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泌尿病理协会Gleason评分系统对185例前列腺癌分级影响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t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2005年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GS)系统对前列腺癌分级的影响.方法 分别使用1977年GS修订版(简称修订版)和ISUP版GS系统,对112例穿刺活检、18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以及55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标本进行评分,并观察各分级所占的比例,比较两个版本GS的差异.结果 在GS 3 +3、GS 3 +4以及GS 4 +3评分中,修订版所占比例分别为47.0%(87/185)、11.4% (21/185)以及17.3%(32/185),而ISUP版分别为25.9% (48/185)、21.6% (40/185)以及27.6%(51/185).在主要分级中,3级和4级所占比例:修订版分别为62.7%(116/185)和31.4%(58/185),ISUP版则为50.8% (94/185)和41.6% (77/185).关于次要分级,3级和4级所占比例:修订版分别占65.9%(122/185)和21.1% (39/185),ISUP版分别占54.6%(101/185)和31.4%(58/185).结论 ISUP版与修订版GS存在一定差异.与修订版相比,ISUP版GS3 +3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而GS 3 +4和GS4 +3比例呈现上升趋势。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富于巨细胞的骨肉瘤(GCRO)和骨巨细胞瘤(GC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从临床、影像学、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等方面对18例GCRO和118例GCT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结果 GCRO 18例,平均年龄24.6岁,大多发生于长骨干骺端(15/18),影像学表现为渗透性骨质破坏,肿瘤边界不清,伴或不伴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块.镜下大量反应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之间的肿瘤性单核细胞有不同程度异
目的 探讨结节性组织细胞/间皮增生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结节性组织细胞/间皮增生7例,对其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7例均为男性,年龄1.5~5.0岁,平均2.8岁.临床以腹股沟肿块为主要症状就诊.病理学大体改变主要为附壁结节或腔内游离的结节,直径0.1~0.5 cm;镜下观察瘤细胞形态较单一,呈椭圆形、多边形,实性片状或巢
质谱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分析技术,近年来,基于质谱的质谱成像技术(MSI)逐渐成为分子成像技术中的一个新领域而备受关注,并在临床医学方面显示出巨大前景,尤其在识别组织病理特征、寻找生物标志物、疾病早期诊断、肿瘤转移潜能及疾病预后评估等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MSI的应用包括定性分析组织中的蛋白质[1-2]、多肽[3-5]、脂质[6-8]、药物和代谢物[9-11]以及寡核苷酸类[1 2].MSI能够
期刊
目的 探讨典型子宫内膜样癌组织微小RNA(miRNA)的表达特点及与子宫内膜癌相关分子改变的内在关联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TaqMan低密度芯片分析2例子宫内膜样癌组织miRNA的表达特点.筛选表达显著差异的miRNA,采用即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7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这些mi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iRNA的预测靶基因PTEN表达.结果 (1) miRNA表达谱分析显示相对于
目的 运用抗体CD123观察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又称Kikuchi病)中表达的数量及分布模式,探讨将CD123作为Kikuchi病辅助诊断依据的重要性及意义.方法 收集诊断明确的30例Kikuchi病;5例间变性大T细胞淋巴瘤、10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病例和10例慢性扁桃体炎作为对照病例,通过复习HE切片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这几种病变中CD123的表达
患者男,50岁.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平静状态下无明显呼吸困难,未做治疗.后感症状逐渐加重,于2010年7月检查喉部CT,示声门下区环状软骨占位性病变.2010年11月电子喉镜检查示声门下1 cm狭窄.之后定期复查,一直未出现平静状态下呼吸困难.近来患者感症状进一步加重,并于2012年8月检查喉部CT示环状软骨后侧壁占位,气管受压变窄(图1).门诊以“环状软骨肿瘤”收住院.体格检查:
期刊
贵刊2013年第42卷第10期652页刊载的“第4版WHO骨肿瘤分类解读”一文,有几个问题尚不明确,愿意提出来与作者商榷。
根据美国国立癌症中心的统计数据,在2014年的新发恶性肿瘤中,黑色素瘤约占4.6%,美国目前有黑色素瘤患者约92万名,每年死亡人数超过9000名[1]。最近几十年间,黑色素瘤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明显的增加。由于黑色素瘤的组织学形态多种多样,遇到疑难病例,即使是有经验的病理医师也难以仅凭组织学形态做出明确诊断。随着分子病理的飞速发展,分子诊断在黑色素细胞病变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期刊
患者男,15岁.因左小腿皮肤孤立性结节数年于2013年6月来院就诊,不伴有结节性硬化综合征,皮肤表面淡红色,质地稍硬,边界欠清.行肿块切除术作病理检查.病理检查:带皮肤的肿块切面灰白色,境界不清,质地稍硬,直径2 cm.镜下观察:肿瘤细胞位于皮肤真皮层,由单一的上皮样细胞巢组成,含丰富毛细血管网,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皮肤表皮层未见侵犯(图1);肿瘤细胞胞质丰富透亮,核居中,圆形或卵圆形,核仁明
期刊
目的 分析肉瘤样恶性间皮瘤(sarcomatoid malignant mesothelioma,SM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SMM的诊断要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复习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收集的22例SMM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分析预后资料.结果 2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54岁(范围24~ 73岁),男女比例为1.0∶1.2.多数患者无明确的石棉接触史.14例发生于胸膜,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