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在写作中的作用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stde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典诗文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妙用古诗文可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息。对如何运用古诗文,提高作文质量进行探析。
  [关键词]古诗文 写作 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90018
  中学生作文一直以来的困惑就是言之无物,作文素材千篇一律。学生写得枯燥乏味,老师看得昏昏沉沉。如何为作文增色成为师生共同的难题。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胸有千钧墨,才能笔下生花。而诗词歌赋恰好能成就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前人的成果呢?
  一、充实内容,增强意蕴
  积累足量的诗词歌赋,能够在写作时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使文章变得灵动,有厚重的诗香氛围。
  1.诗词为题目,可画龙点睛
  拟题时求助老祖先。成语、古诗文名句、名人名言等是文化积淀的精华,高度浓缩,具有极强的概括性和感召力。
  如:《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梅须逊雪三分白,雪支输梅一段香》,《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穷且益坚》,《智勇多困于所溺》,《事必目见耳闻》、《救救孩子》、《百年孤独》
  2.诗词开篇,生意盎然
  例如一考生作文开头如下:“人与自然比邻而居,遂得以常常看风景,而看风景时,看到的却往往是自己。人生多苦辛。看风景是人生短暂的中断,是不带惊恐的逃跑。一直逃至踪影全无时,便是古来的隐者。结庐在人境而无人世的烦忧,或许是令人神往的吧?然而可惜不能。威猛如魏武,当月明星稀之夜,尚有无枝可依的喟叹;豁达如东坡,月下访友,看庭中积水空明,树影绰约如藻荇交横,竟也兴起时不再来的寂寞。日落黄昏,雨打梨花,都会被风流倜傥的才子看出血泪来。所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或‘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或‘一树梅花一放翁’,都是在看风景时看到了自己。临到最后,人总要面对自己。”这里引用了大量的古诗词,有的是直接引用,有的是化用,无论哪种都使得此文的开篇熠熠生辉。
  3.诗词结尾,锦上添花
  例如以“奉献”为话题的结尾:“‘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告诉我什么是奉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告诉我什么是豁达……走近诗人,与诗人同行,让诗句提升我的思想,慰藉我的感情,净化我的心灵。”引用诗词巧妙收束全文,余味无穷,又发人深思。这便是引用诗词的魅力
  4.诗词为文,亮丽语言
  在文章中。它可以在某段中点缀一二,给文章的襟边插上一朵底蕴的小花;也可以根据主体的需要,让相关诗句联合成一个诗句的方阵,让诗句成段。古为今用,可化腐朽为神奇,让自己的习作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一考生在写李白时这样写道:“他高仰的头颅,飘动的衣袖,高举的酒杯,入鞘的宝剑,有着一身‘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凛然傲骨,亦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满满自信。日日瞻仰,怎不让人心潮澎湃,被他豪放达观的性格激励?”文中仅以李白的两句诗词点缀,使得李白的形象呼之欲出。这样的点缀免去了堆砌辞藻的拥塞。多了一些灵气生动。
  一考生在《犹忆书香》中写道:“总能看到江畔那个人: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披发行吟,时而悲叹,时而沉吟。司马迁称赞他:‘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浩,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他就这样徜徉于汨罗江,国家的灭亡,百姓的哭声,都化作他眼角的泪滴,流入江底。”这段文字一句皆是一首诗,就这样让我们联想起诗句的意境,带领我们进入屈原的世界,似乎眼前真正站立一个衣带飘飘,面目清癯,遗世独立的爱国者形象。
  二、指导结构起承转合
  高考作文以议论文为主,议论文的结构很多考生把握不好,很多考生的作文结构不清晰,或者结构单调。那么我们来学习一下古人的议论文如何写作。
  以《师说》为例。此文用的是“起承转合”的结构模式。如,《师说》的第一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便是起,他紧扣题目的“师”字来谈。“承”是承接,一般是承接前文做更进一步的解释。《师说》第二段:“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一段就具体讲述了老师存在的原因和必要性。“转”是宕开一笔转述其他,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师说》的第三段叙述了当今社会关于从师的风气问题。不再单纯对老师的定义进行阐释,而是关注了更广阔的社会现象,这就是宕开一笔,看似与上文疏远了,实际是加深了文章的内涵。“合”是结尾,一般扣住题目和开头,就是和前文合。师说的第四段就是“合”,从第三段对社会现象的叙述转到呼应前文关于“师”的论述:“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许多的诗歌中也存在这种起承转合的写法。这个结构模式可以丰富作文的内容,加深作文的意蕴。尤其是涉及到实事话题的作文,更应该以此文为例。
  总之,古典诗文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妙用古诗文可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息。写作时,我们应该学会运用好古诗文。
  (责任编辑 韦淑红)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我国北方高寒地区连底冻河流断面冻、融变化规律,提出了改进测验和整编方法的意见。
新课标倡导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性问题便是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起来的,它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及亮点,同时也是学生较头疼的题目.
民族传统体育民族学研究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回顾民族学学科产生演变的历程,指出民族学经历了从广义到狭义的学科发展历程,并存在
[摘要]要改变“学生怕写,教师怕改”的作文教学现状,可从作文教学生活化、写作素材生活化、让学生在互评中提高写作水平等角度入手进行尝试。  [关键词]改变作文教学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026  在学生中流行着这样的顺口溜:“中学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学生的心理,学生为什么那么怕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媒体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学传播通过媒体进行,它沟通了教与学两个方面,对教与学的效果和效率影响很大。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师教育跨越式发展,从构建语文新课堂的角度出发,对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谈些许认识。  [关键词]有效多媒体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2000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情境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的相关研究却极少。探究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多媒体、结合学生想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为此,探讨了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了促进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10035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兴趣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远远超过老师的督促与说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首要任务.初中数学兴趣教学应做好三点: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二是改变教学方法;三是运用多媒体教学.[关键词]兴趣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多媒体[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40031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
[摘 要]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通过一定的措施,激发学生参与欲望,营造参与氛围,创设参与机会,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物理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主动参与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80070  随
对共同体意识与现代社区建设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和构建是现代城市社区建设的关键,大众体育则具有明显的共同体特征。在此基础上,以社会人类学为视角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