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13006467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1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指标:(1)随访情况。(2)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情况及有无因胰瘘引起的二次住院或死亡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6月。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

结果

(1)随访情况:3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1个月。随访期间,65例患者发生胰瘘,包括B级胰瘘59例,C级胰瘘6例。其中24例接受保守治疗,41例接受B超引导下置管引流术。63例患者经治疗后好转,痊愈出院;2例C级胰瘘患者因胰瘘相关并发症死亡。(2)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病、术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例数、手术时间及胰肠吻合方式是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相关因素(χ2=5.986,13.006,9.025,21.561,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病、手术时间>6 h、胰肠吻合方式为端端胰肠套入式吻合或捆绑式胰肠吻合是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2.465,1.880,2.719,6.190,95%可信区间:1.253~4.850,1.025~3.448,1.254~5.894,2.309~16.592,P<0.05)。

结论

合并高血压病、手术时间>6 h、胰肠吻合方式为端端胰肠套入式吻合或捆绑式胰肠吻合是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文献对火针治疗肩周炎的研究情况进行归纳,分别从单一火针、火针配合针刺、火针结合拔罐、火针综合其他疗法等方面整理肩周炎的有效疗法,同时提出在当前肩关节火针治疗中的不足与临床研究中的问题。
收集中医药辅助治疗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相关文献,并对其病因病机、中医辅助治疗方法进行整理。对文献归纳整理后发现,众医家对该病的认识主要集中在湿、热、瘀、毒等方面。为方便临床医生了解中医药辅助治疗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研究动态,本文将中医药辅助治疗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文献从辨证论治、术后恢复、术后灌注、辅助化疗、姑息疗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期刊
目的探讨萝卜硫素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将心肌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LPS诱导组,JAK2抑制剂组,萝卜硫素低、中、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加入1 mg/L的LPS进行干预,低、中、高剂量组加入10、20、40 μg/ml萝卜硫素进行干预,JAK2抑制剂组加入JAK2抑制剂10
目的探讨大黄蛭丹汤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患者术后病灶周围炎性细胞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3例HICH患者按病历尾号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全部患者均先清除颅内血肿。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鼻饲大黄蛭丹汤。2组均治疗14 d,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病灶周围炎性细
期刊
目的研究苦参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4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苦参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后第2天开始给药。苦参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苦参素溶液25、50、100 mg/kg,模型组与假手术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 d。通过盲
期刊
期刊
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及路径在我国临床实践被广泛认同与开展,在结直肠外科、妇科及泌尿外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胰腺外科手术具有疾病复杂、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等客观因素,导致ERAS在胰腺外科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在不同胰腺中心差异较大,其相关路径的开展与应用显著滞后于其他学科。目前尚缺乏ERAS在胰腺外科应用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笔者就目前胰腺外科开展ERAS的可行性及相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