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的形成机理、组群逻辑与建构路径研究

来源 :成人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bi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应对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部署,“双高计划”对打造引领高职教育创新式发展的高水平专业群,进而形成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新格局有着深远影响.高水平专业群的形成主要由国家战略顶层设计、适应产业变革要求、提升资源整合效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多种因素协同耦合催生,其组群逻辑主要以产业发展、职业分类、国家需求和知识生产四种要素为基本导向.提出未来我国高水平专业群建构的“动力—运行—支撑—评价”四维行动路径,即以顶层设计引领发展、以利益协整带动发展、以整合资源优化发展和以多元评价助力发展.
其他文献
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迫切需要对现行职业农民培训模式进行优化和升级,引入合作治理理念,从治理主体、治理结构、治理方式、治理工具、治理理念五方面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合作治理框架,实现政府、农民、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机构四个不同主体间的协同与合作.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第三方评估机构培育工作、激励社会力量参与、加强合作治理模式的大数据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路径,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合作治理长效发展.
智能时代教育生态体系正在不断变革中发生重构,教育基本理论被赋予新的内涵,智能时代的教育公平从群体教育机会转向个体学习机会,教育过程均等转向学习路径适合需要,追求个体自觉下的多元教育结果.资历框架是智能时代教育公平的制度保障,为不同群体生命历程中成长成才提供基础,为各级各类教育衔接和学分互认提供标准,为面向未来完全学分制教育改革提供支撑.智能时代教育公平需要教育管理者、教育研究者及教育实践者多方协同共同努力实现.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任务之一,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充分借鉴和运用各种数学方法.政治经济学与数学方法从古典时期就有着密切的渊源及联系,马克思更是运用数学方法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光辉典范.一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使用数学工具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取得了大量成果,极大地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解.中国在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如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混合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催生了“农民工”,农民工教育对国家多项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为了解我国农民工教育研究的全貌和趋向,基于中国知网1064篇论文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共词分析方法,借助CiteSpace、UCINET和SPSS等软件绘制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民工教育研究可分为四大热点主题:农民工特定教育内容研究、教育对农民工市民化的效用及教育模式研究、农民工人力资本及政策供给研究、农民工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未来几年将开展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关注领域的研究、以青年农民工和返乡农民工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终身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技术支持的自我调节学习已成为终身学习的重要方式.而技术支持的自我调节学习是复杂的过程,众多因素导致成人信息技术使用情况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构建成人技术支持自我调节学习影响因素模型,选取参加公益课程的670名成人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对模型进行检验与修正.结果表明,经验开放、风险倾向两个人格特征因素,以及技术支持可用性、外部设备可访问性两个外部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成人技术支持的自我调节学习产生影
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职业农民发展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逐渐暴露,当其处于信息劣势方时,会面临诸多不确定性风险,当职业农民是信息优势方时,往往会产生道德风险、市场失灵,破坏社会公平等问题.为应对这一问题与职业农民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应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使其增强信息意识、提高获取信息能力、建设农村公共信息平台构建完善的涉农信息平台、加强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培养,提高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综合素质,为乡村振兴战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成人教育研究面临着一些危机和困境,其根源在于研究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近代以来,由于中国社会国情因素,工具理性导向逐渐凸显,价值理性衰退.在终身学习背景下,工具理性导向下的成人教育研究已经不能满足其自身发展需要,成人教育功利性价值的追求确实是促进了成人教育进步.若成人教育研究只专注于此,则严重忽视了成人个体所具有的独特存在价值,使成人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在丰富变化的成人教育实践面前,丧失解释能力和指导能力.显然,需要呼吁价值理性的回归,真正将成人教育视为成人本体自我独立价值的彰显,同时做出超经验
对于教育公正和均衡的坚守与追求是美国社区学院教育一直以来的发展目标.21世纪以来,美国社会对教育公正更高层次的追求和对教育质量均衡发展的关注,推动了美国社区学院的教育改革.由此,美国政府围绕教育公正和均衡的发展目标,对教育范式、合作体系和教育资金的资助与流动等方面进行实践规范,以此追求教育质量公正的价值,保证教育机会平等.借鉴美国社区学院教育改革的成效与特点,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一些经验和思路,对我国建设公正且高质量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国际化是全球一体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加坡始终把国际化作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引导思想,通过教育主体的双向国际流动、课程内容和设置国际化、将国际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方法本土化、聘用外籍教师和教师海外培训、与国际企业保持双向合作、开展跨国培训项目等策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模式.借鉴新加坡经验,我国可以通过国家层面健全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相关政策法规、落实各地区发展自主权、兼顾全日制留学生和外籍员工在职培训、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式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
在国家层面建立能力本位学习成果导向的国家资历框架,是德国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值、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举措.梳理和总结德国国家资历框架的发展历程及其结构要素,分析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资格标准的开发路径,对于我国构建和实施国家资历框架具有明确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