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香格里拉”品牌“走出去”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2月中旬,云南省组织了“七彩云南·香格里拉”系列活动,赴加拿大举办“香格里拉”大型图片展等五项涉藏外宣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选准地点 面向主流社会
  
  此次活动地点选在加拿大多伦多、温哥华两个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市,布展地点定在人流密集、交通便利的多伦多和温哥华的中华文化中心,分别在两地举办了云南藏区——香格里拉图片展览、“七彩云南·香格里拉”推介会,向来宾发送了一批介绍云南、香格里拉的外宣资料和具有浓郁藏区特色的纪念品;举办了香格里拉电视月,带去了《云南迪庆——香格里拉》、《雨崩村的故事》、《寻找登山者》、《七彩云南》等4部介绍云南、反映云南藏区的电视片,在加拿大Shaw Cable电视台多元文化频道连续播放一个月,持续进行涉藏的深度宣传;在加期间,代表团还与加拿大友好社会团体和组织进行了广泛接洽和座谈,建立了沟通联系的平台。
  活动选在西方的圣诞节前夕举办,以确保邀请更多的嘉宾和要员到会参与活动。在展览开幕式上,出席活动的政要和知名人士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盛赞云南藏区的美丽神奇,力荐朋友亲自到云南藏区,体验现实生活中的香格里拉魅力。
  在新闻宣传上,我们提前策划,提前介入,充分借助当地媒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扩大涉藏外宣的影响。前期宣传中,在Shaw Cable电视台多元频道用一个月时间播放电视宣传片和形象广告片,并播出展览预报及简介,在网站发布展览消息并张贴宣传图片,在多伦多和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及主要图书馆张贴宣传海报等。展览过程中,我们展开了宣传攻势:12月14日起在加拿大WOW、Omni电视台新闻、新时代中文电视台新闻节目中播出图片展消息和对代表团领导的访问等内容,在Shaw Cable电视台《遥望神州》节目中分别播出两部“香格里拉”电视专题片,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吸引观众,聚集人气。
  展览会的第一天整个展厅人流如潮,观众摩肩接踵,通道被挤得水泄不通,使得接待人员应接不暇,宣传资料供不应求。后几天闻讯赶来的观众仍络绎不绝,很多路过的场外观众也驻足观看,饶有兴致。与会嘉宾高度评价图片精美大气,令人印象深刻。不少来宾表示,图片展对他们了解香格里拉的真实面貌有很大帮助,期待着赴云南实地饱览香格里拉迷人景色。
  热爱中国文化的温哥华前市长苏利文坐着轮椅出席,他说,看了图片展,他计划要去云南看一看,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品尝云南的美食佳肴。从事金融投资工作的加拿大人里克·平克特意在上班时间抽出半天时间参观了图片展。几名侨居海外的藏胞也受到现场热烈气氛的感染和精美图片的吸引,安静地参观了展览。很多观众在撤展后几天还来到现场,并为未能参与我们的活动而懊丧。展览结束后几天内,还陆续接到观众的电话,询问展览是否还在举办,表示想前来参观。
  
  发挥特色 增强吸引力
  
  介绍云南藏区,我们十分重视香格里拉形象的塑造,精心设计制作了图片展览,还采取了现场介绍推介、播放电视片、现场体验、赠送小礼物等西方人易于接受的方式和各种活动,使展览会与活动相互烘托,收到了很好效果。陈立刚总领事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在加拿大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之际,云南的展览和推介会恰逢其时,为加拿大朋友了解中国、走进云南提供了一扇窗口。香格里拉的文化与加拿大倡导尊重多元文化的“马赛克”社会理念相通。双方应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推进世界不同文明文化共同发展和繁荣。
  在展览图片和相关宣传品的遴选上,我们充分考虑到云南藏区的“香格里拉”这一品牌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外受众和专家学者所认同和接纳,利用西方人易于接受的“香格里拉”的品牌,认真策划,精心选择了108幅精彩的图片,利用有限的空间和内容,展示了香格里拉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宗教、生产、生活、风俗和风情等各个方面,传递了非常丰富的信息。在外宣品的选择上,我们精心选择了具有鲜明藏区特色的画册、书刊、音像制品和带有浓郁民族文化元素的礼品来宣传云南藏区文化和云南民族艺术,数百条彩色哈达和各类外宣品被现场观众争抢一空。观众一致反映展览办得很好,内容丰富,图片精彩生动,大开眼界。从观众的热情和评价可以看出他们对此次品牌展览的肯定和认同,反映出品牌展览的真实魅力。展览活动结束后,应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的要求,将香格里拉图片整套留下,在总领事馆及相关机构举办的文化活动中长期展出,在温哥华云南省也就有了一个长期宣传香格里拉的窗口和平台。
  
