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顶岗实习已经全面推行了近十年,为保障顶岗实习的顺利开展,国家在管理层面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本文对顶岗实习政策法规进行了回顾、梳理及阐述,并提出建议,希望能促进各方对顶岗实习政策的认识,推进顶岗实习政策完善。
【关键词】中职 顶岗实习 政策法规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B-0022-03
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顶岗实习,在教学计划中占1/3学时,学生在企业实践时间长达一年,这就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来科学指导学校、企业、社会等共同推进,以保障学生安全顺利顶岗实习。
一、顶岗实习的起源与内涵
(一)顶岗实习的起源
1996年我国第一部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在这部法律中明确说明企事业单位接纳职业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的师生进行上岗实习并给予适量的劳动报酬。这里“上岗实习”就是“顶岗实习”。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中职学校学生最后一年必须进行顶岗实习,学校及企事业等用人单位要加强对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教育,通过与企业紧密联系的方式,建立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到企业实习的相关制度。这个决定不仅为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了政策依据,而且明确了职业学校的学生顶岗实习的必要性。
(二)顶岗实习的内涵
在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及规定中,均指出:顶岗实习是指职业学校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的要求,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实际专业岗位进行的实习。 由此可以看到,校企多方联动的顶岗实习,需要国家的政策法规的有力支持。
二、我国顶岗实习的政策法规回顾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顶岗实习作为其的重要实践形式,为了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更规范地开展顶岗实习,国家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事关顶岗实习的一系列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是我国第一部职业教育法,于1996年5月颁布,国家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要求企事单位等组织必须接收职业院校师生实习,并提供适当的劳动报酬。
2.《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实习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职业院校要建立健全有效工作制度,促进实习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学校要设立学生实习管理机构,由主要领导牵头,完善职能,并充实管理人员,以提供实习的组织保障;还要求围绕实习专业特点,逐步规范实习管理文件,制定和完善实习管理制度。
3.教育部在2005年2月《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以三年制为基础的中等职业教育,其中一年为企业实践。校企合作建立接收学生实习的管理制度,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顶岗实习的学生在企事业单位有获得与岗位相适应的报酬或补贴的权利。
4.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就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教学与学习、管理特别是安全与劳动保护、实习报酬提出了要求,通过建议对按照规定接收师生实践的企业,实施相应税收优惠。
5.2006年3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指出,要加强校企合作,有序安排顶岗实习,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特别是关于实习报酬或补贴、劳动保护等方面的内容,从上到下完善并强化教育各级管理部门的实习管理制度。对选择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实习管理、实习计划及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出了要求。校企加强合作,依法管理,特别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
6.2006年10月教育部《关于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就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7.2006年11月财政部《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对提供顶岗实习岗位支付实习学生报酬,并与学校签有三年以上合作协议的企业,可以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8.2007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为接纳顶岗实习生的企业提供了最终获得税收优惠的具体细则。
9.2007年6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通知》明确了实习指导思想,强调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及企业的管理职责,对学生实习环境及实习管理制度、劳动安全教育与意外伤害保险的实施与管理进行了规定。
10.2008年12月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特别指出,当前进一步完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制度的重点是要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
11.2009年2月《关于印发〈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09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建议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行业、企业共同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及时召开经验交流会,同时强调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责任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12.2009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的通知〉》要求确保实习安全,特别强调指出顶岗实习的风险管理工作。
13.2010年1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实施方案》要求做到“中等职业学校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人人参保、应保尽保”,制定了操作细则。
14.2010年3月《关于应对企业技工荒进一步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工作的通知》中强调了学生的实习安全与权益,特别是学生的岗前培训及安全教育,实习岗位不能危及学生生命及身心健康,并再次就顶岗实习的报酬、保险提出了要求,强化顶岗实习管理。
15.2010年9月教育部职成司《关于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函》明确规范顶岗实习期间组织与领导、过程管理、考核与奖惩、保障措施,维护顶岗实习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16.2010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风险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重申要及时为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投保实习责任保险。
17.2010年11月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20年)》虽然没有提到顶岗实习,但是强调了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的制定及校企合作制度化的推进。
18.2010年12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2009年秋季学期至2012年春季学期中等职业学校第三学年顶岗实习困难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工作的通知〉》,对顶岗实习经济困难的学生伸出了援助之手。
19.2011年6月《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0.2012年11月教育部在《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进一步提出了职业学校在顶岗实习实施期间的组织与计划、过程管理、考核与奖惩、安全与保障的要求及实施办法,提高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水平、实习效果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为职业学校做好学生实习工作明确了方向。
21.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再次提出了从税收政策上对支付实习生报酬的企业倾斜,同时提出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实习考核以育人为目标,实习保险制度要健全。
