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真正爱上“悦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b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去熏染和督促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呢?要想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英语阅读,就需要想方设法营造课外英语阅读的氛围,开展多种的阅读方式。
  关键词: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营造英语课外阅读的氛围;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7-059-1
  一、在课堂上开展every day English和free talk
  在每节课前几分钟,笔者每天轮流让一到两名学生用英语来自我介绍、讲一个小故事、笑话,或者是唱一首英文歌曲。为了让学生保持或者更进一步提高英语阅读的兴趣,能够有效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应该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提供一个平台。这个方法在小学中高年级实行的话会有不错的效果。上个学期笔者在五(3)班除了开展every day English的活动之外,还在上课之前开展Free talk活动,老师给一个话题,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去交流。学生在Free talk环节你一言我一句,交流得非常积极。学生在这样的交流活动中把自己在课内或课外学到的新句子都用上了,老师下去倾听学生们的交流,把发现的新句子反馈给学生,并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这种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运用课内外的知识,好处真不少。
  二、鼓励学生订阅英语报刊
  阅读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扩展知识面,提高活动能力。而选择什么样的英语阅读物对小学生有帮助呢?英语周报是不错的选择。上个学期笔者鼓励学生订英语周报,学生都很喜欢。英语报做得非常漂亮,不但色彩丰富,而且内容也很丰富,有很多板块,有学生爱看的故事连载,还有每个单元重点句型或单词的讲解,例如5A Unit1句型Is there...? Are there...?的区别,让学生一目了然,很快就掌握了。还有每个单元有“快乐练兵场”,学生不但可以阅读而且还可以练笔,知识掌握得更牢固了。特别是三年级学生刚接触英语,色彩丰富的英语报纸是他们最喜欢的。因为报纸有英语故事连载,有简单的英语歌谣和绕口令。而且不懂的单词,在旁边都会有注释,这样更方便小学生阅读。
  三、班级设置英语图书角
  在班级的图书角一般摆设的是语文类读物,英语类的课外读物甚少见。英语读物一般是英语故事、英语谜语、英语趣闻等学生感兴趣的书。在笔者所教的两个班级,笔者鼓励学生将他们的阅读材料带到学校,和大家一起分享,大家通过课外活动一起观看或传阅书籍。这样,一方面节约了阅读的成本,另一方面又开阔了学生课外阅读的面和量。例如三(1)班的英语科代表经常从家里带一些自己买的英语故事书和迪士尼英语动画光碟来学校,在课外活动的时候笔者放光碟给他们看,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笔者看到了他们对英语充满着浓厚兴趣。
  为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每天有阅读的同学就在表格的相应的地方打一个勾或者印上漂亮的图案。表格如图:
  四、开展英语手抄报比赛
  英语手抄报是报纸的另一种形式,这种自己做的手工报纸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成就,也是教学成果的展示。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本内容或者老师先给的主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材料,做一份手抄报。他们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然后拿出来展示,让大家一起来欣赏。在上个学期,笔者组织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制作英语手抄报,要求每个小组出一份英语手抄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找材料,设计手抄报版式,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去图书馆找英语课外书,有的还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阅读的积极性被充分地激发出来了。
  从孩子们制作的精美的手抄报上,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非凡的想象力和超强的动手能力。孩子在制作这些手抄报的同时,既提高了英语阅读能力也锻炼了英语书写能力。
  五、指导英语阅读理解技巧
  在上Read and write或者Lets read这个课时,讲解课文的同时要教会他们做题的技巧,应该注意的问题等。笔者在教学中通常是这样要求学生去做阅读题的:
  1.首先把文章快速浏览一遍,大概弄清楚文章是讲什么内容的。
  2.第二次放慢速度阅读文章,善于抓住每段的主题句,更深一层地了解文章大意。
  3.仔细阅读文章后面的问题,弄清问题的要求,并带着问题第三次回到原文去寻找答案。
  4.当在文章中遇到生词时,善于联系上下文去推敲生词的意思。
  在课堂上教授的这些技巧对他们进行课外阅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反过来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能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课内英语学习的效果。达到了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的原则。
  六、让read和write相结合
