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当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独立解决问题,让学生有时间和机会去选择、决定、理解、思考、实践与创造。因此,英语作业的设计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与个性,合理地设计作业,使英语作业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良好平台。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外作业 有效性 研究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因此倡导面向全体学生的多样化的自我探究性的学习以及强调学生作为主体的体验和参与。课外作业的设计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这种单一,固定,没有分层创新的作业大大禁锢了学生的思维空间,阻碍了学生兴趣的培养,禁锢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新课程改革格格不入,那么如何设计英语课外作业呢?
一、 作业形式要富有多样性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于一成不变的呆板英语作业产生的逆反心理。我意识到学生已失去了往日对作业的兴趣,他们已经不再像当初刚接触英语那样,为会写出26个字母而自豪,为书写漂亮而骄傲。为改变这种局面,我觉得应该在布置作业的趣味性与多样性方面下工夫,更重要的是传统教学中的“题海”战术使他们的创造力被扼杀,几乎成了看书做题的“机器人”。这就要求教师要多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和个性张扬的课外作业。在新课标的推动下,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英语教学构建了新的教学理念。把他应用到英语课外作业设计的领域之中,尤其是口语作业中,同样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
二、作业设计要具有针对性
英语作业按其类型可分为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按其形式可分为听力作业,口语作业与书面作业。除借助课堂讲授以外,教师还要借助作业来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重点或难点,从而实现或巩固教学目标。即在学完某个功能项目或某个话题的对话或课文后,有意识的设计和布置相关的作业,从而有效的巩固所学的知识,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
三、设计富有趣味的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必要条件,要使作业起到应有的作用,就要力求作业内容新颖别致,符合学生实际,能激发学生共鸣。只有学生感兴趣了,才能真正引导他们动用多种感官,全面发展语言能力。高中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欲望强烈,动手能力比较强,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布置自主设计英文名片,自制写有英文的新年贺卡,编英语报等作业激发学生兴趣。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相关词汇,而且使学生了解了各国的风俗民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了解了朋友之间各自的特长和闪光点以及相互协作配合的重要性,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也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培养,使课外作业与任务型课堂教学融为一体。
四、作业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课堂教学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作业布置也是如此。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业内容要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的心理特征,要利用每个学生在兴趣、动机、意志、能力、思维品质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其知识的巩固与增长。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不能搞“一刀切”。要让优等生吃的饱,也要让学困生不感到太难。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都感到自己在进步。使他们都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比如当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后,给优等生布置综合性的作业,包括写作、翻译、复述课文等;给学困生布置容易一点的作业,如单词记忆、补充句子、背诵课文等。
五、作业的量要适中
为了使中学生课外作业配置有效,必须正确认识作业配置质与量的关系。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选择最优化的做作业的方法,定期分析学生作业,对作业的配置原则、要求和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作业配置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分析材料和组织材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各有所得。只要学生把完成作业当成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继续,作业即使多一点,也不会成为负担。英语课外作业配置量的多少与学生的心理情绪和师生人际关系密切相关。因此,作业的多少并不是构成学生负担重与轻的本质原因,“减负”也不应该一味地在减轻作业数量上做文章,而应该在提高作业的质量上下功夫。
六、作业的评价要多元化
教师评价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尤为重要。在作业评价上,应当考虑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情况实施不同的评价方式。只要学生主动做作业、有创意,我们就要积极肯定,不能用一把尺子量所有学生的作业。同时尽量从学生本身角度去看问题,要注重学生本身的兴趣爱好,也就是说作业的标准评价要与相对评价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用赞扬、鼓励、期盼、等不同的情感语言来评价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布置具有针对性作业的同时,也要采取与作业形式相适应的评价方式。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评出结果,更重要的是评出进步。评价只有做到个性化,教育才有个性化。实践证明,多元化的作业评价方式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之一。
英语作业的配置能否给学生很大的选择自由。如学生可以选择作业的数量,决定作业的内容,交作业的时间, 教师的批改评价方式等也应有弹性。#各学科间作业量的协调配合,作业与家长的关系,生作业过程的自我评价,师生人际关系对作业配置的影响方面还有待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史静辉.谈高中英语课外作业的有效设计[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05).
