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效科学实验课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ia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实验对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非常重要,如果能让科学实验在课堂上发挥出应有的效用,那么就能打造出一节高效的科学实验课。
  如何让课堂上的科学实验真正地发挥出它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发展科学思维能力、开发智力,提高科学素养等方面的作用,从而打造一节高效的科学实验课?下面,结合我课堂教学的实例谈谈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理解。
  一、实验的创新设计,灵活运用
  “创新”本身就与科学密不可分,我认为作为科学教师也需要有创新的精神,要勇于创新实验器材和改进实验方法。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光的行进》这一课最后一个活动是做一个小孔成像的模拟实验,按照书上的方法步骤和配套实验材料来做这个实验,成像的效果总是差强人意,受到光线强弱的影响很大。针对这样的情况,受到照相机镜头的启发,对这个实验进行了一些全新的设计:把实验装置的主结构由一个盒子改为互相套嵌的两个盒子。大的盒子开孔,并外挂活动纸板开大小不同的孔,从而可以通过改变活动纸板的位置获得不同孔径的小孔成像,对比孔径对于成像效果的影响。
  通过拉伸使得小一点的盒子能够在大盒子里活动,由此改变成像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更容易获得最好的效果。成像屏在小盒子的前端,下盒子的另一端是观察口,使用时眼睛部位贴近观察口,和小盒子的盒体椅子组成了一个密闭的“暗室”。成像屏在这个“暗室”里就获得了类似于相机底片的待遇,成像不再受到外界光线影响。
  这个实验改进后清晰度、亮度都有非常大的提高,并能随意调节像的大小。后来又受到学生的启发,抛弃了原来的方形结构,改成双层套筒结构,这样一来不仅优化了成像效果,而且变得更加简单易做。
  二、实验器材装置的认真准备,提前检查试用
  科学实验就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实践。而小学科学包括的范围又广又杂,所以要求的实验器材是相当多的。我主要采用了这样的几套方法来准备实验器材,装置。
  首先,学校要保证每学期、每学年的仪器、易耗物品、药品的添置,并保养、维护,这样才能避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其次,教师自己要多想办法,一些十分富有创意的实验方法和教学方法,恰恰是一些农村教师在艰苦的环境中发明的,面对困难,他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想办法,从多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否很值得我们借鉴呢?第三,发动鼓励学生自带一部分实验材料。食盐、菜油、各种蔬菜、水果等物品是我们课堂上会用到的低值易耗品,学生对它们也较熟悉,易于准备、携带。同时让学生参与到准备活动中,可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有实验的主人的体验,能更好地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三、课堂实验的有序开展,落实探究活动
  我刚开始教科学的那几年,上课最怕的就是组织实验活动。因為常常面临着“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尴尬局面。后来慢慢地领会到这个问题解决的关键,就是在实验教学的有序性上。活动无秩序,教学就无效果,因此课堂实验如何有序地开展是落实探究活动的核心问题。
  1.角色分配,确定职责
  提高实验操作有序性的办法之一是将学生按任务分配的角色,确定每个人在探究活动中的职责。将学生4—6人分成一个小组,教师根据小组各成员的表现分配角色,小组长、记录员、实验员、材料员、观察员等等,既分工又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角色还可以采用轮换制,这样一学期下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2.确定实验目的,制定方案,明确步骤,器材分层有序发放
  首先,常常发现一些新教师为了赶时间,匆忙地开展实验,从而使得探究活动陷入无序的状态。其实课堂上教师不是跟着一纸教案一路赶时间去追赶所谓的教学目标,而是应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一位,在实验前带领学生确定实验目的,制订方案,明确步骤,理清实验注意点。这样的一个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对于接下来的探究活动胸有成竹,而且还是锻炼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有效途径。
  其次,器材不能一股脑往桌上一放,就不管不顾。一定要考虑分发实验器材的时机。过多的器材会干扰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学生还很可能会情不自禁地观察这些器材,甚至去摆弄它们,这样一来课堂会混乱。因此,材料的分层、分批、有序发放非常重要。
  3.教师巡视、指导,关注课堂生成
  学生开展实验时并不是教师无所事事的时候,有些教师在分组实验时只在讲台上不挪动自己的脚步,在那看看教案,看看时间。要知道分组实验并不意味着 “放羊”,这时教师必须得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突发事件,有效避免个别小组因突发情况而引起探究活动的无序。更要在这个时候关注课堂生成,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在这样的时候教师用智慧的语言、思维与学生一起把探究活动深化、拓展,就会成为一节课的亮点。
  【作者单位:句容市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为了维持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各国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采取行动:建立政策缓冲带、推动结构改革、避免保护主义全球经济展望:增长动力强劲而广泛  在投资增强、贸易复苏和有利的金融条件的推动下,全球经济增长势头强劲。经济复苏也广泛存在,2017年120个国家实现了更快的增长,这些国家的GDP占全世界的3/4。  IMF在2018年4月的全球经济展望中预测,2018-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达到3.9%,比2
目的了解吉林省在院老年农村荣复军人健康需求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93名老年荣复军人中66人(71.0%)认为自身健康状况良好.6人(6.5%)认为自
随着新课标的修订颁布,小学的音乐教学得到业界更多的重视,尤其在受到新形势下“互联网 ”的影响,我国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正在不断创新发展中,信息技术的融合,让传统的枯燥乏味的音乐教学变得充满生机活力。同时,教师通过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将“互联网 ”融入新的教学模式中,着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让学生的音乐创新思维得到良好的发展,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小学的音乐
新课改明确指出:“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需要以学生为核心,依据校园环境、经济条件、师生关系等方面内容,开发具备教育价值的拓展性学习资源,使其符合教育发展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不可以禁锢学生的思想,而是要引导学生加深探究程度,充分融合现代技术助力科学教学,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一、精心设计,吸引注意  在开展拓展性课程过程中,需要以“个性化成长”为教育目标,从实践、理论两种角度人手,创新课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