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藏黑钱 绕着地球跑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扎菲到底有多少海外财产?
  在这位昔日北非强人命丧黄泉一年半之后,这个疑问近日重现江湖。一个据称是“利比亚政府代表”的团体宣称,他在南非藏匿了“总价高达10亿美元的现金、黄金和钻石”,虽然这仅是其巨额海外财富的一小部分,却是“迄今为止利比亚发现的最大一笔财富”。

财产之巨:一个“神话”


  自卡扎菲2011年10月遇袭身亡以来,利比亚新政府一直孜孜不倦地寻找他传说中的“巨额海外财产”。南非与卡扎菲交情甚笃,在利比亚内战期间多次对其表示支持,因此成为重点“寻宝”对象。
  据称,这次的突破口来自正在狱中等待审判的卡扎菲时代情报部门负责人阿卜杜拉·赛努西。根据他提供的线索,调查人员于去年11月发现一张以卡扎菲叔叔“艾哈迈德·埃尔·卡扎菲”名字登记的支票存根,由此顺藤摸瓜,发现卡扎菲家族可能有近10亿美元的现金、黄金和钻石藏匿于南非4家银行和两家安保公司。
  不过,要让这笔财富真正水落石出,还得找到一个关键人物。他叫巴希尔·萨利赫,曾是卡扎菲政府“大总管”,后出任利比亚“非洲投资基金”负责人,实际掌控着卡扎菲政权约四百亿美元资金。此人神通广大,虽然名列国际刑警组织通缉名单,却不时出没于南非、斯威士兰和尼日尔之间,今年3月竟然还出席了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首脑会议。不过,近日他又失踪了。是否与“南非宝藏”有关,不得而知。人们都说,“南非宝藏”只是卡扎菲财富帝国的“冰山一角”,可“冰山”究竟有多大,始终是一个谜。
  坊间有无数版本的“猜想”,比较靠谱的要算银行资产“冻结版”。自利比亚爆发内战以来,欧美各国纷纷冻结卡扎菲在本国的银行资产:美国冻结了370亿美元,英国120亿英镑,德国73亿欧元,意大利60亿欧元,荷兰30亿欧元,加拿大24亿美元,奥地利17亿美元,瑞典16亿美元,法国10亿美元,瑞士9亿美元……合计约800亿美元。
  此外,还有黄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数字显示,由卡扎菲控制的利比亚中央银行拥有143.8吨黄金。《金融时报》称,为躲避欧美国家的资产冻结,这些黄金就藏在利比亚境内,甚至言之凿凿就在阿齐齐亚军营。可反对派攻克军营后,并没有搜到想象中的“金山”。于是,又有了新的“合理想象”:卡扎菲与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交情不浅,很可能已将部分黄金通过秘密通道转移至津巴布韦;或者,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向北非的“难兄难弟”伸出援手……
  在媒体虚虚实实的爆料和民间乐此不疲的猜想中,卡扎菲的资产雪球越滚越大。美国《洛杉矶时报》2011年10月援引数名利比亚高官的话说,卡扎菲的秘密资产总值可能超过2000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关于其资产的最大“神话”。

敛财之术:“朕即国家”


  即便是相对保守的“800亿美元”之说,能敛得如此财富,也足以让世人瞠目结舌。纵观卡扎菲四十多年的独裁统治,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太阳王”路易十四的那句名言——“朕即国家”,敛财风格自然也深受其影响。
  美国2009年一份机密文件如此写道:“利比亚是一个盗贼统治的国家,对于任何值得买卖或拥有的东西,卡扎菲及其亲信都有份。”
  卡扎菲共有7子1女,大多身居要职,如同一条“八爪鱼”,牢牢掌控着国家经济命脉:长子穆罕默德控制电信业;次子塞义夫控制石油业;三子萨阿迪负责资源出口贸易;四子穆塔西姆担任国家安全顾问;五子汉尼巴尔负责利比亚石油出口业务;六子哈米斯是陆军最精锐的第32旅指挥官,掌控军工企业;七子赛义夫·阿拉伯是花花公子;女儿阿伊莎管理酒店业,并与能源和建筑业关系密切。
  在卡扎菲这棵“大树”的荫庇下,子女们“以国为家”,个个赚得盆满钵满。仅以石油收益为例,海牙联合国刑事法庭成员、利比亚律师沙洛夫估计,1969年以来,利比亚的石油和天然气交易共带来数千亿美元收益,其中一半最终落入卡扎菲家族的口袋。
  除通过“家族统治“获得巨额收益外,卡扎菲还对国民实施资产“国有化”。长期以来,利比亚普通民众只能做小买卖,一旦生意做大,就会被卡扎菲家族盯上。他们会以“为了利比亚的利益”为由,强行把公司收归国有,最终成为卡扎菲家族赚钱的工具。
  “以国家的名义”投资海外,是卡扎菲中饱私囊的又一秘诀。从各国冻结的资产中不难发现,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利比亚中央银行和2006年成立的主权财富基金——利比亚投资局,而这两家机构均直接受控于卡扎菲。据英国《卫报》报道,这两家机构的海外投资遍布全球,范围极广,包括传媒、银行、影视、足球、汽车、通信、航空等,总额超过620亿英镑。
  对卡扎菲来说,这种“假公济私”的投资方式有个明显好处:公私同体,彼此交融,即便遭遇国际制裁,何为公,何为私,何为合法收入,何为非法所得,足以让调查人员抓狂,最终可能不了了之。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近日发表一篇文章,以调侃的笔调给全球的独裁者“支招”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其中第一条“让事情复杂化”,与卡扎菲的心得不谋而合。

