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磨常态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ma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公开课、示范课精彩纷呈的今天,专家、学者、一线教师越来越意识到一个紧迫的问题,那就是:常态课该怎么上?这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现实且值得深思的问题。关注常态课已成为新课改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若想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左右逢源,炼磨常态课才是其根本之道。
  关键词 常态课 炼磨 专业发展
  新课程实施以来,为促成教师在教学专业领域中的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教学部门投入大量精力,积极开展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等一系列教研活动,使一线教师在专业发展上受益匪浅。此类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教育、教学新理念的种子不断播撒入教师的心田,可谓是新课改以来的及时雨,但其势如破竹的风尚并不能完全解释前沿教师在常态课上所遇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工作的性质具有长期性、创造性,仅凭听几节公开课、研磨课等是无法让教师即学即用、安枕无忧的,也是无法体现教师工作价值和质量的。在许多公开课难以转移到常态课操作时,大家的聚焦点又开始有所转移。“关注常态课”逐渐被教师们所认同。这种认识的转变是课改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教学观念的进步,这也正说明了教育者的高瞻远瞩。
  如果说公开课、研磨课等是新课改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及时雨,那么,炼磨常态课就是新课改下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片沃土。教育所依附的对象是学生,关注常态课便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只有课堂“常态化”,以“常课为本”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
  常态课指那种保持稳定状态的平常课,即教师独立上而没有听课者的平时课。常态课是完全按照执教者的意图设计的,借助必要的教学媒介,灵活自如地实施教学的全过程。
  常态课与公开课在执教者心目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常态课比较自由,不在乎细枝末节,不追求课堂的完美,不必刻意精雕细琢,只需按骥素图,保持本色,以教有所获、生有所得为宗旨。因此,我们难以用审美的角度去追逐完美,只以自我评价、自我反思为本。
  若教师以公开课的精力去备常态课,教师是难以承受的,难免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1.随性、自由主义。许多常态课都属于自由型,即不按照教案上课。迫于学校教学督导检查,备上一份、临场发挥一份。凭着自己的感觉走过场,上到哪,想到哪。使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课堂随意性大。
  2.拖沓、粗枝大叶。情况稍好些,预设了粗略步骤,但是如何做到前后照应,环节、步骤自然过渡等,却没有精打细算。致使教学过程呈现出衔接不良的现象,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要求相距甚远,孩子们不知老师要讲什么,讨论、思考等缺乏明确具体的要求,学生的学习节奏跟不上老师的拍子。
  3.机械、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在常态课上,学生未卜先知,知道老师一贯的做法,每一堂课都重复着以前的戏,调子一样,节拍也无变化,久而久之,学生不仅觉得乏味,甚至会麻痹,对知识没有兴趣。
  这样的常态课势必抹杀学生对知识的渴望。造就“师云亦云”的状况,让孩子失去个性的健康发展,更丧失主动积极思索问题的能力。若孩子得不到发展,又哪来教师的专业发展?
  想要摒除这种懈怠的教学方式,使常态课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利器。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改善:
  1.以生为本,做足准备。心中装有学生,是不能泯灭的师德之一。对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心里怀揣着从孩子们身上所看到的未来的希望之光,致力于将他们培养成为独立的具有鲜活个性的个体,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心存善意。这样,在我们备课时,就能自觉地思考得更多、更深、更远……放到备课里,也就是备上学生。实实在在为学生,踏踏实实作准备。
  2.开渠引水,浇自己的园子。公开课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办法,引用公开课的长处,弥补常态课的不足。不仅如此,还要开渠引同伴之水,借鉴各具特色的教学方式、方法。在同伴经验、名师著作的引领下,把握每节常态课的机会,视其为自己磨砺的战场、成长的舞台。好好演绎、深刻反思,获得发展。创设出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总结出可操作性强的类型多样的教学方法。
  学习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使课堂成为学生乐学的场所;学习艺术揭题的方法,让学生产生悬念与探究心理;学习如何加强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围绕课题,让课堂的组织教学更为严密;学习教态上如何春风满面,充满激情,使常态课的学生精神也能焕发,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学习如何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避免枯燥乏味、无波无澜的课堂;学习如何运用诗情画意的教学语言,为常态课注入语言的灵气……
  3.将教学常规做到家。在公开课上,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时,举手的孩子比比皆是,这与他们老师在常态课上严格的常规训练密切相关。众所周知:如若教学常规没有把好关,教学质量将事倍功半。因此,在常态课上,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说话、提问、评价等习惯非常重要,这项工作是公开课上无法马上练就的。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学生学习保质保量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在新课程的推进中,公开课要“常态化”,常态课要“公开化”,只有推开课堂那扇沉重的门,引进有效支持常态教学的校本研修策略,让学校管理者更多地走进课堂,以“不具威胁的方式”观察儿童学习的真实状态,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周边的课堂教学,以切磋、互助的方式,研讨同行教学的有效性,反思自我行为的实效性。这样,我们的常态教学才能走出“深闺”,走向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的“阳光地带”!当课堂的门被推开后,我们呼吸到的不仅是新鲜空气,更重要的是改善了行走方式,自觉生成出更加适合儿童成长的教学方式!
其他文献
在油桐(Aleurites fordii Hemsl)种子园建设中存在一个亲本选配问题,即一些或一株优树和哪些或哪株优树配置在一起,才能够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的子代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当前种
最近有研究报告表明,随着价格竞争压力的增加、成本预算不断加高、新的竞争对手的涌现,以及原料成本的节节攀升,欧洲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制造商的差距日趋加大。最近一份由德
在发生枯损或采伐了被害木的时候,间隔期的生长率怎样计算呢?这是进行重复调查,求算生长资料时经常碰到的问题。此时,由于期末蓄积组成中的期初蓄积遭枯损或被部分采伐,故而
尊敬的作者,首先感谢您对《眼科研究》的厚爱和大力支持。《眼科研究》在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逐年提高,连续列入“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型型型型型酰亚胺为骨架并含有乙二胺二吡啶型型受体1,用1HNMR,13CNMR,MS以及元素分析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 spectrum)与荧光光
党中央对我区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建设方针,应下决心以二三十年或半个世纪的时间,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因地制宜,走出一条以林牧业为主的多种经营的路子
赵师傅是一位极易相处的人,浑身透着一股精明劲儿,这是第一印象。在接下来的接触当中发现,赵师傅其实更是一个极其心细的人。有可能是由于工作的关系,每一笔车辆使用费都要纪
最近,山东省沂源县织女洞林场发现一株果实生在叶子上的古银杏树。此树约600年生,高24米,胸径1米,冠幅15米,树型高大,枝叶繁茂,属丰产树型,叶上的着果率大 Recently, an an
摘要 阅读教学的过程即文本解读的过程,也是教师为学生开辟“登山之路”的过程。教师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走入课堂,有效地引领学生去解读文本。只有当教师对文本有了融会于心的感受,对教材有了自我深刻的理解,并变成自己的思想和语言时,精妙的教学设计才能变为现实,课堂教学的灵感才能不断闪现。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文本 细读  
前言古罗马军团在英国登陆时,正是英国密林复盖之时。以后的森林情况是一年不如一年,渐渐被破坏,终于今天英国在欧洲已成为森林最少的国家,国土面积为2280万公顷,森林面积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