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有道,论理方深

来源 :广东教育·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gao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材料作文出现了很多类型,如寓言类、漫画类、时评类等。无论哪类作文,“材料”只是“起跑器”,凭借“起跑器”发力之后,需要层层深入阐明“道理”,即所谓的“缘事说理”。但是,学生在写作中或缺少合适的例子,或举例不当,或举例没有方法,使得说服力不强,造成论证乏力。本文拟从案例入手,分析学生在此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而探讨解决問题的方法。
  一、举例说理出现的问题
  1. 所举现象与中心事例不吻合
  以2016年广州一模作文为例: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坏了一幅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上,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片段1】
  二十一世纪,科技高速进步,经济飞速发展。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暖”心之人好像都“消失”了。今天,我们可能会耳闻老人路上中暑昏厥十几分钟无一人敢扶的报道;明天,我们可能会眼见“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是我们这个社会缺失了这样的人吗?我想并不是,是人们的良心,人们的“暖”心需要被唤起!正犹如卖油条的小哥一样,为顾客着想,不用“复炸油”,不做亏心事。这样的“暖”心之举,才更被我们,被社会,甚至是被国家所推崇。
  这一片段中“二十一世纪,科技高速进步,经济飞速发展” 扯得较远,与中心无关。所列举的现象与油条小哥的事例在本质上不吻合。
  2. 不对类比现象进行分析阐释
  【片段2】
  在当下,这样的温情瞬间并不罕有。小孩在校门玩把手卡在门栏间出不来,虽然这校门是多年前建造,是学校声誉的见证,但是为了营救小孩把校门割开,于是校门上留下的不只是声誉的见证,更是充满人情味的吻痕。
  这一片段由材料进行拓展,举出社会上发生的同类型事件,再次证明人情味的重要。但在引述完论据后没有对论据进行分析阐释,以强化文章的观点。
  3. 举例后的分析议论与事件不符或不贴合,针对性不强
  【片段3】
  心灵的温度不仅能使自己感到温暖,而且它还能传递温度。这种功能在如今社会特别需要充分地发挥。“碰瓷”这词绝对不会令大家陌生,“摔倒的老人你扶还是不扶”的问题也会难倒许多的人。如今似乎在人们的心中,传递“温度”是件不应该做的事一样,如果真的是这样,这会是个多么“冰冷”的社会,好人不就会“绝种”了吗?我真不愿看到这样的现象。其实传递温暖很简单,也许是伸手帮人一把,也许是递给他人一张纸巾,也可以好似一声“谢谢“。你的一个传递,能让社会暖一些。
  这一片段拓展分析社会需要“暖”的原因,这本来很好,但考生所说的“暖”过于空泛,没有针对性,没有能够跟自己所推崇的那则暖闻的核心相联系。
  二、举例说理实用之道
  如果教师在教学生作文时,只局限于空而泛的方法,那么学生在写作时,还是无法摆脱“一听就懂,一写无所适从”的困境。因此,教师要做的不仅是帮助学生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更是要帮他们找到能实实在在下笔的思路和语言。下面介绍四种举例说理的方法,以及段落思路和逻辑用语。
  1. 单向正面举例法
  如2017年佛山一模作文(漫画“四棵名著树”)片段:
  用经典中的精华服务当下,不仅能使经典重新焕发出生机,更能使社会获得进步,人类获得发展。正如漫画中所展示的一样,我们可以从《儒林外史》《西游记》这些经典中学习到营销学、管理学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知识。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再次利用,是极富创造意义的。而唯有将经典与现代相结合,赋予经典以现代的意义,方能使经典的生命延续下去而永不褪色。2016年春晚,谭维维与陕西华阴老腔艺人的跨界合作技惊四座,摇滚与经典戏剧的相结合使得鲜为人知的传统显得如此青春。而在传统中挖掘出可以被现代利用的知识财富,让传统服务于现代,社会也会在传统经典的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
