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回不去的青春

来源 :故事家·高考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mei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忆高三,时间像被按了快进键,那些离我远去的青春和汗水,已经在日历上覆满了灰尘。但是关于高考的一切,还是时常会悄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高三时,作为高考大省山东省的考生,我自然是要承受很大压力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老师们经常说起的一句话。那时的我还没经历过高考,所以这句话是当时我对高考的最初印象。为了能稳稳当当地走过高考这座独木桥,我必须每天早上6点起床背英语单词,晚上熬夜做物理题,恨不得在一天的24小时里挤出第25个小时。
  我听过别人的家长说自家孩子挑灯学习到半夜,听过老师说某某同学做题做到趴在桌子上睡着,也见过同桌每天用各种方式给自己提神……经历过这种生理、心理上的煎熬,我深知高考的不易。高考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但那段青春同样也是我回不去而又最怀念的日子。
  从今天的视角来看,我还是无法评判经历过一场鏖战的高考是否比轻轻松松地升学要有益,但一切经历都会在人生中留下痕迹。也许人生中的努力不一定都能得到完美的结果,但越努力的人一定越有机会得到好运的关照。在我看来,高考过后,我们很难再有这样一个明确的目标让我们为之奋斗了,也很难再次拥有这段不怕输不服输的热血青春了。
  高三的那个夏天,虽然我体验过早上5点起床的辛苦,体验过仲夏蒸笼般的闷热,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大家一起吃早餐时的欢声笑语,学校食堂的牛肉面,还有每天上学路上经过的那排垂柳。
  高三的那些夜晚,虽然我有过挑灯夜战的困倦,有过濒临崩溃的困顿,但我现在怀念的,是和同学们一起走在回家路上的轻松时光,还有不曾虚度的每一个晚自习,这些都是独属于高三生的美好记忆。
  高考的那两天,虽然我焦虑、迷茫,为自己的发挥不佳而难过,但如今再回想高中时光,想到的是曾一圈圈走过的操场,是一直陪在我身边彼此加油打气的朋友,是经历高考后的成长与所得。
  高考,说慢也慢,所有的考生蛰伏了12年,只为高考这两天;可说快也快,不过两天时间,所有的悲伤与快乐都在最后一科考试结束铃响的时候成为过去式。高考结束的时候让人感觉轻松,但也夹杂了些许失落。步入了最轻松的一个假期后,我才意识到,其实我们都怀念那段充实的生活,怀念每天一起嬉笑打闹一起奋斗拼搏的那群人,甚至怀念喜欢板着脸的老师,还有难吃的被吐槽了无数遍的食堂饭菜。
  我曾经无数次梦到自己回到高三,桌子上的书堆积如山,还是那群熟悉的人,在数学课上一脸茫然,醒來都觉得好笑。但我知道,那段记忆是珍贵的,那些年的感情是真挚的,那是最美好的再也回不去的青春。
  希望还在经历着高三的每个人,善待每一天,珍惜每一天。
其他文献
一次,职业攀岩运动员亚历克斯徒手爬上了高914米的酋长峰悬崖。在没有任何工具和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他在近乎笔直的悬崖上徒手爬行了几个小时,这期间,只要出现一次失误,他都会摔得粉身碎骨。  当记者询问亚历克斯成功的诀窍时,他说: “我只是日复一日地勤加练习。”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包含了多少生命的大美。世间万物,都有其生命内在的秩序,种子依自然之序而生长结果,而人生一切对应关系也是如此。  为了这次的攀
我一直认为高三时期中的考生们,每个人都是强大的。他们身上背负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却又不得不挺直身躯,毅然前行。  他们怀揣着自己心中那璀璨而又沉重的梦想,一步步踏出虽缓慢却沉稳的脚步。可能在通往高考的路上,他们或摇摆不定,或彷徨无助,或脆弱不堪,甚至内心曾经滋生出退缩的躲避念头……但是我知道,这些都是一段对他们来说弥足珍贵的经历,最终会蜕变为他们成长的勋章。在不久的未来,他们会含笑回首,回忆着这段艰
