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归”的故事怎么讲?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76181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才流失和回流问题是近年来中外媒体关注的报道题材。比如,今年初美国《纽约时报》就发表过一篇题为《逆势而动,中国吸引科学家回国》的报道;时隔半年,法新社选取一个有利时机再次关注这个活题,而且做得比《纽约时报》那篇报道更客观,启发也更大。
  
  热点话题推陈出新
  
  新闻报道贵在“新”,法新社之所以在今年7月推出这篇《中国赢得“人才争夺战”曙光初现》(Glimmer of hope in China's‘braindrain’battle)报道,恐非偶然。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吸引海外高端人才的话题再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而且,7月也是毕业生走出校园的时节,相当一部分中国学子选择出国留学深造,这样的背景为撰写相关报道提供了契机。  法新社这篇报道在视角上也显得更客观。美国《纽约时报》那篇报道在网上曾被中国读者批评为带有倾向性,有失平衡,因为“人才争夺战”中国的主要对手就是美国,作为美国的主流媒体很多观点都带有明显的美国立场。法新社这篇报道则站在较为客观中立的立场上来看待中国的“海归”现象,对中国科技创新的努力抱有理解的态度,对归国科技人员的喜与忧都有平衡的报道。
  由此想到,从新闻本身的客观性出发,就事论事,这样写出的对外报道才更具说服力,国外的读者才会通过报道了解真实的中国,进而对我们的报道产生信赖。
  
  标题导语夺人眼球
  
  标题和导语是新闻的“眼睛”,也是一篇报道吸引读者相当关键之处。  法新社报道的标题选取了“曙光初现”(Glimmer),这是个非常抓人眼球的词,又恰到好处,并未直接点明到底是什么使中国的“人才之战”燃起希望的曙光,这就容易引起读者的好奇和疑问,产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导语运用了讲故事的经典模式,从“海归”科学家施一公放弃海外优厚待遇回国从事科学研究的经历入手,引出了海外华人科学家近年来归国发展这一普遍现象。此后,报道进一步指出,中国领导层对人才问题高度重视,政府目前正不断推出新政策,大力发展科研基础设施吸引海外精英归国,以期尽快缩短与世界科技强国之间的差距。
  文章布局由个案而及趋势,由现象描述到深层原因分析,顺理成章,既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又逐渐地揭示了本质,满足了读者的求知心理。
  
