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海外原料市场适逢其时

来源 :现代工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of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绝对需要以新思维新模式布局海外原料市场,取得能源、原材料等国际资源的开发权。否则,“世界工厂”经济增长越强劲,对能源、原材料需求越紧缺,就越让人“卡着脖子”,到头来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血汗钱都滚到人家腰包!
  踏入2005年以来,国际原料市场出现两则重大事态:一是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的原油每桶价格一度冲上60美元历史性高位,比年前涨了一倍;二是被称为“工业的骨胳”的钢铁原料铁矿砂每吨价格一次疯狂加价71.5%之巨!鉴于中国去年原油进口量达1.22亿吨,消耗量占世界6%;钢铁年产量超2亿吨,连续8年高踞世界第一,上述原料大幅涨价,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可谓影响重大。
  
  解决“樽颈”制约才是“治本”
  
  众所周知,中国人口多负担重底子薄,人均收入与发达国家差距大,保持每年起码7%的经济增长率对人民福祉、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国际地位有其必要性。但近年经济增速傲视全球的过程中,也暴露了制约经济发展的“樽颈”——就是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对能源、原材料的巨量需求与中国本身“地大物不博”的矛盾,这一矛盾不仅长期存在,而且肯定会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在我们看来,“宏观调控”只是“治标”,解决这一“樽颈”制约才是“治本”。既然中国今天经济的腾飞全赖于打破“闭关锁国”的桎梏,那么,解决上述“樽颈”制约除抓紧在国内“开源节流”之外当然要靠“胸怀全球,放眼世界”,开发海外原料市场。
  开发海外原料市场,当今中国不仅有此需要,而且也具备这样的实力。到去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5,400亿美元,而城乡储蓄存款总额也突破12万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虽经最近一再加息,国际上银行存款利率仍处于历史低水平。俗语:“好钢用在刀刃上”,我们要以新思维新模式将这些巨额资金加以整合和引导,适当份额用于开发海外原料市场。另外,由于我国外贸连年出现庞大盈余,美国有股势力一直向我国施加压力,意图迫人民币升值,我国布局海外原料市场,当然要消耗部分外汇,正好令国际收支趋于平衡,正好剥夺这些人的施压借口。开发海外原料市场的初步目标区
  为了解决中国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作为目标区,除目前已有大型国企介入的巴西、澳洲等“资源大国”之外,初步应就近取材:一是向北,即靠近我国东北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该区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森林、各种矿藏,但地广人稀,气候严寒,是未被开垦的处女地,该区的资源开发对中国振兴东北特别有利;二是向南,中南半岛的柬埔寨、缅甸,这两个国家都是“资源大国”,且两国都是中国传统友好邻邦,有蕴藏丰富的热带丛林,贵重木材、有色金属、红绿宝石、鱼类、稻米以及石油等亟待开发,由于长期动乱或被外界孤立仍属低度开发阶段;三是向西,独联体的中亚国家,主要资源为石油、天然气。投资开发北、南、西这几个周边国家,既有利于这些国家利用中资带动整体发展,也令中国这个国际制造业中心就近获得能源、原材料稳定供应,对于营造周边和平环境,加强友好睦邻关系,使我们“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特别是振兴东北和开发中西部地区,有着十分重大意义。除邻国之外,东南亚、中东、非洲、南美等资源丰富的国家地区都应纳入考虑之列。开发海外原料市场的基本模式
  首先由政府牵头,与目标国政府在平等互惠共同发展基础上,依照世贸条款签署双边合作协议,尤其是签定投资保障及避免双重课税之法律文件。根据协议精神,安排半官方组织与目标国政府主管部门签署招商引资的统筹安排协议,商讨出各项能源、原材料的资源开发具体准入政策。同时在国内整合和成立相应的财团法人资源开发基金,在目标国资源调查获得量化数据基础上,逐个领域与目标国政府谈判,争取签定开发权、专营权合同;按住了“产”这头之后,就和中国的大用家、大买家签订包销合同,落实“销”这头。当“产”和“销”都加以量化后,盈利前景也可以量化。这时,就可以由国际权威专业机构对该资源开发企业内涵加以评估,借助香港这个国际资本市场作上市集资运作,在香港集资、再融资定向投入资源开发项目;产出的能源、原材料专门满足中国制造业的需要;而一产一销按住两头的利润保障又不断对在香港上市的资源股产生利好消息,令投资者更有信心投入资金……形成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的良性循环,协调对接,均衡发展,稳定增长。再者是充分利用香港期货市场与国际接轨,为内地进口大宗原料“规避风险,调节供需”。结果形成资源产地国得到发展、中国制造业需求得到满足、香港资本市场得到更加繁荣这个黄金三角组合的三赢局面。在这个基本模式中政府牵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义不容辞的。在这方面,以色列政府的经验值得借鉴。以色列针对本土资源缺乏的状况,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搞了个YOZMA基金,致力高新科技的风险投资,由政府牵头,以“1?1” 模式:政府投资1美元,就动员私人企业投资1美元,到所投项目上了轨道有利可图之后,允许私人企业买下政府所持股份,政府功成身退。如果我们采取这一模式,由国家开发银行牵头,成立一个个特定目标的国际资源开发基金,我们相信,政府投放1美元,应该可以吸引到内地企业(尤其本身就是资源大用家的企业)、民间资金和港、澳、台企业9美元的投入1目前内地只准几家大型国企(中石油、宝钢等)单打独斗对外投资开发原料市场的模式应子改变。
  
