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2006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技术是科学技术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之一,现阶段已经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领域中,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了实现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小学语文教师也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与潮流,积极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手段,还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受到教师的高度关注,采用灵活高效的方法,将其应用到教学中,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价值
  (一)丰富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电子课件,将文本知识形象、直观、趣味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全面了解。还能够存储大量的知识信息,让课堂学习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整合各个学科的内容,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此外,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
  (二)提高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片一体化,能够调动学生的全身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始终保持高度注意力集中,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欲望,进而主动踊跃去学习语文知识。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简化了语文知识,而且将语文知识形象、趣味地跳跃在屏幕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通过多媒体技术,还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踊跃表现,积极交流,全面成长。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方法
  (一)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点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优点就是形式多样化,内容趣味化、新颖化、多元化,获取及时化、高效化。因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枯燥、抽象、复杂的文本知识,转化为生动、直观、简单的内容,借助图片、声乐、视频等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快速勾起学生的欲望,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课件设计中,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应成长,进而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教授《找春天》时,教师先可以为学生播放关于春天的歌曲,让学生保持高度注意力集中,在动人的旋律下,美妙的声音下,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接下来教师为学生展示关于春天的图片与视频,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美妙,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与魅力。
  (二)进行阅读知识的拓展延伸
  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学习,都不能局限在课堂与课本上。因此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就为学生拓宽知识、增长视野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先要结合文本内容,再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搜索相关资料信息,然后将其制作成精美的课件,在课堂上为学生一一呈现。里面的内容不仅要包含学生的实际生活,还要融入各个学科,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系统的知识,进而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加主动踊跃参与语文阅读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授《小蝌蚪找妈妈》时,就可以将这篇课文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中心思想与表达情感等全面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大概了解,进而教师再融入关于蝌蚪的相关知识,以及作者的其他课文,让学生进行思考交流,不断拓宽自身知识面,获得更加全面系统的知识教育。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多媒体技术是课堂教学方法的一大变革,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之一,更是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课堂氛围不再死气沉沉,而是宽松、愉悦、民主、自由与和谐,放松学生的身心,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与畏惧感,让学生喜欢上课堂学习,敢于表现自我。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加强师生、生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学生敢于思考、敢于交流、敢于表达,进而不断提升。教师需要将学生分为六人左右的小组,然后提出相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自觉的探究讨论,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授《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就可以先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雷锋的相关事迹,并且配上优美的音乐,然后提出问题:从雷锋叔叔的所作所为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以后应当怎么做?接下来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并且大声朗读文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印象。
  (四)结合传统教学方法
  千百年来,我国的教学方法一直都以说教式为主,这种教学方法虽然传统落后,但是也有着其优点优势。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还要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全面成长,适应小学生的发展需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文本,找出复杂难懂的语句,教师再借助黑板将其展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與强化。接下来,教师再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展示相关知识,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深入了解,进而挖掘更多语文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授《邓小平爷爷植树》时,可以先让学生朗读课文,找出复杂难懂语句,教师将这篇课文的生字生词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进而全部掌握。接下来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与美好心愿以及爱护环境等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快速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以及表达的情感,逐渐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进行阅读知识的拓展延伸,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昆山高新区紫竹小学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标的修订颁布,小学的音乐教学得到业界更多的重视,尤其在受到新形势下“互联网 ”的影响,我国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正在不断创新发展中,信息技术的融合,让传统的枯燥乏味的音乐教学变得充满生机活力。同时,教师通过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将“互联网 ”融入新的教学模式中,着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让学生的音乐创新思维得到良好的发展,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小学的音乐
新课改明确指出:“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需要以学生为核心,依据校园环境、经济条件、师生关系等方面内容,开发具备教育价值的拓展性学习资源,使其符合教育发展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不可以禁锢学生的思想,而是要引导学生加深探究程度,充分融合现代技术助力科学教学,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一、精心设计,吸引注意  在开展拓展性课程过程中,需要以“个性化成长”为教育目标,从实践、理论两种角度人手,创新课程教育
科学实验对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非常重要,如果能让科学实验在课堂上发挥出应有的效用,那么就能打造出一节高效的科学实验课。  如何让课堂上的科学实验真正地发挥出它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发展科学思维能力、开发智力,提高科学素养等方面的作用,从而打造一节高效的科学实验课?下面,结合我课堂教学的实例谈谈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理解。  一、实验的创新设计,灵活运用  “创新”本身就与科学密不可分,我认为作为科学教师也
这几年,STEM的概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大家的视野,并且日益受到重视,优势凸显。与此同时,STEM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并进入小学课堂。我们小学一线科学教师也在顺应教育发展的需求,讨论它、理解它、采纳它、实践它、发展它,也在不断尝试自主开发案例,在探索中积累了一些浅显的课例开发策略。本文基于不断尝试自主开发案例的实践经验,探讨了有关主题来源、内容设计、研究过程、综合评价方面的案例開发策略。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