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纷呈,曲折有致

来源 :课外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ingjie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题导语】
  记叙文阅读的“布局谋篇”类试题,重在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分析首尾段及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对整篇文章行文思路的梳理、文章线索的判断及作用的分析等,并能加以归纳整理,这应引起广大学生的重视。
  【知识导读】
  下面,拟就这个考点涉及的范围,略说一下:
  1.首尾谋划
  一般来说,开头段起到总领全文、渲染气氛、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等作用;结尾段起到呼应开头、照应文题、卒章显志、深化主旨等作用。
  2.过渡勾连
  过渡段既是对上文的小结,又是对下文的提示,有点明主要内容的功效,所以不容忽视。这些过渡段大多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过渡自然,浑然一体。
  3.线索贯穿
  线索是指贯穿全文的那条脉络,它起到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明晰的作用。一般来说,记叙文是以时间、地点、人物、物品、感情、事件等为线索。
  4.巧作铺垫
  先描述某内容,为主要内容做准备、打基础,为主要情节作陪衬、蓄气势。常见的铺垫形式有背景式、衬托式、反差式、铺陈式等。
  此外还有详略安排、照应伏笔等,不再赘述。
  【典例引路】
  卡什拉18号的守望
  文/李良旭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卡什拉大街18号的主人是电脑工程师汉斯,他有一个7岁的儿子小约翰,上小学二年级。
  每天早上,小约翰上学时,汉斯就将自己装扮成一只憨态可掬的米老鼠,送儿子去上学。儿子常常抿嘴一笑,转身向学校走去。汉斯手舞足蹈起来。下午放学时,汉斯又打扮成米老鼠站在家门口,迎接儿子回家。小约翰脸上绽放出一缕笑容,这对于汉斯来说,就是天下最美丽的花朵,芳香袭人,令人陶醉。于是,汉斯便更加手舞足蹈起来。
  原来,小约翰3岁时得了自闭症,许多医院都无法治愈这种病。汉斯感到很痛苦。后来听从医生的建议,决定用爱帮助儿子渐渐走出孤独封闭的世界,他仿佛看到了那跳动着希望的火焰。从此,汉斯成为小约翰最好的伙伴,陪着儿子玩耍、说话、讲故事……尽管他很辛苦、很疲惫,小约翰对外界的反应还是那么迟缓,甚至无动于衷,但是汉斯一点也不气馁。
  小约翰上学了,他每天都站在家门口,扮成各种卡通形象,迎送小约翰上学、放学。无论刮风下雨、电闪雷鸣,汉斯都会准时站在家门口。他那憨态可掬、惟妙惟肖的滑稽动作,令小约翰从开始的熟视无睹,到定睛细看,再到会心一笑,这一点一滴的变化,在汉斯眼里就像是巨大的成功,他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渐渐的,18号门口的卡通形象成为卡什拉大街的一景。人们得知这个父亲的一番良苦用心后,都被他的这种深情父爱深深地打动了。
  有一天清晨,小约翰出门时惊喜地看到米老鼠旁边多了一个唐老鸭,正在那里又蹦又跳,向他挥手致意。于是,他走到唐老鸭跟前,轻轻地拥抱了一下,连声说:“谢谢!谢谢!”唐老鸭弯下腰,也给了他一个吻。下午放学回来,小约翰看到家门口又多了一个超人,他们依然在那手舞足蹈,迎接他呢!小约翰兴奋地张开双臂,飞快地跑向他们……
  小约翰家门口的卡通人物越来越多了,封闭的心灵也一天一天地打开了。终于,他的自闭症痊愈了,这真是个奇迹!
  卡什拉18号,那温暖、甜蜜的一幕每天都在火热地上演着。看到约翰在健康、茁壮地成长,人们心里溢满幸福和甜蜜。这种幸福和甜蜜像一股幸福的暖流,在人们心田里,久久地缠绵着、涟漪着……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阅读训练】
  1.选文以什么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感人故事?
  2.文本中的爸爸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
  3.选文开头先写“小约翰得了自闭症”,再写汉斯每天以独特方式迎送小约翰。这样安排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4.选文的结尾能否删掉,为什么?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线索的识别以及对文章主要情节的概括。判定线索先要了解常见的线索类型,然后对号入座。最后在明确线索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此题答题时进行归类概括,再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3.此题考查学生对设置悬念的理解运用,答题时既要了解这种手法的一般作用,又要联系下文进行,考虑其对刻画特定人物品质的作用。
  4.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结尾妙处的把握。具体答题时,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
  参考答案:
  1.选文以“卡什拉18号的守望”为线索,叙写汉斯这位父亲不怕辛苦、不知疲倦、不言放弃的爱,治愈儿子自闭症的温暖动人的故事。
  2.①倍加珍惜和关爱儿子,在“任何药物都无法治愈小约翰的病”的情况下,他却坚持用爱去守望。②不气馁、不放弃、不怕辛苦、坚强执着,“无论刮风下雨、电闪雷鸣,汉斯都会准时站在家门口”。
  3.不好。原文开头是巧设悬念,使故事情节跌宕多姿,行文有波澜,凸显汉斯关爱儿子的形象。
  4.不能,因为结尾起着“卒章显志”的作用,能够让作者的情感得到强化,使文章的意蕴更加深远。
  【答题指导】
  一、了解考查类型
  ①请以“××”为线索,梳理出故事情节。
  ②选文开头(或结尾)一段起什么作用?
