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理论在防治高血压病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来源 :健康体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ssie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了中医治未病理论应用于防治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际效果。方法:研究中,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名老年高血压病人当成了研究对象。首先,对所有病人的基本资料进行了整合分析,进而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将他们划分成了研究组和常规组,各有55人。其中,常规组内病人采用的是传统护理措施,而研究组内患者则又增加了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主导的护理措施。最后就两组病人的实际护理效果进行了量化比较。结果:研究组内病人的血压控制效果要明确优于常规组患者,之后其服药依从性同样明显优于常规组内的患者。经数据计算可知,P均<0.05,所以结论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护理中应用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主导的护理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重视相关护理措施的推广应用,进而帮助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其血糖控制效果,让其用科学的方式享受生活。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中医治未病理论;健康教育;应用实践
  近几年,高血压的发病率正在不断升高,因此需要做好这部分病人的临床护理工作,重点在于通过科学严谨高效的健康教育措施引导患者对于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治疗过程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建立起系统全面的了解,之后还需要提高病人的风险意识并且让其主动配合各个环节的治疗与护理工作。新形势下,中医治未病理论出现在这部分病人的临床护理工作之中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实践。以下笔者对其实际效果进行了研究论述:
  1.资料与方法
  1.1常规资料
  本次研究开始于2020年8月、结束于2021年8月。具体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名老年高血压病人当成了主要的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措施的差异将他们划分成了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人数相等。常规组内的55名患者中有36男、19女。病人的年龄在61~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74±2.76)岁。研究组内的55名病人之中共有35男、20女。病人的年龄在60~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58±3.36)岁。经数据计算可知,两组病人的常规资料并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因此本次研究工作值得继续推进。
  1.2研究方法
  首先,常规组内病人主要采用的是传统护理措施,内容主要包括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对其进行血压控制治疗。其次,研究组内病人又新增加了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主导的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组建治未病护理领导小组。需要选择优秀的护理人员以及科室护士长组建治未病护理领导小组,负责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并且监督各项细节工作的落地实施。第二,做好高血压病人的饮食护理。饮食的调节与控制会直接影响到病人的血压情况,因此需要提高对于这类问题的关注度。具体来说,高血压病人的饮食应当以低盐低脂为主,要尽量避免让患者食用刺激性食物并且让患者戒烟戒酒。第三,适量的体育运动。坚持适量的体育运动能够让患者的体重维持在正常水平,因此可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生几率。对于高血压病人而言,适当的体育运动也可以促進机体代谢,并且让自己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因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应当指导病人养成健康稳定的作息习惯,可以在睡前尝试用热水泡脚,以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并且提升睡眠质量。第四,情绪调节和心理护理。首先,需要安排专人给病人讲解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治疗过程以及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而引导患者对于这部分疾病建立起系统全面的认识并且提高他们的治疗依从性。其次,医护人员要注意做好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进而了解并且稳定病人的负面情绪。要引导患者明确良好的心理以及情绪状态对于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并且让其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各个环节的治疗以及护理工作,用科学的方式来享受生活。
  1.3观察指标
  研究中,首先以三个月为时间节点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进行了量化对比。在此基础上,借助于Morisky问卷对两组病人的用药依从性进行了量化比较,具体包括0分和1分两个评价等级。评分越高即证明病人的依从性越差。
  1.4数据计算
  实际研究中,借助于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各个环节的数据资料进行了整合分析。最后在P<0.05的情况之下即可以认定为数据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人的血压控制情况对比
  完成所有护理干预之后,研究组内病人的血压控制情况要明显优于常规组内的病人,而且数据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对比情况如下表1:
  2.2两组病人的用药依从性对比
  汇总研究数据可知,研究组内病人的用药依从性评分要明显高于常规组内的病人,数据差异同样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几年,高血压等慢性心脑血管类疾病的发病率正在不断升高,所以说必须要重视这部分病人的临床护理工作。具体来说,需要将这方面的护理干预放在健康教育之上,目的在于引导高血压病人对于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治疗过程以及在实际治疗中会遇到的问题与阻碍建立起系统全面的认识。新形势下,中医治未病理论已经在这部分病人的临床护理工作之中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实践,因此应当由此着手推进相关护理措施的创新改革。
  本研究结论证实,在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主导的护理措施的作用下,研究组内病人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用药依从性均要明显优于常规组内的病人,而且数据差异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鉴于上述情况,应当做好相关护理措施的推广应用,进而提高患者的预后恢复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丹,肖丹,张婷,张冀东,杨玉芳,孙贵香. 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探索高血压前期中医健康管理模式[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0(03):3-5.