  以治本输出带动劳务输出、商品输出
  
  作为布局海外原料市场的目标国的能源、原材料资源开发,本身是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地面基建、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包括汽车、船只、飞机、管道)、储存设施、供电、供水、供燃料、公路(包括高速公路)、铁路、港口、机场、酒店、宿舍、办公楼、电讯邮政设施、金融服务、沿线城市建设、开发人员的衣、食、住、行、知、游、玩等等的巨大投入配套,既可容纳大量劳动力,又需要大量商品物料、器材,可谓商机处处,钱途无限。中国在资本输出布局海外原料市场的同时,正好安排众多的每年就业生力军、下岗熟练工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劳务输出制造大批就业机会,又可针对资源开发所在国的配套建设实行大规模商品输出,国内不少业已闲置的挖掘器材、采伐工具、加工生产设备又可找到“第二春”。尤其振兴东北,困扰各地领导的劳力、机械设备过剩问题都可从以资本输出带动劳务输出、商品输出的战略中得到舒缓和转机。我们敢断言,如果能够和开发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结合,振兴东北的文章就好做得多!
  由于中国原油、富铁矿石、有色金属、木材、纸浆、橡胶、粮食等都要大量进口,现在中国需求成了影响国际大宗物资价格涨跌的重要因素之一。俗语: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意“爆棚”的工厂最怕“停工待料”。因此,为了国家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们需要以新思维新模式布局海外原料市场,取得能源、原材料等国际资源的开发权,为我所用,长期稳定、价格合理的供应才能获得保障。否则,“世界工厂”经济增长越强劲,对能源、原材料需求越紧缺,就越让人“卡着脖子”,到头来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血汗钱都滚到人家腰包!
其他文献
市工商联十一届四次执常委会传出信息:  2005年1月29日,上海市工商联召开十一届四次执委会,会议工作报告称,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民营企业向海啸灾区的捐款已达1125万元。  会议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工商联会长任文燕主持。会议审议通过了市工商联副会长陈平田所作的《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十一届四次执委会工作报告》。党组书记季晓东作总结讲话。  去年,上海市工商联继续推进光彩事业向前发展,积极引导
期刊
一问:如何看待非常受质疑的多元化    郭广昌:我的第一个问题,在中国非常受质疑的多元化的问题。因为GE是一个多元化很成功的企业,但是在中国一说到多元化就会遭到种种质疑,您是怎么来看这个问题的?  韦尔奇:我认为多元化战略是一直是受到质疑的。在我看来,作为一家控股公司可以提供比股东所能了解的更多的知识。总公司可以提供人力资源、财务系统,所以你不仅仅是一位股东价值的代表,你是企业的领袖,这是每一个跨
期刊
从前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个小职员名叫阿基勃特。他在远行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后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于是他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  这是一件
期刊
