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信仰教育的历史考察

来源 :思想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xin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在不同时期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党的创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信仰教育以服务民主革命为目标,从大众化宣传、科学信仰的专门教育、革命斗争实践三方面进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在把马克思主义信仰上升为社会主导信仰的同时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在信仰反思和思想讨论中推动信仰教育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信仰教育以服务改革开放为目标,在适应社会现实和回应时代诉求中凝聚信仰共识.经过100年的信仰教育实践,党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主要包括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中夯实信仰根基、以党内信仰教育引领群众信仰教育、在反思信仰与重塑信仰中推进信仰教育等.
其他文献
“生态虚无”是现代社会中人的普遍精神样态,其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存在根源.以商品交换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生态虚无”萌生的源头所在,资本逻辑下的强制性生产和消费
不同于个体对自因自足共同体的服从之古典共同体主义正义,也不同于作为权利中心的个体对共同体的本质征服之近代个体主义正义,马克思是在遵循辩证逻辑而不断生成的个体与共同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逐渐由显性输入转向隐性渗透,其话语叙事也相应地发生柔性化转向,集中表征为话语形态杂糅化、话语主题细碎化、话语主体隐匿化、话语方式诱导化、话语视
西方虚无主义思潮纷繁复杂,但有一种以本真性为核心的虚无主义理论一直以较为隐蔽的方式否定中国革命道路和颠覆历史共识.“认识你自己”“创造你自己”和“叙事你自己”是本
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可以从理论、方法和价值三个维度加以理解.在理论维度上,要秉持历史规律论,抵制历史选择论,坚持群众史观,批驳英雄史观,肯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地
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观,高校课程思政具有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时代、世情、国情三种存在语境,构成了课程思政话语表达的外在动力.课程思政话语表达生成逻辑体现为:在贯彻立德
坚持总揽全局、靶向症结是系统精准地在每一环节驳倒历史虚无主义的关键所在.历史虚无主义“靶向批判”体系的建构具有理论解蔽、过程看护、力量支撑、物质固本四重维度,旨在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课程思政具有培养思想道德的基本任务,因而课程思政蕴含着“知识即美德”的学理要求.在古典视域下,知识与美德共通互促,知识是指朝向于美善、关乎
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国一盘棋和坚守共同理想信念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这其中贯穿着集体主义的价值主线.推进国家治理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除了外界因素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带来影响,混凝土自身的缺陷也是影响技术实施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是核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