22.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再次对校企合作、实习支出与税收、实习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的规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三、与顶岗实习相关的职教政策综述
(一)明确顶岗实习的重要性
半年至一年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中国特色。这在国家、教育部、职成司“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各类职教政策文件中得到了体现。
(二)不断提高顶岗实习学生的保障力度
1.规范顶岗实习协议
在《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中,列举顶岗实习协议的组成内容包括:(1)校企生三方的资料:如名称、地址和法人,管理人员、指导教师、学生信息资料;(2)实习期限、内容、地点;(3)实习食宿、工作时间、休息休假;(4)实习纪律、实习劳动保护及安全管理责任;(5)实习报酬及相关实习责任险;(6)实习终止、考核。
2.积极推行实习保险
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2009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09年工作要点》、《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的通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实施方案》, 2010年《关于应对企业技工荒进一步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工作的通知》,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等文件中,逐步明确顶岗实习保险的内容,要求不断完善职业院校实习学生的实习、见习责任保险制度,强调积极推进中职学校学生实习责任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及时为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投保实习责任保险。
3.强化劳动保障
在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就“劳动报酬”提出了明确要求,后续的2006年教育部《关于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2010年《关于应对企业技工荒进一步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工作的通知》、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等各类关于职业教育的文件政策中一再提及,要保证学生获得合理的报酬,提供安全健康的实习条件,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安全生产、自我防护及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劳动纪律观念,保证实习学生的正当权益。
(三)鼓励企业积极参与
1.出台税收优惠政策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6年《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均提出: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的政策支持,同时相关部门陆续对执行税收优惠进行了指导。
在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再次强调税收杠杆的作用,鼓励企业接受实习生。
2.加强行业指导
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09年工作要点》中提到了行业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并于2011年《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四)规范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中职教育的必由之路,是顶岗实习实施的基本途径,必须要协调好学校、企业的关系。2005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8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2010年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20年)》、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等文件均就制定行企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特别是明确要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制定并完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制度,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不断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 (五)制定针对性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中职学校顶岗实习从2005年开始逐渐全面铺开,在2007年6月出台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这一针对顶岗实习的管理规定,此规定延续至今,新的《职业学校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已在征求意见中,相信新规的出台为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提供更充足的保障。
四、我国顶岗实习政策法规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一) 我国顶岗实习的政策法规对顶岗实习的影响
陆续出台的顶岗实习政策法规对中职学校的顶岗实习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对顶岗实习管理起着很大的调控和影响作用,逐步规范顶岗实习制度建设及管理的完善,提高企业参与顶岗实习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途径促进校企、社会参与学生实习的保障,使顶岗实习管理从学校单方的行为转成行企社会多方共同参与,加大实习管理力度,构建安全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提高顶岗实习质量,保证了中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表明了国家对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大力支持。
(二)我国顶岗实习的政策法规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家的顶岗实习政策法规对顶岗实习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行企校对政策法规的理解不同,从而没能达到共同管理的初衷。同时相关政策可操作性亟待提高,特别是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不到位,致使行业企业参与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积极性不高,从而由学校全部承担顶岗实习管理的责任。同时,截至目前没有一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法律法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保护在法律上还处于空白。
(三)完善我国顶岗实习政策法规的建议
1.广开言路,不断完善
为了更好地推行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完善现有顶岗实习政策法规或制定新政策时,对已实施的政策法规进行评估,多方征求意见,提高政策法规的可执行度。正如在刚刚召开的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到的:通过检查,对职业教育发展及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找出问题,深入分析,及时发现实施的薄弱环节,认真研究并找出解决方案及对策,推动工作改进、问题解决,从而完善法律制度。
2.宣传到位,政策落定
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推行相关政策法规逐一解读,制定实习管理各项制度范本,让行企校及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政策要求及具体情况进行实施,如通过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参股举办职业教育、支持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等方式,与企业共同分享办学效益,让企业受益,让职业教育成为企业份内事。
3.加强监督,统筹协调
建立政策实施监督机制,发挥政府监督管理职能,充分利用社会的监督力量,提高行企校特别是企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设立顶岗实习管理的专门机构,统筹协调行政部门、劳动人事部门和专业部委、行业协会及企业,保证顶岗实习政策法规的执行。
由此,希望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精神指导下,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有效协调,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建立顶岗实习的政策法规具体配套措施,共同为顶岗实习工作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雷世平,姜群英.我国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发展研究[J].职教通讯,2012(25)
[2]申家龙.新中国建立以来职业教育制度与政策的历史回顾 [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3)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果——《中职学校顶岗实习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13B061)
