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言世界中对话语文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ggaowan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与语言所展现的世界相遇与融汇的过程,是一个认识世界、思考世界和拥有世界的过程。毫无疑义地告诉大家一个真理,语文教学必须植根于语言世界。
  一、有语言的地方才有语文的世界
  当世界进入到语言之中之后,世界才表现为我们的世界。世界在语言中现身与驻留,语言是世界的呈现方式,当我们进入到语言之后才有可能进一步了悟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才能对我们具有现实意义。
  语言是有生命的,语言之中必然承载着生活的、民族的、历史的等等复合元素,语言之于人,是一种精神意义的存在,是人的精神本体赖以存在的根。人类存在于语言之中,语言不仅是人类使用的工具,而且是人类存在的家园。
  语言是一种交际的工具,而交际方式之中有一种是在对文本语言的理解中完成的,因为文本是语言的存在。语文教学只有通过语言的学习与体味、感知与领悟、理解与对话才能认识文本,认识生活,进而认识文化,认识世界。用语文的方式认识语文,就是要以语言的方式来展开现实的生活,探究生命的意义。作为个体的生命是一个个有限的存在,为了让生命获取更多的营养,提升生命的无限的价值,就需要在语文教学中用一种积极参与和相互响应的态度来面对文本的世界,需要引导和启发大家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扩展和丰富对世界的认识和习得。
  语言使读者与世界相融相通。语言开启的是世界的一切,读者就是去把这一切加以认知和把握。我们知道,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语言的艺术,作品所蕴涵的内容首先隐藏在文本的语言之中,作家往往根据自己的创作思想和文学风格,借助一定的表现手法与写作技巧进行语言构造,在一定的语境下对语言进行灵活的变异和创造,打造出一条条熟悉而又陌生的文字隧道,形成语义层面之上的一层层阶梯,使语言世界异彩纷呈。
  作者留下的语言世界和读者思想的语言世界以及教学之间的语言世界,相互之间都有着千差万别的特殊性。然而语文教学就是要把他们共融在一起,使得语言世界成为一种特殊的交往形态,成为一种特殊的教学艺术。文本在读者理解的过程中,会受到当时的语言环境、理解者和文本本身的影响,理解的过程就是之间的融合过程。伽达默尔说“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正好说明了语言是理解作品的一条基本途径。我们对文本意义的理解过程,说白了就是对文本语言的不断介入过程,是从语言中唤醒凝固在语言中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语言始终贯穿在文本与理解者之间,当语文教学找不到语言乃至语境的联系时,就会丧失语文的魅力,就会失去语文的世界。
  语文教学好比是一场语言游戏,游戏在语言之中进行,一方面是既成的文本语言,是作家的语言,是语言之后的作品存在;一方面是教学之间的语言,是读者的语言,是教学过程之中的互动语言。只有参与是不够的,必须互动起来;只有互动是不够的,必须建构起来。文本的理解是语文学习的本质性的学习活动,文本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接受也好,理解也罢,是以语言为信息媒介的。语文教学既反映了人与世界的语言关系,人以语言的方式去拥有世界;而且揭示出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是人的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是人精神生命的一种重要根基。
  语文教学的品质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无论是吟诵还是品味,无论是想象还是体悟,都离不开语言的平台。我们既要与文本沟通,还要与作者沟通,既要与其他读者沟通,还要与背景文化沟通,要想在教学中让我们的语言能力获得长进,就要在语言中不断地去历练,用尽一切语言方式为语文教学服务,用语言的方法寻找语文的家园。
  二、阅读活动是一种语言交流活动
  阅读活动是一种语言的参与活动,读者的理解与作品的意义同时构成了一种语言意义的存在。文本作品的语言本身蕴涵着遮蔽和解蔽的张力,真理存在于文本之中,吸引着许许多多的读者去揭示它的意义。作品所隐藏着的我们的生活世界与存在的真理,是任何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都无法使它显现出来的,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理解来让沉默的文本开口对话,经由语言活动自身的力量才能够得到彰显。作品的语言为读者能够来参与对话预留了空间,双方将在对话中激发出新的东西。
  语文教学的对话并非仅仅表现为师生之间作为读者层面的问答交流,更重要的表现是作为读者和作者作品之间的视域交融。在伽达默尔看来,“在理解中所发生的视域交融乃是语言的真正成就。”这既是一种对话,也是一种理解,是打开了思维大门的语言活动。这种对话是作品视界和读者视界相互之间的视界融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解是基础,是与文本、他人和自我展开对话的核心。作品语言形式作为一种召唤结构和一种意义存在,对语文学习主体的解读参与和意义阐释发出了邀请,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有没有抓住语言之根本去启发和开放读者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在召唤结构的召唤下,去填补未定性和空白,去完成作品的意义建构。
  由于理解往往与先在经验联系在一起,所以,需要每一个读者通过阅读和理解去激活并提取已经获得的认知结构,与新的学习内容形成互相参照和联系,进而去填补和充实自己的审美经验,建立自己的审美坐标,实现期待视野的超越。在真正的理解过程中,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对话双方超越了各自的视域而进入到了一种探寻的过程,这种探寻活动充满着未曾预感和未曾发现的发展动态,可以理解为一种正在发生着的更具生动性的历史性事件,是在读者和作品的交融中发生着的解读视域和文本视域的交融。