  段落思路: 提出分论点——分析材料——联系社会正面现象——分析现象。
  逻辑用语:正如漫画中所展示的一样,……。这是……,是……。而……,方能……。(正面举例)……,而…… ,社会……。
  这是最简单的举例说理的方法,可以运用总结出来的逻辑用语组织语言,举例必须和漫画材料在本质上相似,举完例后论证要充分,段落层次要清晰明了。
  2. 反面举例分析法、假设举例分析法
  仍然列举2017年佛山一模作文(漫画“四棵名著树”)片段:
  当然,古典名著这批老而弥坚的大树守得住寂寞,也耐得住折腾,最终贻笑大方的只能是冷落之又攀附之的我们。这批大树是庄子《人间世》中不求有为的无用之树,方能免遭斧斤穿越烟尘,为后来者提供慰藉和休憩,如果非要给它冠以功用,那么,怡养性情等隐性核心竞争力就是它最大的功用。新形势下,大国崛起呼吁相应的文化复兴,古典名著这些超级IP也需要和时代精神相结合,注入新的灵魂,焕发新的生命,但复兴的重点在远离浮躁重建斯文,否则,中国作风和气派就难觅踪影。
  段落思路:提出分论点——联系反面例子——分析例子——联系现状——分析现状。
  逻辑用语:当然……,这……是……,方能……。如果非要……,那么……。新形势下,……。   这里用庄子的《人间世》作反面例子,论证了对人们无用的书籍,才不会被人们 “功利化”。接着用逻辑用语 “如果非要”进行假设论证,最后联系当今社会的需要,正反对比,进一步分析材料和论证观点。
  3. 辩证举例分析法
  如2016年全国一卷作文(漫画: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分数)片段:
  应试教育下,考试成为孩童快乐成长的负担,压力的灰霾遮蔽了成长的阳光。“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流传多年的戏言折射出中国儿童的现状,来自考试的压力让孩子逐步牺牲掉娱乐时间,紧盯着试卷上鲜红的分数,千方百计的争论分数,而来自家长的压力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补习班、奥赛班、堆积成山的辅导书……在“分数至上”的大环境下,儿童不得不压抑好玩的天性,日以夜继地坐在书桌前刷题。反观国外,欧美从不以分数作为评定高下的唯一标准,主张顺应儿童天性,鼓励孩子发展个人兴趣,在野外追逐玩耍,让他自由发展,健康成长。不以分数论成败,还孩童以快乐童年,此当今之急也。
  段落思路:提出分论点—— 联系反面社会现象——分析现象——联系正面社会现象——分析现象。
  逻辑用语:……折射出……的现状,例如……,反观……。……此当今之急也。
  这里的逻辑用语“……现状”与下文“反观……”构成了辩证举例,能使学生的辩证思维得以呈现,很好地回应了高考考查学生思辨性的问题。
  4. 面例和点例相结合,古今对比举例
  仍列举2016年全国一卷作文(漫画: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分数)片段:
  固然,激烈的竞争环境与中国向来重视考试的传统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考试分数的普遍关注,但有没有更深层、更本质的原因呢?将分数进退当作唯一依据的背后,不正是我们缺乏对孩子成长客观全面的评判标准、对除学习外其他方面忽视遗忘吗?古代便有“为己之学”,以修养完满人格而非取得外界认可的官位为目标,而今,社会也更需要综合素质优秀、人格健全的人才,而非巴掌与吻滋养出的分数型人才。君不见今年校园投毒案中,犯罪的青年虽分数耀眼,但人格上有着致命缺陷,如若仅凭巴掌与吻一味注目分数浮动,还能说是“育人”吗?培育的到底是栋梁还是外表光鲜,内里朽烂的速生木?
  段落思路:提出分论点——联系古代社会现象————联系现代社会现状——联系现代具体的点例——分析点例。
  逻辑用语:固然……,但……。古代便有……;而今……(面例);君不见今年……(点例),如若……还能说……?
