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通识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nnn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识教育是近代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它即是一种大学理念又是一种培养模式。本文首先分析通识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然后对通识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通识教育;人的全面发展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
  普遍认为,通识教育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他认为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是“自由人”的教育。它以人的理性的自由发展和德行的完善为最高目标,以“自由学科”为主要教育内容,以闲暇、沉思为前提,为充分享受闲暇生活做准备,反对任何狭窄的、功利的专门技巧的训练。
  在19世纪的美国,传统学院以教授古典人文学科为主的自由教育逐渐得到改革,产生了通识教育。1829年,美国博得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教授明确提出“通识教育”概念——“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
  美国哈佛大学委员会在1945年发表的报告《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中定义了通识教育这一术语。按照哈佛大学委员会的定义,通识教育是指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的那部分教育。通识教育的目标是:有效的思考,思想的沟通,恰当的判断,分辨各种价值。
  迄今为止,人们对通识教育概念的看法见仁见智。总结来说,通识教育对人的培养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理解,首先是科学文化素质层次,是指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文化视野,能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通融,遇到问题时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与人交流合作,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其次是人文素质层次,指认识人的本质,探求人的价值,塑造人的精神世界,并在知识和人文素质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表现为知行的统一,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协调发展的人。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
  从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人的全面发展有其深刻的思想渊源。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应依据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使其和谐发展。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以培养完善的人为教育目的,如弗吉里奥认为应对青少年施以通才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蒙田主张培养具有渊博的、对生活有益的实用知识,具有良好判断力、优秀品质以及强健体魄的“完全绅士”等。次后欧洲近代的许多教育家不同程度地论述教育应顺应儿童自然本性,使其自由形成各种能力,达到完整和谐地发展,如夸美纽斯、卢梭、福禄培尔、裴斯泰洛齐等。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地揭示了人的片面发展的社会根源,提出了对人全面发展的系统主张。
  现代许多西方教育家也论述了这一问题。20世纪70年代后盛行于美国的人本化教育思潮强调教育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所谓“完人”,是在身体、精神、理智和情感各方面达到了整体化,在人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方面达到和谐一致的人,是形成过程中的动态的人,还是具有创造性的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和谐发展的人显示为:社会物质生产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中的创造者;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享用者;有道德和文化素养的人类文化财富的鉴赏者和细心的保护者;积极的社会活动者,公民;树立于崇高道德基础之上的新家庭的建立者。”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许多学者从素质的角度说明全面发展。黄济教授把个性全面发展的人应具有的素质确定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知能素质、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等几个方面,认为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或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或和谐发展)。周庆元和胡绪湘所写的《如何理解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文, 论述了“全面素质发展”的内涵,包括体格、心格、智格、行格四个方面。其中体格指体形、体力和体质;心格指心理品质和思想品德;智格指知识和技能;行格指行为和仪态。李曼丽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素质的全面发展,是道德、智力、体质、情感四种素质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促进、而不是彼此遏制的状态。
  综合中外学者的观点,可以认为,全面发展的人应在这几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一是身体素质,二是心理素质,三是思想道德素质,四是生活技能素质,五是科学文化素质。这几方面不是均衡发展,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融于一体,在共同发展中突出某一方面的个性和特长。
  三、通识教育对人全面发展的意义
  目前高等教育过分专业化,将人束缚在某一狭窄的知识或技术领域,在马克思所说的体脑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人在某一方面的知识、技能或素质。通识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有以下几点意义:
  首先,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其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文化视野,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通融,遇到问题时能够从比较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与人交流合作,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广博的知识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知识,也包括人文社会知识,还要包括生活技能知识等方面,当然也包括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自然科学是反映客观自然界的本质联系的知识体系,具有客观性、系统性、普遍性、精确预见性和探索性等特征,其目的是对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技术是实现社会和经济目标的一种手段,是针对某种社会需求而提供服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工业革命以来,科学不断应用与技术,使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技术也不断为科学探索提供更先进的手段。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划分不断细化,科学技术的各个专业和学科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此外,人文社会学科的许多研究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而自然科学技术在研究对象、研究手段、研究方法和过程、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等方面已越来越陷入对人文社会学科的依赖之中。只局限于某一个专业领域的狭窄空间会使视野受到限制,思维和创造性受到遏制。而掌握一般的生活技能,对文学、艺术、音乐等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使人的生活丰富,避免把自己局限在专业之中,把专业的学习和工作当作生活的全部内容,而成为“专业化的人”、“工具的人”。
