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企上市浮沉录

来源 :财经界·通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营企业经历了苦难的历史,从舞台的边缘逐步走向舞台的正中央,其间的辛酸磨砺出民营企业更顽强的生命力。在上市问题上,民营企业同样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有一种经济成分,曾经就像生于夹缝之中的小草,备受歧视、压制,那就是“民营经济”。而“股市”, 其实在解放前的旧中国就存在,由于历史原因,这一从西方引进的产物有一段时间也被扔进了“旧时代”的垃圾桶。
  而在改革开放后,许多以前被错误地当垃圾处理的产物又被重新拣回来。民营经济和股市皆是如此。
  从1978年安徽凤阳分地开始,民营经济开始在全国各地萌芽。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全国掀起一股经商热,民营经济由刚开始的急剧增长逐步步入稳定期。如今,“国退民进”已是时代的主旋律,民营经济已与国有经济并肩齐驱,大放异彩。
  经历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中国股市裂变的2007年,中国已经成为继美、日、英之后的全球第四大证券市场。多数中国人对股市存在的合理性不会再有质疑,更不会纠缠其到底姓“资”还是姓“社”。
  改革开放来30年的发展使中国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令全球瞩目的成就。不经意中,仅仅几年前在国际舞台上尚默默无闻的中国企业群体突然发力,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地位大大超出了西方观察家们的预期。
  2007年度在全球范围内所有交易所新挂牌上市的1739家企业中,中国企业竟达227家,居各国之首!而澳大利亚和美国分别为189家和178家,分列第二和第三位。
  在这227家新上市的中国企业中,占中国经济总量半壁江山的民营企业有33家。相比国有企业,这个数字尚是波澜不惊,但中国民营企业界却为之欢欣鼓舞,甚至激动不已。
  然而,硬币的另一面却显得不那么轻松。
  尽管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数量已达410家,人们的认识也早已走出了历史的窠臼;但是,在十多年以前将“民营企业”与“股市”相提并论,多少让人有点难以接受。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人们的意识形态里,民营经济只是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而股市只不过是国有企业改制的一个工具而已。
  回顾20多年来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民营企业在股市里积极争取有所作为,我们看到的是一条艰辛而坎坷的路。
  
  股市门外的挣扎
  
  中国民营经济起步于1978年,这一年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逐步发生了变化。但是直到1988年,私营经济的地位才正式得到国家的最高法律的确认。
  虽然有法律上的认可,但这一阶段的民营经济的地位却相当尴尬,到底姓资还是姓社,企业主们心存疑虑与恐惧。这个时期,不少私营企业主将企业挂靠在地方政府或集体、国营企业之下,以求形式上的“根正苗红”,得到政策上的庇护和观念上的认可。在此阶段,生存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是首要问题。上市,就算对于民营企业主中最有想象力的人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况且这个时期,中国没有正式的“股市”,有的只是一些国有企业试点性质的股票发行和交易活动。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发行了价值约82亿的股票,其实这些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的股票,只不过是戴着股票帽子的集资款凭证,一般是承诺几年后连本付息的无风险定期债券。可以想象到当时国人对股票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各家发行公司效益并不好,许多股票的承销工作由政府政策性地摊派下去,动员党政干部购买。
  直到1990年、199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陆续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股票管理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990年是中国股市的一个转折点,股市在这年突然狂热,股票价格急速上窜,例如在此之前不被看好的深发行股票价格在这年里狂翻了10倍。中国最早的一批股民在这年的股票投资中赚得盆满钵溢。
  但是,正是这场意料之外的股市热潮让政府部门对上市有了更严格的监管。由于当时交易渠道的不畅,真正推动这次股市热潮的却是黑市。政府迫切需要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交易场所。
  1993年的《公司法》中对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上市的要求做了明确规定。包括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持有股票面值达1000元以上股东不少于1000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要在25%以上。
  而对于刚起步的民营企业,这两个条件几乎把所有的企业挡在门外。当时股本总额达到5000万元的民营企业恐怕是凤毛麟角。况且,民营企业多以家族企业为主,股权过于集中。
  而且当时中国股票发行制度采用的是行政色彩极浓的审批制,股票发行的额度和指标由政府审批。而股市最初建立和发展得益于国有企业改制的契机,股市建立后主要职能是为国有企业改制服务。政府有众多国有企业需要通过上市改制,所以当时上市指标是一种稀缺资源。
  在股市诞生之初的几年里,没有一家民营企业上市。
  