  引语丰富人物生动
  
  这篇报道还有一大亮点就是直接引语贯穿了全篇,让读者感到身临其境,仿佛走进了报道主人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文章通过施一公和饶毅这两位有代表性的海归学者,特别是他们j兑出的话,让读者了解到归国学者群体的心路历程。直接引语的大量使用,令读者感到主人公在与他们谈话,因而更容易理解他们的动机,以及回国发展后的兴奋与困境。文章最后不是由作者发表评论,而是援引饶毅的话,道出归国学者对中国未来科技发展的衷心希望,这样的结尾,既感人,又显得有力。
  引语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化繁为简,简练地道出了中国学术界存在的体制弊病,而这是中国吸引海归人才加盟科技创新事业的障碍。
  不难发现,记者对施一公的采访颇下功夫,因而获得很多生动而有意味的直接引语,更重要的是,能够比较客观深入地讲述当代“海归”的故事,使读者体会到海归精英真实的心境:希望中国的科技能快速发展,自己在这个舞台上有所建树,然而中国科技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让他们不无担忧。读者看过这篇报道后,在理解的同时可能也会引发思考。
  (作者系新华社对外部英文编辑)
其他文献
iPad和iPhone4风靡全球——传播进入移动新媒体时代    2010年,苹果公司推出的两款新产品iPad和iPhone4在全球热销,引无数“果丝”(指“苹果”粉丝)争先恐后购买。  iPad为何如此受欢迎?用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的话来说,iPad是革命性的产品,它比笔记本电脑更方便,比智能手机更强大。  iPhone4为何如此受欢迎?因为iPhone4使智能手机的功能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期刊
2010年12月中旬,云南省组织了“七彩云南·香格里拉”系列活动,赴加拿大举办“香格里拉”大型图片展等五项涉藏外宣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选准地点 面向主流社会    此次活动地点选在加拿大多伦多、温哥华两个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市,布展地点定在人流密集、交通便利的多伦多和温哥华的中华文化中心,分别在两地举办了云南藏区——香格里拉图片展览、“七彩云南·香格里拉”推介会,向来宾发送了一批介绍云南、香格
期刊
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简称“名城会”)是一项由国家文化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南京市政府、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承办的国际文化盛会。2010年10月20日至24日为期5天的“2010名城会”以“文化,让城市更精彩”为主题,积极对接2010上海世博会,预热2014南京青奥会,共举办了五洲风采、华夏神韵、情系青奥、锦绣江南、文创
期刊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0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简称“宁洽会暨首届中阿经贸论坛”)于2010年9月26日至30日在宁夏银川成功举办。“宁洽会暨首届中阿经贸论坛”是集论坛研讨、商品展览、经贸交流、招商引资为一体的国家级、国际性综合会议。共有66个国家、地区和国际机构及24个中央部委、31个省市自治区
期刊
今年七月不太平。紫金矿业旗下铜矿污水池渗漏污染福建汀江,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起火造成大连港湾油污染,一南一北两起事件迅速成为今年的重大环境新闻,引发了海内外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  上市公司紫金矿业旗下的铜矿7月3日发生污水渗漏,导致汀江水污染,下游部分网箱鱼死亡,而这一信息的最终披露,却是时隔九天后的7月12日。对这一事件,海内外媒体同样关注,一些外媒在采用新华社、《中国日报》等媒体报道后还派记
期刊
在延安的清凉山下,当年有一位“洋红军”的身影引人瞩目。他高鼻粱,身着灰粗布红军服,时而披上白大褂,到战地医院抢救伤病员,时而跨着小相机到机场参加接待外国来访者……他就是被人称为“万能洋博士”的马海德大夫。  马大夫原名乔治·海德姆,祖籍黎巴嫩,出身于美国一个钢铁工人的家庭。他1933年在日内瓦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到上海开设诊所行医。  在上海,他先后认识了几位进步友人如路易·艾黎、史沫特莱
期刊
交际和思维是语言的两个基本功能,犹如硬币的两面,不易分割。外宣工作要求从业者使用语言的交际功能改变受众的思维定势,好像把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切开,难度很大。这是外宣“入脑、入心”难的根本原因,也可以理解为传播者和受众话语体系的不对接。克服这一困难,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国际性议题,展现国家形象,阐述中国观点。现以“气候变化”这一国际性议题为例来说明如何克服外宣工作的难点。    以重大国际议题为契合点   
期刊
2009年,外文出版社抓住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的重大时机,推出多文种版的《从甲骨文到E-Publications——跨越三千年的中国出版》一书,以其权威的内容、独特的视角、国际化的设汁,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也为我们的学术外宣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    抓住重大时机,进行选题策划    法兰克福书展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图书博览会,而2009年则是中国第一次成为这一盛会的主宾国,届时所有的人都会
期刊
编者按:本期选取《华尔街日报》的《唐骏“学历门”引发热议》和新华社的—篇相关报道,以及法新社的《中国赢得“人才争夺战”曙光初现》文章来点评剖析。前者提出,在面对风波事件时,记者应尽量冷静客观,挖掘事件背后的深意;后者则对“中国的‘海归’故事怎么讲”给出了启发。    当一个风光正劲如日中天的成功人士正在宣传自己的成功可以复制的时候,忽然面临一场严重的诚信危机,方舟子和唐骏各执一词,整个社会随之一片
期刊
宁夏向西开放的三大优势    《对外传播》:今年9月,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中阿经贸论坛)在宁夏召开,与阿拉伯国家举办国家层面的经贸论坛,这是第一次。请您谈谈宁夏具有怎样的优势召开这样的盛会?  王正伟:在向西开放的大战略下,中阿经贸论坛这个国家级国际盛会,由商务部、中国贸促会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家之所以确定每年定期在宁夏举办,我认为宁夏具有几个特别的优势。  一是回族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