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4版WHO骨肿瘤分类解读”一文中若干问题的商榷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5959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刊2013年第42卷第10期652页刊载的“第4版WHO骨肿瘤分类解读”一文,有几个问题尚不明确,愿意提出来与作者商榷。

其他文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三级乙等)位于上海市崇明县城桥镇。医院创建于1915年,现占地面积112亩,核定床位1000张,是崇明岛上规模最大、科室设置齐全、设施先进的综合性医院。目前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安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在职职工1217人,其中卫技人员1014名,高级职称113名,中级职称503名。医院拥有3个市级重点专科,13个县级重点学科,37
目的 探讨不同乳腺组织中Fascin-1蛋白的表达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2007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的23例正常乳腺组织、69例乳腺良性病变、58例普通型导管增生(UDH)、61例导管原位癌(DCIS)、221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Fascin-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1)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病变、UDH、DCIS、乳腺癌组织中F
例1患者女,50岁。2013年10月因接触性出血7个月,月经异常1个月就诊。患者经期无改变,量增多、色鲜红,伴大量血块。妇科检查发现宫颈膨大,直径约7 cm,质硬。腹部彩超示宫颈明显增大,前唇内见一大小6.8 cm ×5.3 cm低回声团,边界清晰,内部回声欠均匀;宫颈管结构受压向后移位性病变,提示宫颈占位性病变,考虑宫颈癌。盆腔 CT 示子宫颈右侧壁软组织肿块影,大小6.0 cm ×6.5 cm
期刊
目的 探讨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44v6和CD24在卵巢浆液性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2001年6月至2010年12月卵巢浆液性癌手术切除标本102例,采用两级病理分级系统判定组织学分级,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癌组织中CD44v6和CD24的表达,结合随访结果分析其与卵巢浆液性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 102例卵巢浆液性癌病例中,47例
目的 探讨富于巨细胞的骨肉瘤(GCRO)和骨巨细胞瘤(GC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从临床、影像学、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等方面对18例GCRO和118例GCT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结果 GCRO 18例,平均年龄24.6岁,大多发生于长骨干骺端(15/18),影像学表现为渗透性骨质破坏,肿瘤边界不清,伴或不伴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块.镜下大量反应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之间的肿瘤性单核细胞有不同程度异
目的 探讨结节性组织细胞/间皮增生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结节性组织细胞/间皮增生7例,对其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7例均为男性,年龄1.5~5.0岁,平均2.8岁.临床以腹股沟肿块为主要症状就诊.病理学大体改变主要为附壁结节或腔内游离的结节,直径0.1~0.5 cm;镜下观察瘤细胞形态较单一,呈椭圆形、多边形,实性片状或巢
质谱是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分析技术,近年来,基于质谱的质谱成像技术(MSI)逐渐成为分子成像技术中的一个新领域而备受关注,并在临床医学方面显示出巨大前景,尤其在识别组织病理特征、寻找生物标志物、疾病早期诊断、肿瘤转移潜能及疾病预后评估等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MSI的应用包括定性分析组织中的蛋白质[1-2]、多肽[3-5]、脂质[6-8]、药物和代谢物[9-11]以及寡核苷酸类[1 2].MSI能够
期刊
目的 探讨典型子宫内膜样癌组织微小RNA(miRNA)的表达特点及与子宫内膜癌相关分子改变的内在关联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TaqMan低密度芯片分析2例子宫内膜样癌组织miRNA的表达特点.筛选表达显著差异的miRNA,采用即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73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这些mi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iRNA的预测靶基因PTEN表达.结果 (1) miRNA表达谱分析显示相对于
目的 运用抗体CD123观察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又称Kikuchi病)中表达的数量及分布模式,探讨将CD123作为Kikuchi病辅助诊断依据的重要性及意义.方法 收集诊断明确的30例Kikuchi病;5例间变性大T细胞淋巴瘤、10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病例和10例慢性扁桃体炎作为对照病例,通过复习HE切片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这几种病变中CD123的表达
患者男,50岁.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平静状态下无明显呼吸困难,未做治疗.后感症状逐渐加重,于2010年7月检查喉部CT,示声门下区环状软骨占位性病变.2010年11月电子喉镜检查示声门下1 cm狭窄.之后定期复查,一直未出现平静状态下呼吸困难.近来患者感症状进一步加重,并于2012年8月检查喉部CT示环状软骨后侧壁占位,气管受压变窄(图1).门诊以“环状软骨肿瘤”收住院.体格检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