有八十多个,仍然在出产的农夫大约二百人。
  陈晓蕾自己,也搬到了郊外的铁皮屋里。屋外一大片姜花田,早晚花香醉死人。不过更醉人的是乡郊的人情味。
  星期六早上,教邻居小女孩弹琴。第二天,女孩的父亲过来帮忙修整花园,种下一棵柠檬树、几株甜萝卜。晚上,四五户邻居每家端出一两碟菜,在对面的篮球场开“派对”,喝着自酿的糯米酒,谈着最近的气候和收成。
  没人提到钱。
  “要怎么生活,很多人其实是犹疑不决的。有人看了书说,我没想到香港已经有那么多人在这么做。我常常觉得这就是采访的力量。那些故事不是我编出来的,而是我采访回来的。我说‘香港很有米’,这是我从采访得知的,我没有撒谎。知道已经有人这样子做过,也许可以让另一些人多点能量去过自己的理想生活。”
  就像书中发起合作种地的赖青松所说的:“10辈子做不了李嘉诚,那就做李嘉诚做不到的事吧,例如放弃财富的追求,那是他一辈子没做到的。”
  (感谢香港三联书店为采访提供帮助,《剩食》《有米》由该社出版)
  陈晓蕾
  香港记者,主要著作有《剩食》《有米》《一家人好天气》《听大树唱歌》《教育改革由一个梦想开始》等。《剩食》获选2011年台湾“开卷好书奖”十大好书、2012年“香港书奖”。
其他文献
卡扎菲到底有多少海外财产?  在这位昔日北非强人命丧黄泉一年半之后,这个疑问近日重现江湖。一个据称是“利比亚政府代表”的团体宣称,他在南非藏匿了“总价高达10亿美元的现金、黄金和钻石”,虽然这仅是其巨额海外财富的一小部分,却是“迄今为止利比亚发现的最大一笔财富”。财产之巨:一个“神话”  自卡扎菲2011年10月遇袭身亡以来,利比亚新政府一直孜孜不倦地寻找他传说中的“巨额海外财产”。南非与卡扎菲交
一  楼大堂里的星巴克咖啡、冰淇淋专卖店、汽车展销、电视首映礼……这不是CBD的高档商场或者写字楼。2009年,江苏电视台(江苏广电总台)搬进了现在的新楼,一年后,这幢位于南京市北京东路4号的35层建筑里,生产出了当下中国最受关注的电视节目《非诚勿扰》。  据媒体报道,在2012年的广告招标中,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以及安徽卫视的招标金额总计超过200亿元人民币,而《非诚勿扰》以
《小时代1》的嘴仗在上映之后开打,间接鼓励了不少人钻进电影院一探究竟。而到了《小时代2》,排片从强势的50%下降到三成多一点,显然需要更多的话题和更激烈的争吵。于是宣传方陈姓总监出长微博一篇,依然紧紧抓住郭敬明的“票仓”人群——十几到20岁之间、受教育程度有限的二三线城市青少年,以第一人称“我们”作为情感纽带,发表了对这个“黑暗世界”气壮山河的宣言——“我们是脑残粉,但我们不脑残”。  大概是《小
2013年5月12日,曼联主场迎战斯旺西,开场时两队球员列队欢迎弗格森入场2013年5月12日,弗格森与他的11个孙子和孙女庆祝曼联夺得英超冠军  不可能退休的人”,曾有一家报纸这么称呼曼联主教练弗格森。他自己也说过,“退休是年轻人的事情,我太老了,所以只能继续干下去”。爱将坎通纳甚至说过,“弗格森喜爱足球,享受比赛,我敢肯定,他死也要死在曼联教练席上。”  执教曼联27年,总共获得38个冠军,在
《帝女花》是粤剧中的翘楚,唐涤生编剧,1957年由任剑辉、白雪仙初演,轰动一时。《庵遇》、《香夭》两折,传唱不绝,在广东几乎家喻户晓。唐涤生将故国之思、兴亡之感、男女之情巧妙地贯穿起来,白雪仙将长平公主演绎得淋漓尽致,成为不可逾越的巅峰。1959年唐涤生逝世;1972年任、白息演,人们只能通过电影与录音欣赏此剧,舞台盛况只存于老辈人记忆之中。  追踪《帝女花》的渊源,历史上实有其事。《明史》记载:
大师是我同学,问最近忙啥,答“搞论文”,我心里咯噔一下,好像听到朝鲜宣布要改革开放了一样。  “搞论文”是我们研究生期间的大跃进项目,发论文事关评奖学金,同学们都为了论文上蹿下跳,大干快上。他却超然物外,清心寡欲得像一锅白菜豆腐汤。大家就开始叫他“大师”,大师不都是深居山林、不问尘事的脱俗范吗?  我们直奔图书馆,翻期刊,东贴西粘,整出一篇篇混搭像百家衣一样的议论文。他却屁股生根一样坐稳冷板凳,看
每次访谈,李沧东都要确认对方能够听懂他的话。他面露疑惑,问我身旁的韩语翻译:“刚才我的回答你是不是忘了翻译给她?如果觉得时间紧张,我可以多谈半个小时。”  在一档电视节目的录制现场,他也要求中断访谈,原因是现场翻译没有就位,而台下的中国观众大多不通韩语,如堕云雾。  这档节目即将播放李沧东2010年的电影——《诗》。这是他最近的作品,也是第一次在中国公开面向观众的作品。当导演是从没想过的事  在中
图/本刊记者 姜晓明  7月3日,在美国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的会见厅等他时,接待我们的使馆工作人员都会指着天花板,说:哦,你们可要问问他这个风筝。  这是一间中国气息浓郁的厅室。进门右手边的沙发组群上空,盘绕着一条长龙风筝。左手边墙上挂着孔子第73代孙的墨宝:龍。一台配着打印机的电脑,鼠标垫上是龙的图案。长条会议桌中间摆着一件瓷盘,盘子四围以及盘底,都画着龙。此外,中国画屏风、大如意摆件、竹简上书孙
汪小菲在兰会所  “这就好比你给人置一帽子,人家都不知道,你非要给人戴上,很多人说这帽子太难看了,一样的道理。”  北京朝阳公园东北角的东湖国际写字楼16层,汪小菲在俏江南董事长张兰的办公室接受本刊采访。  他所指的“帽子”,是“京城四少”的名号。  “你想摘掉这顶帽子吗?”  “这不是我的事,不想去管了。不想再提这件事了,你们也别提了,多庸俗啊。”汪小菲停了一会儿,说:“大家还是看你在做什么事最
吴传美与归元禅寺结缘于1981年。  是年,24岁的吴传美本欲前往东方山从释,途经武汉,借住归元禅寺一晚并拜见方丈昌明法师,对方得知面前正是一年前皈投自己遭婉拒后又写来信件表达意愿的年轻人,深感动容,当即收留了他,两年后亲自为他剃度,并赐法号隆印,意寓“隆法印心”。  无论起初在斋堂洗碗烧菜,还是之后到客堂接待香客,小和尚隆印皆勤勤恳恳,不敢怠慢,能力与表现突出的他不久后被任命为归元禅寺监院,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