工程咨询公司属服务型企业。因此,这种类型的公司在管理上必须以顾客为导向,其他所有职能如生产(设计、咨询服务等)、财务、人事及市场开拓等都必须围绕顾客这个核心去了解、服务和满足顾客。当然,建筑工程咨询公司根据其业务的性质,它的管理特色应兼具建筑业及服务业的特征,若其业务涵盖前期投资分析,则又兼具金融业的某些特征,因此对建筑工程咨询公司的管理,在战略上除以顾客为核心外,还应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期刊
2004年的秋冬之交,应中华台商联合促进会之邀,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组成工商经贸考察团一行10人赴台访问。笔者作为团员参加了此次为期10天的访问考察。    “红薯”的比喻    这是众所周知的原因,一晃台湾岛阔别祖国大陆55年了。对于大陆同胞来讲,台湾似乎带有点疏远感、距离感和神秘感。  上海距台北1000多公里,如果能直接通航飞行的话,1个多小时足够了。而考察团去时还必须通过香港或澳门转机。考察
期刊
1977年5 月的一天,一份电报将时任上海电热电器厂技术科科长的王文超召到北京,说是有紧急军工任务。王文超到北京一下飞机,就被车子接走。下了车抬头一看,毛主席纪念堂几个大字赫然在目,让王文超一阵激动,当然,还有些许紧张。有关人员向王文超讲明了某处发热管的故障后,王文超用自己娴熟的技术和带去的零配件很快就将故障排除了。毛主席纪念堂为感谢王文超的这一贡献,破例给王文超个人颁发了纪念证书。    一鸣惊
期刊
上海民营科技企业的发轫,时间上大约与私营企业的发展同步,在当初的私营企业花名册上我们都能看到他们醒目的名字。当然,现在最为亮眼的科技企业是那些随着互联网的诞生而应运而生的科技新生代,以及涉足高科技领域的那些科技精英所创办的科技企业的新星。但无论是传统的或新潮的民营科技企业,他们都为上海的过去和现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而这种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越来越发出耀眼的光芒。  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民营科
期刊
欧洲人的瓷器情结    16世纪至17世纪,欧洲航海业快速发展,东方各国的工艺品开始涌入欧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龙泉青瓷在法国登场。龙泉冰肌玉骨的青色使法国人惊讶不已,他们手捧着龙泉青瓷,眼睛充满着疑惑,泥土放入火中,怎么能烧出这么靓丽的青色来?这简直是一个奇迹。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如玉类银的硬质瓷器(那时欧洲人仅仅能生产出一种介乎于陶与瓷之间的陶质瓷器)。当时法国正上演名剧《牧羊女》,主角
期刊
上海民营科技企业的数量很多,又多是中小企业,但由于其产品有相当的科技含量,并为企业所独有,企业拥有自己的专利,因此,这些企业在科技领域里就象朵朵不色彩、不同形状的花朵,争奇斗艳,为我巾科教兴市带来了不少亮色。上海贝斯特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上海贝斯特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朵美丽的科技鲜花。    扔掉国家科研干部的铁饭碗    贝斯特公司的创办者杨政女士原是国家航天工业部的一位极有前途的科技人员。
期刊
博士下海    张未名,因为是最早下海创业的中科院博士之一,二十世纪80年代未曾轰动一时两次获得五四奖章,朱镕基同志的勉励,使他更坚定了科技产业化的创业历程。他,身上兼具学者的睿智和企业家的务实,创业初期果断地把公司的业务投向了精细化工业如今,他不仅实现了科研产业一体化,也奇迹般地赢得了跨国巨头的青睐。  记者在上海高维化学有限公司采访时工作人员拿出了公司以及张未名本人近年来获得的国家或上海市的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