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音乐交流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chuanqi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东西方文明最早的交流之路,丝绸之路在各地区音乐文化的交流之间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本文从丝绸之路上的音乐文化对接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丝绸之路上音乐文化的汲取,并且分析了丝绸之路上音乐文化的融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丝绸之路上东西方音乐文化的发展,以对未来丝绸之路上音乐文化交流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交流
  作为一条重要的文明开拓之路,丝绸之路是亚非欧大陆的重要交通路线,它的产生对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音乐的沟通与传播过程中,促进了不同国家音乐内容与形式之间的融合和发展。
  1.丝绸之路上的音乐文化对接
  几千年前,东西方之间缺乏联系的通道,其音乐文化等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而随着丝绸之路的产生和发展,亚欧大陆各国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变得密切,实现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对接。首先来说的是东亚音乐与中亚音乐之间的对接。过去的中原地区,现如今的河南地区是我国东亚音乐的重要发源地[1]。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21世纪,中亚地区就和我国中原地区产生了密切的交往,互相传送了音乐等形式。《周礼》这一著作记录到,周穆王曾经派乐队出使中亚地区,带去了当时周王朝的琴、簧、瑟、笙、钟等乐器,并且教习当地的乐者学习。由此可见,早在周王朝时期,丝绸之路在东亚和中亚地区的音乐交流之间已经起到了一定的连接作用。
  此外是西亚与中亚的音乐对接。西亚和中亚的音乐交流,必经之路就是波斯。波斯在占领了两河流域之后,促进了西亚的音乐传入我国的中原地区,特别是在汉代琵琶和竖箜篌这两种乐器的引入,深受汉灵帝的喜爱。我国的《旧唐书》曾经记载过,琵琶和竖箜篌有二十二根弦,体区而长,其声音空灵,汉灵帝好之。竖箜篌就是埃及的“哈卜”,游牧生活的赛亚人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使之能够便以在马上进行弹奏。而琵琶傳入中亚的时期较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相关的记载[2]。
  2.丝绸之路上音乐文化的汲取
  公元前2世纪是亚欧大陆文化交流的频繁时期,这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夏国的衰败和波斯国势力的发展,使得月氏族人等被驱逐,他们抵达我国的西北地区,接受到了当时先秦音乐文化的熏陶,也带了当时的音乐文化。从先秦的“簧”、“笙”、“笛”等乐器中都能看出亚洲大陆上文化交流的影子。
  先秦时期迁入我国的月氏人、羌族人等都是过着游牧生活,他们把上述的中亚音乐引入了我国。但是当时我国的琴、瑟、编钟等乐器并不能适合马上进行演奏,不符合他们的生活习惯,所以很多中亚人不了解这些乐器[3]。
  第一,琵琶、竖箜篌两种乐器由波斯传入我国,促进了亚洲大陆音乐文化的进一步接触和交流,形成了中亚音乐文化原始形状。随着两国文化之间的深入交流,促进了当时音乐文化的兴盛。
  第二,在月氏人征服了大夏国之后,他们的领土不断扩大,延伸到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等地。而随着大月氏的领土扩张,客观上带动了我国音乐文化的南迁,促进了东亚和南亚音乐之间的相互融合。
  第三,随着匈奴帝国的西迁,促进了亚欧文化之间的交流,对欧洲的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意义。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反映,首先,对于乐器之间的交流。我国传统上把“排箫”成为“籁”,而现在的罗马尼亚仍然将这一乐器称之为“奈伊”,双方的发音是扥相似。此外,从音乐结构上看,我国古代的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民歌采用五度结构,而匈牙利等的民歌特征也具有浓厚的五声音阶特征[4]。
  第四,隨着张骞出使西域以及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下嫁乌苏,不仅带去了我国的金银财宝,还传播了东亚音乐文化,促进了亚洲大陆文化之间的深入交流。
  3.丝绸之路上音乐文化的融合
  中亚地区在吸取了东亚大陆的音乐乐器基础上,丰富了自身的音乐形式。例如,《石国乐》、《史国乐》、《曹国乐》等乐曲,与唐代的十部乐十分相似,足以可见他们对东亚文化做出的重要贡献[5]。
  此外,中亚也是在吸取了亚洲大陆其他国家音乐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西域音乐文化。从乐器的角度来说,中亚有西亚的竖箜篌、琵琶、有东亚的筝、萧还有南亚的凤首箜篌等。