  上市先驱的冲锋
  
  1988年之后,民营经济开始快速地发展。当企业做大后,企业内部资金就很难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求,对外融资就显得尤为迫切。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国家金融政策的限制,民营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巨额贷款。融资渠道的狭窄成为企业扩大发展的瓶颈。
  虽然在此之前没有民营企业上市,股市在建立以来一直为国有企业所专用。但是国家相关法律上并没有禁止民营企业上市的规定。而对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民营企业来说,上市直接融资也许是比银行贷款更为容易的融资方式。
  最早下海经商的一批弄潮儿无疑都是敢于突破现实、超越自我的强者。只要有可能,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尝试。当时股票上市监管制度还不够规范、完善,使得民营企业上市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在深圳这个作为改革试验田的特区,新鲜事物在这里都可能有获得成长的机会。1992年深圳交易所就出现了民营企业的身影。
  哪家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
  不同的标准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一般认为,1992年6月2日“深华源A”在深圳交易所的挂牌打响了中国民营企业上市第一枪。这是中国第一只不存在国家股的上市公司,标志着中国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开始了艰难起步。
  然而,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深华源上市后的发展经历告诉我们,上市并不意味着成功。上市后的深华源经营状况反而节节败退,1996年出现亏损,1998年因为亏损被深圳交易所实行特别处理,带上ST的帽子。2000年10月,将资产全部转让给沙河集团,其实是沙河集团买其壳上市。2002年其股票简码也改为“沙河股份“。至此,“深华源A”已成为历史。
   第一家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民营企业则是1994年挂牌的东方集团,目前其经营业绩依然良好。1994年以后,在深圳和上海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企业接踵而至。
  1992年到1994年是民营企业上市的起步阶段。1995年股市低靡,这一年只有一家民企上市。1996到1998年为民企上市的发展阶段。其中以刘永好兄弟所执掌的新希望集团完成股份制的改造标志着民企进入证券市场的通道有了突破性发展。1999年之后民企上市就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2001年,在股票发行制度上,核准制取代审批制,更是催生了民企上市的高潮。核准制以市场供给调节为主,取消了股票发行的额度与指标,这一制度变革让股票市场真正向民企打开了大门。
  然而,上市给民营企业带来的不仅是一夜暴富的神话,也许还有更深刻的反思、更沉痛的教训。随着上市民企的增多。出现问题的企业也逐步增加。
  2003年5月,周正毅所执掌的在香港上市农凯集团敲响了民营上市公司的警钟。2004年5月,在香港上市仅两年的欧亚农业被勒令摘牌,成为中国首家在香港被摘牌的公司,欧亚前董事局主席杨斌因为涉嫌伪造金融票据等罪,被判18年有期徒刑。
  农凯和欧亚事件导致中国内地上市企业在香港诚信遭质疑,因而点燃引发股灾的导火索。接下来排在作弊名单上的内地企业还有正中药业、上海地产、新万泰、中国特种纤维、远东制药等。
  而在内地上市的民企似乎也不甘寂寞的跳下万丈深渊。曾经名躁一时的亿安科技在引领股市风光一时后悄然陨落;新疆啤酒花原董事长艾克拉木·艾沙由夫“人间蒸发”;德隆系的轰然倒塌;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挪用公款而被拘捕……
  在2004年,人们又惊奇的发现,上市也不一定能融到资金。2004年8月,苏伯尔成为在中小企业板新股上市跌破发行价的第一例,其后宜华木业、美欣达在该月接二连三地上演这令人心痛的一幕。
  可见上市可以在短时间内造就超级富翁,也同样能在瞬间毁灭一个庞大的企业帝国。资本市场不是一个淘金的天堂,而是为有实力的、规范经营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推动其发展的平台。
  
