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实践应用研究

来源 :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iewong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目教学法的有效应用可以使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当前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的情况下,社会各界提高了对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的关注.本文首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项目教学法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制定了符合高中教育工作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改良策略.
其他文献
《历史学习笔记》,是笔者二十年历史教学经验的总结,是一本学习资料,它由“知识导图”“巩固理解”和“试题训练”三大块组成.“知识导图”的旁边留有空白,是学生听课时做笔记的地方.“巩固理解”是本节课重点内容的诠释.有图表,有文字.方便,直观,是学习笔记最大的优势.它能从多个角度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试题训练”是给学生提供的课堂和课后练习.《历史学习笔记》的编写与实践,让学生解放了许多时间,思考的时间增多了,思路也拓展了,听的时间增多了,抄写的时间减少了,盲目记笔记的时间减少了.总之,它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
文章分析了当前金属热处理原理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基于工程认证的背景,对金属热处理原理课程的课程目标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课程评价与持续改进做了相应探讨.探讨过程中所得出的相关观点将对工程认证背景下其他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科教融合背景下“一体两翼”教师终身发展机制研究,是培养高水平科教融合教师队伍的需要,更是不断适应科教融合时代课题的实际需求.“一体两翼”以教师终身发展为主体,教学科研能力及专业实践能力为两翼,将立德树人贯穿其中,引导教师自觉塑造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发展能力,由此形成由“观念—行动—反馈”三个环节构成的终身发展机制.教师从教学活动规律与自身教情学情出发,自觉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发展方式、增强教学改革意识,持续提升自身教学专业品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和交通强国战略提出,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速度和规模有了质的提升,然而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培养方式和模式仍然无法满足交通运输行业高速发展需求,造成交通运输行业的人才总量短缺和人才质量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本文以中国—东盟(广西)交通运输教育培训中心管理平台为例,就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培训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实用性进行探析,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寻找高效的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培训方案,探寻培训发展新模式,切实提高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人才的继续教育水平,解决人才总量短缺和质量不高等问题.
以培养城市轨道交通通信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借鉴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从课程设计出发,通过系统化教学设计,将课程内容融于项目化教学,全面切实培养面向城市轨道运营,通信设备施工与故障维护处理等岗位,具有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到2022年,学校美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资源配置不断优化,评价体系逐步健全,管理机制更加完善,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显提升.”在教学理念、教师专业化配置、教学评价方面的改革已然刻不容缓.因此,笔者根据《柯达伊教学法Ⅰ──综合音乐教育》一书中指出的:“音乐学习的教学顺序安排,要尊重儿童发展规律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具有高度的有序性.”这一观点,以及查阅相关学者的文献资料,结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样化教学模式逐渐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学科中,但是在具体运用到教学中时效果良莠不齐.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总结之后发现:多样化教学方式在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师工作效率以及促进学校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就对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展开研究探讨分析.
目的:考察小班线上联合线下规范化培训在血液透析专业岗位培训中教学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1年9月在我院参加血液透析的地州各医院的有职业证的医师82名.以开始培训时间分标准为2组:2020年之前的所有的学员为对照组(N=40),采用常规授课模式,进行培训.每年2期,每期20个人.2020年之后所有招募学员(N=42),采取改革后混合教学模式培训,每年4期,每期约6人左右,培训时间均3月,每周定期上2-3次理论课.培训结束分理论、技能以及模拟血透病人就诊mini-CEX评估.结果:实验组理论和操
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带教传授技艺,打造专业建设高地,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培养一批高素质劳动者和知识型、发展型技术技能人才,并将其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注入到技能竞赛中,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提升综合实践素质,最终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弘扬工匠精神.
本科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是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对目前本科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思想分析基础上,以本科专业课《军事运筹学基础》课程为例,概括了融入思政的专业课内容设计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典型的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比如案例驱动式、情景引入式、实践参与式等,为其他本科专业课的授课提供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