  此外,中亚音乐形式的丰富和完善,又促进了东亚音乐的发展。我国唐朝的《九部乐》中,出来《燕乐》、《清乐》是本土音乐,其他六部都是引入中亚地区,由此可见,唐朝时期音乐交流的鼎盛发展。
  同时,随着丝绸之路向西推进,也促进了西亚地区音乐文化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巴格达音乐形式。这是在吸收了中亚地区四分之三以及调式音阶的理论,结合西亚传统的“琵琶”、“西沙克”等乐器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使得巴格达音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东亚的长安音乐遥相呼应。
  4. 丝绸之路上音乐文化的发展
  到了公元前7世纪,丝绸之路上的音乐文化交流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体现在东西亚音乐文化空前繁荣,促进了其向周围的扩张与发展,从而在亚洲地区形成了中国音乐、印度音乐以及伊斯兰音乐三种音乐文化形式[6]。
  唐朝时期,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十分频繁,音乐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并且对同时期的朝鲜、日本等邻国的音乐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据史料记载,日本曾19次派使节出使中国,学习中国的唐代雅乐,引入中国的乐书无数、隋唐乐曲一百多首,对日本的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在唐代“燕乐”和“清乐”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雅乐文化,现在日本还保存了当时中国传入的十八件古代乐器,例如批发、横笛、箜篌、竿等乐器,足以体现我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此外,越南也深受我国的音乐文化影响。特别是随着丝绸之路的拓展,两个音乐文化交流频发,越南还仿照我国建立了乐制,修订新乐。其中,越南的堂上乐和堂下乐就是对我国唐代立部伎以及坐部伎音乐形式的改变,这种音乐形式在越南盛行一时,可见我国的音乐文化对邻国影响极大。
  伊斯兰教在公元622年创立于西亚,推动了西亚的音乐进入伊斯兰音乐的时代。伊斯兰时期王朝势力的扩张,使得中亚的佛教势力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伊斯兰教逐渐兴盛。这种宗教文化形式的改变,也使得丝绸之路上的音乐发生了新的变革,逐渐走向了新的模式。从此以后,中亚、西亚等音乐形式与东亚和南亚的佛教文化形式就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随着中亚地区首都巴拉沙衮逐渐成为文化的交流中心,中亚《音乐全书》随着丝绸之路逐渐传播,对亚洲地区的音乐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西亚在其中的十七侓的基础上,发展了十二调式理论,实现了龟兹音乐和西亚波斯音乐等音乐文化之间的融合,发展成为“马卡姆”这一新的音乐形式。直到公元15世纪末,整个中亚地区仍然采用马卡姆命名古典音乐,促进了中亚和西亚地区音乐文化圈的形成。由此可见,丝绸之路上伊斯兰音乐文化圈的形成,是沿线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结果。
  5.总结
  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东西亚地区以及亚欧大陆之间,通过丝绸之路,在许多国家之间在音乐文化领域里建立了密切的关系,互相取长补短,从而丰富了各自的音乐内容,提高了各自的音乐艺术,促进了全球音乐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远. 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中印交流——以唐初六次遣使时间及唐使官阶为重心的回顾[J]. 甘肃社会科学,2016,(05):140-144.
  [2]顾晓莹. 西安古乐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中的新作用研究[J]. 陕西教育(高教),2016,(09):14+18.
  [3]杨叶. 丝绸之路上的中日音乐文化交流——第十一届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5,(04):27-30.
  [4]石应宽. 敦煌飞天及古代音乐审美意识[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7,(04):17-22.
  [5]康柳硕. 从中国境内出土发现的古代外国钱币看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线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J]. 甘肃金融,2002,(S2):9-18.
  [6]梅加林. 古丝绸之路上的中外音乐交流[J]. 兰州学刊,1986,(01):83-86.
