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标志》的两次教学实践与反思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uyus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标志》是苏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7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通过欣赏、分析、归纳,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标志的基本知识,了解生活中常见标志的用途及其意义;掌握标志设计的一般方法,图案设计特征明显,简洁明快,寓意准确,易于识别;让学生体验艺术学习活动的乐趣,认识生活与艺术设计的密切关系。
其他文献
【正】 读了1990年第二期《辽宁大学学报》所载石英同志的《罚金刑初探》一文,觉得讲的有些道理,但有的地方还应商讨,尤其文中谈到我国罚金刑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之一,就
“选作课文时有改动”这几个字对于语文老师来说都非常熟悉。以前的教材,不管是哪个版本,偶尔都会有几篇。可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除了古代作品外,大多数现代文都经过编者的“加工”和“再创作”,特别是文学作品,大多被编者作了文字上的改动,改动是如此之大,足可以称之为“伤筋动骨”。  我对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九、第十册教材进行了统计,共有38篇课文在页脚写上“选作课文时有改动”,这个比例是很高的。
【正】 一、本质:法律监督与国家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法律监督无论作为国家权力的组成部分,还是作为国家法制不可或缺的环节或贯穿始终的活动机制,都始终只是一定时期一定国家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变化,分析其水平与UC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临床确诊的UC患者78例为观察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
【正】 庆康是同光时期爱国诗人。在光绪五年,他所写的《墨花香馆诗存自叙》里曾自述身世如下: 道光十四年甲午,先母赵夫人,梦五色狮子而生余金华府任所。先大夫倩友人卜之,
一、教材简析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9课,是一篇具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文中叙述了国王在选择继承人时用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方法:谁能用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最后,被选为继承人的却是手捧空花盆的孩子——雄日。故事的最后,国王揭示他发的花种全部是煮过的,根本就不能发芽开花。从而达到文本教育的目的:做人要诚实守信。    二、教学重点    教学的重点是
“找次品”是一类流传广泛的智力题,这类问题既可以用来训练逻辑推理的严谨性,又可以用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据说,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和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都非常喜欢这类问题,他们认为经常解答这类问题,对于训练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是特别有帮助的。如果能花些时间试着去解这类题,一定会有所收获。  在人教版教材《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就安排了这类问题。这类问题最常见的表述如同教材中的例题:  [
自从“金课”概念被提出后,全国掀起了建设“金课”的浪潮。大学英语教学要打造符合“金课”质量标准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时代变化科技发展,满足“互联网+”时代学生的不同学习
本文基于系统可靠性工程理论对供应链可靠性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影响供应链可靠性的因素,并提出了供应链可靠性分配、e化供应链、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与改进等提高供应链可靠性的