  [2]刘向华.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高血压前期中医健康管理初探[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活检验AST、CHE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的50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生化检验,比对两组AST、CHE等情况。结果:观察组AST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CHE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ALB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LT、ALP、DBL、TBL、T
期刊
微电网可解决分布式电源大规模并网问题,提高配电网可靠性。为了避免非计划孤岛运行,或实现并网/孤岛模式的无缝切换,微电网对孤岛检测的快速性和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结合用电负荷特性的多样性及分布式电源控制策略的灵活性,研究分布式发电系统孤岛运行特征和孤岛检测方法。
  微电网孤岛运行特性是微电网孤岛检测方法的实现依据。首先,分析了孤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讨论了孤岛检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其次,从检测机理出发,阐述了孤岛运行时功率变化特征,建立三种仿真模型并介绍了孤岛与其他非孤岛事件下电压变化的差异
【摘要】细胞生物学属于目前医学院校中极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理论和研究不断更新,为了更好的进行细胞生物学教学,需要针对性的改进与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细胞生物学属于微观领域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教学活动的设计,力求教学方式方法的具体性和形象性,因此需要在多媒体课件制作、师生互动以及实验教学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模式的改进与优化,提高中医院校细胞生物学的教学效
期刊
作为集中式发电的附加手段,分布式发电是解决世界能耗剧增、环境劣化等问题的重要方法。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对电力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方式会造成巨大冲击,但当前国内外考虑分布式发电系统的无功优化运行技术并不成熟。因此,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以及分布式电源的同时,考虑含分布式电源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对含风电和光伏的无功优化问题展开讨
变电站自动化设备主要负责对变电站实施监测、控制及保护,是变电站的核心设备。目前自动化设备多采用计划检修或故障检修模式。自动化设备作为智能电子设备,与一次设备在运行特点、故障类型及老化特性等方面均显著不同。随着变电站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变电站自动化设备数量大幅增加,实现自动化设备的状态检修,对提升变电站运维水平和安全水平有重要促进作用。针对自动化设备故障特征和检修特点,本文提出了适用于自动化设备的状态评价模型及检修决策优化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分析测控装置、远动设备、同步相量测量装置
在我们生活中,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高,一旦发生若无及时救治,将很有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除了怎样预防以外,人们最想知道的,就是如何进行冠心病护理呢?本篇文章将解答你的问题:  一、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继而引发心脏病,也就是冠心病。目前,国内将冠心病分为无症状
期刊
为了解决愈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能用于发电的比例迅速增加。然而,自然风的随机性和易变性会造成风电场(Wind Farm,WF)输出功率波动,导致不合理的功率调度。因此,实现风电场功率的协调控制,对于减小风力涡轮机(Wind Turbine,WT)的疲劳载荷、实现合理的功率分配、降低电压波动具有重大意义。双馈感应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
【摘要】目的:研究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收治的40例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40例头孢菌素类药物无不良反应患者为对照组。研究不良反应的因素、具体状况。结果:观察组的过敏体质因素、饮食因素、饮酒因素等比对照组高出很多,并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问题多。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在应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类不良反应问题,因此必须要全方位的开展监测活动,合理开展
期刊
传统燃油汽车大规模使用所带来的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越发严重,以电力为能源的电动汽车的推广可以应对这些问题。电动汽车上的动力电池在一定的充放电循环周期后,其实际容量会出现明显的衰减,当容量保持率下降到70%~80%将不能满足性能需求而需要从电动汽车上退役。对这些退役电池直接回收容易造成环境损害与资源浪费。而将退役电池梯次应用在储能系统,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缓解回收压力并提高资源利用率,并有助于降低
风电场中大量使用变流器等电力电子装置,其非线性造成风电系统严重的谐波污染及低功率因素等电能质量问题,因此,研究新型滤波方案对风电谐波治理及无功补偿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感应调控滤波技术,并利用控制对谐波和无功需求进行实时跟踪补偿的新型风电并网系统,针对新型风电系统的基本理论、并网变压器阻抗匹配、感应调控滤波支路设计以及综合控制策略等方面展开相关研究。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揭示采用感应调控滤波方案的新型风电系统谐波阻尼性能及无功补偿原理。首先建立系统简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