其他文献
【摘要】:风水学在中国的历史上源远流长,在性质上具具有迷信和科学的双重性质。在现代社会中,风水越来越受到当下潮流的追捧和信奉,如何正确对待风水学,将其某些科学因素发扬光大,使人们正确认识和借鉴这一传统文化。使得中国古代传统的风水更好的造福和服务于现代家居设计当中。本文将对中国传统风水进行简单的概括总结,一级当今人类生存的住宅规划情况,并结合风水学在住宅上面的的应用与启示,说明在当前科学发展的理念下
期刊
引言  如今是一个技术传媒的时代,网络发展迅速,信息传递在此基础上传播速度已经今非昔比,艺术的任何变化和发展都能再极短的时间迅速的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插画,西文统称为[illustration],源自于拉丁文[illustraio],意指照亮之意,也就是說插画和意识文字意念遍的更明确清晰。由于情报时代的来历,社会的发展,现代插图的还以一冲过去效益的概念(只限于画和图)变为广义的概念,“插画
期刊
【摘要】:二胡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弓弦乐器,其音色纯厚优美、表现力丰富,在独奏、民族器乐合奏、舞蹈和声乐伴奏以及地方戏曲说唱音乐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二胡作为我国民族民间乐器中的代表性乐器,其乐器形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在不断的更新、改进和发展着。  【关键词】:二胡;发展;现状  自唐代以来,在众多文献记载中数次出现了轧筝、弦鼗、奚琴、嵇琴、马尾胡琴、胡琴、二胡等弓弦乐器之称谓。探究本源,弓弦乐器的“始发
期刊
【摘要】:在形象设计中服装色彩搭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服装色彩与肤色和体型的搭配,详细地阐述了在人物整体形象设计中服装色彩搭配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形象设计;色彩;搭配  服饰色彩搭配不仅是设计师针对设计对象创造性的对服装和饰品的颜色进行的一种选择、组合和搭配,而且充分发挥与表达了设计师审美情感的渲染和艺术表现力。因此,任何服饰形象设计都既具有唯一的针对性特点,又具有鲜明的设计师个
期刊
【摘要】:“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更引发了教育界、科学界乃至社会各界的深思。  2005年7月30日,温家宝总理在探望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老先生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
期刊
【摘要】:中国画最为具东方审美特征与艺术趣味的最高代表和艺术典范,在世界艺术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中国画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形式以及悠久的艺术语言传统与积淀形成了自身的艺术传统。这其中,区别于西方艺术强调立体造型特征,中国艺术的线性语言特征是最有特色的方面之一。本文就是在这一思考基础上,通过对中国画的历史梳理为主,辅助以具体作品分析等方法,结合对当代中国画发展现状和自身
期刊
【摘要】:21世纪,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各个领域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在美术史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些失范的现象,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国美术史论的健康发展。在此,仅以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引起广大学生和学者的反思,以期大家能为美术史的健康发展作出努力。  【关键词】:抄袭;独创性;专业素养;方法论  就中国美术史的发展现状来看,其科学体系的建设还较为滞后,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美术史
期刊
【摘要】:刺绣在我国服装设计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入的研究刺绣在我国现代服装设计当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并分析传统的刺绣技术同当前我国现代服装设计理念的融合技巧,对提升我国现代服装的设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刺绣;现代服装设计;融入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各界对于现代服装的外观和文化内涵的需求日益提高,刺绣作为我国历史优秀的服装装饰技术,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高水平
期刊
【摘要】:我国体育舞蹈起步较晚和世界先进的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舞蹈动作技术能力不足,没有个性特点,表现力不足等等。而古典芭蕾的训练体系对体育舞蹈的技术和展现力的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与体育舞蹈特点相结合,运用古典芭蕾的训练主式,希望可以提高体育舞蹈运动员的表现力和舞蹈技巧。  【关键词】:古典芭蕾;体育舞蹈;表现力  一、古典芭蕾与体育舞蹈训练的关系  世界体育舞蹈水平在迅速
期刊
【摘要】:本文开篇论述了二胡的发展与影响,接着解读了演奏状态与意念和气息,尔后又分析了旋律与技术方面的问题,最后探讨了音乐的表现手法。一纸管窥,旨在对二胡艺术做一浅析,并希望形成对自己在艺术道路上的促进。  【关键词】:二胡音乐;艺术;意念;旋律;表现手法  一、二胡的发展与影响  中国二胡跨宋元明清,历近千年沧桑,经几多兴衰,难脱苦命遭遇。直到本世纪初经刘天华先生提升,方登大雅殿堂,入高等学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