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的DC-DC变换电路实验教学探讨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波形分析法是电力电子技术分析电路工作原理的传统的常用方法,在教学中引入MATLAB软件,利用Simulink可以对各类变换电路进行建模和仿真,以方便地观测电路波形并观察电路参数变化对电路波形的影响,从而研究电路工作特性。针对DC-DC变换器中的Buck变换器,建立了其基本电路和电压控制模式下的闭环状态的仿真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进行了仿真并给出了部分仿真结果。结果表明,给出的仿真模型可以满足研究Buck电路工作特性的要求,实验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能力。
  关键词:DC-DC变换器;MATLAB:仿真;实验教学
  作者简介:龚立娇(1978-),女,新疆昌吉人,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讲师,石河子大学“263”人才培养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岑红蕾(1975-),女,新疆奎屯人,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新疆 石河子 832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石河子大学“263”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项目编号:JD0800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6-0127-02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它是由电力学、电子学和控制理论三个学科交叉而成的,已成为现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不可缺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电力电子技术所涉及的科学技术近一二十年来的发展十分迅速,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已成为电气工程学科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分支。实验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1]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虽安排了一定量的实验内容,但由于电力电子技术的特殊性,在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器件损坏而影响后续实验的进行,这也使同学增加心理负担,往往在实验中放不开,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难建立,因此实验效果不好。另外,由于实验设备、器材、经费、场所和人员等制约,难以就所有讲授的变换电路都去做实验,对硬件设备要求较高的复杂的实验往往很难实现更深一步的实践教学,开展研究性实验项目更是无从谈起。针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课程组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各方面进行了改革,其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自主研究的能力。
  计算机仿真为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学及设计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弥补实验器材缺乏的不足,减少实验耗材,完成现有实验设备难以实现的复杂实验,缩短实验时间,更加完整地分析实验对象的系统性能指标,优化电路设计,让学生有机会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真正深化这门课程的学习。笔者就MATLAB仿真软件在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和内容开展了探索性研究。本文重点介绍在DC-DC变换电路实验教学中引入MATLAB开展仿真实验的实验设计,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便利。
  一、MATLAB仿真
  目前,MATLAB涉及通信、信号处理、电气工程、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已经成为风靡全球的科学计算软件。MATLAB中提供的“SimPowerSystems”是进行电力电子系统仿真的理想工具,与PSPICE和SABER等仿真软件进行器件级别的仿真分析不同,SimPowerSystems中的模型更加关注器件的外特性,易于与控制系统相连接。SimPowerSystems模型库中包含常用的电源模块、电力电子器件模块、电机模型以及相应的驱动模块、控制和测量模块,利用这些模块进行电力电子电路系统、电力传动等等仿真,能够简化编程工作,以直观易用的图形方式对电气系统进行模型描述。利用电气系统工具箱可以设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许多电气系统仿真实验,[2,3]如晶闸管三相桥式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三相电压源SPWM逆变器、交交变频调速系统等。
  二、Buck 变换器仿真实验
  DC-DC变换电路是电力电子技术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广泛应用于各种开关电源电路中,而Buck电路是DC-DC变换电路中最基本的电路。[4,5]在教材中,通常仅对变换电路的稳定工作过程进行分析。通过设立Buck电路的设计研究性仿真实验可以很好地帮助同学掌握整个电路的工作过程及电感、电容对电路工作的影响。
  1.实验的基本原理
  实验研究以电压模式控制Buck开关功率变换器[6-9]为例。实验图如图1所示。本实验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分析、仿真设计,给出一个降压式开关电源设计方案。该实验可为后续进行其他实验内容,如开关电源设计和实际安装、调试等作必要的准备。
  2.实验内容
  (1)基本电路建模及参数设置:建立Buck主电路仿真模型,如图2所示。模型中,使主电路工作电压Vin为20V,L=20mH,C=47μF,R=22Ω,T=400μS,占空比D=0.4,而开关管IGBT与二极管Diode、电压测量、电流测量等均采用默认设置。
  (2)运行仿真。打开仿真/参数窗口,选择ode23tb,将相对误差设置为1e-3,停止时间设置为0.04s,单击工具栏中的开始按钮开始仿真。开环状态电路仿真内容包括:1)电感电流连续情况。电感工作在电流连续情况下,观察并记录电感支路、开关管支路、二极管支路的电流波形,观测负载两端的电压波形,仿真波形如图3所示,可用于理解电路工作过程、理解主电路各回路的电流情况;通过仿真观测主电路输出电压随占空比D的变化情况,画出曲线,理解主电路的工作原理。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纹波⊿UPP。2)电感电流断续情况。因输入电压、电感、负载电阻等变化都能影响电流连续与否,[11]故在图2所示仿真模型中不妨先保持其他参数不变,而只改变负载电阻值,使电感电流断续,观测电感支路、开关管支路、二极管支路的电流波形,观测电感两端、二极管两端、负载两端的电压波形,以理解电路工作过程。观测主电路输出电压随占空比D的变化情况,理解主电路的工作原理。然后,保持其他参数不变,而只改变图2中串入主电路中电感值(如从1~30mH范围变化),观测电感电流连续点变化情况,图4给出了电感值分别为1mH、3mH、30mH时电感电流的波形图。3)观察二极管的吸收电路对二极管波形的影响。改变二极管模型中吸收电路参数,观察二极管电流及其两端波形尖峰情况的变化。
  (3)建立电压控制模式下的闭环状态仿真模型及参数设置:这里采用图1所示的电路结构,创建如图5所示的闭环仿真模型,使主电路工作电压Vin为20V,L=20mH,C=47μF,R=22Ω,其中开关管IGBT和二极管均按默认设置,放大器放大倍数A取8.4,参考电压取11.3V,斜坡电压下限取3.8V,斜坡电压上限取8.2V,斜坡信号的重复周期即开关周期T=400μS。
  (4)运行电压控制模式下的Buck电路闭环状态仿真。首先,打开仿真/参数窗口,选择ode23tb,特别注意在这里相对误差需将设置为大于等于1e-4,停止时间设置为0.04s。接着,单击工具栏中的开始按钮开始仿真。具体仿真内容包括:调节主电路输入电压Vi由15V变到35V时,首先观察输出电流与电压的时域图,观测占空比的变化情况及输出电压变化值,以此观察输出电压的稳定性,理解闭环控制原理;其次,画图比较控制电压与斜坡电压的关系;最后,观察参数变化对电路工作性能的影响。图6给出了该仿真模型得出的不同输入电压下的各信号时域波形图。图7给出了该仿真模型得出的不同输入电压下控制电压与斜坡电压的关系图。另外,在图5所示的仿真模型加入,则在仿真中很方便地观察到以电容电压为横坐标、电感电流为纵坐标的相图,从而分析Buck转换器中电路的参数改变引起的分岔和混沌现象,具体仿真结果见图8所示。这里的仿真结果均略去暂态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分别对Buck电路开环和闭环状态电路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仿真练习,通过多次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同时,利用该仿真模型学生对学过的知识亦能融会贯通。
  三、结束语
  将仿真技术引入实验教学,使实验设计更具创新性,涉及知识面更广。实践证明,通过仿真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查阅资料,进行大量的参数计算、反复仿真验证(或实验),不仅提高了现有实验设备的利用率,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软件的应用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叔子.创新源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7):1-3.