  ③请找出与“×××”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
  ④文章题目是“××”,作者为何却用很多篇幅写“××”?
  ⑤选文第“×”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二、把握答题思路
  ①首尾段及过渡段。先确认指定段落的位置,再从内容、形式及效果等方面来解析。
其他文献
一个喜欢为国事操心的朋友忧心忡忡地说,东南西北的倒塌之声将会成为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最为主要的音响。它们将会震痛你的耳朵。这个结论是不是下得太武断,我们一时还无法确定。但是几年来,全国各地倒塌的房屋,垮掉的桥梁,烂掉的公路,却已然令我们触目惊心。  这真是一个人命关天的话题。没有任何疑问,所有人都会一口确定,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房屋倒,桥梁垮,公路烂,原因只有一个:腐败。腐敗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心头之痛、
【真题回放】  题目:没想到,真没想到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考题解析】  针对“没想到,真没想到”这个全命题作文,审题时应在全面、整体理解的前提下,对其中每个关键词进行解读,把握其蕴涵的深刻含义。如“没想到,真没想到”,可以看做反复修辞的使用(尽管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反复),既然是反复,就有强调的意味。结合题目,“没想到”,就是有了
“古诗比较鉴赏”,就是将內容、情感、表现手法、语言表达相近或相反的两首(甚至三首)古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鉴别与赏析(也可在作品后、考题中引入其他诗句作比较)。这类题在2010—2017年高考中有多个省市考查,已成为一个新的热点。  【解题方法】  解答此类试题,应注意如下三点:  一、审清题干信息  只有审清题干信息,才能准确把握命题意图,确保回答有的放矢。比如: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摘要】在盲校的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学辅助技术,创设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生活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及动力需要,从而产生口语交际的欲望。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角色设定并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言语实践,使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最后达成教育目标。  【关键词】多媒体;口语交际;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案例背景  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发展改善了教学
【原题呈现】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胸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一种象征。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考场原作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北京一考生  似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老腔
入初三,诸事不顺,几次小考,自信心丧失殆尽。  “小A,你怎么回事儿?”体育老师手掐卷尺瞪着我,“我警告你,立定跳远你还有一次测试机会,再不及格,神仙也救不了你!”  我无言以对,只觉得脸在发烧。  “小A,你怎么回事儿?”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数学老师毫不留情地数落我,“平时测试挺不错的,一到模拟考试就不行……学好数学得用脑子,懂吗?脑子!”  我仍然无言以对,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  “小A,你
“倾听岁月的故事,回忆生命的感动。”——翻开我的相册,扉页便是这样的两行字。  看着百天的我笑得如此灿烂,心中竟有一丝忌妒和感动。我穿着姑姑编织的鹅黄色毛衣,胸前是绿的荷叶点缀着两朵红的荷花,头上是蓝色的平顶小帽,乍看像个小精灵。我坐在妈妈腿上,旁边是爸爸,他们脸上都充溢着幸福的微笑。  四岁的我似乎就开始耍酷了。我穿着“白雪公主裙”,足足有八层呢!一只小手伸在脸旁,两个手指张成一个直立的V字,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自隋朝大业二年(606)创始,至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结束,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这期间共产生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金字塔尖”的状元,则是优中之优(如宋朝每届有40万考生应试,40万人中才能出一个状元),独占鳌头,荣耀无限。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 (1904)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
【摘要】“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导入语的设计与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对课堂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可否顺利实现等发挥重要作用。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为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固的基础。为此,常有教师将导入设计看作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现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例,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导入设计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导入教学;策略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刷牙,刷牙前要挤牙膏。你注意过你们一家子是怎么挤牙膏的吗?  也许,你是直接从牙膏顶部挤的,你妈是从牙膏底部一点一点向前挤的,你爸是从中间挤的。每个人挤牙膏的部位、快慢、多少都不一样。这就是细节。  细节在生活中,也在工作中。  有一个报道,说郑州有一个神探,很多人仰慕他的神力。他告诉记者,自己只是注重细节而已。有一次,二七纪念塔旁边有个小饭馆夜里失火了,人和物都烧得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