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幼儿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d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道德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时期,由于其具有思维具体形象,生活经验少、理解能力弱、道德情感不稳定、可塑性大等心理特点,所以,我们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十分注重幼儿的主体性、差异性与道德意义的自我建构,从幼儿能接触到的、易于理解的具体事物入手,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家、园、社会一起提高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加深道德情感的体验,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作为幼儿一线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去探讨幼儿德育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策略,以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促进幼儿更加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当前幼儿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对幼儿主体性的认识不够或认识不深刻。虽然理论上教师都懂得,在教育中要尊重幼儿主体性,但是具体到实际当中,有不少教师仍然把自己高高的凌驾于幼儿之上,动辄对孩子发号施令,致使幼儿唯唯诺诺,惟命是从,胆小怕事。这样的性格怎么可能适应当今及未来社会的竞争呢?
  2、幼儿园教师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流于说教,在说教的过程中,幼儿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试想那种没有号召力,没有親和力的德育课堂对那些懵懂的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那种忽视个体差异性的集体教育,那种忽视实践体验的理论传授,在孩子教育方面起的作用也只是蜻蜓点水。道德教育不能离不开生命主体(幼儿)的体验与感悟。
  3、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的教育措施欠妥,教育方法不当。在家庭中,一是过分溺爱。由于孩子是独生子,不少家长对孩子的一切采取包办代替的办法。即一切都是现成的,完全可以不费力地得到,使幼儿从小到大毫无竞争意识。二是过度严厉。不少家长仍信奉“棍棒出孝子” “不打不骂不成材” 。这样会使孩子变得少年虚伪,失去童贞。
  ?二、?解决幼儿德育教育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今日之儿童,明日之栋梁。育人首先要育德。只有建立社会、家庭、教育机构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才能为幼儿创设和谐、积极的精神环境。才能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1、注重品质教育,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和个性。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培养幼儿参与、竞争的能力。要使儿童将来具备竞争能力,就必须从小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行,培养他们自强、自立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勇气。二是对幼儿人际关系的指导。未来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各种竞争加剧,人际关系复杂,如果不具备健康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交往能力,就难以适应未来的生活。因而教给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三是对幼儿性格发展的指导。由于社会竞争加剧,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也存在着竞争。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有出息,于是对孩子过于严格,搞专制,久而久之使孩子孤僻、压抑、自卑、胆怯、多疑;而—些家长则过分宠爱孩子,使之妄自尊大、急躁、好冲动、固执等。因此必须培养孩子们具有“自学、自护、自理、自强、自律”的能力。
  2、注重活动载体,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幼儿园在组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做到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渗透德育内容,开启德育教育的新天地。
  如针对独生子女的一些不良习气,开展“做文明宝宝、创文明班级、树文明园风”的幼儿文明礼仪竞赛活动;如针对当前孩子缺失的感恩心里,利用节日契机,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父亲节和母亲节来临之际,采用对话、讨论等形式,表达对师长的感激之情;每年的助残日,组织小朋友到“福利院”看望残疾儿童,为他们演节目、送礼物,还进行“为残疾小朋友募捐活动”使孩子们懂得了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意识; 如为实现对幼儿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让孩子参观历史博物馆、民族馆,认识那些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们,使孩子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的生活等。将德育教育融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比空头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幼儿不但易于接受,并且影响深刻。
  3、注重发挥庭教育作用,讲求家庭教育艺术。当前幼儿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都是怀着望子成材的心态,但由于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错误观念和盲目行为,因此对于家庭教育,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家长要理智地对孩子施爱。爱子之心人皆有之,父母的爱,使孩子感到温暖和幸福,获得安全感,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但并不是所有父母都懂得怎样去爱自己的孩子,超过一定份量就成了溺爱,这就要求家长的爱是是理智的,是爱和严相辅相成的。对于孩子不合理或一时不能办到的,家长要耐心说服,不要被孩子的眼泪、撒娇和任性所动摇,孩子有缺点错误要及时教育,不迁就、纵容更不护短。二是说教与适度惩罚相结合。惩罚,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不好的教育手段。但对成长的孩子,除了说教,适度惩罚看来也是必要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对于孩子的很多行为,做父母的要弄清楚缘由,重在明理,而不只是简单的发号施令。使孩子慢慢学会做一个讨人喜爱的懂道理的孩子。但若劝阻无效时,也会采取特别措施,如任其哭闹,谁也不准理他,让他明确意识到:哭是没有用的,或打,并且不是隔靴搔痒式的打,而是打得让小家伙有所怕、有所忌。当然,惩罚之后,父母之爱依旧。
  儿童良好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养成,是一个动态的可能出现多次反复的过程,所以,作为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和幼儿的家长们不但要学习、掌握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还应不断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关爱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努力提高幼儿德育教育的质量。只有社会、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合作,才能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度过金色的童年,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为明天的祖国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吧!
其他文献
★2020年3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并指出,加强疫情形势研判,要做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采取务实措施关心关爱防控一线城乡社区工作者,统筹疫情防控和春耕
期刊
政府绩效作为政府生产和管理活动取得的业绩、成就和实际效果,是管理目标、工作效率和社会成果的统一,可以从社会产出、社会成本、运行过程三个维度建立绩效评价;满意度可以评价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逐渐从以农业和工业为主的第一、第二产业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转变,文化、科技实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全国社区建设实践中出现了上海、沈阳、武汉、四平等地的典型模式。上海模
行政沟通即行政信息沟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中广义的行政沟通指的是行政部门同外部环境之间,就相关的政策意见的制定、执行、影响等进行的交流、协调或意见反馈,使政策有效实施
由于思想品德这一学科并不是升学考试的主考科目,所以很多学生都不注重这一课程的学习,老师教的没意思,也就不愿意为它多花心思,其实提高这一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并不只是肤浅
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大多具有理论性、严肃性、抽象性和深刻性的特点,很容易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疲劳、厌倦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观念陈旧、方法老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是其中的主要原因。思想品德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多关注社会热点,尽量把社会热点巧妙地引进思品课堂,对于打破单调、沉闷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起很好的积极作用。以下就社会热点与思品教学结合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巧用社会热点构架思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和教材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气氛,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来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  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良好的情境产生良好的情绪,情绪好,脑子灵,脑子灵则反应快,这才能较好地理解、发现、掌握和运用知识。而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能更好地使
多媒体课件的合理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积极转变学习方式,从而圆满而  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揭开科学家成长的历史画卷,不难发现,许多科学家小时候都有着  广泛的兴趣爱好,而这些兴趣爱好正是他们走上科学发明创造的起点,是创新的源动力。  然而,由于思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有效教学”这是我们推崇的教学理念,这必然要从提高学生预习效果开始.为此,针对九年级思想品德学科内容的教学,笔者做了一定的探索,力求通过“预习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