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提高幼儿语言教学效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重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重视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的营造,既是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精神的需要,又是进一步深化幼儿语言教育改革的需要。支持性教育环境能够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提升与发展,是促进幼儿语言教育目标有效实现的重要途径。《纲要》非常重视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的营造,提倡让幼儿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并要求幼儿教师为幼儿“创造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幼儿教师应当好幼儿语言发展的支持者这一重要角色,想方设法,努力营造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提高幼儿语言教学效率。
  二、营造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提高幼儿语言教学效率
  1.营造幼儿语言学习的个别需要的环境,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纲要》强调:“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这番阐述告诉我们幼儿语言的发展不仅具有人类语言的一般规律,而且有一定的个性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人而异,针对幼儿的个性特点给幼儿创设符合个性需要的教育时机。为此,教师要培养敏锐的眼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在跟幼儿相处、交流的每时每刻,教师要注意观察、分析幼儿的语言,发现其语言跟其他孩子的差别,寻找个性的差异与共性的特点。教师只有随时随地地捕捉幼儿语言发展的相关信息,真正掌握幼儿语言的发展状况,在教育过程中才可以创造性地选择并科学运用有效教育手段,让幼儿的语言获得发展。在促进幼儿群体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要牢记并实现《纲要》中提出的“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关注”这一重要要求。教师要做善于观察、心思细腻的人,给特殊幼儿以更多的关心、呵护与鼓励,把更多的爱献给有语言障碍的孩子。
  2.营造开放而平等的幼儿语言学习环境,培养幼儿的信心与勇气。
  教师作为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引导者、促进者与合作者,跟幼儿的相处、交往应当是开放的、和谐的、平等的、愉悦的。为此,教师要以一个大朋友的身份跟幼儿相处,做幼儿的知心朋友,使幼儿感觉自己是校园里的一位和善可亲的妈妈。这样的生活、学习过程,才能消除幼儿紧张甚至恐惧的心理,真正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幼儿的语言学习是一个充满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教师和幼儿之间应该构建愉快学习与交流的共同体。在开展幼儿语言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跟幼儿之间是合作者的关系,教师不能板着面孔、高高在上,要走下讲坛,蹲下身子,深入孩子中,为幼儿营造安全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发展自己的语言。当幼儿描述或表达某个事物结结巴巴、语句不太完整或词不达意时,教师要耐心倾听,不要急于纠正,要一步一步地启发与引导,这样才能够放松孩子的心情,不至于给孩子心理压力,让孩子体验到挫败的感觉,从而挫伤孩子参与表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丧失参与的信心与勇气。尤其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在幼儿之间构建一个非竞争性的学习共同体,促进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此,教师首先要创设民主、宽松、融洽、和谐的学习活动氛围。有了这样的氛围,幼儿才敢于大胆地、无拘无束地陈述自己的见闻,表达自己的观点,张扬自己的个性,并从中锻炼参与的勇气,体验参与的乐趣,获得成功的愉悦。
  3.帮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体验乐趣、积累经验。
  《纲要》非常关注促使儿童语言发展的方法、途径等问题,明确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因而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为此,笔者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并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交流谈话、讲述故事、听说游戏、谜语竞猜、儿歌朗诵、早期阅读等,从不同角度为幼儿营造喜闻乐见、倍感兴趣的语言学习氛围,使得活动过程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使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获取语言与非语言信息,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幼儿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帮助幼儿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学习和获取有效的、有用的、“活”的语言,提高幼儿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如在开展中班谈话活动《我的妈妈》,笔者先用谜语“从小把你养育大,冷暖饿饱都牵挂;你有困难她忧虑,你有成绩她高兴;人人都说她最亲,世上不能没有她”引出话题,然后引导幼儿围绕自己的妈妈自由交谈,最后通过“你喜欢你妈妈吗?为什么喜欢她?你愿意为妈妈做些什么事情?”等几个问题,启发、引导幼儿逐步打开交流思路,拓展谈话内容,使幼儿在谈话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升自己的交流与表达能力。
  笔者认为,为了有效发挥语言环境的作用,教师首先要注重把有计划的语言教学跟随机语言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随时随地地捕捉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或内容,引导幼儿进行观察与思考,激发幼儿表达兴趣。其次,注重让幼儿在美妙的自然界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运用自己的感官感知事物的变化。如秋天一同跟幼儿观赏枫树、银杏等各种树叶的形状、颜色,下雪的时候带领学生观赏美丽的雪花,指导幼儿仔细观察,生动描述。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丰富幼儿的经验,积累语言素材,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做好铺垫与准备。
  三、结语
  环境是语言产生的源泉,又是语言教育的途径之一。儿童心理和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认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并且“教育上的环境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自然、家庭、学校与社会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活教材,在幼儿语言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不同途径,整合各种资源,为幼儿创造适宜的、发展性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培养幼儿敢说的勇气,提高幼儿会说的能力,帮助幼儿树立爱说的信心,进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S].2001-7-2.
  [2]姚莉娜.幼儿语言教育环境创设之我见[J].厦门教育学院学,2002(4).
  [3]任忠民.幼儿园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创设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6).
其他文献
摘 要: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校教育的得力助手,在学生成才的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班主任的工作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班主任 工作方法 全面发展  班主任是学校的得力干将,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学校培养目标方面起着巨大作用。学校各学科、各部门开展的活动要通过班主任协调,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如何发挥
目的:制备富马酸喹硫平鼻用固体脂质纳米粒原位凝胶(QF-SLN-gel)并考察其相关性质,利用(+)MK-801建立大鼠精神分裂症模型,对其进行脑内靶向性初步考察。方法:1富马酸喹硫平鼻用固体脂质纳米粒原位凝胶的处方工艺研究以单硬脂酸甘油酯为脂质材料采用三元相图法制备富马酸喹硫平固体脂质纳米粒,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泊洛沙姆407与泊洛沙姆188为基质优化鼻用温度敏感型原位空白凝胶处方。2富马酸
摘 要: 随着国家对学龄前幼儿教育的重视与昆山幼儿就读数量剧增,幼儿园越来越多。新开办的幼儿园一般都会配置高端的电教设备,同时也会聘用大量无经验的青年教师,新晋的教技管理人员难免无所适从。作者结合近两年的实践与尝试,从建立常规、对症培训、工作分管与活动参与等四个方面谈谈作为新人,自己对新幼儿园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的方法与感想。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教育技术管理工作 工作方法  我园是开办才两年的新幼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应的,对幼儿园提出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少家长认为,交了钱,幼儿园就有义务教育好孩子,把孩子扔给老师,对孩子不管不问。也有些家长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不理解老师的苦心,甚至对老师一视同仁的做法存在偏见。更有些家长,完全不认同幼儿园的教育方式,一再要求老师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们的性格迥异,家长们的性格更是难以琢磨
目的:许多流行病学及体外体内肿瘤相关研究已经证实,十字花科植物中的天然代谢产物-异硫氰酸酯(isothiocyanates,ITCs),尤其是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A),既能在肿瘤起始前预防肿
保护幼儿生命、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要目标。晨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方法,以及合理利用体育器材帮助幼儿提高各种基本动作水平,将直接影响幼儿身体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及健康体魄的形成。  一、创编游戏内容,合理利用体育器材  1.球类运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学习方式,是激发幼儿体育活动兴趣的最有效途径,《纲要》指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如在小班幼儿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