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来源 :下一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mgde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培养初中学子的责任感和道德与法制观念,所以说它是初中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初中学校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上都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教学方法落后、课程理念陈旧、学生学习积极性缺乏、教师自身的重视程度不高、教学流于形式等重大问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对于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进程起阻碍作用,还不利于让学生树立道德与法治观念,学生的素质教育存在缺陷,也不利于中国的法治社会发展。因此本文专门就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提出实现笔者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课程;问题;生活化教学
  道德与法治原本就是初中基础教育一门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还是培养学生思想素质的一个晕要过程,所以国家并没有忽视对初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还对传统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教材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书本上增加大量的插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还在内容上增加了许多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例子和生活探究。所以说,日前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否和新课程教材衔接,能否改革创新适应新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大纲要求就成了一个问题。
  一、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能力
  许多教师始终坚持传统的一味地灌输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教学方法[1],应试教育要求高分就是这种教育方法一直存在的土壤,这与全国的教育环境息息相关,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也还任重道远。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和认识到现阶段的这种分数高于一切的教学观念会导致一系列问题,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生活实际严重脱节、学生缺乏运用知识对抗生活中的违法行为的能力、学生的法律知识缺乏、初中青少年的犯罪率高、学生综合能力不足、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兴趣被扼杀等一系列问题,而学生缺乏运用知识的能力是道德与的法治课程教学的失败,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不利影响。
  (二)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积极性不高
  在初中学生的眼里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今后的人生进程并没有什么作用,只需要在考试之前临时背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点并在道德与法治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就等于学好了这门课程,但是事实上,这种学习方法对于学生而言没有任何实际上的益处,那些临时记忆的知识点会快速遗忘,机械化背诵下来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对学生今后的生活也不会有任何作用,而且那种临时背诵记忆的观念促使学生在平时的道德与法治课上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对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三)道德与法治教学流于形式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指导下教师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会流于形式和停留在知识点传授的表而,最重要的是无法真正树立起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依旧适用那些错误的法治认识,就算学生将那些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背诵下来了也难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初中学生的犯罪率依旧居高不下,学生依旧无法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和亲人的权利。
  二、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不利于学校实现德育和学生的综合发展,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来推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改革创新和与时俱进。教师如果可以实现让日常生活与道德与法治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就可以减少传统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枯燥乏味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实现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同时能够运用知识保护自己的终极日标。
  (一)充分运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真实案例
  以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引入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能够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热情,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就能够集中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注意力,也就有利于学生掌握道德與法治知识。比如:我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家暴行为并不少见,当老师讲到相关的知识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播放网上的家暴视频来引进课程知识,当学生的注意力往课程上集中的时候就能够最大化的发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用[2]。
  (二)道德与法治教学联系时事热点
  时事热点问题也是生活中重要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学联系时事热点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还有利于学生的考试,因为现在的中考题日也都是和近几年的大型时事热点息息相关的,而且最重要的是能够给扩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除了要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有一个深层次的透析,还要时刻关注与这门课程有关的时事热点,及时为学生灌输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正确的道德观念。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对最新或者影响力大的时事热点进行谈论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比如:就子女不赡养年迈父母的时事热点进行讨论,让学生明白孝道和子女的赡养义务。
  三、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基本原则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教学模式对于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的意识有着重要作用,但是我认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还应该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来推动实现真正的德育。有一个需要重点提出的是多角度评价学生,凭借学生的考试成绩断定一个学生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十分不利,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开放积极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给教师多角度评价学生提供了土壤,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言语、行为来判断学生的价值观,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学生小组成员对学生的评价来认识学生等等[3]。
  四、结语
  现在依旧有很多教师依旧崇尚那些传统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自然而然也就会出现许多问题。对传统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日的就在于希望教师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摒弃一切以学生背诵知识点拿高分为教学日的的教学观念,促使教师去发掘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资源来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之后能够运用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李应东.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7(1).