  其次,提高人文素质,使人认识自身的本质,探求自身的价值。通识教育的“通”是指知识的融会贯通,是对知识的体悟与内化。其根本在于对人的智慧的开发,对人的性情的陶冶,人格和个性的培养,独立、自由精神的养成。在获得广博知识的基础上,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对科学和人文知识有真正的体悟,才能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体会人的本质,建立价值体系。大学的功能在于传授高深的知识,也在于传承文化、精神和价值体系。通识教育整合了科学与人文,通识与专识,也应该整合传统与现代,使人批判地继承和传递传统文化,吸收现代文化,提升精神和价值,这是通识教育的在“识”之上对“通”的追求。另外,对价值的追求是人的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如果失去了对价值的追求,失去了信念,人就会成为科学技术的奴隶,受科技和功利的驱使和奴役,失去自己的精神家园。
  通识教育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两个方面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涂又光先生说,“知‘道’为智”,“体‘道’为德”,八个字说明了智育和德育的内容与方法。这里借用这种说法,通识教育就是知“道”,体“道”的过程,只是这里所说的“道”比涂先生所说的“道”范围大了许多,把人的全面素质:身心、道德、生活和文化都包括其中了。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5,16,17,167,169
  [2]刘琅,桂苓.大学的精神.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年版.259,260
  [3]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高等教育研究,2006(3):64-68
  [4]涂又光.论人文精神.中国哲学史,1997(1):6-10
  [5]黄济.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浅识.中国教育学刊,2005(10):6-7
  [6]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114,317,375,550
  (作者单位:廊坊卫生职业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其他文献
摘 要:  张谷若将《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威塞克斯方言对译为山东方言取得巨大的成功证实了方言对译是成功传译原文中乡土气息还原原作风格的做法,不失为一种“功能对等”。本文通过对译者背景及山东方言特点的分析验证方言对译的在张译《苔丝》中成功的必然性。并试析方言对译理论上是可行的,实践中成功与否则取决于译者。  关键词:张谷若;方言对译;山东方言;威塞克斯方言  引言  译者作为在连接两种文化之间“漂移”
期刊
摘 要:双语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不断加强双语教学工作。高校双语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介绍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双语师资培训项目,通过培训拓宽了教师的国际视野、提高了英语应用能力与水平、感受了澳大利亚大学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管理方法,并对改进高校双语教学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等学校;双语教学;师资队伍  根据《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
期刊
摘 要:内隐理论在语言习得方面有不可小觑的作用,英语影视教学可以培养语感,感受文化,用无意识轻松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口语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内隐理论;英语口语教学;英语影视  我们知道,语言学习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性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强调语感,并且只有在实际使用中才能真正掌握一门语言。纵观中外学习理论, 大多以有意识的外显学习为其基础,而一直忽视了无意识的内隐学习的用。
期刊
摘 要:《儒林外史》中存在大量的社交指示语,准确翻译这些社交指示语是其译文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社交指示语翻译必然存在文化空缺现象,文章将以语用等值理论为框架分析《儒林外史》中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及第三人称社交指示语的英译策略及文化空缺词汇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语用等值;社交指示语;英译;《儒林外史》  1.引言  英汉语文学作品中都存在大量的社交指示语,且英汉社交指示
期刊
摘 要:0-3岁是人生发展的起点和基础,是人类人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类潜能开发的关键期,按照多元智能理论,早期音乐教育越早越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0-3岁;家庭;婴幼儿;家长;音乐教育  0-3岁是人生发展的起点和基础,是人类人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类潜能开发的关键期,对儿童早期认知、语言、社交和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均产生重要影响。早期学习机会越多、知识刺激、环境刺激越多,婴幼儿
期刊
摘 要:当下,由于“实用”标准的作用,高等教育缺失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已是事实,让外国文学教学回归到它原有的位置,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该是我们每个外国文学教育工作者之职能所在,我们要以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在场”意识,广泛拓展外国文学研究的空间,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还是在教学理念和思想上进行更多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以使我们的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吻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创造出新的成绩和新的景
期刊
摘 要:  公安高等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本文在对公安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与目标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安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公安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公安;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公安高等院校作为高等院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普通高等院校的共性,又有公安教育的特殊性。公安高等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
期刊
摘 要:  “学堂乐歌”是指为我国20世纪初期新式学堂开设的音乐课程而编创的歌曲。学堂乐歌的“歌词”作为一种近代新体诗歌,具有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杂糅性,其中既具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情味,亦具白话新诗的诗体特征,可视为中国诗歌近代转型的一个标识。因具音乐的美感效应,学堂乐歌作为一种歌唱的白话新诗,更易获得受众的认同。  关键词:学堂乐歌;中国新诗;近代转型  在废科举兴学堂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晚清政府于1
期刊
摘 要:  作为英语国际化潮流中的“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所拥有的中国特色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跨文化交际的和谐,离不开交际双方对语用移情的重视。本文从语用移情的角度,对操英语的外国友人对中国英语可产生的语用移情心理进行探新。中国英语的发展不仅需要国人的使用和发扬,操英语的外国友人向中国英语做出的语用移情,他们对中国英语的心理接受程度也影响着中国英语的传播与发展。  关键词:语用
期刊
摘 要:以孔子道统继承人自居的孟子,继春秋时产生的对《诗》的接受观念,又提出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结解诗、引诗、用诗而成的诗学系统,可以看成是孟子对《诗》学的传统的再建构。  关键词:孟子;解《诗》的角度;方式  在《孟子》一书中,据粗略统计,凡引及《诗》及《诗》中具体篇目的,共有三十九处,其中涉及对《诗》的解释的,共有七处(除此之外的,如孟子论《诗》、用《诗》的内容,将在其他论文中再做分析)。  关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