  [2]黄忠霖,黄京.电力电子技术的MATLAB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1.
  [3]周渊深.电力电子技术与MATLAB仿真[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4]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5]陈坚.电力电子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
  [6]Jonathan H.B.Deane,David C.Hamill.Analysis,simulation,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chaos in the buck converter[C].Proc.IEEE Power Electron.Specialists Conf.,San Antonio TX,1990:491- 498.
  [7]Mario di Bernardo,Franco Garofalo,Luigi Glielmo et al.Switchings,
  Bifurcations,and Chaos in DC/DC Converters[J].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I:Fundamenta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1998,45(2):133-141.
  [8]王开艳,王春芳,张玲丽.CCM和DCM模式Buck变换器建模与混沌现象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8,20(14):3881-3884.
  [9]陈坚.电力电子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
  (责任编辑:王祝萍)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要:志愿服务在我国产生和发展已有近二十年的时间,其“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针对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展开研究,指出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展专业特色服务、健全志愿者招募培训机制、拓展志愿服务的社会空间、实施激励机制、加强保障等措施,以推进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对策  作者简介:黄继辉(1983-),女,河南周
期刊
摘要:单片机课程设计是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新修订的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的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通过三周时间让学生从汇编语言编程、基于Keilc51的程序编译调试、基于Proteus和Keilc51的电路仿真联调、用面包板搭接电路、程序烧写、硬件联调等方面全面系统地掌握用单片机实现各种实用电路功能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受到现代电气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获得从事专业领域工程技术工
期刊
摘要:“十二五”期间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是“提高教育质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法有很多,形式多样,现结合“光纤通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际,探索提升高职学生综合技能和就业机会的新方式,为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寻找新途径。  关键词:教学模式;行动导向;教学环节设计;项目教学  作者简介:焦学辉(1963-),女,吉林榆树人,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期刊
摘要:分析化学实验是化学及其相关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但以前在教学方法、实验内容和实验设置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实验能力、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通过几年的摸索和尝试,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也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主体作用;教学手段  作者简介:顾佳丽(1980-),女,辽
期刊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就业工作,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为样本进行调查,包括基本信息、课程设置情况、实践教学环节安排情况、毕业生反馈情况等内容。通过对调查问卷回收整理,对调查问卷各项目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得出结论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安全工程;教改;调研  作者简介:赖艳萍(1981-),女,天津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讲师;吕建(1977-),男
期刊
摘要:目前,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代大学生尤其是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面对大量西方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冲突。其中,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缺位以及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弱化的重要原因。新时期应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搭建红色网站平台培育和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  作者
期刊
摘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与使命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与发展的前提。保质保量地开设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立院之本。摆正教学与科研的地位,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强院之路。学科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展的坚实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发
期刊
摘要:法国释意派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过程中译员应努力脱离原语语言形式,关注原语话语的思想或内涵。因此,在口译记忆与笔记训练中,训练者应努力脱离原语语言形式,结合语境理解原语话语的交际意义,记忆或记录原语话语的思想或传递的信息,更加有效地进行口译训练。  关键词: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口译笔记;口译记忆  作者简介:潘学权(1970-),男,安徽怀宁人,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谢贤德(1964-)
期刊
摘要: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的、实施和特点进行了阐述,结合作者的理解和在实践中形成的初步经验,论述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可能模式及各自的特点,提出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可以选择“企业订单”式和“行业共建”式,前者是在高年级遴选组建班级,后者是直接列入招生计划。所提出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对高校相关专业特别是热能与动力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和创新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
期刊
摘要:为了更适应社会的需求,缓解当前人才供需矛盾,提出依托商业竞赛这一有效途径打造精英式计算机专业人才。  关键词:商业竞赛;精英;计算机专业;人才  作者简介:卢雪燕(1982-),女,广西灵山人,梧州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讲师;李国伟(1982-),男,广西梧州人,梧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助理实验师。(广西梧州5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梧州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wygj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