追讨之难:步步艰辛


  “南非宝藏”的发现令利比亚当局兴奋不已,但要让这笔财富真正“回到人民手中”,却路漫漫其修远兮。迄今为止,利比亚唯一成功追讨回的卡扎菲家族财产,是三子萨阿迪在伦敦的一处价值1500万美元的房产。即便这处房产,现逃亡尼日尔的萨阿迪还扬言要捍卫自己的所有权。
  “追讨资产可谓步步艰辛,”国际反腐败组织“全球目击者”调查员帕尔马说,“首先,必须找到相关资产。其次,必须证明这些资产为涉嫌政客所有。第三,必须证明它们是腐败所得,这需要诉求国收集证据,而这个过程非常艰难,既烧钱,又耗时。”
  如果用帕尔马的话来对照卡扎菲的案例,那简直是一桩“不可能的任务”。卡扎菲家族的大量财富以匿名或秘密账户的形式储存,或由信托公司控制,或已通过各种名目的空壳公司洗白,调查人员根本无从下手。即便有了明确的追查对象,以卡扎菲一贯“公私不分”的行事风格,要理顺其资产中错综复杂的所有权关系,厘清合法非法之所得,也极可能令调查陷入“剪不断,理还乱”的困境。如果再加上涉案国家法律体系上的分歧、有关国际法的缺失、当事国之间的不信任、语言障碍……种种麻烦,足以使追讨之路成为一条“不归路”。
  此外,一些知晓内幕的人也可能出于种种顾虑而拒绝合作。这些人本身就不清白,在本国被视为罪犯;他们掌握的秘密往往对阿拉伯世界和西方国家的政府和企业不利,如果同意做“污点证人”,容易招来杀身之祸。叛逃的利比亚前石油部长舒克里·加尼姆2012年4月29日被发现陈尸于维也纳多瑙河中,死因不明。几天前,他刚刚同意向利比亚官员交代自己所知的非法石油交易,以此换取免于公诉。加尼姆的那些涉及腐败案的伙伴中,有太多人希望他闭嘴了。
  专家们表示,追讨海外资产往往历时多年,可利比亚当局显然有些着急,因为一些非洲国家已经着手将卡扎菲时代的投资收归国有。以赞比亚为例,它于去年1月收回对该国最大电话公司Zamtel的控制权,而此前,这家公司为“利比亚非洲基金”控股。此举为利比亚当局敲响警钟,他们担心,如果再不抓紧追讨,卡扎菲的海外资产恐将大为缩水。
其他文献
弗雷迪和斯图尔特一起生活了48年。青春终将逝去,如今已经到了悠闲领退休金的年纪,斯图尔特仍然不敢跟母亲报备出柜,只说俩人是室友,但楼上搬来了一个性向不明又神经大条的英俊少年,两位老爷爷时不时地心潮澎湃一下,其他时候仍恩恩爱爱一如相遇时傲娇、毒舌、腹黑、卖萌、抠门……  英国ITV台的新剧《极品基老伴》的故事就是这么简单,主要情节都发生在这对老同志家的客厅,还有两个年纪差不多的闺蜜——几乎连朋友名字
我们那两斤半的大脑里,有着千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又有着上千个跟其他神经元“握手”的突触。不过,“脑子不够用”依然是全民共有的抱怨。去年,Zip大叔靠着一首《我的钥匙在哪?我的手机在哪?》(Where’s My Keys?Where’s My Phone?)在英国一炮而红。令人懊恼的健忘就这样催生了一首万人传唱的神曲。  我们的记忆存储在活生生的神经元里,正因如此,记忆不是白纸黑字的日记,而是口口
3月的最后一天,浏览网上的新闻,一行标题跃入我的眼帘:新概念作文大赛创办人赵长天病逝。这个消息太突然了,突然得令我不敢相信,于是马上给在上海的二哥打电话。他和赵长天是“发小”, 从小一起长大的同学,老了还常联络的朋友。我和二哥的年龄相差无几,他的要好同学大多和我也熟。在少年时代,我就和长天熟稔,一直把他视作一位可敬的老大哥。  在我的印象中,赵长天属于那种少年老成的中学生。在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上学
