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xfly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如果“一刀切”势必导致部分同学“落伍”。而“分层次教学”就是在现有的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在某一学科的学习程度以及学习能力,因材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分层次教学的内涵
  “分层次教学”中的“分层”概念不仅仅是指学生分层,还涵盖目标分层、施教分层、作业分层、辅导分层、测试分层、评价分层等诸多方面,在每一个环节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
  1.符合因材施教原则。分层次教学就是根据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各方面的具体差异,在教学中赋予不同的要求,达到全体学生充分发展的目的。
  2.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为了让所有学生得到数学活动交流的机会,教师必须提供不同层次的交流内容。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辅导下愉快地学习,从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三、普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1.学生层次化———学生自愿,因能划类,依类分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可将学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分层次教学的主体是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应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
  2.在各教学环节中施行“分层次教学”。
  (1)教学目标层次化。分清学生层次后,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A?组学生达到①-③;B?组学生达到①-④;C?组学生达到①-⑤。
  (2)课前预习层次化。根据已定的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各层次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习方法,才能获得满意的预习效果。比如,让高一学生预习时,可要求A层学生主动复习旧知识,基本看懂预习内容,试着完成相应的练习题,带着疑问听课;B?层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会参照定理、公式、例题的推演自行论证,并据此完成练习题;C?层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定理、公式要主动推导,例题要先行解答,能独立完成相应的习题。
  (3)课堂教学层次化。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例如,高一“函数概念”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学生复习完相应的旧知识后,可设计如下一组问题:①什么叫函数和映射?②为什么说:“自变量x有一定取值范围?”③为什么说:“函数y有确定的范围与之对应?”④x、y的取值范围可分别构成集合吗?它们有何特点与关系?⑤你能从映射的角度重新定义函数吗?⑥函数记号如何?新定义与原定义相同吗?
  然后让A?层学生回答①②题,B?层学生回答③④题,C层学生回答⑤⑥题。通过提问分析,既复习了旧知识,充分暴露出概念的形成过程。又可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基本上搞清函数的概念,从而在“成功的体验”中,不知不觉中突破这一难点。同时,对新知识的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和题型的变换等,每个层次的设计都要照顾各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
  (4)布置作业层次化。在教完一个概念、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为此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性作业;B?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C?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各半。布置作业要精心安排,一般学生在20至30分钟内完成,分层次布置作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并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作业题组,克服了“大一统”的做法,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考核、评价的层次化。为了更好地发挥分层互促的作用,在考核和评价中也应进行分层次。比如试卷的命题,应改变传统的做法,可以将一份卷分为基础题和层次题两部分,基础题为各层次学生必做题,层次题指同一大题里安排一到三个层次的题目,各层次做相应题目,难易度不同,但各小题的所得分相同,这样使低层次的学生能享受得“高分”的喜悦,同时也可避免优生因得高分而产生骄傲思想。
  四、“分层次教学”的思考
  在具体的分层次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克服一些不利因素,如层次分得过死,加重两极分化,以及教学分层与考查不配套等等。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分层次教学”,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其信息量大、画面生动直观等特点被运用于大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发挥其对传统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这是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因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受到了众多教师的青睐,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也采用了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对此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体会:一、多媒体教学走入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有其必然性;二、大学语文运用多媒体进行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每一位站在新课改第一线的教师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顺应课程标准“尊重一切学生的个性”的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合作性,凸现他们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绽放和发展,倡导和构建自主性团队教学模式,就成为每一位教师的一大课题。本文从自主性教学的特征出发,以团队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方式,就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谈谈新课改中如何实践自主性团队教学模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热潮,广大教师越来越注重了课堂教学的-创新,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着实让人耳目一新,而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作业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作业的评价更是被当成一件简单的例行公事。批改时只是对作业过程和结果给予一个正确与否的判定符号、等级和分数,更有甚者只是简单地打上"√”或“×”,或一“阅”了之。基于对作业评价中实际存在的问题的思考和课程改革对作业的新要求,我们组织有关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新课
我们常见到这样一个选择试题。“一次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A:中俄《爱珲条约》、B:中俄《北京条约》、C:中英《南京条约》、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答案是B。此题结论值得商榷。在此,我们不管此题答案是否正确,就相关知识原与同仁一道进行讨论。  首先,我们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2000年3月第2版)第13页的表和第14页的插图。表中列出了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最重要的阶段,因此教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还要承担着对“人”的教育的重要职责,我们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质上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里明确指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中小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须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信息技术的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
[摘 要]本文就多媒体课件对教学的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分别从施教者和受教者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把握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一些原则。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施教者 受教者 宏观把握    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课件在当今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口述 板书”模式逐渐被课件教学所替代,更多的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配齐了多媒体设备,课件教学正在逐步融入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新课标中更是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重要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写作”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中有这样的表述:“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可是,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一目标呢?新课标没有明确的措施,许多老师不知如何具体操作。  旧课程按写作技巧编选单元,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方法;而新课程则按话题编选单元
[摘要]好的朗读引导可以激发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增进师生交流,启迪学生思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形式多样的语感训练,充分表现学生的智慧灵气,最终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有兴趣 有目的 有机会    走进学校,就能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有的班级传来琅琅读书声,有的班级的读书声似有似无,有的班级读书时似乎在唱歌……各个班级朗读时的语气不同,体现着教师们的教学风格。  “文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习方式正式作为一种数学理念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数学的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如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一些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本文拟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途径作一番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    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