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时代的微设计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pf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课”因其时间短、容量小、内容集中,可以分析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和心智的发展过程,从中看出教师如何助学,而越来越被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中职校语文说明文教学中引入微课设计可以更好地达成说明文教学目标,更好地把握说明对象、分析说明方法、理解说明文的主旨。
  【关键词】微课;说明文;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8-0067-03
  【作者简介】朱益嫣,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通,226011)语文教师,教育硕士,讲师。
  一、微课与说明文教学
  (一)说明文教学之惑
  一直以来,我们坚信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学生提供最适宜的课程,为学生学业成功与做人成功保驾护航。因此,在实践中着意突出语文课程的应用性,体现其生活化特点,强调学用结合,以用促学,倾心打造“有先进的理念、有学习的欲望、有教学的激情、有适宜的情境、有充分的互动、有匹配的媒体、有明确的目标、有恰当的方法、有够用的资源、有充分的练习、有即时的评价、有深度的活动、有及时的检测”的成功课堂。
  但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定位于实用性的中职语文教学要增加说明文的分量(倪文锦语),阅读中应注重学生信息筛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其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职业生涯、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基;另一方面,作为传统三大文体之一的说明文,无论说明事物还是阐明事理,多冷静客观简洁朴实,集科学知识逻辑思辨于一体,很难调动本就“学习基础薄弱、习惯多数不良”的中职生的学习热情。教什么?怎么教?成了我们在说明文教学中亟待破解的难题。
  (二)引入微课设计的可行性
  早在20世纪3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明确指出“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笔者以为,说明文教学应该让学生读得有趣、学得明白。从文章学的层面,能够了解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从文学、文化学的层面,能够欣赏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从阅读学的层面,能够筛选有用信息,概括文字材料,阐发有关句子,感悟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而“微课”的实质在于一点切入,设计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有效学习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展示教育智慧。
  因此,如果在说明文教学中切实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据其理解和接受能力,将目标分解为单个的学习任务,采用任务驱动、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调动其自身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可以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建立学习自信,为提高信息加工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言语表达能力提供实践平台。如果重点如说明对象、说明方法的学习,难点如说明文主旨的理解把握,设计成微课资源,那么通过“创设情境发现美—梳理层次理解美—品味语言感受美—分析方法探究美—思考运用生成美—潜移默化培养美”带领学生在科学中品味语言,在语言中了解科学,领会“科学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教材编写意图应该可行。
  二、说明文微课教学实践课例
  (一)说明对象特点的把握(以《蝉》为例)
  教学目标:学会提取和筛选主要信息,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进一步深入阅读文本的兴趣。
  教师:又一个夏天要到了,有一只蝉面临求职,现有三个竞争激烈的岗位——隧道工程师、体操表演家、“可怜的母亲”扮演者——很吸引它,请你帮着填写以下应聘简表,分析分析胜算大吗?理由何在。
  2.阅读文本,把握说明对象特点。
  学生:进入情境,阅读文本,尝试筛选信息,把握说明对象特点。
  教师:以隧道工程师为例示范讲解,引导学生在文中筛选有用信息,分析蝉的生长习性。
  学生:在趣味练习中筛选概括信息,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
  教师:放手练习,巡视指导,提醒注意概括时的语言组织。即时评价。
  3.自行筛选,提升能力
  学生:仿照工程师的应聘表格填写体操表演家、“可怜的母亲”扮演者表格,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筛选提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反思:《蝉》是经典的事物说明文。基于文本特点,在引导学生理清脉络层次、厘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带领学生通过填写蝉的应聘表的趣味方式练习提取和筛选信息的技能,较好把握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二)说明方法的分析(以《动物身上会进化出轮子来吗》为例)
  教学目标:学习文中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阐明事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要求。
  教师:如果把和文本的对话看成一次科学探险,抓住过渡节相当于找到开启文章层次之门的钥匙,帮我们理清了思路。接下来,请按自然分组组建“探险小分队”,研读课文,筛选信息,准备闯关。(屏幕呈现规则及试题)
  2.明确要求,小组合作。
  教师:宣布规则,组织竞赛并评判。对规则作补充说明,防止抢答的时候局限于部分人。
  学生:明确活动规则,小组合作参与竞赛。分工后,按要求答题。体会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3.概括总结。
  教师:课文用得最多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作比较和列数字,在分析说明的过程中不仅能清楚地说明事理,同时,令文章读起来趣味十足,具有说服力,这是科普文章的一大特点。
  教学反思:本文用问句作为标题阐明事理,阅读没有太大障碍。在第一节课提炼要点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第二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竞赛的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竞赛中注意了题目设计的梯度,既有可直接从文中找到信息的名词解释、简答题,也有需要分析归纳的问题;既是对上一课学习的检测,又有利于在问题探究中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说明事理的方法。其中抢答题是对说明方法的理解,由于文中的几种说明方法比较典型,稍稍改变问题的方式,有效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对于改善班级沉闷的课堂气氛有所帮助。   (三)说明文主旨的理解(以《寂静的春天》为例)