近日,我国新疆地区发生多起恐怖袭击事件。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应对恐怖活动的核心策略只有3条:情报先导、反应迅速和处置得力。  情报工作是重中之重。当然,反恐情报工作并不是谍战电影出现的那种场面。专业情报机关提供的情报,往往是战役战略级别的,能够满足很多宏观上的需求。但是,对基层单位负责人而言,只有参考作用。即使情报机关偶尔获得详细的情报,但这类似拼图一样拼出来的产品,往往会有漏掉的板块。除了战役级别
杜琪峰一年内拍出了两部饱满复杂、制作难度甚高却又精力旺盛的电影,调度同样多变、节奏飞快,混合喜剧及悬疑恐怖的风格。跟韦家辉合作的《盲探》虽比《毒战》创新,却不如后者扎实,沙石较多,也有韦家辉一贯过犹不及的伏笔过多之弊,尤其是最后20分钟,虽拍得完整,但太贪心显得有点牵强,剧本仿佛钻进了死胡同。所谓悬疑,不过是复杂的剧情转折,不见得是聪明的奇案设计,回应《大块头有大智慧》所谓因果轮回及放下执着的主题
刘培基1951年生于香港,11岁开始跟上海师傅当裁缝学徒。曾获香港歌王,后赴英国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读时装设计。回港后为梅艳芳、张国荣等设计造型,开创了香港“时装设计师”这一行业,并留下多款经典作品。  替人打造了一辈子华服的刘培基,却没为自己做过一身衣服。出席正式场合,他的标配是在衬衣领带之外,加一件西装马甲。走路时下巴微抬,脸上挂着老牌绅士的骄傲。11岁那年,他被改嫁的母亲送到尖沙咀美丽都大厦
上礼拜,执教曼联27年的弗格森宣布退休,消息震动球坛。他是英国足球史上最伟大的主帅,共拿到13次英超冠军,5次足总杯冠军,2次欧冠冠军,2次世俱杯冠军,绝对前无古人,后亦难有来者。  弗格森是凭什么领导技巧,带领曼联屡创佳绩的呢?  过去这么多年,在众多英超教练中,论战术修养,弗格森未必一定是最好,有人会说是穆里尼奥(Mourinho),甚至早年的贝尼特斯(Benítez),这点我们无须争论。  
年轻人来到重庆市郊的富士康工厂,他们多数是农民的子女,即将参观苹果公司的加工厂,谋求一份工作 山东聊城,50岁的陈华(音)离开农村的住宅,搬往城里的新家。为了建设高楼,她在村里的房屋在3年前被政府拆除。在老房子被拆与新家建成的四年间,她与家人蜗居在临时住所里山东聊城,60岁的李睿(音)在昔日村庄的废墟上捡拾建筑材料,每天数小时的捡拾工作可以为他带来少许收入。3年前,他是一个农民,后来政府宣布要将他
近来,关于浙江大学新校长的任命,有了一点公之于众的小波澜,各地的浙大校友会,纷纷发表公开信,对即将要任命的校长人选,表达自己的希望。校内的一些教授,也通过网络,表达类似的期冀。  有消息说,对已经透露出来的校长人选,很多浙大人感到不满。  但是,同在一个城市,杭州师大的校长离任,校内却出来了很强的挽留之声。  当然,无论挽留还是拒绝,大概都挡不住教育行政部门的决心。  该来的,肯定会来,该走的,一
一间教室150人以上,显得十分拥挤。西门小区云集着千余户陪读家庭,小区停放的车辆80%来自外地,房租最高攀升到一学期8000元,据说还要涨。  “6月5日送考这天,一百多辆大客车送行,女生必须坐在第一辆车,否则男生会将大家‘难住’。如果年份巧的话,属马的学生必须乘坐第一辆车,不巧的话第一辆车的司机必须属马,这样才能‘马到成功’……”  在安徽六安毛坦厂镇,这是连小孩子都知道的事情。  毛坦厂镇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