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柴连辛口服液中连翘苷的含量测定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连辛口服液中连翘苷的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Alltima C185µ 250mm×4.6mm色谱柱;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8nm。结果 连翘苷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618µg-3.09µg,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7%,RSD=1.83%。
  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定量分析方法。
  关键词:柴连辛口服液 连翘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8-0103-02
  
  我院制剂柴连辛口服液由麻黄、柴胡、广藿香、肉桂、连翘等药味经加工制成,具有解表宣肺、化湿和中的作用。连翘为中医常用的清热解毒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效,主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等症,其活性成分连翘苷为本方的重要有效成分。质量标准中未对连翘苷作鉴别和含量的要求。为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保证疗效,笔者参考相关文献,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指标成分连翘苷,为柴连辛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515 泵、2487紫外检测器、717自动进样系统、柱温箱。乙腈为色谱纯,其他试剂为分析纯。连翘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0821-200104)。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Alltima C18 5µ 250mm×4.6m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278nm;流速:1.0ml%•min-1;柱温:35℃。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连翘苷对照品15.45mg,置50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溶液至刻度,摇匀。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本品约2ml,置中性氧化铝柱(200目,6g,内径1cm,用70%乙醇30ml预洗后备用),加70%乙醇40ml,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至干,残渣加5%甲醇适量使溶解,转移至1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2.4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配置浓度为0.0618、0.07725、0.1545、0.23175、0.309mg•ml-1连翘苷标准溶液进样,进样量10µl,以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Y),连翘苷的进样量为横坐标(X)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Y=6.2185×106X-8144.2,r=0.9999,结果显示连翘苷进样量在0.618~3.09µ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µL,重复进样5次,测得对照品溶液峰面积,计算RSD=0.6%,(n=5)表明精密度良好。
  2.6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10µL,分别于0、6、12、18、24h进样测定,结果24h内测定结果稳定,RSD=2.77%(n=5)。
  2.7 空白实验
  按处方制备缺连翘的阴性样品,再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成阴性样品溶液。按样品测定方法测试,结果在连翘苷对照品峰处未出现色谱峰,说明按本文的实验条件测定,缺样空白无干扰。
  2.8 重复性试验
  取同批样品(批号为07022111)5份,按样品测定项下方法测定,结果RSD=1.20%,结果表明本方法重现性较好。
  2.9 加样回收试验
  精密量取已知含量的柴连辛口服液(样品含量为0.404mg•ml-1)适量5份,分别置中性氧化铝柱(200目,6g,内径1cm,用70%乙醇30ml预洗后备用)上,各精密加入对照品适量,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法制备,测定连翘苷的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9.37% RSD=1.83%(n=5),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
  称取样品量/ml 样品中连翘苷含量/mg 加入连翘苷量/mg 测得量 回收率% 平均回收率% RSD%
  1.00 0.404 0.3708 0.781 101.67 99.37 1.83
  1.00 0.404 0.3708 0.765 97.30
  1.00 0.404 0.3708 0.769 98.38
  1.00 0.404 0.3708 0.770 98.65
  1.00 0.404 0.3708 0.778 100.86
  
  2.10 样品测定
  取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各适量过0.45µm微孔滤膜,每次进样10µl,外标法,测定连翘苷含量。批号为07020143,07022041,07022111样品中连翘苷的含量分别为0.090 mg•ml-1,0.375 mg•ml-1,0.404 mg•ml-1。
  3 討论
  本品采用中性氧化铝柱洗脱的前处理方法,可以除去大量的杂质,同时不会造成指标成分连翘苷的损失,把对设备的损害尽可能降到最低程度。检测波长的确定:取连翘苷对照品溶液在200~350nm波长范围内进行扫描,其最大吸收波长为278nm,因此采用278nm作为连翘苷的检测波长。笔者对比我院不同批号的柴连辛口服液,发现3批样品中连翘苷的含量相差很大,原因可能与原药材连翘的产地、采集时间、加工炮制及前处理过程有关。为保证药品质量,确保疗效,有必要控制柴连辛口服液制剂中的连翘苷含量。
  本法操作简便,杂质对分离无干扰,选择性强,灵敏度高,可作为本院制剂柴连辛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第十六至二十六册)[Z]2002.534.
  [2]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18.
  [3] 李会勤.清喉咽合剂中连翘苷的含量测定[J].当代医学,2011,17(3):51~5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结肠镜下电切治疗大肠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276例确诊为大肠息肉患者,结肠镜下电切治疗,针对息肉的数量、大小、形态,是否有蒂采取恰当的息肉切除方法,如电灼除、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后圈套切除息肉。回收全部标本送病理检查,术后定期随访评价疗效。结果 内镜下治疗276例,切除息肉388枚, 30例术中出血,5例术后12~36小时出血,经结肠镜下电凝、止血夹止血、黏膜下注射、内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8-0091-02     中医妇科学(gyne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经、带、胎、产等妇女特有疾病诊治与预防的临床中医学。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8-0074-02     随着科学不断发展,医药研究发生了深刻变化,GAP主要分为环境条件和中药材内在质量的变化,现总结综述如下:  1 环境条件是基础  GAP对优质药材生态环境同时要求绿色生长环境与药物道地性。除了大气、水、土壤等因素,产地应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具有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的地区,应尽量避
期刊
摘要:目的 评价北京市怀柔区《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终期取得的成效。方法 采取查阅病历、中心登记卡片、文件及各种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怀柔区10年来完成了《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主要指标,并取得了较大成效。结论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对怀柔区结核病控制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规划 预防/控制 评价 结核病  Huairou D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产前健康教育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母婴保健科进行产前检查并参加孕妈妈俱乐部培训的孕妇72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常规检查的孕妇72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分娩方式、母乳喂养。结果 两组在分娩方式及母乳喂养方面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强孕期产前健康教育可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方法。方法 选择符合WHO关于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同时合并典型的周围神经病变和或植物神经病变的患者37例住院病人。该组病人均对甲钴胺及维生素B1治疗效果不佳,选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后症状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 肌注神经生长因子能更好地促进神经纤维的修复,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病人痛苦,消除焦虑情绪,改善生活质量,达到用药少、见效快,缩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6例宫颈中、重度糜烂患者进行LEEP刀宫颈环切治疗并跟踪观察。结果 126例宫颈中、重度糜烂经LEEP刀治疗,连续观察3个月,治愈118例(96.15%),有效8例(3.85%),总有效率100%,手术时间3~15分钟,平均8分钟,术中出血量5~20ml。结论 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无近期并发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8-0093-03     上消化道出血是由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胆系疾病、食管胃肿瘤等多种疾病引起的临床病症,发生率甚高,占内科就诊人数的10%~15%。目前,国内多采用西药治疗,其中有的疗效不稳定,有的价格昂贵,有的使用需要一定设备条件。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其中不乏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佳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堵塞的原因和减少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护理对策。方法 2006年7月至2008年12月,136例留置PICC导管进行静脉输液、静脉高价营养及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8例留置PICC患者发生堵管,6例经处理后得到再通,2例无法再通而拔管。结果 PICC导管堵塞与护士操作不当、输注高浓度药物前后冲管及封管方法不正确、老年患者血液黏度异常有关。结论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8-0107-02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 UC)是弥散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本研究通过美沙拉嗪与中药制剂——康复新液联合治疗UC患者,观察UC患者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8(IL-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