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在实践中提升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k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敬本老先生说过:“到战争中去学战争,到水中去学游泳”。的确,许多处理事情的方法,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在实践中摸索“柳暗花明又一村”的。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支柱点”,以实践活动为载体,课内课外相结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给学生一个最大空间,发挥学生最大探究能力,真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开展实践活动方面,我做了如下尝试。一个星期天,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采访。采访对象让学生自己到社会上去选择,自己去联系,自己组织采访。
  有的同学采访了残疾人,有的同学采访了退伍军人,有的同学采访了七八十的老太太……有个同学作文中这样写到:我们去采访一位老爷爷,刚一进门,就被他老人家用哪个拐杖轰了出来:“去、去、去、捣蛋鬼!”一向备受老师呵护的我们哪受过这样的礼遇,第一次吃闭门羹的我们心灰意冷,倍受冷落的滋味袭上心头。本来第一次采访就没做好思想准备,顿时有些手忙脚乱。我们在人家大门外转来转去,思前想后,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再次去敲门。我对着门缝有礼貌地说:“老爷爷,我们不是捣蛋鬼,是来向您请教问题的,让我们进去吧!”老爷爷听后,微笑着给我们开了大门,让我们进屋,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给我们讲了许多精彩的故事,讲许多做人的道理。最后凝重地说:“1941年5月21日,我抗日英雄,在大刘村有四十多人惨遭杀害,并不像《茌平周迅》上所说有一千多人惨遭杀害!我们要尊重历史,不能凭空想象,歪曲历史!”
  读完学生的作文,我阵阵惊喜,豁然开朗起来,为孩子们的实践过程而高兴,他们由吃闭门羹到倍受欢迎,不但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合作策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同时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酸甜苦辣的生活中也得到提升……
  为了开展实践活动,我做了如下工作:
  1.家庭作业方面,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深入社会,体验生活,不再只盯着课本不放,比如,在感恩节之际,让学生帮父母做家务,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去实现自己的一份孝心。到社会上去调查那感动人心的故事,到网上浏览点滴生活趣事……
  2.创设课堂实践阵地,比如,开展“故事会”,“演讲比赛”,“课文当剧来排戏”等活动。
  3.组织课内课外活动小组,剪纸组、文学社、音乐队。让学生参加大量的集体活动,锻炼孩子的实践能力。
  总之,想千法设百计,让学生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作者通联:252100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联合校)
其他文献
在湖北省教育部门提倡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中,本校李艳容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将我的观察所得奉献给大家。  第一环节是,教师先让学生在视频显示的校园图中初步感知角,然后又拿出实物,找张开的剪刀上的角,吸管弯曲后形成的角,打气筒上的角,包括锐角、直角、钝角三类角,有意识地暗示了角有大有小,开口大或小都是角。最后让学生找身边的角——这是低年级概念课
期刊
由于小学数学是一项复杂的认知活动,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等特点,这样,思维过程就是这一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心理过程。培养小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的目的和任务之一。学生借助一系列的思维过程来理解概念,学会计算,从而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认知目的,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见,正确的逻辑思维往往是理解和掌握计算题、文字题、应用题的重要保证,有利于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所以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乐学的关键,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下面就我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谈几点体会。  一.利用情感教育,唤起兴趣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有一份真诚的爱对待班里的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班里的后进生,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热情鼓励,耐心教育。我班有这样一名女
期刊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知识本身具有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而表征它的语言文字则是抽象和简约的,学生所学的正是语言文字所汇集成的书本知识即教材。这就要求学生不论学习什么
期刊
为了全面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国家电网公司一直以来把着眼点放在理念转变上,把着力点放在机制完善上,坚持“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理念。多年来创新服务方式、完善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全面打造“95598光明服务”工程,并以“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的方式全面推进95598光明服务工程,促进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一名在95598电力服务系统工作的员工,就95598
期刊
高效数学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但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驾驭能力以及各地的教育环境都不相同,最佳的课堂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无论是“三三六”杜郎口教学模式,还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其目的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提高效率、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那么怎样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呢?  一.建立和谐课堂气氛  学生应在
期刊
没有问题不教学。只要有教学,就必然有问题,问题是教学存在的前提;一旦没有了问题,自然也就没有了教师“教”的必要和学生“学”的必要。  谁也无法否认,问题是客观存在于教学之中的。但是,日常教学中的问题却不是与生俱来、天然生成的,它需要我们用慧眼去发现。所以,发现问题就成了教师的一项最基本、初始化的能力。而更重要的是,仅仅发现问题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具备将发现的问题转化为课堂教学问题的能力,这就是
期刊
【摘 要】行政参与是行政民主的主要内容,只有当社会的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时,民主的核心功能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公民参与是现代公共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促使公共部门实现其公共责任和良好治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公民参与不仅在形式上和实质上赋予公民表达自己利益的机会,保证公民获得影响其自身生活质量的权利,而且它更维系了公民与政府之间持续沟通与信任的关系,保持了政府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基础。公民参与管理的
期刊
在“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中,以“100以内数的认识”为原发点和生长点,进行迁移和创新,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先用荆州电视台到我校开展“情暖童心”的视频来激趣,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千多人的场面的大小,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大数的产生是源于生活的需要,数学就在身边。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数自己手中的1000根小棒,感觉1000根很多,很难数,数的时间很长,从而诱导学生在“十个十个地数”的基础上想到:“一
期刊
作为数学教师,我深深感悟到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能从学生出发就会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课堂成为一言堂,就不能够调动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学生就会对此课程的学习兴趣淡化,导致的结果就是厌倦。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创设活泼的课堂气氛,创造民主开放的教学局面,在课堂中,我经常让学生上台扮演老师,这种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下面浅谈一下尝试此方式的一点感悟。  一.能够解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