  教学目标: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及其蕴含的感情,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1.图片展示,激发深度阅读兴趣。
  教师:其实,一些变化每天都在我们不经意间发生。不知从何时起,春天,我们开始很少看到家燕在堂前呢喃;夏天,漫天飞舞的红蜻蜓和连天的蛙鸣仿佛都成了儿时“记忆里的萤火虫”……蕾切尔·卡森在《明天的寓言》里描绘的“寂静的春天”已经不幸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如果人类不再警醒,明天的寓言就是这黑色的现实,寂静的春天将笼罩整个地球,到处是噩梦一样的疾病、灾难和毁灭……(展示一组环境污染尤其化学农药污染的图片及数据)
  2.归纳、揭示和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师:好在一封信、一个人、一本书,“创造出了一股已不退落环境意识的潮流。”再读课文,感受作者站在生命历史的高度上发出的呐喊。思考:以“寂静的春天”为题,用意是什么?
  学生:尝试归纳主旨。教师:屏幕呈现课文主旨,帮助理解。
  3.拓展延伸。
  教师:如果“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只能成为孩童记忆里的冰冷诗句,我们将是历史的千古罪人;如果“红花、绿草、会唱歌的小黄鹂”只能响起在春天的儿歌里,我们将无颜面对我们的子孙后代;如果“控制大自然”还依旧是人类沾沾自得的狂妄之语,我们将生生把自己和未来送入万劫不复的深渊险境……
  不!不能再任由自己创造出的魔鬼来戕害我们的孩子!不能再任由污染肆虐、噩梦般的病魔横行!拯救春天,我们在行动——(布置主题活动:拯救春天)
  学生:合作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话题,虽然课文节选部分偏重说理,深厚的情感也隐藏在文字之后,但有了相关背景介绍、补充阅读,学生还是能很快进入文本进行主要信息的筛选。“拯救春天”主题活动,期望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能进一步生成课程资源,贴近他们实际需求进行听说读写综合练习。
  【参考文献】
  [1]孟凡苏,沈满弟,等.浅析将微课引入课堂教学的可行性[J].东方教育,2013(2):43.
  [2]黄烨.“微时代”下的“微课”浅析[J].科技风,2013(10):259.
  [3]梁乐明,等.徽课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65—73.
  [4]吴秉健.国外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案例剖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563.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2020年版《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与2013年版《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揭示核心素养视域下中职音乐课程发展方向,洞悉其背后的音乐教育价值取向,提出围绕核心素养培育的中职艺术课程管理与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审美核心论;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6
小朋友,你认识以下图形吗?说说看,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它们?
智救宠物
中职校招生难题,在安徽华夏旅游学校校长王卫东看来,并不绝对。1999年学校刚创立时,他就开始尝试免费职业教育的办法,吸引一部分家庭贫困但有求学意愿的孩子入学。2002年学校实行与旅游酒店校企合作全程免费:学生第一年在学校上课,第二年在企业实习,第三年回到学校回炉提高。用人单位只需把学生第二年实习的劳动报酬返还给学校,学生不必支付任何学费。目前有60多家知名旅游企业加入这种合作模式。  随着生源大战
【摘要】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与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展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研究和实践,以培养具有“现代班组长”潜质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育人目标,以构建中高职衔接的项目化课程体系为核心,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贯彻“积极教学”理念,弥补完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缺陷和不足,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的适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现代职教体系;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现代班组长 
各设区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各会员单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青年为本。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经研究决定,举办2018年度职业教育青年学术讲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论文主题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应为与作为。  具体内容如下:  1.進入新时代:青年职业教育工作者职
以下是图文
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
好习惯会善待你一辈子,而坏习惯会折磨你一辈子,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不妨多去培养一些好习惯。   好习惯是个人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從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工匠精神,具备精益求精的品质,坚持不懈,必有所获。
【摘 要】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的物质基础,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以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分析了轨道交通专业群现代化实训基地的建设背景、管理机制以及运行成效。实践表明,建设教育理念先进、管理运行高效、实训环境优良的现代化实训基地,可以有效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质量,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轨道交通;现代化实训基地;运行机制;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