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校本课程,创建特色校园文化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tar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资源一般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楹联是素材性课程资源,开发楹联校本课程,能提高我校师生人文素质。楹联又称对联,它对仗工整,平仄协调,韵调和谐,寓意含蓄隽永,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言的独特艺术形式,是学生学习词性、韵律、对偶修辞的好方法。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诗词曲河流中的一朵浪花,是汉语言文学中永不凋谢的奇葩。让楹联成为学校的校本课程资源,促进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一、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必要性。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非重点中学。近年来,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向往是家长和学生的共同需要,随着农村经济条件和交通状况的改善,大多数家长想尽千方百计将子女送入县城示范性高中,致使农村普通高中生源素质越来越差。而常规教学内容过难、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导致学生分散注意力或者寻求其它方面自我价值的实现。校本课程从学校实际情况、学生的特点出发,基于学校、学生的现实展开的针对学校、学生的问题而进行的。把楹联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课堂围绕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设计教学方案,满足学生需求,适应学生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师生互动、生生协作、人人参与的课堂氛围,让课堂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对课程充满期待。从而形成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学校走上内涵发展的道路。
   二、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重要性。
   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纲要》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联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继承和弘扬客家传统文化。
   楹联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开发楹联校本课程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利用楹联引导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可能性。
   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课题研究立足于本校,辐射五华南部乡镇,推动楹联进校园活动,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发展。课题主持人和主要参与者均是梅州市楹联学会的会员,他们对楹联有比较深的研究,有良好的语文教学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有着较为丰富的研究经验。有投身教学科研的热情,具备完成相应的教研任务的能力。
   我们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文化底蕴深厚,学校前身为“三江书院”,传承学校对联“三畏九思学问;江翻浪涌文章。”的文化,上联中的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德思义。上联认为:做人做学问应该心怀敬畏,自省反思。下联指出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忌讳平铺直叙,而要九曲回肠江翻浪涌。对联构思巧妙,精于用典,令人过目难忘。它激励着一代代安中人艰苦创业、一届届莘莘学子茁壮成长。弘扬对联文化中精髓“三畏九思”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并把它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养成教育中。挖掘对联蕴涵的教育价值对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助推作用,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通过不断的研究、课堂实践和课外搜集资料,形成自己的理论成果,成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创建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并加以宣传推广,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本文是广东教育研究院2014年度立项课题《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11月3日上午.百莱玛集团的展位前众多拿着长枪短炮的记者已经在此守候。当百莱玛集团兼德基集团董事总经理蔡乙名女士、浙江大成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蔚强先生、德基集团副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真情;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那该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习作的教学,让学生“提起笔来有话可说”或“心中有话能笔下生辉”呢?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运用了“小练笔”这一形式。  一、随文小练笔,让习作轻装上阵  1. 描一描图
近年来,学术界对发展现代物流提出了许多理论、观点.新闻媒体也对发展现代物流进行了大量宣传报道。物流是当今人们关注的”热点”,也成为社会流行、时髦的词汇。由于物流涉及的
公路工程是国家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公路工程监理是实现公路工程建设目标的前提。随着公路工程建设监理制度的引入和在实践中的运用,以菲迪克管理模式为基础的符合我国工程建设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的,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语文学习的目标。  一、培养良好习惯的途径  1. 以身作则,形象吸引。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要数老师了。小学生他们从模仿中学习,然而,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惊人的。教师在学生心目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高中课程改革越来越深入,高中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养
天然双层软土地基中由于硬壳层的存在,改变了软土地基的受力特征.基于硬壳层的应力扩散和弹性地基板作用.对地基的塑性变形起着遏止作用。目前由于对硬壳软土地基性质了解不够,工
现代桥涵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相对钢筋而言.混凝土施工受人力及外界因素影响较大,以其复杂性决定了建筑工程产品的质量。本文就笔者的工作积累.谈一点浅薄体会.主要从混凝土配比和
随着桥梁设计使用年限的提高,在桥梁服役期内,支座、拉索等专业构件的合理更换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高速公路连续梁桥支座的更换,由于考虑到顶升梁会引起梁内力和变形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