  选好合作伙伴 提升活动品质
  
  选择友好的国际组织合作,利用他们在对象国的影响力和资源开展涉藏外宣,是一条很好的途径,也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在国外举办活动与国内有所不同,必须提前预定场地,活动日程不能随意更改,程序复杂。嘉宾要依靠合作方提前邀请,需合作方的支持配合,不能单打独斗,才能确保宣传效果。外方的合作机构在当地的影响力、执行力直接影响到在外举办活动的成败。
  我们这次的合作方加拿大东西方国际传媒公司是由北美资深传媒人士组成,以拍摄制作电视节目和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为主的大型国际性公司,有自己的传媒平台,在北美和中国都有着极为良好的市场和观众群,该公司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曾多次与国内部分省区和团体合作在外举办活动,公司高品质的服务赢得了各合作方的信任。在组织本次“走出去”活动中,该公司配合云南省外宣办,采用多种方式,按照国际性活动的惯例和要求,调整组合我们的涉藏外宣项目,用国际通行认可的方式来进入他们的平台,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运作了当地展览机构和媒体,确定了展览场地并通过公司下属电视台和当地协作媒体等各种渠道进行了提前预告宣传,吸引了当地政要和侨领等主流社会人士前来参加活动,加大了活动的影响力。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借助“香格里拉”这一享誉世界并得到西方广泛认同的人文品牌,借助国际传媒机构,成功地对达赖分裂势力影响较重的北美地区主流社会进行涉藏宣传,取得了润物无声的良好外宣效果。
  
  责编:谭震
其他文献
2010(第四届)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以下简称“名城会”)已于2010年lO月20至24日在南京举行。在本届名城会上,三个趣致可爱的中国娃娃——“明明”、“诚诚”、“卉卉”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他们带着童稚的笑脸和热情的姿态,欢迎来自世界16个国家、44个城市的近千名参会嘉宾。这三个吉祥物的诞生,对名城会品牌塑造和形象传播有着深远的影响。    创意独特    “明明”、“诚诚”、“卉
期刊
2010年,为推进对外文化传播,帮助武汉外籍人士了解与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地域文化,武汉市委宣传部国际交流传播中心组织举办了四场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分别围绕中国书法、绘画、音乐、江南园林等主题,以活泼生动、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述中华文化艺术的内在意味,展示国人的文化性格和审美情趣,受到外籍人士的广泛好评,成为外籍人士了解中国和武汉文化的新窗口。    精心策划广泛发动    近年来,随着武汉改革
期刊
《对外传播》: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向世界说明西藏面临哪些新形势、新问题和新要求?如何借助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纪念之机,做好有关西藏的对外传播?  刘萱: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是一个让外界了解西藏的很好的契机。西藏的和平解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西藏地方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在这个历史节点上,首先,我们要把西藏这段历史说清楚,让国外受众了解西藏和平解放前是怎么回事,和平解放对
期刊
2012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和世界政治的风云突变,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更为纷繁复杂。国际政治舞台力量的此消彼长和全球权力的更替交迭,使中西方处于既紧密依存又相互博弈的新态势。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国际传播继续就核心问题和重要现象展开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国际传播的新手段、新策略因其在全球传播权力转移中的独特作用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  全球化语境:国际传播面临新挑战  2012年,国际政治格局风
期刊
老记者于友,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几度参与对外报道工作:1938年参加著名出版家胡愈之和新闻记者范长江领导的国际新闻社,1941年任新加坡《南洋商报》驻香港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光明日报》编委和国际部主任、《中国日报》副总编辑。2011年初春的一天,本刊记者在北京于老的家中,采访了这位一生与外宣工作有“不解之缘”的新闻人。    向中外记者学习做对外报道    早在1938年抗战期间,
期刊
没有预设立场    2008年,包括英国广播公司在内的多家国外电视台都播出了旅英华人、独立制片人书云的五集电视纪录片《西藏一年》(AYear in Tibet),在海内外引起了轰动。与纪录片同步在英国出版的,还有一部同名的纪实文学,翌年在中国大陆翻译出版。  《西藏一年》记录了书云和她的工作组2006年6月开始在西藏第三大城镇江孜与八名普通藏族人朝夕相处的一年。英国《卫报》评价这部作品“以罕见的深
期刊
二十多年前的北京,洋面孔是首都街头的零星点缀。那时候,中国想敲开世界的大门。  当今的北京,大批的老外不但住进了四合院,还跟我们一起挤地铁、逛超市。这,是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的成果。    发生在家门口的全球化    一个人生地不熟的老外,如何隔着语言和文化的屏障,在北京坐车、吃饭、骑车、理发、乃至补牙、旅行、上当?《找不着北:CCTV洋主播的中国故事》一书中有栩栩如生的描绘。这是一本中英文对照的书,
期刊
2011年的全国“两会”审查并通过了“十二五”规划纲要等报告,描绘了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蓝图,备受世界舆论和国际受众关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遵循“三贴近”原则,发挥多语种、多媒体优势,突出外宣特色,努力为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国家意志与公民表达    “两会”期间,国际台推出特别策划“国家意志与公民表达——125个人的‘十二五’”,以音频、视频、网
期刊
2010年9月,笔者从新华社对外部调到华盛顿分社担任经济记者,由国内从事对外报道的阵地来到了与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彭博等国际一流媒体同场竞技的国际新闻报道工作的第一线。在紧张而兴奋的工作中,笔者既体会到在华府这座全球“新闻富矿”中开采“新闻宝石”的忙碌和充实的节奏;也感受到,在这个微观层面上,如果努力以新华社“阵地前移”、打造世界性现代国家通讯社的目标来要求自己,便会得到较大的提高与收获。  
期刊
iPad和iPhone4风靡全球——传播进入移动新媒体时代    2010年,苹果公司推出的两款新产品iPad和iPhone4在全球热销,引无数“果丝”(指“苹果”粉丝)争先恐后购买。  iPad为何如此受欢迎?用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的话来说,iPad是革命性的产品,它比笔记本电脑更方便,比智能手机更强大。  iPhone4为何如此受欢迎?因为iPhone4使智能手机的功能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