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theroad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小学英语课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明确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为主要任务。小学英语教学应该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性趣
  我们的教材基本上是以对话形式出现的,并夹带了一定的故事、游戏、歌曲等,而且图文并茂,容易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激起学生的兴趣。爱玩爱动、反应灵敏、模仿能力强是小学生的天性。在教学过程当中,我设计了较多的游戏,目的就是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二.鼓励、挖掘学生的潜力
  英语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语言功能,讲究对话的艺术。这就是要求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口的毛病,积极开展语言交际活动。每一课我都尽量创设情景并提供广泛的语言材料,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如在进行Let is listen and say 教学环节中,我让学生看图听录音跟读,然后口述、表演整个故事情节。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从不敢开口到结结巴巴再到比较流利。
  三.创设、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英语环境
  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使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因此,在课堂上,我竭尽可能为学生创设、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英语环境”。
  每节课由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轮值:如上下课喊口令;回答老师每节课设置的英语小问题;做值日报告等。
  教师课堂用语尽可能使用英语:无论是教学,还是与学生交流,一律使用英语。一开始,学生不能理解教师所说的内容,教师可以借助表情、手势和动作帮助学生理解,必要时用中文翻译,使学生明白。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在课堂上听英语,用英语交流的好习惯。
  四.开拓思维,启迪智慧
  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歌曲,可收到可喜的效果。如,在教1—10的英语数字时,我就利用歌曲《How old are you》通过替换歌词,让学生吟唱从1—10岁的歌词内容。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很快就学会了1—10的数字。又如在教学star、 sun、 moon时,我将这三个单词代入《Twinke Twinke Little Star》这首歌,使他们在吟唱歌曲中轻松掌握了单词。
  在课堂上,借用图画,巧妙地改动同一幅画来组成各种各样新的图画。既可使学生在画画的同时,加深对单词的印象,还可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如我在教了circle这个单词后,我让学生在圆上添加两笔,使其变成不同的东西。这样一来,学生们画出了许多不同的画,同时也复习了许多单词,如:apple、orange、clock、cat ……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在潜移默化中被感染,觉得学习英语是一件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我们今天所做的努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给孩子的明天插上腾飞的翅膀。
  (作者通联:336300江西省宜丰县新昌一小)
其他文献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知识本身具有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而表征它的语言文字则是抽象和简约的,学生所学的正是语言文字所汇集成的书本知识即教材。这就要求学生不论学习什么
期刊
为了全面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国家电网公司一直以来把着眼点放在理念转变上,把着力点放在机制完善上,坚持“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理念。多年来创新服务方式、完善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全面打造“95598光明服务”工程,并以“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的方式全面推进95598光明服务工程,促进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一名在95598电力服务系统工作的员工,就95598
期刊
高效数学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但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驾驭能力以及各地的教育环境都不相同,最佳的课堂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无论是“三三六”杜郎口教学模式,还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其目的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提高效率、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那么怎样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呢?  一.建立和谐课堂气氛  学生应在
期刊
没有问题不教学。只要有教学,就必然有问题,问题是教学存在的前提;一旦没有了问题,自然也就没有了教师“教”的必要和学生“学”的必要。  谁也无法否认,问题是客观存在于教学之中的。但是,日常教学中的问题却不是与生俱来、天然生成的,它需要我们用慧眼去发现。所以,发现问题就成了教师的一项最基本、初始化的能力。而更重要的是,仅仅发现问题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具备将发现的问题转化为课堂教学问题的能力,这就是
期刊
【摘 要】行政参与是行政民主的主要内容,只有当社会的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时,民主的核心功能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公民参与是现代公共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促使公共部门实现其公共责任和良好治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公民参与不仅在形式上和实质上赋予公民表达自己利益的机会,保证公民获得影响其自身生活质量的权利,而且它更维系了公民与政府之间持续沟通与信任的关系,保持了政府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基础。公民参与管理的
期刊
在“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中,以“100以内数的认识”为原发点和生长点,进行迁移和创新,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先用荆州电视台到我校开展“情暖童心”的视频来激趣,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千多人的场面的大小,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大数的产生是源于生活的需要,数学就在身边。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数自己手中的1000根小棒,感觉1000根很多,很难数,数的时间很长,从而诱导学生在“十个十个地数”的基础上想到:“一
期刊
作为数学教师,我深深感悟到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能从学生出发就会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课堂成为一言堂,就不能够调动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学生就会对此课程的学习兴趣淡化,导致的结果就是厌倦。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创设活泼的课堂气氛,创造民主开放的教学局面,在课堂中,我经常让学生上台扮演老师,这种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下面浅谈一下尝试此方式的一点感悟。  一.能够解放
期刊
朱敬本老先生说过:“到战争中去学战争,到水中去学游泳”。的确,许多处理事情的方法,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在实践中摸索“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支柱点”,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课内课外相结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给学生一个最大空间,发挥学生最大探究能力,真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开展实践活动方面,我做了如下尝试。一个星期天,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采访。采
期刊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检阅》这篇课文是两位老师“同课异构”的内容,两位老师在教学中,都抓住“鸦雀无声” 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体会儿童队员们为难的心情。两次教学方法不一样,效果更是迥然不同。  【案例一】  师:同学们,你们从“鸦雀无声”感受到什么?  生:我从“鸦雀无声”这个词中能感觉这件事很难办!  生:我知道了俱乐部里很安静,一点声音也没有?  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鸦雀无声”这种场景没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的学习过程,已成为我们实现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  一.指导预习——探究学习的基础  自学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从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入手。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也就为实现学生、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