  听和读是语言输入的过程,说和写是语言输出的过程。语言输入是语言输出的必要前提,语言输出又是促进语言输入的必要手段。读写结合有助于: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会把读和写有机结合起来,我们不但要把课内的读和写落实,而且还要延伸到课外去。在课外为了让学生坚持进行阅读,可以要求学生写读后感。语文的读后感学生写的多了,英语读后感小学生会写吗?首先要明白读后感可以用简单的、自己会写的语言来表达。刚开始可能进行得不会很顺利,老师要鼓励他们,写错了没关系,要敢写、敢表达、敢和别人分享。写的好的作文可以读出来或展示出来。一个星期写一两篇就可以了,时间长了,学生读和写的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其实提高阅读的方法有很多,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阅读的动力,要善于保护好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微视频的广泛应用更是让语文教师找到了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微视频的播放,确实能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本文以苏教版必修一的《西地平线上》为例,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微视频在对重难点语句的理解上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微视频;语文教学;情境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4-048-01  微视频,顾名思义,短小精悍的视频
摘要:要想教好数学,教师应该采用探究性教学方法,结合数学模具,将乏味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进入学习数学的状态中,掌握数学的思维模式,提升在数学方面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教具学具;数学探究;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0-070-1教具、学具,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辅助,同时也是促进学生理解,
摘 要:语文学习的高楼大厦再怎么壮丽雄伟,也无非筑于一词一句的基本构件之上。缺少对基本元素的分析、掌握、运用、积累,语文学习便容易滑入水月镜花、海市蜃楼的虚幻之中。语文元素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应该切切实实地落实到听说读写、字词句篇、思悟辨赏的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本文以《九色鹿》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语文元素”之花到底该开在何处。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案例;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
摘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意义就是推动教育的转向,在探索中建构育人模式,把教育教学改革从“知识核心时代”引向“核心素养时代”,学校教育就是要关注“人的发展”,本文从课程建设、教学实践、教育评价三个方面探究了学校如何研究和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发展;课程建设;教学实践;教育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0-003-2201
摘要:“整个世界就是孩子的课程”,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所有的活动都可以当作一个个游戏来进行。小班孩子对未知的事物感兴趣,教师可以创设充满神秘的情境或充满神秘的话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区域游戏能满足孩子求知、探索的欲望。  关键词:兴趣;可操作性;认知水平;需要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1-084-1皮亚杰认知理论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
摘要:多年来,笔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班级化进行了一定范围的有意探索,初步摸索出比较适合小学高年级同学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三化”模式,为班级教育注册了一段“心”的旅程。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班级教育之列,通过心理常识的故事化、心理辅导的团体化、心理咨询的艺术化,启迪学生的心灵成长、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学生的心理自疗。  关键词: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品德与社会》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重组教材。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总结有机重组教材的方法。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材;重组;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6-023-2  一、引入网络资源,让教材更有朝气  1.用最新的资讯充实教材,让教材更具吸引力。自新课改实施以来,2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应改变过去的以老师为主导的局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创新;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9-029-2  一、塑造全新的教师观  建构主义教学比传统教学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管理自己的机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
摘要: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革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关注。翻转课堂教学法利用教学视频,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从而使学习的责任从教师手中转移到学生手中,全面地促进了课堂的互动,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本文以多伦多市Albert Campbell C.I. 高中的一堂翻转课堂和笔者在教育实践中尝试的翻转课堂为蓝本,通过对教学环境、教学方式等
摘要:教师要准确流畅地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就必须合理运用体态语言,通过丰富的表达方式、更加直接的表达形式,更容易让学生理解自己的表达意图,从而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关键词:手势;动作;表情;形象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3-055-1  一、合理运用体态语言的意义  教师在上课之前都会精心的背课,准备教案讲稿。但是教案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