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关心

来源 :情感读本·道德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s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筒里的声音还在继续,一如往昔从父亲背后传来的嗡嗡回声,童年的我趴在他背上,听着那仿佛从岁月另一头传来的声响,却有着说不出的五味杂陈的感受。
  童年,在昏黄街灯下,我和父亲的脚步停下了,他的手里提着一塑料袋的啤酒,随着步伐的摇晃泛着白色泡沫,而我的手中拎着一热水瓶的盐汽水,另一只手偷偷捏了下裙袋里的巧克力糖,糖果有些融化了,沾到了手指上,我悄悄舔了一下手指,回想着这种属于周末的美味。
  父亲和熟人聊天:“对,打酒去了,晚饭还没吃,来,抽烟。”他们在街灯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吞云吐雾,而我无聊地走来走去,想跳过自己的影子,但是又始终把那拉长的身影拖在了身后。等得累了,我习惯性地趴在了父亲的背上,这是属于我的特权,我倾听着他的背部传来的轰隆隆声响,每个字眼都似乎带有一种魔力,似乎是从地底深处传来的。无奈的父亲试图把这个沉重的小包袱拉下自己的背脊,但是我就如牛皮糖一样黏着他不放,所以他最终只好匆忙结束了对话,然后迈开步子往家里走去,我就匆忙小跑着跟随。父亲腿长,一步总是顶我两三步,我一着急就变成了小跑,不过在每个路口,父亲总会刻意停留一会,佯装看头顶树木的样子,等我接近的瞬间,抬起眼睛的他似乎又感应一般都迈开了步伐,于是,总有一个跟着高个眼镜男后面喘着气小跑的女孩,对她来说,父亲是一道永远追不上的背影。
  到中学的时候,父亲常常出差不归,于是我就过着潇洒自在的独居生活,相反他回来之后我却反而觉得有些不自在,找个借口和朋友一起出去玩耍。尽管如此,父亲总会在吃晚饭时候摆出两杯酒,给我斟上一小杯,然后自己倒了一大杯,酒过三巡,话匣子就打开了,大叹生活中的各种不公平现象,时而针砭时弊,时而知足常乐,我有些厌烦这个酒后的父亲,他两眼放着光地告诉我:“你爸爸是很有水平的人,外面人都叫我师傅。要知道,老爸相信一句话,一个人活着,要宾馆能住,狗洞能钻。”我往往付出无比耐心才能听他继续回忆那些对我来说太遥远的往事,当他有洋车洋房的日子,当他还是家里的长子,佣人眼中的少爷时光,但是这一切多提有什么用呢?我听着他醉后的唠叨,默默喝着对我来说太苦涩的啤酒,不时试图打断他的话语,但是他显然沉浸在自己的回忆中,絮叨不止。
  后来我去了大学,父亲开始用自行车送我到车站,往年流浪才子般的他突然对我有种近乎依赖的情感,每次我坐上车后座的时候,他双腿撑地,然后用力向前骑,这样弓着背的背影让我熟悉又有些心酸。每次有些难以释然地看他离开,然后便是一两个星期的离别。
  这样的离别也不算漫长,但是渐渐周期越来越频繁,而且离别的时间也不断延续。大学后,我很少在家吃饭,到了假期也总是和朋友踏上游山玩水的旅程,陪他喝酒聊天的时间越来越少。到后来有了男友,到了准备结婚的那天,我到现在没忘记父亲把我叫进房间里对我说:“这里永远是你家,如果你将来打算离婚了,随时回来。”在女儿的大喜日子,这么说的父亲大概没几个吧,但是我分明读出了他的不舍。
  后来忙于自己的事业、学业和家庭,我去父亲家的时间总那么短暂,不过幸好我的老公和父亲有些莫逆之交的样子,有时我们在外面一起聚餐,父亲的话匣子却没有以前那么打开,只是更多听我们的琐碎闲谈,只有谈到他感兴趣话题的时候,他提高嗓门高谈阔论总是令邻桌都会行注目礼,于是我有些尴尬地劝他小声些,他也一笑,却还是依然故我地说着自己的话题。
  退休后的父亲还是那么忙,都是为别人帮忙,帮助了许多人,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热心老伯,那时我打电话去,他总是说:“我很忙,没事不用打电话。”邀约见面也总是推三阻四,把酒言欢的机会一年甚少。
  如今,我又要远行,父亲在听到消息后沉默了一段日子后,告诉我:“我现在一直失眠,想到你本来在我身边不远的距离,一个电话,打一辆车,就可以到,而现在却不能随时看到了。我心里很难过。”临行前我一有空就去父亲家,却总是谈不完的话,有时我还是会觉得厌烦无奈,但更多是心里的不舍和难受。
  在爬上我家楼梯的转角处,父亲停下来喘口气,他的背影不再那么高大,而是有些佝偻瑟缩,他摸出口袋里的烟,看了看我,又讪笑着放了回去。这时候泪意有些逼入我的眼帘,但是我吸口气不让它泛出眼眶,我上去很随意地挎住父亲的肩膀,把他扶上下一台阶。
  就让我,现在带他前进吧。
  在晚上,离别已近,父亲会打电话来,听得出话筒那边的他已经醉意七分:“老爸很好,你别担心,就是想想你不在身边有些睡不着,一天就睡四小时,半夜醒来无论如何睡不着了,只好起来看书,你也别担心,老爸会注意保重自己……”
  话筒里的声音还在继续,一如往昔从父亲背后传来的嗡嗡回声,童年的我趴在他背上,聽着那仿佛从岁月另一头传来的声响,却有着说不出的五味杂陈的感受。
  走多远,变多老,我还是父亲的孩子,那一刻,我提着话筒无声地哭了。
  马军摘自《哲思》
其他文献
