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告别辞:莫悲伤》中的奇思妙喻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约翰·邓恩是“他们国家最伟大的才子”,尽管其诗作在300余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多次沉浮,但诗中蕴含的才智、渊博和机巧得到学界广泛认可。《告别辞:莫忧伤》是邓恩的经典之作,本文通过分析该诗的“奇思妙喻”,进一步揭开“玄学诗”的魅力。
  关键词:邓恩;《告别辞:莫悲伤》;玄学诗
  作者简介:赵新乐,女,汉,山西省阳泉市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1
  《告别辞:莫悲伤》是邓恩于1611年出使巴黎前写给妻子安妮的离别诗,隶属于“玄学诗”,此诗在他那个时代深受读者欢迎,甚至在今天也不算难懂。只是因为邓恩的学问尽管渊博,但他诗中运用的都是世人共有的知识,并非来自个人经验。
  本文将分别介绍玄学诗的精髓——奇思妙喻,经典诗作中奇思妙喻的运用,以及玄学诗与奇思妙喻的关系,以此来抛砖引玉,带领更多人去感受邓恩玄学诗的魅力。
  一、奇思妙喻
  对于conceit这个词,它的译文可以是“奇想怪喻”、“奇思妙想”,亦或是“齊思妙喻”。 奇思妙喻是诡辩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修辞手法,是“玄学”诗歌的显著特点之一,也是17世纪那些被称作“玄学”诗人的人所共有的特点。按约翰逊的说法,“玄学诗人”把不和谐的东西凑在一起,把“最不伦不类的东西勉强结合在一起”。他还说奇思妙喻是普通人难以理解的,须有知识才行。约翰逊认为:“玄学诗人是有学问的人,炫弄学问是他们全部的目的。”
  依笔者之见,约翰逊的评论有两点可以借鉴:把不同意象“生拉硬扯”地揉为一体是奇思妙喻的一大特征;奇思妙喻非常人能为,这是学问的证明。
  在这一方面,“玄学”诗人极为突出,有着其他诗人不可比拟的优势。这种奇思妙喻乍一看确实生硬,理解之后则令人拍案叫绝。邓恩在学界备受关注,不仅在于他把最不相干的观念强拧在一起,而且在于把相似的可能性做滚雪球似的发挥,以至节外生枝,甚至喧宾夺主。
  二、《告别辞:莫悲伤》与奇思妙喻
  邓恩的《告别辞:莫悲伤》以其大胆的想象、独特的比喻打动着诸多读者,成为离别诗中的亘古绝唱。本部分,笔者将对该诗包含的“奇思妙喻”做简要分析。
  1.爱逾生死
  在诗的开头,邓恩把自己与妻子的“生离”比作“死别”。死亡分为两种,其一是有德之人的死,其二是无德之人的死。诗人隐晦地把他和妻子比喻成有德之人,他们在离别之际镇静安详、不做声响、悄然离去。如此神秘,这将是一对什么样的恋人?
  第二节中,泪水被比作洪水,叹息被比作风暴。洪水和风暴是天体变化的现象,这为三节另一天体比喻做了铺垫。这两种现象分别是天震和地震。胡家峦教授认为:天震是自然的,和谐的,觉察不到的,也是对人类毫无伤害的。而地震和洪水则是因上帝对人类的不满,而施以的惩戒。诗人暗示他和他所爱之人之间的分别像天震,是神秘而和谐的,可能会相聚遥远,却不造成伤害,与世俗恋人的爱有很大的差别。
  2.情比金坚
  第五节写到“但我们经过提炼的爱情,/它是什么连我们自己也一无所知,/我们既然彼此信赖,心心相印,/对眼、纯、手就默然视之。”诗人在这里使用了炼金术的意象,这个意象用得极为贴切。这个意象暗示了邓恩和其妻子的爱情超越了世俗之爱,到达了更高的精神层次,如同炼金术士从污浊的泥土中提炼出不含杂质的纯金,精神情侣也从卑贱的肉欲中净化出纯洁无瑕的爱情。他们的爱是属于心灵的,是可以摆脱世俗之身的感官接触的,是完美的精神之爱。
  此外,诗中还有个黄金的意象,实际上是炼金术意象的继续。提炼成金是第一步,锤炼成“轻柔无形的薄页”是第二步。他们的爱如同黄金的延展性一样,经得起空间上的分离,即使没有肉体的结合也能持久,至善至美。
  3.爱似圆规
  《告别辞:莫悲伤》在世人眼中最负盛名的奇思妙喻是用圆规的两脚比喻彼此分离的男女双方。圆规,这一冰凉金属物质做成的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几何工具,用来表现灵魂,是奇想,却是妙喻,冰冷无情,却雅致入理。因为他和爱人的灵魂就像是圆规的两只脚,静则都静,动则都动,静不离,动不分。最美不过那在家中坐定的圆心脚忠诚地身守家园,期盼的心却倾听爱人随时欲说的心语,随着爱人远行,一直等待他的归返。诗人则是那只圆周脚,围着圆心转动,不管走多远也离不开圆心脚的牵挂,在圆心脚的牵动下,最后终止在出发的地方,画一个完美无缺的圆。这个完美的圆暗示着诗人和妻子的完美爱情,完美人生。
  贯穿全诗的一个思想就是,诗人和他的爱人是永远合一的精神整体。诗中用了不同的意象来说明精神情侣、心灵之爱的不可分性。
  三、玄学诗与奇思妙喻
  不少人一度把玄虚诗与哲学诗混为一谈,但事实上二者并不可划等号,至少邓恩的玄学诗不是哲学诗,而是学问诗、论辩诗,因为玄学在诗中不是题材而是手段。“奇思妙喻”作为玄学诗的重要手段,被邓恩运用得极为自然。
