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英语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成为能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所在。英语学科,对中专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有时这部分同学,采取放弃的态度。为了,更好的组织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需要不断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几年来的教学积累中,关于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以下几点。
【关键词】兴趣 创设情境 举一反三 欣赏 评析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 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英语学习也理应如此。然而,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长期充当着“演讲者”的角色,忽视了学习的主体———学生,严重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担任“听众”,师生互动少,课堂气氛沉闷。因此, 在英语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成为能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所在。英语学科,对中专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有时这部分同学,采取放弃的态度。为了,更好的组织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需要不断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几年来的教学积累中,关于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有如下感想:
一、热身环节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思维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猜英文单词、英语谜语、讲英语故事、英语单词接龙等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调动了学生思维积极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每节课的开始的时候,我们都会设置一个热身环节,让学生张口说英语,给学生带入英语氛围。例如:英语的绕口令(Can you can a can as a canner can a can?)(I wish to wish the wish you wish to wish, but if you wish the wish the witch wishes, I won’t wish the wish you wish to wish.)(I scream, you scream, we all scream for ice-cream!),谚语(love me love my dog)( Well begun is half done.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Wher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Where there is smoke, there is fire. )(While the priest climbs a post, the devil climbs ten),儿歌(rain, rain, go away, come again another day. Little Joni wants to play, rain, rain, go away.)等。通过这些朗朗上口的英文材料,让学生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感知英语的节奏,而且每个材料几分钟就能背下来,又让学生体会了学习英语的成就感。
二、导入环节
导入环节形式多样。讲身体各部位名称一课时,先给学生讲身体的奥秘,如人打喷嚏时都是闭着眼睛。然后让学生观察大拇指和其余四指的区别,学生会说短,粗等。而真正的区别是大拇指是由两块骨头组成的,而其余四指是由三块骨头组成的。
三、新课环节
在每一单元之前,我都会认真思考,删掉一些较难的模块,增加一些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材料。争取做到融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与一体。比如,在讲动物一课时,我们删掉了生词较难课文,增加了十二生肖的英文名字,又把常见的动物按照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这三类来讲解。最后扩展到宠物的特征。
积极引导,实行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原则是各种教学方法的灵魂,应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并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始终。通过引导和启发, 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去思考问题。例如:在上英语练习课时,教师不应只是直接给出正确答案,而应引导启发学生自己摸索找到答案。比如在翻译“学生们逐渐意识到要花很多年的时间才能掌握一门外语。”这个句子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找到恰当的词,让学生自己想出答案,如“逐渐意识到”:come to realize,“掌握”:master,“要花很多年的时间才能掌握一门外语”的结构:it takes some time to do something等,这样才能使学生开动脑筋,真正去思考和理解。教师在引导和启发的过程中还应多问“为什么?”,“是什么?”,多提出疑问,启动学生思维。
探索规律, 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要探索和掌握规律,特别是在英语语法的学习上。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和总结规律是调动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学习条件状语从句中虚拟语气的基本形式与过去事实相反的情况时,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翻译几个与过去事实相反的虚拟语气的句子,如:“If I had known your address,I would have written to you.If I had been there yesterday,I would have seen you.”。然后启发和鼓励学生去找出主从句中动词形态的规律,从而让学生通过思考,从例句中得出与过去事实相反时虚拟语气的动词形式是:if从句中had 动词过去分词,主句中would/should/might/could have 动词过去分词。学生通过自己思考总结出来的规律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更能加深记忆,不容易忘记。
四、练习环节
根据每节课的知识容量,设置不同的练习,有时在练习环节增添了游戏。在饭店一课有四个人物单词:经理manager,顾客customer,服务员waiter,收银员cashier,为了让学生掌握,在时间充足的时候,玩蹲的游戏。蹲一轮下来,参与不参与游戏的基本都记住了。有的学生很喜欢这个游戏,第二次上课的时候他问,老师这节课还蹲不了?