[2]宋玲.英语作业,爱你没商量[J].中国教师.2009(S2).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外作业 有效性 研究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因此倡导面向全体学生的多样化的自我探究性的学习以及强调学生作为主体的体验和参与。课外作业的设计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这种单一,固定,没有分层创新的作业大大禁锢了学生的思维空间,阻碍了学生兴趣的培养,禁锢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新课程改革格格不入,那么如何设计英语课外作业呢?
一、 作业形式要富有多样性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于一成不变的呆板英语作业产生的逆反心理。我意识到学生已失去了往日对作业的兴趣,他们已经不再像当初刚接触英语那样,为会写出26个字母而自豪,为书写漂亮而骄傲。为改变这种局面,我觉得应该在布置作业的趣味性与多样性方面下工夫,更重要的是传统教学中的“题海”战术使他们的创造力被扼杀,几乎成了看书做题的“机器人”。这就要求教师要多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和个性张扬的课外作业。在新课标的推动下,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英语教学构建了新的教学理念。把他应用到英语课外作业设计的领域之中,尤其是口语作业中,同样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
二、作业设计要具有针对性
英语作业按其类型可分为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按其形式可分为听力作业,口语作业与书面作业。除借助课堂讲授以外,教师还要借助作业来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重点或难点,从而实现或巩固教学目标。即在学完某个功能项目或某个话题的对话或课文后,有意识的设计和布置相关的作业,从而有效的巩固所学的知识,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
三、设计富有趣味的作业,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必要条件,要使作业起到应有的作用,就要力求作业内容新颖别致,符合学生实际,能激发学生共鸣。只有学生感兴趣了,才能真正引导他们动用多种感官,全面发展语言能力。高中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欲望强烈,动手能力比较强,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布置自主设计英文名片,自制写有英文的新年贺卡,编英语报等作业激发学生兴趣。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相关词汇,而且使学生了解了各国的风俗民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了解了朋友之间各自的特长和闪光点以及相互协作配合的重要性,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也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培养,使课外作业与任务型课堂教学融为一体。
四、作业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课堂教学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作业布置也是如此。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业内容要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的心理特征,要利用每个学生在兴趣、动机、意志、能力、思维品质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其知识的巩固与增长。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不能搞“一刀切”。要让优等生吃的饱,也要让学困生不感到太难。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都感到自己在进步。使他们都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比如当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后,给优等生布置综合性的作业,包括写作、翻译、复述课文等;给学困生布置容易一点的作业,如单词记忆、补充句子、背诵课文等。
五、作业的量要适中
为了使中学生课外作业配置有效,必须正确认识作业配置质与量的关系。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选择最优化的做作业的方法,定期分析学生作业,对作业的配置原则、要求和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作业配置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分析材料和组织材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各有所得。只要学生把完成作业当成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继续,作业即使多一点,也不会成为负担。英语课外作业配置量的多少与学生的心理情绪和师生人际关系密切相关。因此,作业的多少并不是构成学生负担重与轻的本质原因,“减负”也不应该一味地在减轻作业数量上做文章,而应该在提高作业的质量上下功夫。
六、作业的评价要多元化
教师评价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尤为重要。在作业评价上,应当考虑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情况实施不同的评价方式。只要学生主动做作业、有创意,我们就要积极肯定,不能用一把尺子量所有学生的作业。同时尽量从学生本身角度去看问题,要注重学生本身的兴趣爱好,也就是说作业的标准评价要与相对评价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用赞扬、鼓励、期盼、等不同的情感语言来评价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布置具有针对性作业的同时,也要采取与作业形式相适应的评价方式。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评出结果,更重要的是评出进步。评价只有做到个性化,教育才有个性化。实践证明,多元化的作业评价方式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之一。
英语作业的配置能否给学生很大的选择自由。如学生可以选择作业的数量,决定作业的内容,交作业的时间, 教师的批改评价方式等也应有弹性。#各学科间作业量的协调配合,作业与家长的关系,生作业过程的自我评价,师生人际关系对作业配置的影响方面还有待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史静辉.谈高中英语课外作业的有效设计[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05).
[2]宋玲.英语作业,爱你没商量[J].中国教师.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