  這里的逻辑用语,清晰地表明了文段既有古今例对比,又有面例和点例相结合。两种论证方法糅合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上面四种方法很多时候都可以糅合使用。上面四种段落思路,无论怎么变化,都离不开“分析材料——联系社会现象——分析现象”这样的基本步骤,教师要告诉学生举例分析时必须做好这三步,行文中一定要回扣材料。
  帮助学生理清段落思路,是为了让学生构建起写作的大致框架;帮助学生整理逻辑用语,是为了让学生不仅有清晰的逻辑思路,还有实实在在可模仿的语言,写作起来不再存在畏惧的心理。通过这两种方式,把四种举例说理的方法巧妙地灌输给学生,才能让空泛的方法变得行之有效。
  当然,这些方法的教授还必须建立在学生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要提醒学生扩大阅读量,尤其是多读报,多关注一些时事话题,如时政、法律、经济、环保、科技、教育等。然后按照教师教授的规律,不断地实践,那么材料作文举例的难题,就不会再是雾中花,水中月了。
  责任编辑 陈春阳
其他文献
论述类文本阅读是新课标卷试卷结构中的第一道客观题,目前以三个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论述类文章是新课标考试大纲规定的必考内容,其选文范围既有知识性、学术性的人文、自然科学类文章,也有探讨社会问题的评论性文章。其中,学术性色彩较强的文章成为近几年课标卷考查的高频选文。如2016年甲卷关于小说与故事的关系、乙卷关于甲骨文的选文,2015年课标甲卷关于接受美学的选文、乙卷关于宋代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的选文
【原创设计】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如果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就要对旅行的目的地进行一番斟酌。对于旅行的目的地,有这样几个地方值得推荐:(1)想呼吸着每座城市的空气,想感受着每座城市的人儿,想看着每座城市的风景。(2)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古镇情怀,流水江南,烟笼人家。(3)我在时间的轨迹上徘徊,踏上每一列经过的车。沿途的风景在渐渐远去,我举着那块叫思念的车牌,等待着最后一站——故乡。
广东省2008年普通高考学科考试大纲说明近日公布。各学科试卷结构总体保持稳定。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学科与去年基本一致,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在试卷结构上略有调整。物理科的选考内容由选择题变为非选择题,采取2题选1题的形式,赋分从总分的5%调到7%,总试题数不变。化学科的选择题从20题减至18题,赋分减少7分;非选择题题数不变,赋分则增加7分;选考内容的考查与去年相同。生物的选择题中
函数、方程与不等式是中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依互存,相帮互助,三位一体,关系密切,历年高考数学都少不了这三者的演义故事!  本文借用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故事,把函数、方程与不等式分别比作刘、关、张,旨在更有趣地欣赏它们“三结义”的精彩故事,更好地感悟函数、方程与不等式三者的紧密联系,进一步感受它们情同手足的兄弟情谊.  数学学习中借助古典文学里有趣的故事进行类比联想,让枯燥单一的数學学
一、选择题  1.【答案】选A. 由z=1 xi所对应的点位于第一象限可知:x>0,故选答案A.
众所周知,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课程目标中最高层级的核心素养,是历史教育的根本旨归。近期,笔者参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联合中国教研网开展的公益性常态化在线主题教研活动,有机会探究涵育家国情怀素养的有效路径。下面以统编历史必修《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以下简称为《中华文明起源》)一课的若干教学片断为例,谈谈自己的践行尝试,以求教方家。  一、心中有情:家国情怀涵育的前提 
近年,一些养老机构不时爆出护工殴打、捆绑老人的恶劣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养老机构监管问题的关注。  在本应担负照顾、爱护老人的养老机构,如何避免发生虐待老人事件?对于养老机构,如何进行科学化监管?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明确提出,依法依规从严惩处养老服务机构欺老、虐老等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对相关责任人实施行业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程标准(2017年版)》将“历史解释”列为学生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并在说明其内容要点时指出,学生应“知道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的解释”。基于此,在近年发表和交流的阐述历史解释的文章中,不少作者都论及历史解释多样性的成因问题。目前较流行的说法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作为历史解释客体(对象)的历史事物及其与之关联的史料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变异性。二是历史解释主体(包
古代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史讲授内容之要目。如何将彼此孤立的政治制度连缀成清晰的脉络,无疑需要教师进行一番缜密的思考与精心的设计。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及政治制度的迁嬗时说:“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突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制度之后影,渐渐地在变质。”[
【热点材料】  2018年9月18日至20日,第十二届夏季达沃斯论坛(201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在中国天津举行,本次论坛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打造创新型社会”为主题,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商领袖、嘉宾参会。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特别致辞。李克强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激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