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证劵内幕交易规制理论的基本路径探析

来源 :河北法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的内幕交易规制理论,均有自己难以克服的缺陷.考虑到我国的本土环境,应该借鉴其中两种主流理论的合理内核,构建自己的规制理论和相应制度.具体而言,在主体规制方面,可以吸收“欺诈论”中通过区分内幕信息来源确定主体范围的基本方法,扬弃其单纯借助“信义关系”来确定主体范围之做法;在行为规制方面,则可以学习“滥用市场论”对客观行为进行定性之方法,而扬弃其在主体认定中采取的“知悉”标准.在这种“折衷”的理论模式下,整个行为认定的重心将转向行为人通过何种途径获取内幕信息并最终用于何种用途.内幕交易规制的对象也可以因此而归结为两种情形:一是“获取”内幕信息来源不正当而“知悉”并“利用”该信息实施客观行为;二是“获取”内幕信息来源正当,但“知悉”并“利用”于实施客观行为这一不正当用途.
其他文献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社会制度(简称“两制”)间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追求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始终面对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议题.建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两制”关系的认知经历了从彻底消灭资本主义到灵活对待资本主义、从倒向社会主义到开展战略合作、从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到争取两大制度求同存异、从倡导相互尊重到引领“两制”关系的历史演进.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调整转移、中国发展外部环境动荡变革分别构成了上述转变的根本动力、内部推力和外在压力.新时代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认知和处理“两
以“观念主义+过程取向”为基本特征的建构主义主张沿着“黑格尔—尼采—福柯”的路径去建构未知对象,至少黑格尔的逻辑起点“三原则”思想对建构交易诚信的研究产出有开启之义.当然实际的建构对上述路径作了适合要求的活用,其间还经历了包括对诚信属性作“规律+伦理”的推定、诚信受力的整体作用的假设、自然情境域中物的对象可以拟合到交易诚信研究域中的前提设定、根据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点存在性定理对交易诚信实现条件的勘定等数个阶段,最终建构出交易诚信的实现模型.在此基础上,解构出实现交易诚信的内生机理,并由此推导
我国智能投顾在运行实践中呈现出投资顾问色彩趋弱、投资者信息画像同质化严重、信息披露全面性缺失等问题.针对上述实践中的弊病,亟需从制度上寻求破解之道.传统信义义务法律制度框架无法有效的解决实践问题中所内蕴的利益冲突和智能投顾运营平台未勤勉尽职的制度难点.我国可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维度进行智能投顾信义义务的制度重塑.事前的资质获取、算法合规性测试、算法代码和测试结果的报备指向于信义义务的谨慎性要求;事中的信息披露和信息收集指向于信义义务的忠实性要求;事后的算法稳健性维护、异常警示系统的运行、信息更新和回访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为了遏制疫情的蔓延,城市基层社区不仅要严格管控服务于疫情防治的需要,更要保障社会秩序和普通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由此催生了社区工作人员与社区居民的权利分歧、定居者与“外来者”的身份区隔、社区工作人员与城市服务业从业者的空间纠葛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冲突等矛盾纠纷.大多数涉疫矛盾纠纷因刚性管理与柔性治理的失衡、责任与资源的错位、个体权利与公共意识的张力及隔离与社会性的悖论而生,只有通过提升社区治理的专业性、统筹社区治理资源、激发社区共同体意识和构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等机制才能得到有效的
《立法法》于2015年作出修改,赋予了所有设区的市行政立法权,并以第82条对其权限作出了限定.这种“欲放还收”的制度设计,是基于现实的阶段性选择,而非理论逻辑推演的结果.实证分析表明,《立法法》对设区的市政府规章事项范围的限制性规定,影响或制约了地方立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有效满足地方政府的立法需求,应首先基于解释论,对事项范围作扩大解释.在解释困境客观存在的情况下,转换视角至立法论,考虑取消对事项类型的列举式规定,赋予设区的市政府规章立项裁量权,在多元主体的互动中明确立法需求.以地方性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
后民法典时代民法研究需要处理好教义学与社科法学间的关系,为此需要对法政策学进行研究.在时间维度、体系维度和实践维度,法政策与法教义存在明显差异.法政策以其现实性和灵活性,被赋予解决社会问题的政策使命,这也使得其使用的分析工具异于法教义学中以规范解释为中心的方法工具选择.后民法典时代的政策性造法包括法政策对司法续造之促进和对法典修订之促进这两条主线.前者需要在宪法的框架内完成漏洞填补的工作,后者则以政策论证为导向,其“方法论工具箱”既涉及利益衡量、法益衡量等传统方法,更涉及到法经济学、法社会学等社科法学方法
《公司法解释四》第15条规定了强制分配要件,未规定如何分配.利润分配的团体事务和商业判断属性使得强制分配充满挑战.“先行决议说”自身缺陷会阻碍股东协商、妥协,且同样需事先确定合理分配额,应以直接分配为基本方式,并通过解释将股权回购、转让、公司清算等实质性分配纳入救济体系;将符合《公司法》第166条的利润全部分配,误将分配上限作为强制分配标准,混淆会计利润与可分配之现金,损害公司发展权与债权人利益.根据《民法典》第206条第3款、《企业财务通则》第67条,应以维持公司持续经营、发展为标准,构建合理的财务比率
文物是具有典型公益属性的物质文化遗产,将文物保护纳入公益诉讼案件范围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通行做法.近年来,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积极推动下,我国的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定位不清、民事公益诉讼与行政公益诉讼关系不明、对履职主体范围的确定不利于维护公共利益、行政机关依法履职的判断标准不合理等诸多困境.为消解制度困境,应在科学区分“文物”与“人文遗迹”的基础上,构建独立的文物保护公益诉讼制度,明确行政公益诉讼与民事公益诉讼之间的关系,采取不同标准确定诉前程序的监督对象和行政公益诉讼的被告,并从
对于两岸国际私法立法规定的最密切联系原则与特征性履行方法在涉外合同中的适用,学者有不同解读,法院也采用不同方式处理二者的关系.两岸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与特征性履行方法的共性与个性并存,总体而言,其特点表现在:对二者关系理解不同导致的法律适用根据的多样性;法律选择合法下的随意性;法院地法优位的一致性;问题根源的相似性;特征性履行方法适用的区别性等.两岸均应厘清最密切联系原则与特征性履行方法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各自的相关立法与司法实践.
我国刑事立案制度的发展以刑事诉讼法、法律解释和政策性文件的颁布和修订为结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创与确立阶段(1949-1979)、适应与发展阶段(1980-1996)、反思与完善阶段(1997-2013)和变革与创新阶段(2014至今).其实现了刑事案件的有序分流和诉讼效率的有效提高,在保障人权、控制权力、评估治安和预防犯罪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下发展,我国刑事立案制度在法律解释、立案标准、立案程序、刑事初查和立案监督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未来创新,在宏观层面,应当以实践为基准,以理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