(责编 罗汝君)
【关键词】中职 顶岗实习 政策法规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B-0022-03
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顶岗实习,在教学计划中占1/3学时,学生在企业实践时间长达一年,这就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来科学指导学校、企业、社会等共同推进,以保障学生安全顺利顶岗实习。
一、顶岗实习的起源与内涵
(一)顶岗实习的起源
1996年我国第一部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在这部法律中明确说明企事业单位接纳职业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的师生进行上岗实习并给予适量的劳动报酬。这里“上岗实习”就是“顶岗实习”。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中职学校学生最后一年必须进行顶岗实习,学校及企事业等用人单位要加强对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教育,通过与企业紧密联系的方式,建立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到企业实习的相关制度。这个决定不仅为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了政策依据,而且明确了职业学校的学生顶岗实习的必要性。
(二)顶岗实习的内涵
在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及规定中,均指出:顶岗实习是指职业学校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的要求,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实际专业岗位进行的实习。 由此可以看到,校企多方联动的顶岗实习,需要国家的政策法规的有力支持。
二、我国顶岗实习的政策法规回顾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顶岗实习作为其的重要实践形式,为了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更规范地开展顶岗实习,国家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事关顶岗实习的一系列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是我国第一部职业教育法,于1996年5月颁布,国家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要求企事单位等组织必须接收职业院校师生实习,并提供适当的劳动报酬。
2.《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实习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职业院校要建立健全有效工作制度,促进实习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学校要设立学生实习管理机构,由主要领导牵头,完善职能,并充实管理人员,以提供实习的组织保障;还要求围绕实习专业特点,逐步规范实习管理文件,制定和完善实习管理制度。
3.教育部在2005年2月《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以三年制为基础的中等职业教育,其中一年为企业实践。校企合作建立接收学生实习的管理制度,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顶岗实习的学生在企事业单位有获得与岗位相适应的报酬或补贴的权利。
4.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就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教学与学习、管理特别是安全与劳动保护、实习报酬提出了要求,通过建议对按照规定接收师生实践的企业,实施相应税收优惠。
5.2006年3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指出,要加强校企合作,有序安排顶岗实习,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特别是关于实习报酬或补贴、劳动保护等方面的内容,从上到下完善并强化教育各级管理部门的实习管理制度。对选择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实习管理、实习计划及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出了要求。校企加强合作,依法管理,特别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
6.2006年10月教育部《关于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就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7.2006年11月财政部《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对提供顶岗实习岗位支付实习学生报酬,并与学校签有三年以上合作协议的企业,可以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8.2007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为接纳顶岗实习生的企业提供了最终获得税收优惠的具体细则。
9.2007年6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通知》明确了实习指导思想,强调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及企业的管理职责,对学生实习环境及实习管理制度、劳动安全教育与意外伤害保险的实施与管理进行了规定。
10.2008年12月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特别指出,当前进一步完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制度的重点是要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
11.2009年2月《关于印发〈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09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建议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行业、企业共同参与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及时召开经验交流会,同时强调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责任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12.2009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的通知〉》要求确保实习安全,特别强调指出顶岗实习的风险管理工作。
13.2010年1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实施方案》要求做到“中等职业学校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人人参保、应保尽保”,制定了操作细则。
14.2010年3月《关于应对企业技工荒进一步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工作的通知》中强调了学生的实习安全与权益,特别是学生的岗前培训及安全教育,实习岗位不能危及学生生命及身心健康,并再次就顶岗实习的报酬、保险提出了要求,强化顶岗实习管理。
15.2010年9月教育部职成司《关于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函》明确规范顶岗实习期间组织与领导、过程管理、考核与奖惩、保障措施,维护顶岗实习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16.2010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风险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重申要及时为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投保实习责任保险。
17.2010年11月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20年)》虽然没有提到顶岗实习,但是强调了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的制定及校企合作制度化的推进。
18.2010年12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2009年秋季学期至2012年春季学期中等职业学校第三学年顶岗实习困难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工作的通知〉》,对顶岗实习经济困难的学生伸出了援助之手。
19.2011年6月《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0.2012年11月教育部在《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进一步提出了职业学校在顶岗实习实施期间的组织与计划、过程管理、考核与奖惩、安全与保障的要求及实施办法,提高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水平、实习效果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为职业学校做好学生实习工作明确了方向。
21.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再次提出了从税收政策上对支付实习生报酬的企业倾斜,同时提出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实习考核以育人为目标,实习保险制度要健全。
