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策略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英语教学中,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方略,有助于内在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本文从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原则与方法运用二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学校 英语教学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 策略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b)-0070-01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特点就在于其鲜明的职业属性。传统的中职英语教学,专业性不突出甚至缺失,以致造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无法适应要求。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是结合专业实际需要,以“适度、够用”为原则,教师、学生、企业共同参与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职业情境的创制,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为教学目标。因此,积极探索职业化属性,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学习未来职业中所需要的英语技能,同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1 中职英语“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设计原则
  职业教育学的实践与理论表明,仅仅将教学方法作为转换教学内容的手段是远远不够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的方式应关注两点:一是教学的内容,二是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内容指的是要关注课程的整体设计,教学的过程指的是教学必须关注进程、方法及评价的设计。就是说,教学内容的设计指向学生“学什么”和“做什么”,教学的“过程”设计指向学生“怎么学”和“怎么做”。
  (1)教学内容的设计原则。传统的教学内容设计往往是与知识传授一致的被动式安排。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安排给学生千篇一律的学习内容。而从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的角度而言,往往这种安排带来一种臆构的色彩。笔者以为,中职英语的教学,第一是要以学生未来职业需求为教学切入点。当今社会,技术进步导致简单职业向综合职业发展。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是盲目地复制或简化普通中学的教学目标,听、说、读、写一应俱全,这样不仅不能实现中职英语的教学目标,而且容易使教学走入了应试的老路。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无疑是个挑战。因此,重新正确确立中职英语学习目标势在必行。作为跨专业技能的外语,将中职英语教学与专业技能要求结合,有利于学生将来在企业里能进一步发展。而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明确是“为工作而学”的目标,学习积极性明显得到提高。第二是要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长期以来的中职英语的课堂教学,总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不理不睬。重要的原因就是课堂教学中缺乏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对与未来职业无关的英语学习没有兴趣。因此,要真正让学生重视英语,就要改革教学的内容,进行以“工作过程导向”理念引领的课堂学习活动。如创设或在真实的情境中,从描写工作中的车间、常用工具、工作过程等入手,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英语学习,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是要确立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中职教育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职业人,而是一个生存、发展的社会人。英语是一种职业交际的工具,其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有必要通过与专业知识的结合,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英语会话的能力。
  (2)教学过程的设计原则。中职英语教学的成败,不但取决于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与安排,而且还在于其教学过程的有效把握。为此,教师第一是要注重通过情境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是英语教学的生命线。它能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从听、说、读、写各个不同的角度获得感性认识,激发学习热情。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抓住学生职业生涯中的各种情境,模拟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学得开心,体验成功。第二是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学法指导。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英语基础知识差,口头表达能力弱。为此,需要教师去引导他们发现哪种学习方式对其长进最有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尝试各种教学法,以适应、刺激各种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情况,让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发挥英语学习的潜能。比如通过反复阅读、录音复习等来激发听觉学习型的学生;通过卡片复习、专注默读来满足视觉学习型的学生;通过讨论、对话交流的方式促进互动学习型的学生等。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类型,并给与适当的指导,协助学生尽快地认识自我,以便更快、更好地投入学习。第三是要运用多种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中职学生类型和对象的不同,要求教师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注重期末结果的评价,也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我们不但要对学生的笔试进行评价,而且也对学生的口语情况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对学生取得的进步进行评价,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 中职英语教学中“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措施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英语教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点出发,以“任务驱动型教学”为主要方式,可从六个方面进行:(1)主题导入,调动兴趣。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出发,利用短片、歌曲、图片、对话、知识竞赛、头脑风暴等各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导入主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学习的欲望。(2)听说训练,夯实基础。在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后,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3)总结典型,探究规律。在学习基础会话的基础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总结本话题在各种情境中的典型句型,并根据教师设计的情境进行分组练习,这样为下一步的学习又做好充分的知识和技能准备。(4)结合专业,融入职业。有了听说的基础和典型句型的掌握,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有了自信。同时,学生也需要新知识的刺激,此时将专业知识融入学习是恰到好处。比如,在学习“面试”话题时,模具专业的学生学习实习中车、磨、铣等方面的知识;服装专业学生以“购物”为话题,从报装的面料、款式、型号等进行讨论,这样紧密的和专业、工作联系在一起。(5)分层练习,适当拓展。有了适当专业知识的储备,教师根据生活和工作情境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练习,联系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此时教师充当协助者,欣赏者,成绩记录者的身份,而学生不但充当“演员”的角色演好自己的戏,同时也是同学进步的见证者、评判者。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进行适当的拓展。比如,学习“面试”时讨论面试的技巧;学习“购物”时讨论如何砍价。这样既保证基础较差学生达到基本学习目标的要求,多品尝一点成功的欢乐,又使基础较好的学生有创见,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让各层次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慢慢地掌握英语运用能力,进入一种“润物无声”的境界。(6)多元评价,全面发展。对学生的评价,教师既评价结果又重视过程,既评价智力因素又重视非智力因素转化,体现对学生的多元评价,促使学生培养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能力要求。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在中学教学中的不断实施,我们逐渐认识到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理想的中学语文教学活动必然要求师生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本文从中学语文教学的性质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教材环境下中学教师备课与新课改理念的不适应现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新教材环境下如何备课,并深入探讨了有效备课的策略。这不仅为中学教师如何备课提出了比较独到的见解,而且对于如何实施中学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新教材,备课,备课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0)03(a)-0000-00  
为更好地贯彻《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市卫生监督所对市区中小学生午餐情况和校园
应用稳定氢同位素技术对四川卧龙巴郎山亚高山暗针叶林不同降水条件下3群落类型中降水、林冠穿透水和壤中流的变化动态进行跟踪研究.结果表明:降水δD与降雨量负相关显著(R2=
妇科疾病在女性疾病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女教师在教师中占2/3,为了解我区女教师的妇科疾病患病情况,笔者对2004~2005年体检中的女教师进行妇科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1~2],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其主要目标就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
摘要:分析《现代控制理论》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的探讨。在教学内容方面,提出精简教学内容、教学中引入工程实例的改革思路,并给出内容优化设计的课时安排。在教学方法方面,提出“经典”与“现代”有机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开展研究型学习等方式,并给出一个科研实例与教材每章知识点细致结合的过程。在考核方式方面,提出多方面全方位考察的更加公平合理的考核方式。通过这些改革,
电影影片作为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一种有价值的教学媒介,早已被国外许多管理类课程讲授者所关注,然而在国内的学术界还鲜有涉足。本文以潜艇总动员(Down Periscope,1996)为例,来
在医疗卫生领域,统计学的应用是很广泛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统计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但有些统计计算过程较为繁琐,通常要使用专业的统计
高中化学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科学实验探究为主线,采用“发现问题-探究创新-实验论证-分析归纳”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注重新知识,新理论的产生和形成过成,引导学生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