  语文教学往往从语言世界中寻求理解和建构意义,不断地进行着读者、作者甚至编者之间的对话交流,向着自我理解和建构自我的方向去努力。阅读文本就是在阅读自我,理解文本就是在理解自我。文学接受的目的告诉我们,阅读不仅仅是理解作品,而且是通过理解来发现自我和否定自我、调整自我和塑造自我。如果读者只是被动接受作品和作者的经验,只是成为作品和作者的奴隶,不能结合自己的经验来思考和发展文学的价值,那么,这种阅读就不是真正的接受美学。
  通过理解,心智和存在才有了联结,理解就变成了存在的一种表达形式,随着理解的进一步发展,作品意义就不断被解释和揭露。理解让读者更加贴近作品,更加感知到自己心智活动的那个存在。于是,理解的过程便是自我发现和自我了悟的过程。一旦深入到作品的语言本身,其实就是读者意义得到建构的那一刻。
  三、语文阐释基于作品语言的意义
  一部作品本身就是对某些问题的回答,读者只有理解了这些问题之后才能真正理解这部作品。虽然我们把文本看做是阅读交流活动的另一个主体,但是,文本毕竟是静止存在的另一方,所以在对话过程中,读者自然要发挥自己的主动参与作用。如果读者一方出现了封闭与失语的情况,就会造成双方理解的障碍与隔阂。
  在审美接受过程中,自然有着读者接受作品的审美活动,姚斯从宏观角度提出了作品意义的解释可分为三个步骤,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是对作品语言的意义建构的具体过程。
  作品文本通过自身的语言组织向读者开放自己和表达意义,读者在对文本语言的阅读过程中解读意义和反思自身。在不断的阐释与被阐释的过程中,文本以其自身独特的内涵不断地验证、丰富读者的认识。语言的情感性更突出地表现在作品的审美情感上,它不同于日常语言的一般情感。日常的情感虽然真实自然,却往往流于直接的宣泄和流露,表现为一种情绪化的现象,很难具有美感的艺术。作品的语言是活生生的生命的吐纳与留痕,任何语言形式的背后都是鲜活的情感生命的律动和折射。所以,语文的阐释不仅是倾听和叩问语言信息的过程,还是一种体验和感悟语言情感的过程。
  一般来说,审美活动的理解与阐释就蕴含于以上两个阅读阶段,一是审美感觉范围内的直接理解,二是在此之上的反思性阐释。读者在不断发展着的审美感觉的视野中接受一切,进而作为阐释的反思视野而清晰地表达出来。进一步的阅读会发现,在第二阶段的阅读中,作品的意义整体还存在着可变性,或者是发展性和不完善性,甚至可能会陷入片面的语言阐释的局限之中。读者在通过阅读理解和阐释的过程中,从始而终、从整体到局部去建立完整的意义。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初级阅读为后二级的阅读提供了启发和奠基的帮助,更显示出语言的本质力量。初级阅读经验成为二级阅读的视野,进而言之,阐释也就成为了应用的基础。语文阐释的三级阅读,是一种基于作品语言所进行的理解、阐释和应用三个瞬间过程组成的统一体,它们把语言现象看做是存在的房产一样,当读者不断去阅读理解和积极响应的时候,才表明读者开始真正入住了这个存在的家园。
其他文献
基于产品外观、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患者吞服性及产品稳定性等功能性要求,水性薄膜包衣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口服固体制剂领域.而在提高产品稳定性方面,大部分浸膏类中药及
所谓“茶座式”教学,即学生分小组的形式,以六至八人一组,围绕课桌相向而坐,这样如同茶座的座位形式称之为“茶座式”。其优点在于,使学生能够更便捷更畅快的交流。这种交流不仅是语言上的,更多来自眼神的交会,心灵与思想的碰撞,契合了“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需要,学生能够更顺利地完成“自主学习”、“探究与交流”环节。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转变学习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个“导”字
NaNO2溶液缓慢加至伯苄胺的DMSO和49%HBr冰冷却溶液中,放置至室温后于100℃反应1~2.5h得相应苯甲酸,7例收率78%~92%。苯环上间(对)位取代基不影响反应速率。
本文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要求为基点,结合教员的本职工作重点探讨了如何落实"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方针的问题。
目前教育部出台的针对原有两课的教改方案.适应了新时期高校政治与道德教育的要求,同时增设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和选修课程,具有积极意义。然而,该方案仍然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有待进一
课改是对基础教育课程的系统性、试验性改革,改革过程中坚持面向素质教育,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改革,实现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融合,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学习
政府权能理论是研究政府的权力、职能和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政治学理论。它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一种合理的、良好的政府权力和职能关系,以使政府充分发挥自身
建立了HPLC法测定中药复方茵山莲颗粒灌胃后大鼠血浆中野黄芩苷的浓度,并研究了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以黄芩苷为内标,采用C18柱,乙腈-四氢呋喃-0.4%磷酸(15∶35∶150)为流动
报道了重组蛋白Aspin——由寄生性Trichostronglus colubriformis产生的一种门冬氨酰蛋白酶抑制剂类似物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研究了表达具生物活性、可溶而非形成包涵体的As
创新型人才是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需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制定新型的教育方案,改革培养模式和办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