那一天,在小小餐馆的一角,我和父亲终于跨越了二十多年来积怨的鸿沟,两颗心紧紧贴在了一起。  远去的日子承载了太多的记忆,时光终将带走一切,人生的恩恩怨怨孰是孰非,一言难尽!不知为什么,我觉得我是那样委屈,又是那样歉意。是的,我曾经如此憎恨父亲,但此时,我已在心里原谅了他。  父亲写得一手好字,铺纸拈笔,挥毫泼墨时总洋溢着说不出的豪气。他还拉得一把好二胡,在很多个明月高悬的夜晚,父亲沉醉地拉他喜爱的
期刊
公共汽车开出去的一瞬间,你的傻弟弟突然歇斯底里地大喊着“姐你别走,别走,我再也不跟你抢东西了,什么我都让着你啊”,我知道你肯定没听见,不然你一定不会走的。  一  那一年,你六岁,我三岁,你说,男孩子不仅不准哭,还要保护女孩子,知道吗?  我哇哇大哭,“不知道。”  你打了我一下,“真是一个没出息的。”  “你有出息,你抢一个三岁小孩的棒棒糖,我要回去告诉我妈,不,你妈,不……我们的妈。”  你说
期刊
他在苦苦思索着,56年前与眼前这个女人擦肩而过,半个世纪后竟又重逢,各自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  关键的特征是眉宇间的黑痣和头顶上奇怪的发旋。  终于见到您了!  昭子满怀眷恋地定睛看着眼前那人的脸。这一找就是50多年啊。  当时才20岁出头的棒小伙子,现在已成了个年近80的垂垂老者。  那也没什么奇怪,当年才5岁的我,现在不也是个年逾60的老太婆了吗?  为参加亡母13周年忌辰祭拜,昭子坐上
期刊
这时,我发现他3岁的小儿子正用惊愕的眼神看着我。望着孩子可怜的眼神,我那已经摸着手铐的手,又收回来了。  大年初一,辖区呈现出一片热闹祥和的节日气氛。正在值班的我们,突然接到分局指挥中心下达的警情指令:在埠口港渔港码头有一艘大马力渔船着火,要求派出所前往处置。  我们提着灭火器和水桶赶到火场。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扑救,火势被遏制住了。  在与船主王某了解情况时得知,失火的这艘船,自9月份以来,就没有出
期刊
相对于很多成年的儿子目送父亲的背影远去,他却相反,缓慢的时间深处,父亲一步一步向他走来,直至清晰可感……  花季女子,怀有身孕,送夫上战场——这样的场景,在烽火连天、家国遭难的当年,并不鲜见。  孩子出世了,男人却从此没有回来。这样的结局,也并不意外。  花容凋零,信念不败。她相信夫君仍然在世,一日一日地熬,要等到重逢。可是她的等待落了空,她的夫君,年轻的鱼雷潜艇艇长,早已沉没在冰冷的江底。  作
期刊
在我生命最黑暗的日子里,斯奈德曾给了我一个真实的微笑,这个微笑就像一束温暖的光,点亮着我的生命。  内斯塔是以色列一位富商,每年都要去一趟德国,家人问他去做什么,他只说去看一位朋友。  1981年,内斯塔得了重病,身体不允许他去德国了。于是,他在病床上写了一封信,交待儿子拉斯利把它寄到德国。拉斯利一直感到父亲的德国朋友很神密,也特别想知道其中的事情,便偷偷地拆开信看了起来:“亲爱的默克尔,我就要离
期刊
但我还是记住了,彼此走过时,那轻微的摩擦里瞬间传递的一缕温情。这是一份路人的情谊,许多这样的火花,便咝咝地点燃了我们生活的热情。  那年,我刚刚大学毕业,在北方的一个城市,谋得一份做文员的工作。每天清晨我都要花40分钟,从22路车的起点坐到终点。  而颜柯,便这样进入我的视野。我最喜欢坐的是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颜柯亦是。两个人都从起点等车,只不过她自北来,我从南到。偶尔,两个人的视线会在窗户上淡漠
期刊
我想告诉你,孩子,给相爱的人一些空间……  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有一次暑假,我回家高兴地告诉我的母亲——我恋爱了!母亲非常为我高兴,但是随后她说:“我讲一个故事给你听。”  母亲就开始讲那个故事: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谈了三年恋爱,他们非常的相爱,几乎所有人都说他们一定可以白头到老,他们自己对此也深信不疑。后来有一天,他们约好在一家咖啡屋见面,可是男孩迟到了将近半小时,女孩非常生气,就开始大声地指责男孩
期刊
一个晴朗的午后,30个孩子从街道两边的屋子里跑出来,在街上画画、骑车、跳绳……玩得不亦乐乎,笑声回荡在整条街道。  四岁的伊莎贝尔和她的朋友艾米莉坐在路边,阳光下,女孩们穿着漂亮的裙子,肆无忌惮地吃着冰棍,聊着天。另一边,伊莎贝尔的弟弟雨果在婴儿车里恬静地睡着。  旁边的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不是汽车,而是骑着自行车和玩着滑板车的男孩们,他们东躲西闪地避开在路中央玩着跳房子的另一群孩子。  一个工作日
期刊
爷爷奶奶去世以后,父亲说他没有爸爸妈妈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生命是一场轮回,人生是一场又一场的离别,而我们也终将生离死别。  1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令我唏嘘不已:2017年12月21日,南京市某小区,一位81岁的独居老人在家中去世两个多月后被发现,发现时老人的身边还有一封遗书。  遗书上写道:我于昨晚(农历八月十五)走了,走时心如止水……  原来两个多月前,在举家团圆的中秋节,这个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