英语学习还需要懂得举一反三,举一反三就是一种联想能力的实践和运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例如:在讲授“It is no use doing something.(做某事没有用)”这个句型时,给出句型结构后,跟学生一起翻译出一个例句:“It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覆水难收)”,然后让学生根据例句自己造句,如:“It is no use talkingabout that again with her.”。然后,也可以引導学生回忆与该句型类似的句型结构:“There is no point doing something.”。这样学生就会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分组讨论是重要的课堂活动。小组一般由4人(优等生1人, 中等生2人,差生1人)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
时间,小组要重新组成,永远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程度。在课堂上,小组汇报自学情况,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生能够积极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并且会针对问题各抒己见,既调动了学生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一举多得。例如:可以在授课之前给学生几分钟的分组讨论时间,让学生就某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如环境保护、人口、电视机的作用等,当然讨论要与当时的授课内容相关联。
【关键词】兴趣 创设情境 举一反三 欣赏 评析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 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英语学习也理应如此。然而,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长期充当着“演讲者”的角色,忽视了学习的主体———学生,严重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担任“听众”,师生互动少,课堂气氛沉闷。因此, 在英语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成为能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所在。英语学科,对中专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有时这部分同学,采取放弃的态度。为了,更好的组织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需要不断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几年来的教学积累中,关于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有如下感想:
一、热身环节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思维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猜英文单词、英语谜语、讲英语故事、英语单词接龙等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调动了学生思维积极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每节课的开始的时候,我们都会设置一个热身环节,让学生张口说英语,给学生带入英语氛围。例如:英语的绕口令(Can you can a can as a canner can a can?)(I wish to wish the wish you wish to wish, but if you wish the wish the witch wishes, I won’t wish the wish you wish to wish.)(I scream, you scream, we all scream for ice-cream!),谚语(love me love my dog)( Well begun is half done.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Wher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Where there is smoke, there is fire. )(While the priest climbs a post, the devil climbs ten),儿歌(rain, rain, go away, come again another day. Little Joni wants to play, rain, rain, go away.)等。通过这些朗朗上口的英文材料,让学生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感知英语的节奏,而且每个材料几分钟就能背下来,又让学生体会了学习英语的成就感。
二、导入环节
导入环节形式多样。讲身体各部位名称一课时,先给学生讲身体的奥秘,如人打喷嚏时都是闭着眼睛。然后让学生观察大拇指和其余四指的区别,学生会说短,粗等。而真正的区别是大拇指是由两块骨头组成的,而其余四指是由三块骨头组成的。
三、新课环节
在每一单元之前,我都会认真思考,删掉一些较难的模块,增加一些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材料。争取做到融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与一体。比如,在讲动物一课时,我们删掉了生词较难课文,增加了十二生肖的英文名字,又把常见的动物按照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这三类来讲解。最后扩展到宠物的特征。
积极引导,实行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原则是各种教学方法的灵魂,应渗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并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始终。通过引导和启发, 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去思考问题。例如:在上英语练习课时,教师不应只是直接给出正确答案,而应引导启发学生自己摸索找到答案。比如在翻译“学生们逐渐意识到要花很多年的时间才能掌握一门外语。”这个句子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找到恰当的词,让学生自己想出答案,如“逐渐意识到”:come to realize,“掌握”:master,“要花很多年的时间才能掌握一门外语”的结构:it takes some time to do something等,这样才能使学生开动脑筋,真正去思考和理解。教师在引导和启发的过程中还应多问“为什么?”,“是什么?”,多提出疑问,启动学生思维。
探索规律, 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要探索和掌握规律,特别是在英语语法的学习上。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和总结规律是调动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学习条件状语从句中虚拟语气的基本形式与过去事实相反的情况时,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翻译几个与过去事实相反的虚拟语气的句子,如:“If I had known your address,I would have written to you.If I had been there yesterday,I would have seen you.”。然后启发和鼓励学生去找出主从句中动词形态的规律,从而让学生通过思考,从例句中得出与过去事实相反时虚拟语气的动词形式是:if从句中had 动词过去分词,主句中would/should/might/could have 动词过去分词。学生通过自己思考总结出来的规律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更能加深记忆,不容易忘记。
四、练习环节
根据每节课的知识容量,设置不同的练习,有时在练习环节增添了游戏。在饭店一课有四个人物单词:经理manager,顾客customer,服务员waiter,收银员cashier,为了让学生掌握,在时间充足的时候,玩蹲的游戏。蹲一轮下来,参与不参与游戏的基本都记住了。有的学生很喜欢这个游戏,第二次上课的时候他问,老师这节课还蹲不了?
英语学习还需要懂得举一反三,举一反三就是一种联想能力的实践和运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例如:在讲授“It is no use doing something.(做某事没有用)”这个句型时,给出句型结构后,跟学生一起翻译出一个例句:“It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覆水难收)”,然后让学生根据例句自己造句,如:“It is no use talkingabout that again with her.”。然后,也可以引導学生回忆与该句型类似的句型结构:“There is no point doing something.”。这样学生就会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分组讨论是重要的课堂活动。小组一般由4人(优等生1人, 中等生2人,差生1人)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
时间,小组要重新组成,永远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程度。在课堂上,小组汇报自学情况,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生能够积极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并且会针对问题各抒己见,既调动了学生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一举多得。例如:可以在授课之前给学生几分钟的分组讨论时间,让学生就某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如环境保护、人口、电视机的作用等,当然讨论要与当时的授课内容相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