22.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再次对校企合作、实习支出与税收、实习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的规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三、与顶岗实习相关的职教政策综述
(一)明确顶岗实习的重要性
半年至一年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中国特色。这在国家、教育部、职成司“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各类职教政策文件中得到了体现。
(二)不断提高顶岗实习学生的保障力度
1.规范顶岗实习协议
在《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中,列举顶岗实习协议的组成内容包括:(1)校企生三方的资料:如名称、地址和法人,管理人员、指导教师、学生信息资料;(2)实习期限、内容、地点;(3)实习食宿、工作时间、休息休假;(4)实习纪律、实习劳动保护及安全管理责任;(5)实习报酬及相关实习责任险;(6)实习终止、考核。
2.积极推行实习保险
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2009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09年工作要点》、《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的通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实施方案》, 2010年《关于应对企业技工荒进一步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工作的通知》,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等文件中,逐步明确顶岗实习保险的内容,要求不断完善职业院校实习学生的实习、见习责任保险制度,强调积极推进中职学校学生实习责任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及时为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投保实习责任保险。
3.强化劳动保障
在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就“劳动报酬”提出了明确要求,后续的2006年教育部《关于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2010年《关于应对企业技工荒进一步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工作的通知》、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等各类关于职业教育的文件政策中一再提及,要保证学生获得合理的报酬,提供安全健康的实习条件,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安全生产、自我防护及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劳动纪律观念,保证实习学生的正当权益。
(三)鼓励企业积极参与
1.出台税收优惠政策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6年《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均提出: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的政策支持,同时相关部门陆续对执行税收优惠进行了指导。
在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再次强调税收杠杆的作用,鼓励企业接受实习生。
2.加强行业指导
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09年工作要点》中提到了行业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并于2011年《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四)规范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中职教育的必由之路,是顶岗实习实施的基本途径,必须要协调好学校、企业的关系。2005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8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2010年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20年)》、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等文件均就制定行企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特别是明确要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制定并完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制度,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不断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 (五)制定针对性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中职学校顶岗实习从2005年开始逐渐全面铺开,在2007年6月出台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这一针对顶岗实习的管理规定,此规定延续至今,新的《职业学校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已在征求意见中,相信新规的出台为中职学生顶岗实习提供更充足的保障。
四、我国顶岗实习政策法规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一) 我国顶岗实习的政策法规对顶岗实习的影响
陆续出台的顶岗实习政策法规对中职学校的顶岗实习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对顶岗实习管理起着很大的调控和影响作用,逐步规范顶岗实习制度建设及管理的完善,提高企业参与顶岗实习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途径促进校企、社会参与学生实习的保障,使顶岗实习管理从学校单方的行为转成行企社会多方共同参与,加大实习管理力度,构建安全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提高顶岗实习质量,保证了中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表明了国家对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大力支持。
(二)我国顶岗实习的政策法规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家的顶岗实习政策法规对顶岗实习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行企校对政策法规的理解不同,从而没能达到共同管理的初衷。同时相关政策可操作性亟待提高,特别是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不到位,致使行业企业参与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积极性不高,从而由学校全部承担顶岗实习管理的责任。同时,截至目前没有一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法律法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保护在法律上还处于空白。
(三)完善我国顶岗实习政策法规的建议
1.广开言路,不断完善
为了更好地推行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完善现有顶岗实习政策法规或制定新政策时,对已实施的政策法规进行评估,多方征求意见,提高政策法规的可执行度。正如在刚刚召开的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到的:通过检查,对职业教育发展及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找出问题,深入分析,及时发现实施的薄弱环节,认真研究并找出解决方案及对策,推动工作改进、问题解决,从而完善法律制度。
2.宣传到位,政策落定
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推行相关政策法规逐一解读,制定实习管理各项制度范本,让行企校及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政策要求及具体情况进行实施,如通过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参股举办职业教育、支持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等方式,与企业共同分享办学效益,让企业受益,让职业教育成为企业份内事。
3.加强监督,统筹协调
建立政策实施监督机制,发挥政府监督管理职能,充分利用社会的监督力量,提高行企校特别是企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设立顶岗实习管理的专门机构,统筹协调行政部门、劳动人事部门和专业部委、行业协会及企业,保证顶岗实习政策法规的执行。
由此,希望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精神指导下,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有效协调,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建立顶岗实习的政策法规具体配套措施,共同为顶岗实习工作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雷世平,姜群英.我国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发展研究[J].职教通讯,2012(25)
[2]申家龙.新中国建立以来职业教育制度与政策的历史回顾 [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3)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果——《中职学校顶岗实习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13B061)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