  20世纪英美诗人们大都受过邓恩的影响,奇思妙喻成了他们作品中的时髦技巧,但他们抛弃了邓恩诗的一个更重要的特点,即严密的思辨逻辑性,从而难免生搬硬套,“不得不艰涩”了。自艾略特以来,争玄斗奇的掉书袋之风一度把诗引进了“从图书馆到图书馆”的狭窄的学院传统。
  邓恩的诗之所以备受关注,不像其他玄学诗那样晦涩难懂,是因为邓恩的学问尽管渊博,但还都是世人共有的知识,而非如某些后期诗人那般,为“玄学”而“奇思妙喻”,他们更多从个人经验中提炼奇喻意象,这就难免把诗变成隐语。如此一来,读者便不难发现“奇思妙喻”在“玄学诗”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它几乎成为评判玄学中的重要标准之一。
  四、结语
  以学问为诗,可以说是邓恩诗最引人注目的成功之处。他的诗歌,不仅富有知识性,而且富有娱乐性,读之可以享受智性的愉悦。 《告别辞:莫忧伤》把“爱情”这个在文学作品中不朽的主题又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而他的诗也对历史产生了深远而永恒的影响。
  总之,邓恩是诗坛中的一颗明星,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学爱好者。
其他文献
讨论当代学习方式变革,势必涉及我们对学习主体与学习客体问题的再认识.广义的学习主体与学习客体,都是大概念,不是一篇短文可说清的.我们在此只讨论一个小概念问题,即人的认
摘 要:艾略特作为现代美国诗歌的先锋者之一,融合了法国象征主义与玄学派诗歌的技巧,将讽刺、独白、用典、象征等现代主义写作手法融入到《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通过对这些技巧的使用,艾略特辛辣地批判了现代社会的堕落混乱,生动地揭示了现代人内心犹豫不决、怀疑与疏远的特点。  关键词:美国诗歌;讽刺;独白;用典;象征  作者简介:漆婉榕(1986-),女,汉族,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助教。 
2004年9月,北京市石景山区召开教育大会,确立了区域教育发展总体目标:到2010年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协调、创新发展,基本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率先在北京市实现义务教育阶段
课题项目:医学人文英语教育在应用型医学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2016JG-06。  摘 要:埃德加·艾伦·坡(Edgar Allan Poe)是美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同时享有“精神剖析与心理侦探之父”美称。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出七十余篇小说,主要涵盖幻想小说、凶杀小说及复仇小说等类型,其中恐怖小说尤为重要,而《厄舍府的倒塌》就是一部典型的作品。本文简要概述了《厄舍府的倒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们针对当时教师队伍存在着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状况,推进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引入了竞争机制,这对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发挥了重要作
Gone with the wind.一切都飘散在硝烟炮火中。唯有她斯佳丽,虽然沧桑历尽,却从未倒下,魂灵永不散去。一枝暗夜玫瑰,在风中怒放,兀自芳香。塔拉庄园的红土地如往日一般生机勃
期刊
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作为全面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制度创新,代表了学校制度建设的方向,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教育工作者们在对照中思考着,在实践中探索着
教师寄语陈兆峰:我企盼棋艺爱好者、工作者都成为播种未来的神州精英。魏秋岩:师如耕者,爱似阳光。宿峰:棋到自然成。韩钢:围棋是胜负的艺术,它能够增强孩子挑战困难的勇气。刘晓
崇文区培智中心的王昕老师,还在儿时她的心中就播下了对“教师”这一职业充满期望的种子,后来,这颗种子终于结出了果实-她成了一位特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