  海外股市掘金
  
  而在新千年前后,民企除了在国内及香港证券市场上展开攻坚战,而且还将视线转移到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海外证券交易所。以科技、互联网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在2000年前后掀起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热潮。
  第一个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民企是“侨兴国际”。虽然侨兴在股市上募集到的资金只有890万美金,但却为中国中小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途径。
  1995年,侨兴电话机市场占有率已位居中国第二,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公司掌门人吴瑞林希望通过上市募集资金。但是当时实行的还是审批制而不是核准制,民企很难在A股成功上市。
  深思熟虑后,吴瑞林坚定了上市之路。几番研究将上市目标放在了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因为在境外主板上市要求非常之高,只能考虑门槛较低的二板市场,在二板市场里以美国纳斯达克最为著名。
  但按规定,国内企业要到境外上市,必须经过中国证监会批准。于是,侨兴走了条“曲线救国”的路子。首先利用侨兴原来在香港注册的一家公司,到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一家新公司——侨兴国际;然后利用“侨兴国际”收购国内侨兴公司90%股权;之后申请到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侨兴首开中国高科技企业纳斯达克上市之先河。在侨兴的示范效应下,中国高科技创业型企业几乎都以纳斯达克上市为阶段目标。此后,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纷纷登陆纳斯达克。其后UT斯达康、中华网、携程网、e龙网、盛大、分众传媒等一批IT企业均在创立不到四年的时间里成功奔赴纳市上市。
  令人记忆犹新的是2003年网易丁磊问鼎中国首富,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其在纳市上市时正值中国互联网寒冬,其股价曾经一度跌破发行价,甚至几近摘牌。上市也许正是一场残酷考验的开始。
  而盛大在2004年于纳市上市后,陈天桥便以31岁年纪位列胡润中国富豪榜榜首。海外上市仿佛成了一夜暴富的代名词,更成为一股无法压抑的潮水,不断的强烈地刺激着人们的神经。
  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TMT产业里,往往凭借一个idea就能获得风险投资,并且走上快速上市之路,这在1999年之前是完全难以想象的。在中国,他们开创了企业家可以凭创新白手起家并且超速成功的先例。
  一批中国商业社会有史以来最阳光、最年轻富豪的诞生,让无数有志青年点燃了创业梦想,从此,中国商业社会多了一种新的创业观念,进入了一个全新创富时代。中国开始进入全民创业的持续高潮。
  “到纳斯达克圈钱去!”成为IT创业圈中一句激动人心的口号。除最热门的纳斯达克交易所以外,纽交所等老牌交易所魅力重现。
  2005年12月14日,无锡尚德在纽约交易所挂牌,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纽约上市的民营企业,标志着中国民企不但能在美国二板上市,也能跻身美国主板市场。
  继无锡尚德之后,常州天合光能、南京先声药业、深圳迈瑞、同济堂药业、橡国国际、新东方、江西赛维、巨人网络等十来家公司陆续在纽约交易所上市。
  其实,在过去几年中,由于"萨奥法"过于严苛的监管,令纽交所在内的美国证交所流失了大量的上市资源,大西洋彼岸的伦敦证交所后来居上,成为吸引中国企业上市最多的海外交易所之一。目前,伦交所在中国市场仍然保持了迅猛的增长势头,正积极准备设立专门的"中国指数"。
   相比美英等"热门"交易所,以德国、韩国、日本等为代表的海外交易所,长久以来对中国企业来说一直很陌生,但是近几年德国、韩国、日本交易所中都出现了中国民企的身影。
  2007年3月30日,德国法兰克福交易所迎来了第一家中国内地上市民营企业——山东工友集团。
  2007年6月1日,韩国证交所也正式批准中国华丰纺织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上市申请,由此已在香港上市的华丰纺织也一举成为首家登陆韩国的外企。
  2007年8月8日,博奇环保科技的股票在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主板一部正式挂牌交易,这是世界范围内第一家被东京证券交易所批准,首次公开发行即直接登陆东证主板的非日本公司。
  近年来,纳斯达克、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等海外交易所非常关注中国企业的上市,目前纷纷在中国设立代表处。
  最近几年在海外上市的中国民企盈利能力和质量大大提高。行业分布越来越广,过去是以互联网为主,现在遍布新能源、消费服务以及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而且地域分部广泛,不管是上市公司的来源,还是海外去向而言,都是如此。
  