  [2]苏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的建构、实施与创新[D].云南师范大学,2017.
  [3]张婷.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经验[J].读与写:上,下旬,2017,14(24).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任务与新形势的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一定的挑战与困难,高职院校合理对思政课进行改革为的是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以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开展思政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当做教学的主体,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经验与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意见。  关键词:教学改革;思政课;新时代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越来越重视各大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互动装置艺术也在近几十年中不断的进步着。这种互动装置艺术为装置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不断的将前沿的科学技术运用到其中。互动多媒体的技术能够让观众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仿佛身临其境一般,有助于加深观众们的感知与体验。本文主要分析现代互动装置艺术的设计特点,它有哪些表现手法,并通过国内外知名的案例,探究如何设计互动装置艺术作品。  关键词:互动多媒体;装置艺术;设计  近些年,互动
期刊
2月24日,“天问一号”成功进入火星停泊轨道的消息登上了热搜榜。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就要着陆数亿公里外的火星了!瞬间感觉,我们离宇宙又近了一步。而在这项人类壮举背后,90后女孩鲍硕功不可没。作为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组建40年来首位女总调度,她正是对“天问”发号施令的人。为了“追火星”,她每天只睡4小时,却一不小心红出圈,成为许多年轻人推崇的“90后标杆”“正能量之星”!  从好奇宝宝,到“萌新”
期刊
摘要: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世界上每个国家民族精神的象征。中职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刻不容缓,而音乐教育作为教育的特殊手段,在贯彻爱国主义精神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将通过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阐述,着重对爱国主义教育在中职音乐教育中渗透的策略进行分析,总结出在爱国主义教育在中职音乐教育中的优势及对未来的展望,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
期刊
摘要:技工院校新时代学生素能提升的有效途径是紧紧围绕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开展工作,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真正把服务于学生落到实处。教师要准确把握教育对象,加强自信教育、启动原动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把学生素能的提升定位于课堂教学,要用心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精心设计,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使学生素能得以全面提升。  关键词:把握对象;激发
期刊
前不久,邓亚萍儿子林瀚铭夺得北京市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邓亚萍欢喜地说:“比自己夺冠还开心!”邓亚萍被称为乒坛“大魔王”,但儿子林瀚铭却很“佛系”,喜欢说:“都行,可以,没关系。”邓亚萍不希望儿子那么“佛系”:“如果一个人总跟自己妥协,这样不容易成事。”  “王者”妈妈:你选什么都可以  在公众眼里,邓亚萍无疑是女强人,从乒乓球“世界冠军收割机”到“学历收割机”,在体育界、政界,她都游刃
期刊
摘要:班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基础组织单位,良好的班级管理可以促进教学各工作的顺利实施。班级管理要重视思想管理,以人本思想实施实践管理,让学生在学校班级中体会到爱心和关怀,老师理解学生,建设以人为本的班级环境。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帮助学生实施自我完善,以主人翁态度实施班级管理,有效实现班级管理目标。  关键词:人本思想;班级管理;实践  小学教育管理中,班级是基础组织单位,班组任管理工作是基础工作。随
期刊
摘要:化学学科是一门具有科学性的学科,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起学习兴趣,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自身科学素养。本文从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角度与方法两个部分来论述,希望能够对初中化学教学德育教育的渗透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化学;德育教育;角度;方法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现状  墨子有云“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德器深厚,所就必大,德器浅薄,虽
期刊
摘要: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教师已经不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不能一味地注释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的发展。目前,德育教育的渗透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教育的基础要求,只有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学生才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文章主要是针对高中政治教学中怎样去渗透立德树人基本理念进行了探究,希望对各位今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单位,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成长的大家庭。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组织者,也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指引人。班主任采取良好的管理方法,强化班级管理、学风建设,有利于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有效题设定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通过具体论述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艺术,为达到以人为本、以情育人的目的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艺术  小学班主任管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管理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