内容提要 中国农民组织化难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当代中国的历史政治生态和集体行动的困境,而在于农业生产的“兼业性”造成的农民对任何一种农产品的依赖性都不高,进而降低了农民借助组织的力量保护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价格的动机。中国农民的组织化道路只有在农产品高度依赖性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这就需要建立一种农业分工体系,实现从“兼农”向“专农”的转变,在分工的基础上走向自发的组织与合作。如果跳过这个中间环节而采用国家
高一那年,我创造了班上化学次次不及格的“奇迹”,每次考完试我的化学卷子都会在学霸手中传阅直至翻烂,不是因为考得太好,而是被拿来当反面教材。虽然理科班的同学对我十分友善,我还是收拾好东西麻利地转去了文科。那时候虽然进了重点班,但我在里面却是倒数,班上除了我几乎个个都是大神。班主任让同学填写理想大学时,除了三分之二的同学写了金融,剩下的全选了“人大”“中政”“华政”这样的学校。  虽然我并没有填,但我
1  电影《夏目友人帐·缘结空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妖怪名叫椋雄,因犯错而受到神的惩罚。他每去一个地方,就会被村民误认为是某一个熟悉的人,这让他很快便能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可是他一旦离去,就会立刻被人们忘记。因为无法在同一个地方停留太久,椋雄只好不停地说“你好”和“再见”,背负着沉甸甸的回忆踽踽独行。  电影走到剧终,总有人提前离席,一如感情。  我在知乎上看过一个段子:“有人问我思念一个人到
参加完2018年高考,已被中山大学录取的我,现在正坐在窗边回忆自己的高中时光。每个人的高中生活大抵都相似,“淚水与欢笑齐飞,憧憬共艰辛一色”,困在一方小小的天地里,期待着美好的未来。现在认真想来,其实高中三年不仅给了我那一纸通知书,还教会了我很多。  将优秀当作一种习惯,这是高中教会我的第一件事。  人们都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学生社团参观南唐二陵,谈起李后主的亡国原因。  甲:李煜只是词人,却偏偏当上了君王,他的亡国原因是“小材大用”的后果。  乙:“小材大用”是封建“家天下”的恶果,今天仍有肃清流毒的必要。  丙:哪一个人也不是天生的“大才”,即使是伯乐,很可能也是从养马工成长起来的。  丁:人才总是由“小材小用”到“小材大用”最后“大材大用”。不让“小材大用”恐怕一辈子也成不了“
内容提要 每个民族的传统都有他的系统而完整的知识,只是其存在方式和现代科学完全不同。传统知 识有两种主流类型,一种是关于器之器性的知识,这种知识主要和器物的使用有关。另一种 知识是工艺学知识,这种知识主要与器物的制作有关。本文专论工艺学知识。工艺学知识仅 仅发生并保持在特定的技术传统当中,存在于制作器物相关的实际当中。而且工艺学知识完 全是一种以致用为目的的知识。工艺学知识具有独立性、口传心授、反
内容提要 本文从反思当代陕西文坛长期缺乏对诗歌在文学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为切入点,全面梳理与反思陕西诗歌30年的发展历程,指认陕西当代诗歌的总体成就,无论是不断涌现的有影响力的代表诗人,还是总体创作的质与量,以及在现代诗学方面的贡献,都已成为举足轻重的一方重镇,其真实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的影响,无论在本省还是在国内海外,都并不逊色于陕西的小说与散文。进而指出步入新世纪的陕西文学界与陕西文化界,应该尽快
TA的成长:彭昱畅,1994年出生于江西省新余市,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木偶表演系,中国内地男演员。“认真演戏,踏实做人。你在做你喜欢的事情,能体验不同的人生,并且还有收获,这样的职业太美好了。”  适用话题:谦虚;努力;拼搏;知行合一  最近一段時间,彭昱畅这个名字一直活跃在热搜榜上,“彭昱畅胖了”“彭昱畅瘦了”“彭昱畅吻戏”“彭昱畅腹肌”“彭昱畅彭于晏”等等,可谓是花式上热搜。那个曾经默默无闻、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