  中小板与创业板
  
  对于不少民营企业来说,2004年5月27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中国中小企业板块启动仪式在深圳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等出席。
  2004年5月28日浙江新和成发布招股说明书,成为中小企业板第一股。
  中国大部分民企处于创业期,而这些企业能否成为大型企业,除了自身运营管理水平外,能否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也是关键。中小板上市的门槛比A股相对要低很多,中小板的建立初衷主要就是服务于成长中的民营企业群体。
  中小板开市后,中国民企上在国内上市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就连在广大互联网从业者先前“互联网只能在香港或海外上市”惯性思维也被打破。2006年12月4日浙江网盛科技登陆中小企业板,国内A股迎来首家纯互联网概念上市公司。
  中小企业版中绝大多数企业是民企,中小企经常被冠以“民营企业板”之名,被人称道。
  而更令人兴奋的是,中国创业板将在今年将推出。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不同,现阶段其主要目的是为高科技领域中运作良好、发展前景广阔、成长性较强的新兴中小型公司提供融资场所。
  因为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普遍经营规模偏小,营运时间较短,市场前景不确定,造成其盈利能力不稳定,而主板市场因为进入门槛过高也将它们拒于门外。而创业板作为二板市场,是现在主板市场的补充,进一步降低创业型企业上市门槛,运作成熟的在创业板上市企业也可以转到主板。
  创业板的推出,会让风险投资更敢于投入创业型企业,继而更大程度地刺激中国民间创业热潮,创业版的实施将为民营企业提供更直接、更广阔的上市舞台。
  目前我国基本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的企业有1200多家,已经改制和完成辅导期的企业500多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85%以上。
  民营企业经历了苦难的历史,从舞台的边缘逐步走向舞台的正中央,其间的辛酸磨砺出民营企业更顽强的生命力。在上市问题上,民营企业同样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如今,资本市场已经向民营企业敞开了大门,股市与民企的激情碰撞必定会将中国经济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这是时代给予民营企业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
其他文献
说来新鲜,我苦于没有英雄可写,  尽管当今之世,英雄迭出不穷,  年年有,月月有,报刊上连篇累牍,  而后才又发现,他算不得真英雄。  ——拜伦 《唐璜》 第一章第一节     1913年,法国作家夏尔佩吉说:“世界自耶稣基督时代以来的变化还不及过去30年的变化大。”他所指的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情况:历史感、种种信仰和生产方式,以及所有的观念。同样,在之前的30年间,中国社会上演了整个商业历史
期刊
1997年,在“稳中求进”、总量适度从紧以及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的宏观政策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国民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高增长、物价低涨幅的宏观调控目标。据世界银行统计,1997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7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46619亿元,增幅为11.4%。宏观调控政策调整为稳健的财政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而在今年
期刊
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家而言,商场无异于一场竞争惨烈的比赛。在形势瞬息万变的赛场上,有的民营企业家们表现出了超强的适应能力——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在“土帽子” 、“红帽子”、“洋帽子”之间巧妙地自由转换,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的“帽子戏法”。    “帽子戏法”是英文Hat-trick的意译,它源于刘易斯·卡洛尔的童话《爱丽斯漫游奇境记》——书中一位制帽匠能够出神入化地用帽子变戏法。  后来,“帽子戏法”被
期刊
20年过去了,当合资车企的身影遍布各地之时,最初以市场换技术的决策并没有换来我们汽车产业的技术,中国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还是掌握在跨国巨头的手里。这场“关税之争”并非表面所显示的那么简单,它已掀起了中国汽车业痛苦蜕变的新篇章!   自3年前,中国政府发布《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后,众多合资全散件(CKD)或半散件(SKD)组装汽车企业面临国产化的生死线。在欧美豪车企业
期刊
作秀,作秀,将作秀进行到底,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加入到了秀派狂欢之列,在他们看来,含蓄、中庸、低调都成为明日黄花式的教条。    企业家本无门派之分。相比大多数闷声发大财的“传统”企业家而言,有那么数十位经常在各种媒体上抛头露脸的企业家显得格外耀眼。我们姑且把这一小群“前卫”企业家分个类,归为“秀派企业家”。   中国人受儒家文化影响颇深,讲求含蓄、中庸、低调。先贤们“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教条教育着
期刊
20年后,当中国汽车产业遍地都是合资公司身影的时候,最初以市场换技术的决策并没有换来我们汽车产业的技术,中国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还是掌握在跨国巨头的手里……    1978年,对大多数外国人来说,上海乃至整个中国都是一个谜。这一年6月,国家计委、经委和外贸部联合向国务院递送一个《关于对外加工装配业务的报告》,提出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准备引进一批装配线,其中也包括轿车。在大多数公司避犹不及之时,大众
期刊
官司败诉意味着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乃至汽车产业城门洞开,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威胁!    2008年3月底,中国输掉了加入WTO后的第一场官司。即此,构成进口汽车整车特征的零部件以及等于或超过整车价值60%的零部件,也等同单纯零部件仅收10%的关税,而非此前争议的25%。  这将意味着什么呢?众所周知,一辆车的好坏取决于所采用的零部件产品,而决定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发展的,也正是庞杂的零部件工业体系。官司败
期刊
她们身上凝聚着这个时代华人女性的所有优异品质,美丽、高雅、时尚、精明强干;最重要的是,她们在商旅生涯中极富传奇色彩的演绎,对于后来者而言,这些历经岁月洗礼的灵魂精髓如一座丰碑般屹立不倒。    2007年10月3日,美国《财富》杂志评出“2007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50强”,其中,6名华人上榜,她们分别是新加坡淡马锡控股行政总裁何晶、玖龙纸业董事长张茵、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华为技术董事长孙亚芳
期刊
贸易战本没有对错之分,只有胜负的差别。当WTO日前就“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措施案”做出不利于中国的裁决后,胜负的天平仿佛已经向欧美等国倾斜,然而实质上,在这场针锋相对的争端中,其实很难判断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汽车零部件关税之争中,欧盟、美国、加拿大三方对中国存在异议的焦点,便在于中国于2005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中,明文规定了进口等于或超
期刊
尽管中方在这场WTO诉讼中未能获胜,但在“国产化率”这一问题上,众多的豪车企业还是踌躇不前。2008年,注定成为中国豪车市场格局大洗牌的一年。    自3年前,中国政府发布《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后,众多合资全散件(CKD)或半散件(SKD)组装汽车企业面临国产化的生死线。在欧美豪车企业推动的贸易纠纷诉讼下,中国原定于2006年7月1日实施的《办法》推迟至2008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