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态势语言的运用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ena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态势语言,是一种以说话人的表情、手势、动作、眼神等来传递信息,诉诸听话人视觉的无声伴随语言。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它包括教师的动作、表情、语调、服饰等各种表意器官的配合。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课堂上,教师就是导演,不仅应该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口若悬河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更应该具有表演家的风范。眼、手、神、情都应参与调配,一招一式恰到好处,才能真正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态势语言呢?
  一、仪表服饰应朴素大方
  仪表服饰,既是一个人的外表装饰,又是一个人心灵的外在表现;既是一个人审美情趣和审美标准的反映,又是一个人思想品德、情感意志、气质性格和文化修养的综合反映。
  教师的服饰应以庄重、整洁、朴素、大方为宜,体现人师风范,为人师表的“表”包含了仪表这一内涵。教师的举止风度,衣着服饰等,都是一种教育信息,也就是平常说的示范功能,它无时不在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是范”、“身教重于言教”,正说明示范功能重要性。我们说,服饰是一个人的名片,服饰能折射出一个人的思想灵魂。教师应具有仪表堂堂、风度翩翩,娴静、儒雅的学者风度,既能显示出教师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又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如果教师追求款式的时髦、色调的鲜艳,就失去了本身具有的稳健成熟的魅力,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
  二、表情应自然得体
  人的表情千变万化,很丰富,面部表情是人的思想感情最灵敏、最复杂、最微妙的一张“气象图”。而把握面部表情的关键应该是眼神和微笑。讲课,既要学生听,又要学生看,有经验的教师讲课不是对着学生的耳朵说话,而是对着学生的眼睛说话,和蔼可亲的态度,投射给学生亲切、温柔而又充满鼓励的目光,让学生感到温暖可亲,心情放松。唯有这样,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还应该能够沉浸在教材特定的氛围中,情随意境、情节、人物的遭遇而迁动。表达爱,表露出热情亲切、平緩柔和;表达恨,表露出眈眈而视,锋芒逼人;表达兴奋,就要睁开眼睛,让它散发出兴奋的光芒……利用自己的表情生动而巧妙地展示教材内容,就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就能达到教与学的最佳境界。
  三、语调应抑扬顿挫
  语调是说一句话里语音高低轻重的配置,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优美的语调能给人以愉悦感,使学生处于积极兴奋的情绪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感知欲望,积极有效地展开思维,若没有抑扬顿挫,没有轻重缓急,始终一个声调,一个味,学生便会昏然而睡,或焦躁不安。设计语调应根据文体、内容而定,如抒情散文的热情洋溢、激情奔放的语调,突出意境美;政论文的慷慨激昂,庄严郑重,突出义正辞严的论辩力量。
  四、动作应协调适度
  培根说:“手势是口语表达的第二语言”。丰富多样的手势与有声语言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它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使有声语言更加绘声绘色,生动形象。例如一位教师在讲《守财奴》一课时,当讲到“抢到了一个金子的梳妆匣”时,两臂微举,身子一纵,扑向前去,一把抓住讲台上的粉笔盒,学生见状笑声不已,教师的动作手势使葛朗台抢梳妆匣的形象活灵活现,展现了他爱财如命的本质,学生通过这一动作手势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描写的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特别注意课堂上的举止。坐、站、行、走都要表现出教师应有的文明、庄重、洒脱的风度,树立教师良好的讲台形象,举止得体、稳重洒脱的身姿配合有声语言也能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如不注意姿势,讲课时颤腿摆头、抓耳挠腮、抠鼻子、摸胡子等,都有失教师的风采。
  总之,教师的一个表情、一种语调、一个动作、一种服饰,胜过千言万语,教学中善用态势语是一种美的艺术,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应该追求这种美的艺术,以其美的魅力吸引学生,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学校作为一种环境,它不仅仅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也直接制约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深刻认识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环境的关系,构建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从物态、精神
学生的学业不良,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自信心不足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学生自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尊。低自尊的学生一般都是自卑感比较重的学生,他们过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看
体育教育是学校五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体育运动的特点,使得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讲解、示范独具特性。    一、大学体育课教学讲解与示范的几点特性    1. 大学体育课需要大脑和身体的共同参与  体育课的内容一般为各单项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是一个全身心参与的活动,需要大脑和身体的密切配合。这也是体育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主要方面。  2. 大学体育课授课组织形式多样化 
教学改革最根本的是改变教学观念、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育人,育才”。这也是我们追求的最高教学境界。而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最具实效
在高校教务管理中,学生成绩具有信息量大、实时、准确性要求高的特点,同时既涉及每一名学生的切身利益,又是教师教学效果的最直接反馈。建立成绩分析系统在评价教学质量、反馈教
一、高一学生面对新环境出现问题的探析  学生升入高中之始,面临着与初中不同的环境,会出现诸多的不适应,这些不适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不适应  从初中到高中,新的学校环境,新的教师,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会使一些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一些学生原来在原来的初中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进入高中后发现学习内容增加,学习难度怎大,原来学习起来游刃有余,现在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相当的吃力,而且成绩也
现如今,人类社会正在高速发展,而目前科技的水平也正在飞速的增长。在这个社会发展的进程当中,产生了一类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同的课程类型,也就是“微课”。微课进入学生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书面表达的重要途径,但是许多中职学生不知怎么写作文,一写作文就头疼。  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中职生,对社会上的一些问题有自己的看法。怎样让学生在写作中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逐渐提高认识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认识和个性理解,这是作文教学工作中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一、凭借课文内容再延伸,领悟人物性格的作用  课文《鸿门宴》的两个主要人物刘邦和项羽,鸿门宴之前刘
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方式,是指教师以一种怎么样的姿态和学生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交流的语言,直接反映了师生之间互动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更不是“会耍嘴皮子”的某种技巧手段。要考察教师的教学用语,固然应该看在课堂上说了些什么,说得好不好,但更重要的应是看教师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在“言说”。反思教学语言的方式,实质上就是在反思教师的观念世界。  教学习惯用
数学课堂上信息技术的应用体现了数学学习重在发现、探索的教学原则。它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向展示数学知识的转变,强调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应用和迁移。这种应用整合,是以数学教学的具体任务完成为目的,有意识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始终处于“发现问题—用数学的方式提出问题—探寻解决方法—解决问题”的自主的、动态的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做到个性学习与协作和谐统一,以达到数学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